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卫公子》第五百零八章[4]

汉末卫公子最新章节目录
   军手中……
    另外个时空,曹操千里突袭火烧乌巢,乃奠定了官渡之战的结果。周瑜自然也能看出来,袭击敌方粮秣乃是奇中之奇,若能一战而克洛阳,此行将彻底转危为安,甚至可以左右这场大战争的结果……
    但是周瑜也做了打算,若突袭洛阳不成,就顺势东进直接攻打虎牢关,借此攻击徐荣的腹背,当孙策选定这个计策的时候,实际上,周瑜便知道,自己这方面的兵马肯定将会沦丧大半,甚至全军覆没……
    不过,当看出关中有诈的时候,这一瞬时变招,也已经发挥了他最大的脑力,无法做到最好了……
    只是他一直耿耿于怀的两件事,注定了他的遗憾。
    一是孙策不曾听从他西进雍凉的建议,二便是孙策心急,使得他提前发动了攻打卢氏的手段,这无疑将提前暴露他的战略意图……
    他希望能够瞒过郭嘉,但却不知道,对方沉浸在阴谋诡计多年,却是早就了然于胸……
    江东士兵多习水战,这些挑选出来的兵士自然对于乘船几乎便与塞外牧民骑马一样只是生命中普普通通的事情。而顺流直下,一万五千江东士卒反而修养的满身气力,自船队即将抵达宜阳时,周瑜便暂停了继续顺风而下。
    而后面另外部分曹军兵马虽然是人手两匹战马,但却比乘船苦了许多,直被船队拖下了许多距离。
    周瑜自然知道大军若不修养好,是无法作战的,而江东兵马虽然让开了马匹,但毕竟只是攻取城池,并不需要马匹冲锋。
    虽是骑兵,但这些江东兵马其实早前一直是步足,对于攻城并不陌生,加上养精蓄锐许久,在孙策和周泰的带领下,很快便摸到了宜阳城下。
    此时正是7月,临近中秋,天气爽朗,对于当初被派遣到宜阳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却连半个孙曹兵马的影子也不曾见到,不单单尹楷,便连手下士卒都已经开始懈怠了。
    这些兵马大多是张济当初分下来的一万人,并不如同郭嘉从安邑带来的那两万铁血大军,军纪有限,加上主将怠慢纵容,却也开始散漫起来。
    当孙策兵临城下时,楼上守军方才大惊失色匆匆禀报尹楷。
    尹楷却是从被窝中被唤醒过来,初时还不曾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等半晌才弄清楚,原来是孙曹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尹楷脸色几乎都吓得雪白,记起当初郭嘉的吩咐,三魂七魄丢了九分,还有一分是茫然无措。最后还是副官焦急提醒,尹楷才想起现在最紧要的便是守护住宜阳,于是慌忙披甲上城,亲自指挥作战。
    孙策在城下本还以为对方有一番凛冽攻势,但当第一**击开始,地方漫无目的的反击更多像是歇斯底里的疯狂,孙策便知道该要全军齐上,一举破城。
    但很快对方城墙上的攻击开始有目的起来,使得江东兵马的伤亡开始剧增,毕竟是守城方占据了莫大的优势,而乘船直下也无法携带一些重型的攻城设备,几次冲击,江东军终于还是没有攻破城池,于是孙策下令退兵,连夜催促制造冲车,云梯,作为来日攻城所用。
    尹楷见敌军退却,心中冷汗流了满背却终于微微有平复的迹象,虽是夜晚,但见城外密密麻麻的火光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兵马,深知自己城中这些兵马肯定是不够用的。
    后又想到当初郭嘉使杨秋坐镇永宁与他把守洛水,便该是应对江东军的偷袭,慌忙连夜差人投书渡河,请杨秋发兵救援。
    但尹楷却不曾想到,早前和杨秋已经开始势如水火,对方竟是将求援文书弃之不顾!
    次日,孙策领军卷土重来,而连夜赶造的云梯,冲车也数量不少,再度重重强攻下来,宜阳守军顿时压力大增,一时间伤亡陡然增加。
    尹楷咬紧牙关死守城墙,但触目惊心的伤亡却让他越发觉得绝望。几封向永宁的求援书函都不曾有过答复,援兵也是迟迟不到,尹楷对杨秋恨意已经刻骨铭心。于是,尹楷断了对杨秋的念想,又差人作书北上狹县,求郭嘉发兵相救,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援兵抵达……
    三日来,孙策领兵强攻,江东士兵几乎悍不畏死,强悍得战斗力几乎将半个宜阳兵力打残,而剩下的人马也大多兵无斗志,人人带伤,便是尹楷都险些死在对方的利箭之下……而尤其是后两日,江东军几乎都是昼夜不停的攻打宜阳城墙,几次三番都差点夺取了城门,江东军仿佛不夺城池誓不罢休的模样使得宜阳城中一片愁云惨淡。
    周瑜算准了永宁杨秋不会发兵救援,便让孙策放手施为,虽然几次攻城也损失了上千兵力,但显然宜阳城破已经是指日可待。
    周瑜当然不可能就这样白白的继续损失兵力,眼看宜阳人心惶惶已经达到了临界点,这才组织孙策继续发动攻势,而改为劝降尹楷投诚献出城池……
    对敌军的招降,尹楷终于还是动摇了,如今城池中可战之兵已经不多,城墙损坏也到了摇摇欲坠的程度,宜阳本就是小城,哪能经得住孙策这样不及后果的狂轰滥炸。
    不过一日,尹楷终于宣布打开城门,接受江东军的招降……
    而事实上,在永宁的杨秋虽然不愿发兵救援尹楷,但也知道对方若是就这样丢了城池,自己也难逃干系。他本意是让尹楷尽可能的消耗对方的战力,而自己在最后关头挺身而出,将最大战果收归自己。
    估摸着尹楷撑不住的时候,杨秋终于尽起了五千大军南下救援宜阳……但是,杨秋却不曾料到,尹楷毫无志气竟然提前了一天便投降了对方……
    当他渡过洛水的时候,迎来的却是上万江东兵马早埋伏在岸……
    是役杨秋战死,大半兵马在渡过一半洛水时候便被乱箭齐发射死或溺死于水中,江东兵卒所用伤兵马,却不过只得区区数百而已……
    永宁,宜阳一役,杨秋与尹楷,一死一降,合共一万兵马几乎全军覆没,而孙策强攻宜阳损耗兵马也不过只得区区一千多人,甚至还比不上,上次设计袭击马超……
    当徐晃闻得永宁,与宜阳这么快就告破的时候,都不敢相信这个事实,惊怒交加之下更催促兵马加快行程。
    而这个时候却出现了一个让周瑜与徐晃都不曾料到的插曲,却是在洛阳的辛毗见一个月来都不曾有船舶从卢氏南下来往心中起了疑心,暗中调查看出孙曹兵马搜集船舶的消息,心知对方定然会顺流而下,于是星夜之间召集了洛阳无数工匠铁匠,打造了三条横江大锁,放于宜阳与洛阳之间的河道上……仓促之下打造三条大锁已经是极限,辛毗觉得事情还不保险,又征召民夫,挖掘坚石,削成尖刺,投入江水,垒石加高,使得大船无法通行……
    当孙曹夺取了宜阳与永宁后,周瑜深知不能等敌军反应过来,慌忙又催出兵马即刻北赶,意欲趁机将洛阳再度攻破……
    不过船队行到半路,却碰上了辛毗设下的陷阱,一时间,大军无法前进。
    周瑜自然不曾料到洛阳还有这般有见识的人,竟然能够看出他趁机偷袭洛阳的企图,三条横江大锁加上河底下的乱石几乎让船队无法通行……
    对方已经有了防备,周瑜只能犹豫还要不要继续攻打洛阳,恰在这个时候,从西面赶来的徐晃也终于杀到了……
    徐晃的突然出现显然是周瑜不曾料到的,他用弘农,潼关,函谷关以及华阴布下迷障就算对方能够迅速反应过来,也应该是将目光放到卢氏。卢氏与永宁隔着一个三肴,必须是要绕行,若再从卢氏尾随追赶,也绝对不可能这么快!
    唯一的解释便是……徐晃这支兵马在当初从弘农退兵开始,便根本没有追击孙策,而是直接东进向着洛阳方向赶来!
    周瑜惊得一身冷汗,仿佛终于揭开迷雾看到了对方的算计。
    是了,洛阳竟然是关中和关东两处战场的粮草总储备地,那么怎么可能没有多少兵马把守,又怎么那么容易被他抓住机会偷袭?
    那么,洛阳一定是个陷阱,而徐晃这么快的出现,也应征了周瑜的猜测……!
    船队横江不能进,而这些船舶都是商用船,若是挤一挤的确可以装不少人,但若用于战斗,那便是万万不可能的了。
    周瑜希望趁着对方还未发动攻击抢先登陆两岸,但结果显然并不如同他所期望的一样。
    面对飞蝗流雨,裹着火油棉布的箭矢纷纷射来,正值初秋干爽,船只当即便被点燃了不少。
    江东军虽然擅长水战并且不畏乘船,可是耐不住火焰烧烤,烟熏,大部分人纷纷逃入水中,但又成了岸边徐晃军的活靶子……
    等到好不容易仓皇逃往岸边,清点伤亡,得到的结果显然让周瑜异常沉痛。
    整整四千人,毁在了对方的攻势下!要知道就是强攻宜阳也不过只伤亡了一千多人罢了!
    而经过一场死里逃生之后,众军已经身体疲乏不堪,更大的考验自然还在眼前。
    早在辛毗猜测到孙曹军可能沿河而下的时候,便已经派人将自己的决断送到了郭嘉手中,郭嘉在梁兴夺取狹县而决定迁徙作战大营时,便悄悄的调拨了三千兵马悄然潜回洛阳。
    而得到了郭嘉的指示,辛毗自然是有了心理支持,当即便准备好了在岸边伏击的计划。其实如同周瑜所想的,洛阳兵马的确不多,但徐荣作为整个东部战线的主帅,虽然知道有虎牢关,有关中在,洛阳稳如泰山,但也还派遣了三千兵马前来防守,而加上辛毗东进曾经调拨的两千人马,以及后来的三千人,足可构成一次强大的袭杀!
    于是,当江东军奔赴岸上的时候,这支兵马也亮出了獠牙,配合起徐晃的攻势起来。
    两岸皆有杀招,江东军再次措手不及,被杀了个正着。大军当即溃败下来,孙策眼红万分,意欲反身与对方来个玉石俱焚,但终究在周泰与周瑜双双死劝下向南后撤,一直退回宜阳……
    只是,这一战,便已经损失了近七千人的伤亡,收拢了残兵,也不过只得六千多人,还有部分人不知道迷失到了何处……
    一直等到三日后,许褚和曹洪领着剩余的一万余曹军骑兵赶到,全军终于才缓缓恢复了一些士气……
    但北上洛阳的道路因为徐晃和辛毗的意外配合截杀已经不可再行,周瑜已经不确定洛阳是否还有更大的陷阱等着他,陷入了一个死结……最终因为太过疲累和郁愤,周瑜一时不查却是病倒了下来……
    周瑜一病,大军终于开始乱了起来。当初曹操和孙坚都联合定下大事小事需要问过周瑜才能决断,但此时周瑜一病不能理事,大军坐困宜阳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