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权》345见张定边(下)[2]

臣权最新章节目录
   大师从哪里推断出这样可笑的言论?”虽然知道自己的举止,放在此时的大明,的确是有些大逆不道,但是庞煌还是强笑着为自己辩论了一句;传说神灵。
    “勾结倭寇,建立海外私人军队,在广州培植水上力量,暗中联络老衲这个昔日的皇帝对手,在海外构成联盟。企图对抗朝廷,而且,还准备让海外水师直接经由水路威胁北平、山东、辽东一代的安宁,这些举动若不是谋反,那么老衲也不用出家当和尚了。”
    说一句实话,以张定边的智慧,估计现阶段还真的是最了解庞煌举止的一个人,因为庞煌在内陆,特别是在浙江和京师等地,做事十分小心。所有的手下,对其的举动,只是知道一两件事情而已,绝对不超过三件以上,这样,再加上庞煌严厉禁止手下相互串联,所以真的从一件、两件事上能判断出庞煌行为的人,基本上还没有。
    但是张定边牵涉的事情就比较多了,辽东的事情张定边知道,高丽、日本和琉球的事情,还有广州的事情,张定边都知道。
    现在估计也就是陕西的图谋和云南的后手,张定边只是猜测出,而不能肯定之外,能瞒得住张定边的事情,真的不多。
    “呵呵,原来是这些事情啊,大师真的有些多虑了,说到这里,在下还要请教大师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初大师跟随陈友谅起兵,还有当今皇帝的红巾军起义,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当然是为了驱除鞑虏,还我汉人的大好河山了,你年纪还小,不知道当年蒙古鞑子是怎么对付我们汉人的,他们。”
    眼见着张定边想要长篇大论的说教,庞煌的头马上就疼了起来,几天的了解下来,他知道,张定边本来不是啰嗦的人,但是只要一提到当年的蒙古人,就打心眼里会有一种恨意,说话也会变得有些无边无际起来。
    听到这里,连忙伸手制止住张定边的话头,然后马上问出了下一个问题,道:“据说当今皇上,也就是我的岳父大人,当初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为什么你们的汉王,也就是陈友谅会死在我们大明的兵马之下,而驱除了鞑虏之后,大师还是有家不能回呢?”
    “还有,为什么驱除鞑虏之后,当今圣上还要征伐张士诚,还要征伐明玉珍,还要征伐方国珍呢?为什么非要停止追击蒙古鞑子的步伐,也要先将这些人打倒呢?”
    张定边听着这个问题,突然愣了一下,无论是他,还是自己身边的人,还真的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是国无二君吗?那时候大家都是草头王,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是君王,哪里来的国无二君之说。
    那是什么呢?大家要互相征战,如果能联合在一起,早就把鞑子灭族了,为什么大家刚刚把鞑子赶出中原,就相互厮杀起来呢?
    是政见不同吗?也不是,那时候全部都是在打仗,哪里有什么政见之说。正在哑口无言的思索,庞煌悠然的又说了一句,道:
    “大师是不是想说,攘外必先安内呢?”
    张定边如梦初醒,连连点头,就是这个道理,张定边虽然是实际意义上的勇武之将,但毕竟不是胸无点墨,也算是一个运筹帷幄之人,他好像是听过一些读书人,说过相同的理论,大家都认为是这个道理。不过驸马都尉说的更加精辟一点而已,张定边心里长舒了一口气,原来驸马都尉的问题,他自己有答案啊。
    但是看见张定边连连点头,庞煌不由气不打一处来,这个狗屁理论,不知道坑害了多少华夏之人,被很多人奉为治理名言,但所有的人都拿着这句话,作为内斗的借口,庞煌虽然是理科生出身的人,当初也是最恨这句话的。
    攘外必先安内?什么狗屁逻辑,还不是为了拿到大义的名分,厚着脸皮说的这句话吗?如果大家一起攘外,那内部根本就不会乱,还用的着安内吗?
    庞煌如是想,但是这个想法说出来之后,的确让张定边大吃一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