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权》271纳哈出请降[2]

臣权最新章节目录
   皇上,您心里明白,臣只是为了皇上,为了大明啊。”宋濂道。
    朱元璋一想也是,宋濂虽说乱评朝政,但其对朝廷是一片忠心。想到胡惟庸这等jiān佞小人。不由得对宋濂的行为暗加赞赏。但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废除中书省的主意已定,他宋濂也改变不了。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正式宣布罢中书省,废丞相制。其事交由六部处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此时,宋濂因气卧病在床。闻听此事立即带病入朝;绊橙。
    “皇上,臣冒死进谏。丞相制万不可废啊。臣既然在朝为臣,就应该尽到臣子的义务。”宋濂跪求道。
    “宋濂退下。此事已决,不可更改。”朱元璋知道有好多人出于各种目的,都不主张废除丞相制。
    “皇上,历朝历代有史为鉴,丞相制绝不可废。”宋濂坚持道。
    “把这老顽固拉下去,打入大牢。”朱元璋命令道,他现在必须态度坚决,也要震慑群臣。本不想拿宋濂开刀,但宋濂冒死进谏,现在看来不拿他开刀也不成了。
    “有再敢进谏拥护丞相制者,宋濂就是你们的榜样。”朱元璋对众文武说道。
    朱元璋想了想,像宋濂这样坚决维护丞相制的人估计不在少数,他们现在碍于自己的龙威可以暂时作罢,但难保他们不鼓动后世之君重置丞相。于是朱元璋又下旨宣布,以后嗣君不许议置丞相。大臣们如果谁敢进谏奏请置丞相,必严惩,并把它作为祖训传于后代。
    一时朝廷上下议论纷纷。有人认为皇上真乃圣君,废除了存在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提高了六部地位;也有的为皇上担心,认为缺少了丞相,皇上很难驾驭群臣。
    不管如何,朱元璋罢了中书省,废了丞相制的事情,已经基本上成了定局。而且开始诏命群臣讨论,设立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政务,并相互监督,直接向皇上负责。这样,朱元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成了有史以来中国最有权力的皇上。
    宣布要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以后,朱元璋大权在握。他开始了心中酝酿已久的计划,想要重新将目光投向辽东的战场之上。
    朱元璋想要通过辽东的一场胜利,宣扬自己决定的英明,而这一切,徐达也让朱元璋十分满意,纳哈出终于承受不了大明的全力一击了。毕竟他只是金山一部而已,而大明基本上聚集了所有北方的兵力。
    除了分出一小部分用来威胁和林方向,那几乎绝对不会来的援军之外,都在辽东附近的土地上,针对着纳哈出的地盘,也就是金山。
    虽然说对外宣称纳哈出拥众数十万人,占据松花江以北广大地区,活动于辽东及辽河流域之间,为大明帝国在东北之大患。
    但是这次,朱元璋魏国公徐达亲自统领全局,同时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南雄侯赵庸、定远侯王弼为左参将,东川侯胡海、武定侯郭英为右参将,前军都督商焉参赞军事,率师二十万人北征纳哈出。
    皇帝亲自制定此次北征方略:“驻师通州,遣人观其出没。彼若在庆州,宜以轻骑掩其不备。既克庆州,则以全师径捣金山,出纳哈出不意,必可擒矣。”
    并遣投降明廷的原纳哈出部将乃剌吾北还,劝降纳哈出。冯胜率兵抵达通州,侦知纳哈出分兵屯守庆州,遂遣蓝玉率轻骑乘天大雪出兵,杀其平章果来,擒其子不兰奚,获人马而还。
    一个月后,冯胜等率师出松亭关,根据原来庞煌建榷场的位置,扩建修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驻兵大宁。
    再过一月有余,冯胜留兵五万人驻守大宁,率其余大军直捣金山。八月十九ri,进至辽河之东,获其屯兵三千余人,马四百余匹,进驻金山之西。
    时乃刺吾亦到达松花河,力劝纳哈出投降。纳哈出心怀二志,犹豫不决,先后多次派使臣赴明军驻地,以献降为名,观明军虚实。在明军大军压境,步步进逼的情况下,纳哈出被迫投降。
    大明得其军民二十四万余人,羊、马、驴、驼、辎重无数,最后肃清了元朝在辽东的势力。九月底,徐达、冯胜等奉命班师,令傅友德编集新附军士,驻守大宁,以防故元余众进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