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称王》第一百六十七章,斩将夺军

寒门称王最新章节目录
   新的一周开始了,为了下周能得到编辑给予的榜单推荐(有推荐,成绩才能好,成绩好才能继续有推荐),如果您还觉得这本书是你喜欢的……就恳请诸位这周有订阅、月票和推荐就都拿来吧,但请为了这本书能够继续吸取,尽您一份力,小飞拜谢诸位,拜谢……
    ~~~~~~
    王昌大军一入章武郡境内,就派人给王烈送去命令,让他速速准备粮草和物资供给大军,并派兵马来迎接掩护大军。
    按照规定,章武郡这样自治xìng很强的地方郡县,除非身为刺史的王浚亲自下令,否则并没有义务为过境大军提供粮草和物资。
    但王烈看在王浚和谢鲲的面子上,还是准备了足够五万人食用半月的粮草,并和令狐艾,以及前任内史樊坦亲自来拜见王昌。
    王烈是幽州军出身,虽然在军中时名声不显,但如今也算小有名气,他和身为太守的令狐艾亲出平舒县城二十里迎接王昌,也算给足了王昌面子。
    王昌一见王烈和令狐艾两人如此恭敬,心下也很满意,点点头:“令狐太守,王长史,你们辛苦了。”
    一旁的段文鸯却下马,与王烈来了一个熊抱:“好小子,不错,都当上长史了,什么时候做个刺史当当,哥哥我也给你当大将去。”
    说完哈哈大笑,一旁的王昌脸sè变得很难看,就连段疾陆誉也觉得自己这个兄弟有些口不择言了,连着清咳几声。
    王烈看见了王昌的不快,忙一拱手,开口道:“督护大人,你们一路辛苦,不如大军在此驻扎数日,等辨明石勒大军动向,再做决定,而且城内我已经安排下饭菜,就让兄弟们小歇下吧。”
    王昌闻言,拒绝道:“我们大军就不入城了,赶路要紧我已经派出斥候去三十里外,若无情况,一会请王长史把粮草给我们带上,我们即可上路。”
    王烈闻言忙道:“大人,行军最忌一味赶路,况且现在蓟城情势不明,恐石勒和慕容廆有诈,还是留在这里吧?”
    王昌有些不快道:“这些还用你教我么?王烈,现在你身为军人,怎可瞻前顾后,现在大将军有难,我等自当奋勇前去,岂能因畏敌而生畏?”
    王烈看着王昌那张漂亮的不像话的脸,心里叹息:“若真如你所言,我还管王大将军死活作甚?你这小子,怎么就能看不出这其中的蹊跷呢?”
    而且,最让王烈担心的是刘佑,这个小子一直没有动作,也没有消息能证明他参与了这次叛乱。
    但王烈却相信,如果王昌大军返回蓟城,路过范阳郡的时候,刘佑就会展开动作了。
    刘佑若是忠肝义胆之士,怎么不见他为王浚去解蓟城之围?所以,其人必有恶意。
    但这些话王烈没有证据,却不能说出来。
    见王昌固执,王烈心下着急,看了一眼谢鲲。
    谢鲲事先虽然给他来信提醒过他,王烈也想了几个应对的计划,甚至准备发动兵谏,却是坚决不能看着大军前往蓟城送死。
    但却怎么也没想到王昌根本不给自己机会,却是一刻也不想停留,非要立刻出发。
    谢鲲此刻也颇为无奈,他现在很清楚王磊的担忧,虽然不如王烈因为了解历史走向,而看的那么长远透彻,但却也感觉到回到蓟城是一个陷阱,他当日劝王昌撤军,是希望他能在章武和王烈联合,重整旗鼓,至少能在这里就地对石勒大军进行阻截,而且基本不会出什么意外。
    如果王浚的蓟城现在还没有被慕容廆攻破,只要这边能击退石勒大军,慕容廆也会不战自退。
    如果王浚和蓟城已经有失,那么现在回去一样是自投罗网。
    总之,现在越早回蓟城,越是下下之策。
    而且,谢鲲从谢极的飞鸽传书中,了解到谢艾提出的那个奔袭襄国城的计划后,也是大为赞赏,因此更加希望王昌能暂时与王烈合作。
    可是,现在王昌归心似箭,更听不得人言。
    谢鲲对王烈一使眼sè,却示意他不要着急,他再想些办法。
    王烈见谢鲲如此,却是有些失望,转头看了一眼卫雄等人。
    卫雄点点头,下去吩咐布置不提。
    这边,王烈不管王昌什么态度,依旧是和颜悦sè的与他攀谈,一边说什么粮草还在装车,一会又说物资正在筹备还需要两个时辰。
    王昌十分不耐烦,但他从扶柳城离开的时候,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尤其是步军的行军速度,已经将大多数粮草辎重抛弃,现在大军随身带着的不过还有一日的粮草,空余的辎车都用来装载步军,弓箭等必须的物资也少的可怜,若真遇敌,时间超过三日就会不战自溃。
    因此却只好耐着xìng子和王烈胡扯,正焦虑间,却见自己之前派出的一个前军斥候的幢主飞奔而来,一见王昌,满脸惶恐道:“报——督护大人,前方出现敌人踪迹”
    王昌一惊,忙问:“哪个方向?是什么敌人,有什么动向?”
    “是,是通往蓟城的方向,打着匈奴汉国和孔长的旗号,看样子足有上万人马,怕是敌人的先锋。”
    王昌倒抽一口冷气:“孔长?那可是石勒手下最勇猛的战将,当年差点阵前斩杀了幽州一虎段末坯;更何况,如今段末坯不在军中,谁能抵挡?”
    而孔长一出现,石勒还会远么?
    王昌面如死灰,片刻又问道:“你们可看清,是孔长小儿么?”
    那幢主也面sè难看:“应该是,面黑如炭,身材高大,却与孔长相貌无疑。”
    王昌再次叹息一声,这边段文鸯一听孔长出现,却立刻请战道:“督护大人不必忧虑,文鸯愿出战迎敌。”
    王昌看了一眼段文鸯,这小子的武功不逊sè于段末坯,但王昌更希望他能在自己身边保护自己,却是下意识道:“你不用去了……”
    王烈一见王昌脸sè犹豫,却进言道:“督护大人,既然敌人出现,莫若暂且扎下营寨,免得中了敌人埋伏。”
    众人也齐声相劝,王昌无奈,只好点头同意。
    大军开始安营扎寨,谢鲲却悄悄来到王烈身边问道:“可是你弄出的把戏?”
    王烈一咧嘴笑道:“与我无干,不过我的手下今日却出城去围猎,若是不巧遇到督护大人的斥候,双方不熟悉,难免会看错的……”
    谢鲲无奈苦笑,这个王烈一肚子花花肠子,自己怎么就信了他。
    ~~~~~~~
    夜sè深沉,已经是初冬时节,北风猎猎如刀,但大帐内,王烈看向谢鲲的眼神却愈发的炙热。
    白天,王昌接收完粮草就执意要继续前往蓟城,王烈劝他休整一夜再走不迟,王昌却是不听。
    后来他自己派出的斥候发现了“石勒前锋”的踪迹,谢鲲和裴宪等人又都在一旁劝阻,就连一心着急回去救援段氏一族的辽西公段疾陆誉也被王烈说动,王昌无奈,只好答应在平舒城外休息一夜,但却根本不肯进城,安下大营后,却是闭营不出。
    虽然王烈暂且用疑兵之计留下了王昌,但若等到明日石勒大军还不出现攻击,王昌必然会发觉不对,甚至可能会与王烈翻脸。
    王烈可以用疑兵唬住幽州军的斥候,但却不能丧心病狂到真的攻击友军。
    因此,要想留下王昌,还需谢鲲的配合,一入夜,王烈却是带着卫雄直接来大营拜访谢鲲。
    但两人商谈半天,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王烈心下焦急,那边谢艾已经和苏良带领五千人马出发,奔袭襄国城而去,若王昌大军不肯听他所言,固执要去蓟城,一旦有失,就算谢艾攻克襄国城,也难坚守。
    王烈忽然就想起谢艾的话来:“这是一场比拼耐心的战斗。”
    王烈理解的更深层的意思却是,现在大家兵力相差虽多,但自己这边若能有耐心据守坚城,石勒就一时半会拿他们没什么办法;反之,若这边失去耐心,盲目出击,石勒就可凭借兵力和全部骑兵野战机动的优势,将幽州军拖垮击溃。
    所以,一切的前提都是要劝服王昌。
    因此,王烈索xìng提议:“谢大人,若王昌一意孤行,我建议实行兵谏”
    说完,眼神炙热的看着谢鲲。
    谢鲲一愣,看着王烈的炙热的目光,并没有从中发现什么贪心或者yù望。
    谢鲲只觉得额头的血管狠狠跳了下,他虽然行事不拘小节,但对自己袍泽和上峰实施兵谏却是想都没想过。
    谢鲲犹豫一下,摇头道:“不可,王昌虽昏聩,但无大错,而且其去蓟城是一心救主,若我们将他软禁,夺其军权,不但会引起军卒反弹,在道义上说不过去。”
    一旁的卫雄却是冷笑一声:“幼舆先生,我素问你为人洒脱,怎么今日却分不清孰轻孰重?若任王昌前去,十有**会中石勒和慕容廆的jiān计,为了道义就要看着五万幽州将士为他的错误决定陪葬么?而且王昌这么着急回蓟城,是为道义么?恐怕他是觉得蓟城城高墙厚,还有更多兵马驻扎,可以保他自己平安吧?至于军卒反弹,军卒们难道会想去送死么?他们中的大多数怕都还不了解现在的局势,被王昌méng蔽了吧?”
    谢鲲闻言一愣,但还是摇头道:“世远先生,你这些只是猜测,就如王校尉刚才对石勒大军动向的猜测一般。说什么十有**会如此,但若是那其中的一二呢?这责任谁能承担?”
    王烈有些失望道:“我的老上司段末坯都尉正带领一万兵马在后方为大军阻击石勒大军,段都尉舍生,换取大军撤离,如今却要为王昌的错误白白牺牲,谢大人您竟然也要用所谓的责任来要挟,那我说我肯承担,你会同意么?”
    谢鲲闻言,老脸微红,却被王烈说的也有几分意动,一时间三人都沉默下去。
    正这时,帐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接着就听有军士高喊:“中山太守阮豹阮大人回来了”
    谢鲲闻言一愣:“阮豹?他不是和段末坯一起断后么?难道段末坯也回来了?太好了,段将军活着回来了”
    言语jī动真诚,看来是真心为段末坯平安而高兴。
    王烈看了谢鲲一眼,谢鲲却起身走出帐外,王烈也忙跟着他直接向王昌的主帐走去。
    一进帐篷,就看见一脸惊惶的阮豹,正跪在王昌面前悲呼:“段末坯将军不听我言,不肯固守城市,想要尽快回撤,结果被石勒大军追上,力敌不过,已经战败身亡了,如今石勒大军追之甚急,还请督护大人赶快带我等启程。”
    “什么,你胡说,我家兄长才不会贪生怕死,先行撤退的”段文鸯闻言怒吼一声,却被一脸yīn霾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