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称王》第二百四十五章,吃酒偶遇

寒门称王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百四十五章,吃酒偶遇
    好困,好像睡觉,可是还要把明天准备更新的先码出三千字来
    ~~~~~~~
    王烈自然不知道谢鲲这时候心中所思所想,而且王烈更不清楚谢鲲的这个nv儿,原来就是当日和自己斗嘴赌马的豆蔻xiǎo娘,但看在谢鲲的面子上,却是尽心尽力。
    王烈叫来费辰,当着谢鲲的面叮嘱费辰,让他注意在蓟城和平舒两地寻找境内的江左来人,无论是单身的旅者,还是大队人马的商队,都不能错过。
    因为如果谢鲲的nv儿是为谢鲲而来,应该知道自己的父亲要么是在蓟城要么是在平舒。
    谢鲲感谢而去,期待王烈手下这个密探头子能给自己带来好消息。
    可是几日下来,费辰那边都无消息传来,王烈叫费辰来问,费辰吞吞吐吐才道:“这些日子,包括最近一月从江左一带去的旅客、商队都已经查过,并去各个客栈查点了登记住宿的名录,但没有什么发现……再往前的记录却实在查不到,是属下无能,请主公恕罪。”
    王烈听后也是奇怪,费辰的能力他是非常了解的,让他寻找一个人,挖地三尺都能找出,可今日却是毫无所得?
    这反常的情况让王烈也大感奇怪,又命费辰扩大寻找的范围,扩大到幽州全境,尤其是从江左来这边的必经之路,都不能放过。
    可几日下来,依旧是毫无所获。
    王烈大失所望,甚至以为费辰忙于情报收集,不喜欢找一个不相干的人。可是,现在人没找到,自己又夸下海口,说几日内就能找到,却是自觉没脸和谢鲲去说。
    因此,一见到谢鲲愁眉苦脸的模样,王烈就觉得心有愧疚,索xìng每日白天都在平舒城外的军营练军,有意避开谢鲲,决定什么时候找到他的nv儿才去见他。
    ~~~~~~~
    而趁这个机会,王烈却是每日组织士兵进行训练,同时开始在平舒城正式开府,再次招贤纳士,并选拔优秀士兵进入北宫纯领导的西凉甲卫的士兵,为未来的重甲步军和骑军做最后的基础准备。
    这期间,王烈并没有开展募兵,因为如今幽州算上王烈可以控制的鲜卑骑军,已经有十万人马,这对于一州来说已经是极限,若不是王烈广开财源,光是财政支出就会成为幽州最大的负担。
    而且,王烈一直坚信在军队达到一定数量后,兵源的质量在jīng不在多。
    而这个“jīng”字,需要的是对士兵科学、系统、长期的训练,也需要良好的装备与器械,以及充足的军饷及粮草供应。
    只有这些都得到保证,才能有一支百战强军。
    而无疑,保持现在的军队数量,暂不扩军,从军队内部挖潜力、提素质,才是强军的王道。
    王烈之所以现在就开始着手落实这些,就是已经完全接受了谢艾的建议的体现。
    如果真要按照谢艾的疯狂计划行事,那么就必须要提前做好一切准备,这其中就包括军队的进一步建设、训练,尤其是负责攻坚的重甲步军的训练。
    以及为士兵提供更好保护的铠甲和武器的锻造,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待遇,保持高昂的士气。
    而狂澜军军械工场的负责人,铁匠周兴也带着数百名工匠,日夜不停,按照王烈的要求,利用水车驱动的冲压机、鼓风机、新式高炉,锻造出了一件件一体冲压成型的简单明光铠、一把把锋利的三尖两刃陌刀,作为未来这些重甲步军和骑军的装备。
    有了这些质量上乘的铠甲和陌刀,武装上训练有素的重甲步军,王烈相信到时候和石勒一旦正式开战,这一支神兵天降的重甲步军,将对整个战局起到绝对xìng的扭转作用。
    攻坚的步军有了初步的建设,对抗石勒的骑军王烈也要进一步建设。
    其实,不仅仅是为对抗石勒,现在几乎所有胡虏势力的军队都以骑军为主。
    而且都是骁勇善战的马背民族。
    与其他大晋军队的保守思想不同,王烈一直认为对抗骑军的最佳兵种不是重甲步军,更不是什么步弓手,而是比之更优秀的骑兵。
    重甲步军防御xìng在强,但机动xìng却始终是一个最大的缺点,只要对方的骑兵有耐心,完全可以活活耗死几倍于自己数量的重甲步军。
    毕竟,没有人可以一直顶着重甲一直奔跑、站立,而对方却可以慢慢遛马,换骑而乘,甚至数日不歇。
    至于步弓手,弓箭虽利,但就算最好的箭阵、最优秀的弓箭手,面对全速散开冲锋的骑兵,顶多能shè出三轮羽箭,而一万人的弓箭手shè出的一轮羽箭,十能中一,能杀伤千人已经是不错的战绩。
    三轮过后,对方就算损失五千人,那么剩余的五千骑兵冲进一万步弓手的队列中,等待步弓手的就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所以,在王烈看来,一队武装到牙齿,经过良好训练的骑兵,才是对抗敌人骑兵的最佳选择。
    而骑兵的根本就是战马,战马是骑兵飞翔的双翼,是骑兵纵横天下的根基。
    那些胡人的骑兵之所以能胜过大晋的骑军,一方面固然是他们从xiǎo就善于骑shè,但更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拥有良驹,而且多是一人双骑。
    这样无论是奔袭、行军,还是冲阵、sāo扰,都能完胜需要外购马匹,一人单骑的大晋骑兵。
    因此,在王烈的谋划里,未来的狂澜军骑兵,至少要一人三骑,而且都是北地良驹,至少在机动xìng和持久作战方面要胜过胡人的骑兵。
    而就算这一年不与石勒决战,狂澜军也一定要拥有自己的军马场,因为这将是为狂澜军骑军提供源源不竭动力的源泉所在。
    其实,从长安城回来的路上,王烈就一直在思考建设马场的问题,自己有黑龙和红裳,原来的幽州鲜卑骑军也都是北地良驹,表面上看战马并不去缺乏,但狂澜军却至今没有做到每一个骑兵都双骑前行。
    而且幽州的段部鲜卑和宇文鲜卑等地,虽为草原边缘,但并不是良马产地,战马还是多依靠从代部草原引进。
    拓跋郁律虽是王烈兄弟,这次王烈及冠,更是送了王烈三万匹良驹,但毕竟拓跋郁律也要靠出卖这些战马换取银钱,王烈也不好意思伸手白拿。
    而且,拓跋郁律每年还要向自己的伯父拓跋猗卢上供好马数万,日子过的也十分紧吧。
    只是这xiǎo子死要面子,当着王烈面,只说自己发展的如何好,却决口不提这些。
    但王烈就算猜也能猜到,更何况他身边还有卫雄这个曾经代部鲜卑辅相提供的情报呢。
    因此王烈并不好意思一直伸手从拓跋郁律哪里占取便宜,还是拥有自己的马场基地,才能完全让狂澜军独立自强。
    而王烈自回到幽州后,就开始派人考察选建军马场的位置。
    最后终于决定在平舒城附一处平原,筹建狂澜军自己的军马场。
    这处平原三面皆为高矮不同的丘陵,只有一面出口可直达平舒城,只要在出口处修建防御,就极其适合防御。
    而且山谷平原内更有一片数万米的湖泊,四周水草丰美,无论旱涝都不会遭灾,却是极适合养马。
    马场的基础自然是拓跋郁律赠送的这三万匹幼龄马驹,还有幽州军原有的十几万匹军马中选出的两万种马,这五万匹战马就将是狂澜军马场未来的希望。
    在那次与谢艾等人商讨计划之前,马场就已经开工建设一月有余,其后又过了十几日,马场的主体工程就接近完工。
    随即,王烈命人将战马迁入,又在附近丘陵上及入口处建造了三座兵营,并将附近土地全部征为军用,以确保军马场安全。
    同时,命令胡大海、冉瞻和北宫纯三人,亲自负责马场工程的收尾工作,以及兵营的建设,并下令工程彻底结束前,没有他的命令,不得擅自回县城。
    其实,王烈这个命令就是下给胡大海和冉瞻两人的,这两个家伙是有名的违反军纪的大王,为此没少为此挨白文的军棍。
    安排好这些,王烈才有心思继续处理幽州的大xiǎo政务。
    ~~~~~~~
    王烈这边为狂澜军的各项基础建设忙碌不堪,谢鲲也为自己nv儿的事情依旧焦虑。
    而身处马场负责监督施工的胡大海却是逍遥自得,这厮每日虽然都要到工地上视察,可身为主将的他,也的确不需要亲自干些什么。
    虽然狂澜军上下,在王烈的影响下,所有军官每月都硬xìng规定必须与士兵劳作五日以上,但这些劳动量对一身力气的胡大海来说却不过是xiǎo菜一碟。
    这马场附近可以说是山清水秀,又恰逢深秋时节,却是漫山遍野的红叶,在万里无云的蓝天下,一面如镜的湖泊在马场正中,整个马场环绕湖泊而建,却是如诗如画的美景。
    然而这美景对于胡大汉这憨货来说却太过单调,每天面对一样的天空和树木,不能大块吃ròu,大碗喝酒,却是淡的闲出鸟来。
    偶尔上附近山头想要猎些动物打打牙祭,但奈何胡大海和冉瞻都shè术不jīng,求到一起在工地上监督施工的孙安,孙安却是坚决不肯违反军纪擅自外出。
    这一日,胡大海实在闲极无聊,却是寻到冉瞻和北宫纯、孙安以及韩云等人,以给北宫纯接风洗尘的名义,约他们一起返回平舒城吃酒。
    孙安开始自是不同意,并劝胡大海再忍耐几日,否则若为这件事被王烈责罚,总是不好。
    但胡大海馋虫上来哪里肯听,奈何孙安嘴死硬,胡大海这厮和冉瞻商量后,竟然装作旧疾突发,一副肠胃疼的死去活来的模样。
    孙安无奈,这才亲自护送他回平舒看病,走道半路,冉瞻带着北宫纯和韩云等人出现,哈哈大笑,孙安这才知道上当,但此时距离平舒城已经只有几里路,而且今日怎么说也算是违纪出营了。
    无奈,孙安只能暗叹遇人不淑,这几个家伙却都是爱闹的xìng格,就算北宫纯那般稳重xìng格,都快被胡大海他们带坏了。
    不过显然北宫纯还是很享受狂澜军中这种上下一心,毫无间隙的兄弟氛围。
    这些日子,北宫纯却和胡大海、冉瞻、孙安和韩云等人都相处的极其愉快,双方都是粗豪的xìng格,却是一见如故。
    尤其是胡大海,是个自来熟、又爱显摆的xìng格,一看北宫纯就连称兄弟,并赞扬他当年与敌人对战时的光辉战绩。
    前边这话说的还好,但随后就开始吹嘘自己如何天生神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