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唐》江南楚氏第一百三十七章震怒[2]

覆唐最新章节目录
   创者!他二人在史上的功绩甚至堪比初唐时期地房杜二相!所以对这一代名相,张宏自然是初闻此人时便心中震撼而牢记在心。
    “几日前姚尚书与朝内几位大人曾联名而进言要陛下废止韦后掌权时期所有地斜封官。”张说沉声言着,眼中闪着凝重地意味:“可今天便有宰相窦怀贞又提议斜封官毕竟冗多且深悉朝事。不可一日而皆废。这其中地意味显然并非仅仅是朝事小争而已,其中更是有姚尚书那些人与太平公主府……”
    说到此处,张说也是欲言又止,明显地忌讳莫深,对于太平公主,这朝中无人敢轻易去言其事非。而也在张说缄口时,张宏也暗暗思量着张说口中之事。
    斜封官乃是韦后时与安乐公主二人合谋出的官职,是当时其二人为挥霍奢靡而敛财的一种手段,具体事宜乃是无论何人。只须出身得当再交纳一定数额的钱物便可换取朝中官职,至于官职大人则再视乎其所缴纳钱物多少而定。因此。这也造成了现下朝中官员冗多,处事极为繁琐等许多弊端。
    也由张说这些话中,更能叫张宏从中听出些深意来,他所言地姚崇那些人显然是将他们归为了一派,而这时张宏却能断定,以姚崇为首的一派除了出身相王府外更是忠于李唐。所以这一派的人若是与太平公主府对上,那无论是对陛下还是对于太平公主,都是大含深意。
    所以一时间张宏也皱紧了眉目,暗为心惊且注视着张说,只是见这才华智慧都均非常人所能及之张说依旧紧皱着眉头。过了片刻后。这才又言:“不止这些,据我所知。姚尚书此举似乎也是先前征求了平王的意思,故而……”
    再也不能坐安,张宏豁然起身而盯着张说,似他这等深知日后将会发生之事的人全然已是由这事中嗅出了危险的气息,虽然表面看来,即便真的是平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二者间意见稍有不合,但却依然能叫张宏心惊不已。
    这时的他已然完全肯定,太平公主定是有意将有所为。不然,她不会去反对姚崇等人的这个提议,乃因以太平公主那等令人发指地智商肯定能够看得出这个提议对于大唐来说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那许多的斜封官若是废止,不是仅仅节省了朝廷开支那么简单。
    可太平公主依旧这般做了,依旧抵制了斜封官地废止,那她究竟以在何为?若是仅仅要试探平王李隆基而置大唐之根基于不顾,是否显得过尤太甚?她将大唐如此一日复一日而陷入危机,于她,又有何好处?
    “看来终究是避免不了,只是却不曾想到竟然来的如此快,如此突然。”张宏喃喃而言着,面色惨然一片,他知道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之间将会发生的事情,但却实不能想到当他羽翼根本未成时,竟已发生。那他,日后又该如何自保?
    张说知道此事若为这才智见识均可谓惊才艳绝的少年知晓定是能引起这少年的重视。但他却实不能想到会引起张宏现下这般震骇的反映,所以在仰头而看着这少年面上的惶恐惨然时,张说心中也是大为不安。
    “陛下何意,如何处置?”张宏地目光仍是稍显散乱,这般问时已然心智大乱。
    张说苦苦笑了笑,已然心中更是慎重对待了这事:“陛下,依太平公主意而复又起用了斜封官。”
    默然片刻,张宏终于颓然而坐下,却是长叹间再也无心去想些其他事来。仅仅是太平公主这突然而显得急切的一举,便已然使得张宏再无心思。他真的很理解太平公主为何在这时便是显示出了她地意图。
    这很反常,乃因若是太平公主早便有意要对付平王李隆基,那也应当是在韦后掌政具备绝对优势时便会动手,而那时地不仅未曾对李隆基有其他意思。甚至更是一手而将李隆基扶上了大唐政治中心。
    可也堪堪是平王李隆基不过初现锋芒时,太平公主便有了如此一举,她究竟有何深意?
    倘若是因为她的自负,而不会在李隆基汲汲无名时动手,那也显然这时也仍是不该,毕竟此刻地平王李隆基不过仅仅拥有万骑一营罢了,仍不值得那般自负的太平公主动手。
    念头急转时,张宏有些失智而乱,这也是自他回到唐朝这年间起首次如此慌乱。故此,张宏深凝的眉目下百般思量。但,也正当张宏心神不稳时却心中陡然而动,若有所悟。
    莫非,太平公主此举仅仅是带着深意而提醒平王李隆基?
    提醒,想到这二字,张宏确实松了口气,不过却仍是没有心思去想些其他事来。
    过了许久,当张宏终于缓缓平定了心神后,却是认真而看着依旧坐在那处面色凝重地张说,轻启薄唇时。张宏十分认真且慎重:“张相公。日后切不可再称呼小可为大人,相公应当知晓。此等时刻下,我二人不能自显一系。”
    张说愕然,他其实不太清楚张宏口中他应当知晓的事情,可他自然也能察觉到张宏面上他以往根本未曾见过地谨慎以及惶恐。故而,此次张说也不敢再来推辞,轻轻颔首肃然言道:“说之,谨记在心。”顿了顿,仍是那般严肃,张说再道:“不过,若是当日你那引荐之恩,说之铭感五内,此生若敢忘却,定遭天下人所不齿。”
    说之,乃为张说表字。
    有着前世经历的张宏即使对那些许诺誓言之类虚伪的东西不在意,却依然能够感觉到张说言语之中的认真,故而张宏点头时也是坚决。
    “还有一事,小可怕是须张相公相助。”心间犹豫踌躇了许久,张宏对于此时他将要去言之事其实已经考虑了很长时间,所以当这时他不能再有任何犹豫时,张宏便也决然:“今夜我将派人前往张相公府上送去一封信纸,望张相公能对信上之人稍为安排。”
    张说当然知晓这少年所他要去做之事,而对于这少年地了解张说已是由二王爷薛崇简以及这许多时日来刻意的探访之下更是深知这少年所身系的陛下,太平公主,平王三人的宠信,不可谓能量不大。
    所以此刻张说自是知道这少年是要他在朝上安插几人,但他不解,他不解为何是他,而不是陛下,或是太平公主,或是平王。也因这些不解,张说微有踌躇。
    看得出张说的犹豫,这时的张宏已是深知无论这张说再如何的重义而感激于他,但始终不会轻易将身家性命交由他手。所以他暗为叹息,却也深明这也不能去怪罪张说,毕竟此事关系太大。
    “好。”张说点头:“只是你应当知晓,我毕竟初入朝阁,怕是不能安排的太好。”无论如何,张说始终是答应了下来。
    不安排的太好才是张宏地真正意图。
    张宏点了点头,随意言谢罢,也复又思量着先由高不危那处抽几人出来。已然是三个多月了,高不危所培养的那些人,怕也该用用了。
    言尽于此,张宏便也不再与张说多说其他。而张说也看得出张宏转移话题之意,很自然且从容地随张宏顾他言而道。
    厅内先前紧张的气氛这才由他二人稍为寻常地话间大为缓解,而也是在张宏言起这天气却是越发的寒冷时,张说展颜言道:“再有几日便是岁末,如此天气倒也寻常。”
    不再赞叹这张说心念转变之快,张宏骤闻此言竟是一怔,随后这才意识到他自回到唐时的第一次新年已是将要来临,轻声叹声,张宏也不由言道:“竟是过的这般快……”
    自然不知张宏口中这话其实是在叹息他已经在唐朝生活了近半年之久。张说微笑接着张宏的话也是叹了一声:“时光如过隙之驹,这一年也确实乃是多事之秋。只盼来年可好上许多。”
    自知来年怕是更是多事的张宏苦笑摇头,却不再言语,只是这般过了少许,张说这才起身告辞。
    送张说出得府外。张宏站在府前台阶处没有直接回转,眼睛也是一直放在渐渐远行的张说身上,若有所思。良久,张宏感觉到寒意而微微裹紧了身上衣衫后,复而转身,仍不曾回府,却是对门外的李年言道:“去唤高不危前来。”朝重臣下至黎民百姓仍旧活着地人也都是经历了一年地惶恐不安,所以即使是距离岁末仍有几日。但无论是王公大臣之府亦或贫寒人家所居都是强自做出一派的喜气洋洋,家家张灯结彩。街道两旁各处小店均是早早挂出了红彤彤地对联,在大红灯笼的映衬之下,全然喜庆,似乎这长安城中的所有人都是在试图以这般气氛将那些笼罩在长安城上的阴霾驱逐干净。
    人世间所独特拥有地情绪自然最为奇妙,像是会传染一般,在那满是喜庆的气氛下,王府胡同自然也皆然通红,便好比如现下的张宏府上。
    当仍未睡醒的张宏被外间庭院所传来的欢笑之声吵醒,他撑起双臂而隔着窗户看着外间许多下人围在一处,热闹且开心的做些什么。
    张宏本人自然是从来都未曾将这些下人真正的以下人来待。而以阿娘那般慈善的心性对府中下人也确实不曾重言呵责过一人。故而如此之下,张宏府中的下人较之别家实在不知是幸运了多少。是以。这才有这些下人如此放肆而敢在庭院之中欢庆着。
    随后,张宏也便披上绒衣步出庭院,一眼便可看见院中那些人手中所摆弄地大红灯笼,在他抬步而走向那处时,这些府中的下人自是注意到了少爷,放下手中物什而逐一过来向张宏请安罢,却是不待张宏开口,复又欢笑着唧唧喳喳地又去摆弄那些灯笼,这其中只有稍为胆大也是日日陪伴在张宏阿娘身前的几个丫鬟稍为胆大。
    “少爷,你瞧兰姐姐编织的灯笼好不好看?”说话这丫头唤作若馨,这如此精致的名字便连张宏也很惊讶黄不学那胖子怎会有这般雅致。
    张宏微微笑着,对于这所有当初黄府所留下来的下人,张宏都是极为善待,不仅是他有着前世的思想不会轻视这些人,更是因为以前的黄府为他做了实在太多。因此迎着若馨那盛颜欢快的脸庞,张宏一派的温和:“好看是好看,却不知你们折腾出这些东西是作何之用?”
    若馨睁大了眼睛,很是好奇少爷的后知后觉:“少爷,你不知道?这不快要岁末了,依惯例家中是要挂上灯笼贴上对联地。清早兰姐姐出去地时候,附近别家府上都挂好了呢。”
    “对联?”张宏微愕,唐朝便有对联了?
    若馨更是奇怪,煞有介事而将那一双葱嫩小手触上张宏额头时调皮且胆大:“少爷?你没事罢?年年都是如此,不曾有过一年未帖呢。”
    “胡闹!”张宏还未说话,由前院而来的黄四却是一派管家模样,他显然是看见了若馨那一放肆地举动。
    黄四的呵斥叫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