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第五章射天狼第十七节漂泊[3]

中华异史最新章节目录
   责骂自己的无耻,但每当他想起远在万里之外,守在空空的厢房之中,望眼欲穿的等候自己回去的爱妻董小宛时,他的心中便会立刻坚定信念————一种活下去,并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的坚定信念。
    与冒襄一同推动马车的还有五个人,他们也与冒襄一样,都是“德意志圣教劳工营”的劳工,冒襄只认得其中的一个,其他的人不认识,因为他们是昨天才从奥地利北部的一座集中营被转移到这里的。
    冒襄认得的这个人是个二十岁的小伙子,冒襄不知道他的全名,只知道别人都叫他“大卫”,听说他原来是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个珠宝匠,为王室制作珠宝首饰,过着幸福富裕的日子,不过,当德意志“圣教”的大军攻进维也纳后,他就与自己原来的幸福生活永别了,他被一群凶悍的冲锋队员送到了集中营,而原因仅仅是因为他的血统————他是一个犹太人。
    在他们这六个劳工的共同努力下,马车终于从泥泞中挣扎了出来,顺利的上了乡间小路,并加快了速度。
    就在马车加速的同时,六个劳工麻利的跳上了马车,冒襄自然也不例外,长久的繁重劳动不仅没有催垮他的意志,反而使得他的身手敏捷了许多。
    冒襄拉起袖子,看了看自己的手臂,上面有一道新鲜的血痕,那是刚才监工的那一鞭子的“杰作”,鞭子不仅在他的背上留下了痕迹,而且在他的手臂上也留下了“纪念”。
    “嘿!冒!”那名叫大卫的小伙子拍了拍冒襄的肩膀,说道:“你的手臂没事吧?还有你的背,好象伤口很长。”
    虽然大卫尽量放慢了说话的速度,但是直到他又重复了一遍,冒襄才完全听懂。他非常感激小伙子的关心,因为在这种悲惨而艰难的境遇下,唯有难友的关心与帮助才是他渡过前几年艰难岁月的前提条件,他无法理解,这样的人怎么会是罪犯,但当他想到自己的遭遇的时候,他马上明白了过来,总之一句话,那些所谓的“圣教”的教宗和教徒全是一群疯子!
    冒襄与大卫开始交谈起来,两人反复的用对方能够听懂的词语叙述着,以打发这漫长而又危险的旅途。
    从大卫和另外的几个人的口中,冒襄得知,此次他们将前往罗马,为围攻罗马的军队提供军械物资和食物,以便将这个顽固反对“圣教”的地方一举消灭。
    虽然对于军事一窍不通,不过冒襄还是多少知道一点前几年的战争进程的,因为每当这些“圣教”的军队取得一次胜利,那些看管劳工营的看守就会大肆宣扬一番,让这些劳工,或者说是奴隶们明白,没有什么人能够来救他们,他们最好的出路就是为“圣教”当一辈子奴隶,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
    本来“圣教”的军队是准备一举攻克罗马城的,但是一些突发事件使得他们不得不放慢了南进意大利的步伐,因为位于他们西边的大国法国与罗马教皇达成了协议,同意联合荷兰、丹麦、瑞典、西班牙、葡萄牙,对德意志“圣教”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反攻,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信息是,就连荷兰这样的新教国家也派出了军队,与他们的夙敌并肩作战,共同对付那个邪恶的敌人。
    这次反攻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大的进展,不过却迟滞了“圣教”军队的进攻,再加上退到意大利北部的奥地利军队与教皇组织的军队牢牢的守住了北部防线,因此,意大利总算是多撑了几年。
    而“圣教”方面,由于在这次大反攻中,损失颇大,因此不得不暂时放慢了扩张势头,开始全力整顿内部,而当他们经过两年的修养之后,实力复增,于是又展开了一番凌厉的攻势,而这一次,他们的主攻目标正是罗马的教廷,因为他们知道,教廷才是他们最主要的敌人,同时也是反对他们的所有势力的领导者,一旦将其消灭,则敌人将群龙无首。
    冒襄无意关心战事,他只想找机会逃跑,不过,当他发现,那些逃跑的人都被抓回来处死后,他马上意识到,目前是没有什么成功的逃跑可能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等待。冒襄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他曾经听说,在奥地利东北部一带,出现了犹太人的反抗力量,他们曾经击败过“圣教”军队,并且解救了一批劳工。
    “假如能够到那里去,也许会碰见他们的。”冒襄经常这样安慰自己。
    众人随着马车队伍向前快速前进着,在太阳落山的时候,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又是一番忙碌,按照监工的吩咐,冒襄他们将马车上的物资全部卸到了规定的地方,他们所卸的是一些箱子,确切的说,箱子里装得是大炮的炮弹,而他们必须将箱子全部搬到一个位于罗马城附近的山头上,堆放在那里的一个炮兵阵地上。
    当冒襄他们扛着箱子攀上山坡的时候,才被炮兵军官告知,战斗已经结束了,炮弹将全部随着大炮移下山头。
    众人麻木的忙碌着,将堆放在山头上的那些圆滚滚的炮弹又搬下了山,在这个过程中,冒襄向着离山不远的罗马城瞥了几眼。
    罗马城中火光冲天,城墙已经大部倒塌,而城内城外已经布满了“圣教”的军队,看起来,罗马城已经陷落了。
    当协助一群炮兵将一门大炮推下去的时候,冒襄又向着远处眺望了几眼,虽然他看不见大海,不过却还是能够闻到海风的腥味的。
    就在冒襄眺望大海的时候,在离意大利西海岸不到五十海里的地方,近百艘大船正张着巨大的船帆,向着西方驶去,而在他们的后面和北边、南边,更多的小船尾随其后。
    在这群船的中间,有一艘毫不起眼的双桅船,船上什么标识也没有,不过,就在这艘船的四周,却围绕着十几艘战舰,一步也不敢离开,看起来这艘船上一定有着一位大人物。
    这艘船上确实有一位大人物,他不是别人,却正是整个天主教的灵魂人物,教皇英诺森十世。
    教皇本人是在罗马城陷落的最后一刻才由随从陪同,跟随着成功突围出来的奥地利军队跑到海边的,在追兵凶悍的攻击与无情的炮火的轰击下,教皇登上了刚刚抵达意大利的西班牙海军的战舰上,为了教皇的安全,舰队的指挥官特意将他安置在一艘虽不起眼,但却十分坚固的双桅船“骑士号”上。
    虽然成功的逃了出来,但是教皇的身体已经完全垮了,整整半年的围城,再加上教廷内部的争吵,这些都让教皇疲于应付,而当他站在甲板上,看着远处那升腾到半空中的黑烟的时候,他知道,罗马城已经毁了,天主教的中心已经落到了别人手里,自己却被人赶到了海里。
    当船队将那些残余的军队接上船后,那些疯狂冲过来的“圣教”军队已经快攻到船上了,从望远镜里看到他们脸上那嚣张而疯狂的表情,教皇终于支持不住了,他倒在了甲板上。
    一群枢机主教和红衣主教静静的围在教皇的身边,默默的为他做着祈祷。
    教皇的眼睛终于再次睁开,他伸出手去,示意一名枢机主教俯身靠近自己。
    待那名枢机主教俯下身子,将头靠近教皇的胸前时,教皇终于开口了。
    教皇问道:“那些新教的人怎么样了?”
    枢机主教轻声回答道:“他们也登上了由丹麦和荷兰开来的船。”
    教皇叹了口气,说道:“愿主保佑他们,保佑所有愿意与我们并肩作战的人。我希望他们能够继续与我们联合作战,共同保卫我们的信仰,虽然我们之间有很多的分歧,不过,在邪恶面前,这种分歧算不上什么。”
    枢机主教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不过,教皇陛下,那些新教的人将不在西班牙停留,他们将在葡萄牙短暂停留之后,越过大西洋。”
    “为什么?事先不是已经决定共同到西班牙去吗?”教皇很意外。
    枢机主教解释道:“是这样的,荷兰的执政已经决定,将向新大陆派遣更多的士兵,以便对付英国的骚扰,另外很多的意大利人也愿意与他们一同前往新大陆,在那里安家。”
    “上帝啊!我该怎么办才好?这个邪恶的势力是如此的强大,我该到那里去寻找我那值得信赖的盟友呢?”听到这个消息,教皇非常的无奈,他拿起胸口的那个银十字架,用虔诚的语气做着祈祷。
    太阳已经从海平面上彻底消失,整个海洋笼罩在黑暗之中,船队也渐渐的消失在夜色中,唯有那桅杆顶部的桅灯还在闪烁着光芒,很快,更多的船从东边赶了过来,加入到了这个庞大的船队之中,从桅灯的数量来看,这里的船至少有近千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