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称王》第一百四十七,风水宝地[2]

寒门称王最新章节目录
   侮辱了一半,连连摆手,坚决不肯要钱,还道:“我开店的钱都是主公你出的,我如今也是主公的手下,怎么能要你的酒钱?”
    王烈却摇摇头道,笑着把酒钱塞给费过:“这是规矩,从今日起,诸位都要明白,我狂澜军敬的不是天地,也不是鬼神,更不是我这个首领、主公,而是契约。
    也许我这个契约精神在这样的乱世很难实现,但只要我为狂澜军首领,这个契约精神就必须执行,定下的规矩,就一定要遵守如费过老哥的‘是楼居’,是我们狂澜军名下的产业,我们一样要支持它发展,大家在不当值的时候来这里吃酒可以,但不能白吃白喝,一切要按照费过老哥制定的账单来付账我说的对么,四弟,海叔?”
    冉瞻和胡大海对视一眼,忙不迭道:“说的对,一定要这样办,今后谁再白去是楼居白吃白喝,我老胡(冉瞻)第一个不饶他。”
    王烈点头,暗笑:“早就听白文说你两个最能以进酒馆帮忙的理由,混吃混喝,今日不敲打你两个,岂不让别人笑话我这个首领制定的规矩每人认真执行,还让你们翻了天去。”
    冉瞻和胡大海却是心知王烈是在指点他们,但现在有王烈请客,有好酒可吃,而且是随便吃,却是你争我抢,生怕少喝一杯。
    同时,两人心里皆暗自决定,以后少去费过的酒馆吃酒,那酒若不白吃,却实在消受不起;不过,今后也一定要好好表现,讨好王烈,鼓动他多请客,他们也还能不花钱白吃好酒。
    众人这顿酒吃的都是畅快非常,就连程翯和王氏姐妹以及几个帮忙干活的女子都是喝的满面绯红。
    王烈见众人高兴,他也十分满意,却是不断和卫雄等人碰杯。
    酒过三巡,卫雄却问:“阿烈,这章武郡虽地处要冲,但物产实在不丰富,我在幽州时也不曾听说这里盛产什么,将来我们的军资出处难道只靠你和城内的大户买卖鼓风机和曲辕犁么?这虽是一个出路,但若出了章武郡的范围,没有了狂澜军的强力监管,却太容易被人仿造,而且若有人刻意从中破坏,各地后期的销售都会出现问题。”
    卫雄的确看的长远,也开始站在王烈的角度思考未来,王烈十分高兴他这种主动融入狂澜军的态度,更何况,卫雄说的这些并不是虚言妄语,若不是王烈有后世对章武了解这样的作弊器,也会觉得很有道理。
    众人闻言,也都看向王烈,看王烈准备如何回答,毕竟这也是关系到众人利益的事情,既然跟随了王烈,自然希望他能越来越壮大,而不是困守在一个贫瘠之地,再无发展。
    王烈却一咧嘴:“大哥,你放心,这章武看似贫瘠,但却实打实的是一块风水宝地啊。”
    ~~~~~~~
    卫雄手抚长髯,淡淡道“风水宝地?这个恕大哥我眼拙,实在看不出来章武郡哪里有风水可言,更不能妄称宝地。”
    古代文士不但饱读诗书,对易经这些东西也多有了解、涉及,虽不能看出龙脉什么的,但想卫雄这般博学的人,想要看看一地大概风水的好坏,还是能有一些自己的见解的。
    的确,在古人眼里,至少在卫雄这种讲究实用性的政治家眼里:一个地方要算的上风水宝地,不仅仅要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但起码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战略资源。
    任何一块地盘,一场战斗都不可能是独立存在、进行的,都要有相应的物产、资源来支撑这一篇土地的发展,和战斗的延续。
    否则,不待敌人来攻,自身就会因为缺兵少粮、人心涣散而溃败。
    比如石勒的襄国城附近盛产铁矿,可以采铁炼钢,而且地理位置重要,易守难攻;比如鲜卑新都平城盛产铜矿,可以挖铜造钱,四周水草肥美,可以大量上场肥羊和战马。
    又比如占据了讲座的琅琊王司马睿,江左虽矿产不丰,但却是产粮之地,而且贸易发达,人口密集,更有长江天险为屏障。
    这些地方,才能称得上是风水宝地。
    可是章武郡,除了位置比较重要,数州交汇之所,但要说防守,若无王烈之前建设的鸡鸣山,可以说是无险可守、无纵深可言;若说物产,不产铁来不产铜,因为干旱缺水的原因,粮食产量也不高,卫雄实在看不出这里有什么好的风水。
    王烈见卫雄不以为然,却一咧嘴:“大哥可是觉得这里物产贫瘠,不但产粮不高,更无铜、铁矿石,加之除了鸡鸣山一带就无险要可守?”
    卫雄点点头,毫不客气道:“正是如此,没有这些东西,后续发展一定无力,或者阿烈你想依仗青山村的物产来支撑这里?这样怕是远水难解近渴啊。”
    王烈道:“我怎么可能用青山村之力来养一郡百姓?开始运来的那些粮食却是别有用处的,我当日想要掌控章武,绝不是因为这里不被人重视,而是因为这里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是一块实打实的风水宝地。”
    卫雄闻言,来了兴趣:“那阿烈你却说说这章武郡有些什么不简单的地方?”
    王烈却想反问道:“首先是第一点,大哥我切问你,你可知道石炭这种东西?”
    卫雄想了想:“石炭?可是那种色如黑墨的石头?”
    王烈道:“正是,哪大哥可知道这石炭有什么用?”
    卫雄又思索了下:“石炭可研磨成粉,与松脂等混合,做书写之用,听说还可入药,但我却不太懂了……”
    一旁的皇甫方回却补充道:“石炭是可入药,家父曾石炭可治疗刀伤,用石炭捣成粉末,敷在伤口之上。疮口太深不能速合者,加滑石一起敷用,可速愈;紫萍,你可知石炭还能做什么药方?”
    这些日子,王氏姐妹和皇甫方回一直在研讨医术。
    虽然皇甫方回志不在医人,而在医国事、政务,但对好学上进的王氏姐妹花还是很照顾的,此刻却是顺口考校起来。
    姐姐紫萍歪着小脑袋想了想:“如误吞金银及钱在腹中不下,可用石炭杏核大一块,皂角子大硫磺一块,共研细,与烧酒一起送下……我说的可对,皇甫先生?”
    皇甫方回满意的点点头:“不错,紫萍你很聪明,一学究会,药方上是有此法;不过,主公既然提到石炭的妙用,想来不是要发挥它在医术一道的作用,还请主公不吝赐教。”
    王烈点点头,神医皇甫谧看不上自己儿子固执,其实这皇甫方回其实一点也不愚笨,只是平时寡言,今日这话却接的恰到好处,引起来众人的兴趣来。
    王烈却也不是有心显摆,索性揭开谜底继续道:“大哥和皇甫先生说的这些用法却都是对石炭的大材小用,诸位却可知道石炭可以用来生火炼钢么?”
    卫雄点点头:“生火炼钢?在平城时,偶见有山民用之生火取暖,但却烟雾极大,烧之不能存人,而且这东西采集不易,却没见人大规模使用。”
    王烈摆摆手:“那是他们采集的石炭不好,而且不懂通风,有一种无烟石炭,就不会冒烟,而且燃烧后产生的温度极高,若再有我那鼓风机之力,就可以用来炼制上好的钢铁。”
    卫雄闻言,眼睛一亮。他也许不清楚的别的东西,但却立刻从王烈口中听出了这无烟石炭的价值,如果真能用来炼制上好的钢铁,那这无烟石炭的价值可就太大了,甚至可以说是支撑一地一国经济的重要手段。
    “难道章武郡这种穷乡僻壤还有石炭的矿藏么?阿烈又没有透视的眼睛,怎么能知道这些?”卫雄暗道,却更加期待王烈揭开谜底。
    [w w w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