《寒门称王》第三百二十章,一路热血一路歌(1)

寒门称王最新章节目录
   决战开始,石勒啊石勒,让他怎么死好呢?
    ~~~~~~~
    时间回到几日前,大晋扬州建康城,一座普通的车马客栈内。
    因为建康城陆路、水路皆可通,乃是南北通衢的要冲,所以每日里出入城池的人口数以万计,整个城内更有常驻人口二十余万户,乃是一个有着近七十万人口的大城市。
    而在这座城市中,如这样一个普通的车马店还有很多。
    如今,在这车马店某一座单独的院落里,两个男子却正商讨着日后足矣影响天下的大事。
    “我家主公对王将军仰慕的很呢。”那车队李老板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打算,直接就说破了令狐艾的身份。
    令狐艾的心跳顿时下意识的加快了几分,手掌更是慢慢攥到了一起。
    而贺葆和王任更是摸向怀中,手指已经悄悄扣住了精钢的手弩。
    只待令狐艾一声令下,或者这个李老板有哪里不对就擒拿住他。
    令狐艾犹豫了下,却忽然一摆手,潇洒笑道:“敢问这位李老板是李仲俊手下的哪一位贤达?”
    李仲俊,氐人李雄是也,盘踞在益州,早已经建国称王,国号大成(后改为成汉)。
    见令狐艾这般说话,那李老板闻言一愣,片刻道:“人都说王烈手下的令狐艾表面贪财不义,实际上是王烈的心腹智囊,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小可不才,乃是大成王雄麾下太宰李国。”
    “李国?李特的外甥,成王李雄的表弟……”令狐艾脸上笑意更浓,心下却泛起了嘀咕。
    令狐艾身为士子,前些年虽落魄,但也是一直关心天下大事,对这些一方霸主也多有了解。
    那李雄虽流民出身,但雄才霸略,自不必说。而这个自称李国的商队老板,如果没有虚假的话,却也是一方豪强。
    这李国今日身份虽高,但不过是材官出身,可别看他这职位里带个官字,但“材官”其实就是西晋预备役士兵的统称。
    也就是说这李国其实是个地方民兵出身,但却有一股悍勇和舍得的气势跟随自己的舅父李特造反,又拥立李雄为王有功,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所以说,令狐艾一点不会因为他出身卑微而看不起他,甚至对他更加提防。
    能从低位爬上高位,还稳坐泰山的人无一不是心**面,会审时度势的聪明人,而和聪明人打交道就要加着几分小心。
    至于李国这个太宰的名头,却与古代主管典籍,统帅百官的太宰有所不同,其实就是太师。
    因为晋朝时为了避讳司马师的名号,改太师为太宰。
    所以,这李国就是大成国的太师,位在三公;虽然这个名号在晋朝已经没什么实权,但却是至高荣誉的象征,最主要的是李国虽出身
    低微,但实际才干并不逊色,乃是李雄的心腹肱骨。
    令狐艾心下暗叹李雄舍得本钱,竟然把自己的肱骨心腹派来建康,难道这位占据了益州的氐人想要勾连司马睿或者王敦么?
    而且看这李国和那守门军官的熟悉程度,明显不是第一次来建康了,也就是说,这李雄却和王烈一样,都是借着行商的名义,将情报的触角延伸到了各地。
    只是王烈的商队首领本身就是商人岑言,背后也只是个情报头子白文和费辰来打理。
    而李雄竟然用三公之一的李国直接充当情报头子,这个情报头子竟然还四处跟随商队行走,也不怕遭遇意外,胆子也的确大了些。
    如此看,这李雄的心思绝对不可小觑
    但李国不怕,令狐艾自然也不会示弱,却故意满脸怀疑的看着李国,上下打量,仿佛对面坐着的是个骗子。
    见令狐艾这副神色,李国又好气又好笑,似乎为了消除令狐艾的怀疑,忽然从怀中掏出一方印信,笑道:“元止先生难道在怀疑我的身份?也是,我现在已经不是当日的材官了,怎么也是大王的太宰了,这样跟随商队行走,的确会让您怀疑。请看,这是我的印信,绝非假冒。”
    李国这番毫不掩饰自己出身,又自我解嘲的话显得他心胸颇为大度,反而叫令狐艾三人生出几分好感,也冲淡了几人紧张的气氛。
    令狐艾干笑一声道:“李太宰客气了,我怎么会不相信你……”
    说着,却是一把接过那印信,反复端详半天,才又还了回去,然后脸不红、心不跳的解释道:“这印信竟然是黄金做的,成王到底是占据了天府之国,经济繁庶,我主公的印信不过是青铜的……对了,敢问李兄你何时看出我们的身份来?又为什么不和那守门的说饰住那种卓尔不群的风采?所以我很快就看出了您的身份,至于你问我为何不说破?说破这些对我有好处么,破?”
    李国见他这副惫懒模样,无奈摇头苦笑,却拱手说道:“元止先生龙行虎步,虽易容化妆,但岂能掩何况我还要和元止先生做一笔好买卖呢。”
    令狐艾闻言,暗自感叹,这李国也算是一方大员,说起话来竟然是阿谀之词不断,比自己更甚几分,不过两个人都是那种厚脸皮的人,也都不会去揭穿对方,反而是微笑不已,连连点头,一副十分受用的模样。
    但他这话真真假假,令狐艾自是不肯全信,只是矜持道:“李大人谬赞了,我这种小把戏自然瞒不过大人,不过既然大人您是明白人,就请直说今日叫我等来的用意吧。”
    李国笑道:“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在王大人与陶大人那份盟约上,再加上一个名字。”
    令狐艾一听,开始装糊涂:
    “什么名字,什么盟约?”
    李国笑道:“自然是与陶士行签订的那份盟约,上边加上我家主公李仲俊的名字。”
    令狐艾一听,皱眉道:“李大人是在和我说笑么,为盟这种事情是需要细细商讨的,不是你说加上一个名字就可以的,而且回去后主公那里我也不好交代。”
    李国道:“元止先生,明人不说暗话,你既然代表你家主公来,你家主公就一定会给你全权处理一切的权利,而我也可以代表我家主公答应你的条件。更何况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种事情哪有拖延细谈的时间?您别忘记了,我们如今可是身在虎穴,尤其是令狐大人你,多少人把你和你身上那份盟约当宝贝呢。”
    令狐艾闻言,不屑道:“李大人,您这是在威胁我么?既然李大人有诚意,为什么非要到了城内才谈,这一路上风轻云淡,四下里又无人打搅,岂不是正好耐心谈此事?”
    令狐艾直白至此,李国闻言,面现尴尬。
    的确,他之所以选择进入建康城后才说破这些,虽然不是想威逼令狐艾,但心底未免没有利用眼前的形势来促使令狐艾着急,从而答应自己的条件的心思。
    至于在野外,李国自认如果和令狐艾翻脸,那贺葆和王任一心保护令狐艾遁走,他这边没有能力能阻拦。
    就算暗中下手也几乎没有可能,狂澜禁卫出身的贺葆和王任,行事最为谨慎,就连宿营时的吃喝都要反复检验,而且睡觉时必然有一人是清醒放哨的。
    这也让李国一路上都不敢轻举妄动生怕哪里做的不对,引起这个奸猾如狐狸一般的人的误会,那样他的任务就完不成了。
    更何况他的本意也不是要和令狐艾翻脸,他需要的是合作。
    哪想到令狐艾机敏至此,竟然一语就道破他的心思,让李国多少有些尴尬。
    不过李国也是自幼在尘世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性格,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世家子,当年为材官时,被人肆意取笑欺压都忍受过来,何况是被人说破这种事。
    李国却是勉强笑笑道:“元止先生说笑了,我哪里敢威胁您,若真是威胁,我回独自见你么?我是真心代表我家主公与你商谈合作事宜。”
    当官不打笑脸,对方客客气气,令狐艾也整了整衣衫,端坐在席子上,问道:“敢问太宰大人,想从我这里取得什么?”
    令狐艾这话问的很直接,他也不想和李国兜圈子,既然他想合作,所谓无利不起早,那李雄一代枭雄,肯定不是大发善心,要兵出益州,救助狂澜军于水火中,应该也不会是想要助自己早日返回北地。
    李国一听,抚掌大笑:“令狐兄快人快语,我很喜欢”
    令狐艾却是自己给自己倒了杯
    茶水,喝了一口道:“说吧,价钱合理我就答应了。”
    那神态那姿势就和个青楼里的红牌,等客人以出好价钱就回说:“客官,今晚我时您的人,哦,您千万别把我当人……”
    这副yin贱~神情看得贺葆和王任一阵翻白眼,令狐艾若是红牌,他们岂不是龟奴。
    李国却是不以为意,从底层爬上来的官吏也许更贪心也许目光短浅,但他们有一个好处,就是更务实,也更讲究实际,既然令狐艾让他开价,就说明已经有了松动。
    李国此刻索性盘腿坐在了席子上,身子半靠在几案上,脸上也满是市侩的笑容,这样子也是一个商家多过一个小朝廷的三公。
    然后伸出手指道:“其实很简单,我们要的不多,王将军给了陶士行什么,就给我们一倍的东西就可以了。”
    令狐艾听了,大怒:“李太宰,你不觉得你家主公太贪心了吗”
    ~~~~~~~
    时间回到王烈和石勒决战的当日,一大早天刚微亮,就埋锅造饭。太阳一出,石勒已经率领匈奴汉国大军拔营启程,誓要在这一日寻到王烈决战。
    很快,一个时辰后,匈奴汉国的斥候就在距离石勒大营前方四十余里处发现了大批人马刚刚驻扎撤退过的痕迹,这也证实了张宾所言的王烈大军就在附近的推测。
    显然,王烈大军也因为昨夜的大雾耽搁,没有能跑远。
    匈奴汉国大军顿时士气高涨,但又向前追击了半个时辰,虽然前方车辙和马蹄经过的痕迹越来越明显,路边甚至已经出现了大量新鲜的马粪,但却始终不见狂澜军一人一骑的影子。
    “王烈小儿,如此贪心,难道还想引我大军深入,凭借他那点人马吃掉我们么?”石勒不屑道。
    在他看来,王烈之所以现在还不肯明面与自己对决,而是选择奔逃,引匈奴汉国大军深入,就是为了能行使奸计。
    张宾笑道:“王烈现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把我们引入掘鲤淀深处,妄图用这迷宫一样的芦苇荡拖垮我们大军;如果真再给他两天机会也许真能让我军松懈疲倦,奸计得逞;可是今日我军已经追击上了他们,必然能在午后追击上他们的主力,主公你也一定能一战擒下王烈,扬我军威名不过,为了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