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唐》第二十三章:西北的军阀(4)[2]

北唐最新章节目录
   做尽量不做;二来战士们体力宝贵。我不愿他们将体力用在这等无用的地方。杀掉十个平民也不如杀掉一个战士来的有用!可是如今面前这三千人,没有一个是平民,只要杀掉这批人,党项人二十年内便再无战力可言!”
    “我不同意!”魏逊直截了当反对道。
    李文革诧异地转过头看他:“理由呢?”
    “夏州本来已是我军囊中之物。杀掉这三千人,便结下了血仇,除非我们将平夏部落杀个精光。否则十年二十年内我们不要想稳稳当当占据这块地面。这么做得不尝失。拓跋家肯投降,完全是看在大人不嗜杀行仁义的好名声上。否则真个对战,即便是一比三的交换率,我军也要死伤千名袍泽才能消灭这些敌军。好名声并不是毫无用处,它至少能让敌军在投降的时候少些顾虑!”魏逊语调不高,语气却极坚决。
    李文革抬眼看韩微。韩微笑笑:“杀俘不祥。大将军是藩镇,打了胜仗。理应向朝廷献俘的!”
    李文革眼睛一亮,嘴角极为爽利地一笑:“还是启仁聪明,和我相到一处去了!”
    这么露骨的自我表扬实在非厚脸皮者不能为,好在这些在场地人早已见怪不怪,折御卿是第一次见,略有些不适应。他正自琢磨韩微的话的意思,李文革已经抬起了头:“折将军,献俘的事,要劳烦折令公了!”
    “啊----?”折御卿一愣,抬起头看着李文革,不明白他的意思!
    李文革并不给他喘息细想的机会,直接道:“我近日准备与折令公一晤。商量一下战果划分的事情,大体上的思路是银夏四州我们三家平分,银州绥州,由折杨两家协商均分,夏州宥州,归我八路军所属,这件事情出兵前我和令公有过密约,只是细节处还需商榷,就由你转达此议。我姓李的是讲信用的人,折杨两家地贡道,就由折杨两家自己看护。再有就是拓跋彝殷投降之后,全军解除武装甲备,除了一些特殊的人之外,大部交给折令公押送汴梁向朝廷献俘……”
    折御卿大睁着双眼,越发惊讶,作为折家着力培养的军事接班人材,他在兵事上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天分,然而这种坐地分赃地政治交易,就非他所长了。
    李文革说完了这件事情,浑身轻松,笑吟吟道:“现在来说第二件事情,打了胜仗,朝廷的封赏一时半刻还下不来,不过我军中有功必赏,就在你们来前,我已经签署了嘉奖晋升命令,沈宸、魏逊、折御卿、细封敏达、陆勋连同周大哥,一律勋上轻车都尉,沈宸、魏逊、折御卿、细封敏达晋升为游击将军,从五品下官阶!陆勋晋昭武校尉,荆海、石头晋振威校尉,其余七品以下军官的赏功晋升,一律由监军司和虞侯司拟定报我批准……”
    被点到名字的四个人均起立平胸行礼,其中最诧异的是细封敏达,这个党项鹞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也被李文革晋升为将军,和沈宸魏逊并列。
    沈魏二人却面色平静,一点也没有因为折御卿这个外人和细封敏达这个党项居然与自己平级而浮现出不满之色。
    李文革挥手吩咐他们坐下,道“灵州方面,不容小觑,我总要解决掉这个大患,才好安心返回延州!”
    “不行!”
    李文革愕然转头,这回坚决反对的并不是魏逊,而是文官韩微。
    “延州的局面还是稳定的,李相公和秦子坚,都是信得过地人!”李文革解释道,“短期之内,延州并没有兵变或者政变地危险!”
    “不是延州!”韩微缓缓摇头,他两只眼睛紧紧盯住李文革,一字一顿的道:“临行前得到京中线报----德妃薨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