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传奇》二十六、师

帝师传奇最新章节目录
   帝师,用“师”作为整部小说的题目核心,大概可以看出一点这个字、这个身份在眉毛心中的特殊地位。
    与本身的职业、教育其实无多少关联,也不是常言说人(尤其是读过一点书的人)缺点时候的“好为人师”——平心而论,这四个字真是精当、刻骨。大凡人都有这点子脾气,确有能力的展现、炫耀,差不多可以说成是一种本能。
    不过,“师”确实是心中特殊的一个字,一份职业,一种身份。这种心理的由来,大约可以在经典里面找到一些线索:“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说的君子三乐,和颜回箪食瓢饮的乐天安贫颇有异曲同工,但文辞中透露出来的心胸眼界却是充满了独属于孟子的意气浩然。第一乐固然秉天伦、亲血亲,是孝道的体现,到第二乐,俯仰之间何其豪迈壮阔哉!而得天下英才教育之,心愿又何等恢弘?
    嫂溺援之以手,天下溺援之以道,继承圣哲道统、文起八代的韩愈,一篇《师说》流传千古。传道授业解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又将“师”与“道”放到了怎样的高度?
    天地君亲师,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流行于西汉。明后期以来,崇奉“天地君亲师”在民间广为流行,把它作为祭祀对象也已经普遍。清雍正初年,更是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对其意义进行诠释,特别突出了“师”的地位和作用——不论这是否一句溢美空谈,也不论现实中只有屡试不第的士子才肯“屈居”塾师,至少,在名义上“师”确实被放到一个极高的地位。所谓尊师重道,是身份,是教养,亦是处世本则,放到最平凡人处,这一句也得到最广泛的承认:不然,为什么到现在我们都有尊称、敬称他人为“师傅”的习惯呢?要知道,考查师傅两个字的由来,可都是周代的“王官”啊!
    而把“帝”和“师”联系到一起,除了“天地君亲师”,除了孔孟儒家的“至圣先师”,更多的触动或许来自于那一句“帝者与师处”。《战国策》里面郭隗先生与燕昭王的一番话:“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者,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直指核心,何等的通明透彻,鞭辟入里?但后面的两句:“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者,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道理虽通,内心却终究有些不甘。帝师帝师,难道便只是吸才引士的一块活招牌,一个好名目而已?传道授业,如何不是师者根本?孟子说得天下英才教育之,儒家的内圣外王,真正应天顺民的君王必然是道德上最完美的存在——而完美,恰恰是需要修养,需要琢磨的。
    儒家喜欢教导人。孔子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千门徒七十二贤士,济济之盛,开辟私学一道,成就学术之始。孟子负气傲然,战国王侯动辄“愿先生教我”,顶住“望之不似人君”的巨大压力还往往被教训得哑口无言,甚至只能“顾左右而言他”。这般为人师长,如何不令人遥想追思?道光时举人,归安凌厚堂堃,初到金华教谕的官任上,就在明伦堂自署一联:"金匮万千言,孔子曰,孟子曰;华衮百廿作,帝者师,王者师。"见者无不吐舌。而其中豪迈激畅、雄视高古、引领天下的气魄,才是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东西。
    或许,这还是追究到了儒家的人生追求上:立德、立功、立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为师长,无德不教,而居帝侧,佐宰天下,再没有比这更巨大的功劳。若能以自身思想切实地影响到君主,纵自身一言不立,亦有史家铁笔传书后世。文人一生所求,在此无缺矣!而这个,也是痴心妄想着创造一个符合内心理想世界的自己,选择的最省时省力的突入口。
    帝师,青梵,无痕……奉上最特殊的身份,谨为一个梦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