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中华》第40章技术的创造性[2]

工业中华最新章节目录
   船厂、炼钢厂、轧钢厂还有蒸汽机车间的设备后,再和其他技师交流时,评价都是非常的一致,“这里的技术,落后德国30年以上!”
    唯一让他们感到惊讶的是,这里的工人整体素质非常的不错,识字率超过90%,这在伏尔铿造船厂这等德国大企业中也是不多见,还有就是中国工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由于他技术方面确有特殊的专长,秦铠特别批准让他参与了多个小组的技术攻关指导,在这里,他看到让他震惊的一些现象,在把这些所见所闻记录在自己的日记之中,而这些日记,几十年,成为了西方研究马尾工业的权威资料。
    “今天,我正在马尾船厂参加船只设计小组的一个攻关课题研讨,这些技术对于我们伏尔铿造船厂来说早已经掌握,但是由于马尾船厂并没有我们的加工机械,也没有德国高素质的工人,所以在船龙骨制作上,他们遇上了瓶颈……”
    “中国人的研发小组一般由两到三名他们称之为高级技术工的人来主持,这个小组的组长是一个叫王睿杰的男子,曾今在美利坚留学四年,据说参与过船政火炮局大型机械的研制……”
    “我向中国人介绍了德国制作所用的大型水压机和气锤,龙骨用所的钢材,需要极高的韧性和强度,介绍了德国这些钢材具体的参数,显然这些中国工人都对此非常惊讶,我让他们了解了严谨的德国技术。”
    “……两天后,我再次参加船龙骨工艺小组的讨论时,他们似乎已经不再讨论龙骨工艺上的问题了,对此,我非常疑惑,询问之后,这个攻关小组的组长王睿杰,他表示关于龙骨工艺的研发,已经提交到秦督办那里,已经组成了特别攻关小组进行紧急研发……对此,我深表怀疑!”
    “今天,我应邀到船政不远处的一处厂房,陪同的王睿杰告诉我,船政的一批资深高级技术工人希望与我就造船技术上的问题进行交流,对于中国人的好学,让我十分赞赏……在这片新的厂房里,我看到了一些非常新式的机器,其中就有非常先进的全机械磨床、镗床,这些正在使用中的机床完全依靠机械传动自动运行,只需要一两名工人就能熟练操作……这些机床,以我的判断,至少伏尔铿造船厂是没有的!这让我非常非常的惊讶!”
    “今天我再次见到东方最大船舶制造厂的督办秦铠先生,他的年轻和睿智是我无法想象的,在我对整个钢制船龙骨技术进行讲解时,他总是能够提出中国人在造船业中存在的最关键的问题,转而将这些交给哪些勤劳的技术攻关人员去处理……”
    “这位年轻的中国官员了解的技术细节,远远超出我的个人想象,他对于德国产的船结构钢材很有兴趣,而据我所知,目前中国人只能建造00吨位以下的木制龙骨船,这期中的原因就是结构钢材上的缺陷……对此,我做了简单解释!”
    “我在另一处,看到了一座全新的钢铁厂,在哪里,让我惊异的发现,这里竟然有大功率的气锤和300吨的水压机,秦还想我展示了一种复合多层装甲,是由水压机将高碳钢与高韧性的锻铁加工而成,依据我的估计,这种装甲的性能要领先于德制战舰装甲!”
    “鉴于我对马尾造船业的积极指导,秦督办特别指示,我每月可以领到一笔教员津贴,大约为白银100两,相当于600德国马克,遥远的东方果然是异常富足。”
    马尾炼钢厂内,熊熊燃烧的高炉使得整间厂房的温度比外面的足足高了十几度,王飞和钱青两人正带着七八名年轻的技术工人进行着讨论。
    王飞挥舞着他个粗胳膊,手里拿着一叠纸张,正怒气冲冲的说着,“你们看下,这是昨天炼制的一炉钢材,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高压鼓风,降低了含碳量,结果整炉钢水轧钢成型后,测试的硬度是达标、但是基材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严重不足,可见这方案根本行不通!”
    看到组长发火了,一帮子技术工尖子都低头琢磨起问题。
    钱青第二个发言,“王哥,这硬度达标了,也算是部分成功,可以尝试下淬火再回炉重炼,另外,秦大人不是提过合金钢嘛,会不会是我们的钢中缺乏其他的特殊金属?”
    一旁有个中级技术工问道,“王哥,是不是去找督办想想办法,有啥事督办办不了的嘛,说不准给咱们一点,这钢材就给炼出来了!”
    “刘三,去你的,你当督办有那么些闲工夫管这事,这任务督办交给我们,那是因为我们之前完成了1、2两种火炮硬钢的开发,这下给了个大课题,就孬种啦!都给我好好长心思想想这事,吃饭时候也要想,拉屎的时候也要想,睡觉之前还得想一想!这方案一人一份,都拿去好好考虑考虑!明天一早,再商议!”
    第二天,组员们又提出了好几个建议,其中也有提到更换铁矿石再进行熔炼,很快小组形成了两套方案,一是由钱青策划的淬火再锻造方案,第二个是选择其他矿石的备选方案
    是無~錯/小/说/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