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权》641分化[2]

臣权最新章节目录
   ,直接进行和谈,只要他们愿意帮助大明对付叛王朱棣,那么大明做出适当的让步也是可以的。
    但是皇帝朱标将这些奏折统统的留中不发,不过也命耿炳文、傅雍、沐斌等人开始筹备边关事宜。虽然没有说明要反攻,但是却令人精神一振。
    当锦衣卫外事局传来朱棣的反应后。皇帝朱标召集参谋院的随驾人员和军镇总督、副总督商议军情,就朱棣会倾向于谁做出了一定的判断,因为这个判断关系着皇帝朱标的下一步安排。
    首先就排除了沙哈鲁,因为据锦衣卫外事局的情报记载,沙哈鲁是帖木儿家族中比较出类拔萃的人物。
    尽管性情温和,但是本人也是十分骁勇,不过平常不太显露而已,而且有着儒雅的本色,熟知历史,且个性坚忍,有着非凡的统治头脑,否则帖木儿也不会将河中之地交与这个儿子统治,因为那里遍布着部落贵族,盘根错节的十分复杂,沙哈鲁能将那里治理的井井有条,并获得支持,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不过他做到了,看着手下的六万余将士,就可以看他在河中贵族们心中的分量如何了?
    沙哈鲁是个人才,也会是一个杰出的统治者,但就因为这样,朱棣绝对不可能会选择一个对自己今后发展有着威胁的人,就算是朱棣愿意,皇帝朱标也不会愿意,如果由他继承帖木儿汗国,那基本上就是蒙元的翻版,也就是发展进程遵循着与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的发展一样的模式。
    而且现在,帖木儿的子孙们之间随意发生的争吵,还有无政府状态没有给现在的辽东造成混乱局面,因为沙哈鲁这位明智、有力的管理者能够终止它们,进行有效的调解,使之重归于好。
    帖木儿汗国绝对不能出现一个英明的统治者,无论是皇帝朱标还是在辽东的朱棣,虽然没有事先商议,但是都这么想的。
    阿黑麻随即也被排除下来,阿黑麻的地位太特殊了,他算是帖木儿的长子长孙,有着正统的名誉,也有着名正言顺继承帖木儿最精锐部队的理由,在现在的社会,军队就是力量,力量就代表权力,他坐正了位置,估计是帖木儿的翻版,更何况,朱棣要寻求代言人,就是要听话的,但是蛮横成性的阿黑麻只能成为朱棣的心腹大患。
    最好的目标当然是哈里,这个帖木儿孙子,有野心,却是没有实力,现在大军在外,附属国内的兵卒们都能依附他,是因为哈里一直领导着他们,而且收买了大批的附属国将领,而这些附属国将领为了自己本国的利益,不得不寻求和自己亲善的哈里,但如果沙哈鲁或者是阿黑麻一旦采取怀柔的拉拢手段,哈里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哈里的彷徨和不安,深深的危机感都代表着他是一个拉拢的好对象,相信朱棣也是这样判断的。
    朱棣想要和大明对抗,就必须控制住帖木儿的军队,让他们自然消耗一部分,然后将其余的收归于自己的部下,这样以来才能在和大明的对峙中有自己的本钱。朱棣作为一个野心家,相信能看透这一点。
    参谋院的成员和军镇中的长官们都肯定了这一点,并请求皇上拉拢沙哈鲁和朱棣对抗。但是皇帝朱标下达了一个让人出乎预料的诏书,不管朱棣所威胁的山海关到喜峰口一线的防务,大明集结兵马,对居庸关外绵延数十里的帖木儿军队发动袭扰。
    主要目标就是沙哈鲁和阿黑麻的地盘,捎带着哈里,但不将其作为主要打击对象。同时,命令西北军镇总督平安开始出关,攻占亦集乃等地,切断敌军的退路,并做出收复哈密的准备。因为帖木儿在哈密附近还有近二十万大军等待命令,所以暂时只是准备收复沙州一带,作为插入敌人退路上的钉子,等待时机给帖木儿大军致命一击。
    皇帝朱标的这个诏书一旦下达,大臣们渐渐从中嗅出点味道来,看着皇上的眼神也有些不可思议起来,难道皇上的布局从那时已经开始了吗?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