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权》549高丽和倭国

臣权最新章节目录
   想到大明洪武皇帝的强悍,父亲想尽了办法也无法称王,虽然现在被自己逼的退位,自己的哥哥做傀儡,可在大明的眼里还是权知高丽国事的称呼,无论怎么请求册封,也没有办法通过大明的礼教关卡。
    想到了洪武二十九年,高丽国进马使臣杨添植等回国,辽东都司差百户夏质、刘顽子等一十名护送抵鸭绿江,不知道因为何故,夏质竟然堕入江中淹死,大明皇帝因此大怒,发文斥责父王轻薄奸诈、擅生衅端不说,而且非要高丽交出凶手,和让义州万户李蕃去大明接受咨询,吓的李蕃半死,哀求父王,最后无奈之下,又将杨添植淹死,然后上表说是遭遇风浪,和大明百户一起淹死的,最后遣使臣送牛牛等物谢罪。才算罢休。
    李芳远更是忘不了,那年高丽进献国表,天朝礼部说撰表者故意写了戏侮字样,特将使臣柳珣等六名拘留在京师,让当时手握大权的郑道传赴京谢罪,郑道传和李蕃一样,那里敢踏进大明境内,只得像自己一样装病,最后连累使臣柳珣等六人被羁押在京师近两年的时间才放回。
    这个大明新皇帝更是果断,抓住高丽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杀了,连支会一声也懒得做,要不是韩庚侥幸逃回,恐怕自己现在还不知道,简直就拿高丽当自家的后院,李芳远心里暗叹了一声可悲,但是猛然从后院一词上想到些事情。
    心里不由一动,他想到远在高丽故都开京的哥哥李芳果,哥哥是大明皇帝亲自选定的全职高丽国事,难道会不通知哥哥吗?
    哥哥李芳果看似为人宽厚中庸、与世无争,终日喜好在宫中玩击球之戏。就在三月象征性的颁布了《奔竞禁止法》,抑制官人权贵势力;绊橙。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处,真的如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样吗?
    想到这里,李芳远一边命人去传自己的心腹大将李蕃,也就是当初被大明吓的屁滚尿流的义州万户。当初是李芳远为其筹谋,才免去了前往大明的危险,因此对李芳远十分忠心,在等待的过程中。李芳远好生礼让的请袁珙坐下,然后却以“王世弟”之尊站在那里,向袁珙深深一礼,道:“还望大师教我……。”
    原来,这个“王世弟”给他以心理上带来无比优势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因为在汉城,虽然说李芳远一手遮天,但是还有一个人也不是吃素的,那就是李芳远的四哥李芳干。
    按照古制。李芳干是四子,李芳远是五子,按理李芳干在王位接替方面比李芳远更加有优势。可现在李芳远成了王世弟,李芳干却什么都不是,自然他的心里不舒服了。而且李芳远探知出。在四哥李芳干的背后,有李芳果的身影。
    以前李芳远不在意,因为大部分的兵权在他手里拿着,但是现在情况明了之后,同在汉城的李芳干,就显得有些扎眼了,做事一向果断的李芳远。在一瞬间就下了决心,他要从背后跳出来,走到高丽王的这个宝座上,才能自保。
    因为高丽王这个称号大明虽然不承认,但是关起门来,在高丽境内还是获得了认可。否则,他们李家也稳定不了高丽的局势,李芳远知道,如果不坐上高丽王的宝座,自己很可能会被哥哥抛出来平息大明的怒火。举国之下,谁会为了一个王世弟去得罪天朝上国呢?而且,王世弟既然可以是他李芳远,那么也可以是其他人,比如,现在汉城的李芳干……。
    要想保住性命就必须要登上高丽王的宝座,要想登上宝座,就必须先将李芳果用于和自己对抗的棋子,也就是李芳干除去,这是李芳远此时的想法。
    袁珙听完,表面上不露声色,心中却是大喜过望,他此次来,正是受到道衍的吩咐,说服李芳远篡权,甚至暂时以铁岭之地相许也是暂时可以虚与委蛇。没有想到刚刚有些瞌睡,天上却落下了一个软绵绵的大枕头。真的是让人舒心啊。
    矜持着,保持着仙风道骨,不一会,李蕃受命赶到,得知自己这边随时会被大明问罪时,被上次事情惊吓不轻的李蕃也是呆若木鸡,坚决的拥护王世弟李芳远的决定,三人商议之下,李蕃又说出,最近李芳干和开国功臣朴苞走的很近,而朴苞虽然勇武,但是为人莽撞,好感情用事,说的明白一点,就是头脑简单,只要王世弟稍微加以拉拢挑拨,届时再有限的给朴苞一些军权,那时让朴苞怂恿李芳干率先动手,事情就好办了。
    占住国内正统的大义,只要李芳干被除去,李芳远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要求参政,才有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夺取主动,迫使现任权知高丽国事、也就是高丽王让位,到时候在给国内一些大家族好处,那样就可以号召全国上下,维护自己的利益,就算是天朝震怒,想要真的问罪,只要燕王这里作为屏障,也奈何不得自己了。
    李芳远要礼待袁珙的因由,就是为了请求支援自己私兵,以便于和李芳干对峙,然后再轻易剿灭。就和上次自己逼父王让位,利用燕地的私兵做后盾,轻而易举的杀死李芳硕、李芳蕃和郑道传一样。
    不但是如此原因,而且他逼迫哥哥李芳果让位的时间,也要看燕地的意思,小国寡民,不敢出那么大的风头,上次逼迫父王退位,那是借着大明洪武皇帝驾崩,无人过问的时机,而这次自己要登上高丽王的宝座,更是要看燕地的反应,放冷箭他们高丽人很在行,真的要当出头鸟,再给一个胆子,李芳远也不敢去做。
    袁珙的任务轻易的完成,原本以为还要大费口舌,谁曾想到,会这么容易,一边暗暗鄙视着高丽人的短视,一边装作犹豫的样子和李芳远讨价还价。
    袁珙不但算起命来像个神棍,敲起竹杠也是把好手,本来善于察言观色的他看到李芳远的惶恐不安,更加是为燕王府要足了本钱。不但为金忠的团练要了大量的装备武器,而且还令李芳远答允,届时会发动高丽的船厂为燕王打造船只。甚至在有可能的时候,要佯作出兵的样子牵制辽王的兵力。
    别看李芳远和李蕃对于大明十分惧怕;回到清朝当皇后。但是其又自负的认为,只要不打出国门,高丽凭借地形自保是绝无问题,有隋炀帝三征高丽不果的先例在那里放着呢,所以在一系列的条件之下,只有点头应允的份了。
    商谈进行的很快,袁珙只在汉城盘桓了三天就悄然回去,李芳远也做出一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模样,回去陪韩庚了几天,然后就继续着自己在汉城的收拢人心。只是把重心往朴苞那里转移了一些,不过这些都没有引起李芳干的注意。
    可是,这份情报十天之后,就摆在了朱标的御案前,和庞煌在一旁拱手而立。十分佩服皇上的远见,之前锦衣卫的人很少能接近高丽的权力中心,但是现在只是放了一个韩庚回去,连高丽王世弟的密谈都可以知道,那么还有高丽还有什么变化了解不到呢?
    不过皇上的猜测也真的十分准确,京师这边什么都没有做,甚至连一份斥责的诏书都没有发出。已经让高丽惶惶不可终日,按照皇上既定的步骤开始进行,因此,对于这个年轻的皇帝又多了几分敬畏。
    朱标很享受这样的目光,也十分满意这样的结果,由此先例。以后对于外事局的控制会有些心得,那样大明外藩的情报工作会更加顺利,不过一个书生出身的人,被自己调教的要进行如此隐蔽的工作,也不知道心中有没有阴影。但是现在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朱标想了一下,问庞煌道:
    “杨爱卿,无暇大师那边准备的怎么样,朕看周围藩国之中,倭国也该有些动静了吧?”
    庞煌听皇上问及,忙拱手行礼,回奏道:“禀报皇上,无暇大师派人传话回来,说是那倭国的大内义弘已经让其弟六郎盛见留守山口,自己则与大内弘茂、纠集率领九州、四国之众乘坐三百多只战船东进,并于十三日在和泉堺上岸。与倭国京都已只有一步之遥了。”
    朱标点了点头,转身看了一下悬挂于墙上的地图,沉吟不语。
    “罪过,罪过”, 高僧绝海中津双掌并拢,默默吟诵着佛经。大内义弘的脸色涨的通红,似乎刚才说的那一番话,都出自他的真心肺腑之言一般。
    但是大内义弘的心思,绝海中津怎么会不知道,但是刚才听了对方的说辞,心里更加知道,自己的这次使命是完全失败了。
    虽然对方一直在陈诉了他以往曾给幕府立下的赫赫战功,把自己二十余年忠义无双的举动说的是世间皆知,说自己因为功劳太大而遭到足利将军的猜忌,以及言语之中对幕府最近几年行为的不满……。
    但是绝海中津心里非常明白,这一切都缘于大内氏的逐渐强大,这个年轻的大名已经不甘心再受到任何羁绊。望着蓄出的短发,刚刚四十出头的大内义弘嘴角略微往上翘着,透露着自负与骄傲。
    大内义弘有值得他骄傲的本钱,十六岁随今川了俊出征就攻克了太宰府,将南朝的怀良亲王、菊池武光逼退至高良山。二十一岁,因为其在九州屡立军功,帮助大内氏取得了丰前守护之职,三年后,也就是二十四岁时,其父大内弘世亡故之后,大内义弘则同时又兼任周防、长门、石见三国守护,成为幕府中最具实力的守护大名之一。三十五岁时由于大内军在二条击败了山名氏清,立下战功,最后又获得纪伊、和泉守护之职,成为日本最具实力的守护大名。
    大内氏在大内义弘的手中逐渐强大是因为少贰氏和山名氏倒台,另一方面,这也与大内义弘出色的眼光分不开的,他就从幕府手中得到筑前糟谷郡的支配权,成功的在九州扎根。控制与高丽的贸易通路,在将领地延伸到北九州其他地区的同时,还依靠讨伐南朝的残余势力来不断扩张。
    手中有堺等重要港口,为其对外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由于大内氏自称其祖先是百济圣明王,与高丽人是同宗,于是大内义弘派使僧永廓、永范前往高丽通好。那是李成桂刚刚上台不久,当然是表示十分欢迎。派使者朴敦之回访幕府。大内义弘遵足利义持之命在根据地周防山口热情的接待了朴敦之,并陪同其一起上洛,此时的大内义弘俨然成为了联系两国的纽带;[猎人]元气少女寻夫记。之后他通过打击海盗等做法,促进了两地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由于在与明国、高丽之间的贸易中获利巨大,义弘有足够的财力进行领地建设,在山口修筑寺院等建筑,各地的朱子学者、僧侣都陆续汇集到此。同时由于商业的持续发展,城下町也日益繁荣,以至山口甚至有了“小京都”的美称。
    这一切都是大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