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权》240从宦官开始查起

臣权最新章节目录
  
    永久网址,请牢记!
    潘云的话,给了庞煌一定的思路,但是他所联想到的,远远比潘云说的要多的多。请使用访问本站。
    本来就感到临安公主的突然生病十分蹊跷,经过潘云这位相对比较权威人士专业的分析,使庞煌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是想到了一半,就有些害怕,甚至不敢往下想下去了。
    如果事情真的像他那样想的话,事情可就难以猜测了,其实穿越回大明这么几年的时间,庞煌也隐隐约约有了一些怀疑,首先庞煌质疑了一句话,那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都是由胜利者所编写的”。
    首先,在庞煌的第一个感觉中,朱元璋应该不算是一个胜利者,因为关于这个皇帝的历史,除了驱除鞑虏和杀贪官之外,基本上再给人的印象,就是残暴不仁、兔死狗烹、反复无常、大兴文字狱等等不良的一面。
    当然,虽然也少不了他儿子朱棣的勾勾画画,更少不了满清鞑子的描黑,但是就算是民间的野史杂谈,也没有几个故事说朱元璋好的。
    几百年后的正史可以不谈,因为庞煌也了解的不多,但是民间的小故事,关于朱元璋的却是有不少,什么指着和尚骂秃驴、什么为了人家说马皇后大脚就杀了一条街的人、什么火烧庆功楼、什么见到一副和尚的图画,就杀光了一个寺庙的人等等的。
    庞煌那时候就在想,如果正史中,是出于朱棣掩饰真相的篡改和满清辫子恶意的抹黑,那么为什么在野史中。为什么也没有多少关于朱元璋正面的传说呢?
    而且经历过“空印案”的波折,更加让庞煌有些怀疑。“空印案”与历史传说中的四大案相比,规模不大。拘留数百人,被杀数十人,其余发配或者放还!
    这个数据是庞煌亲自接到的数据,竟然还没有魏观案造成的影响大,但是为什么魏观案竟然没有列为四大案之一,而空印案作为一个全国xing的案例,却因为杀了数十人,竟然和胡惟庸案、蓝玉案等谋反大案相提并论呢?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若是庞煌穿越的时空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就是庞煌所知道的历史,在某些程度上被掩盖了。
    到底是被谁掩盖的呢?这也就是庞煌拍柳苏先行一步去杭州的另外一个原因。
    因为在猜测的基础上,庞煌想知道,朱元璋到底得罪谁了,但是一直没有头绪,而今ri,潘云的一席话,突然引起了庞煌的一阵jing觉。
    在潜意识中,庞煌感觉到其中有一股暗流。似乎在进行着什么,但是却怎么也得不到要领,到底为了什么呢?
    是谁躲在皇帝的背后,在偷偷的动作呢?
    如果潘云不推测。说可能针对的并不是临安公主,而是针对的马皇后,庞煌也不会太浮想联翩。但是潘云这样说了,不由不让庞煌想起了他偶尔思虑过的另一些蹊跷事情来。
    那就是关于马皇后的死。稍微熟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马皇后是死于胡惟庸案开始的第三年。而同年,皇太子朱标的长子朱雄英也暴病而亡,这一切都是巧合吗?
    如果没有这次的临安公主中毒的事情,或许庞煌也会以为是巧合,但是如果潘云说的都是真的,有人在一直给马皇后喂慢xing毒药的话,那事情就很耐人寻味了;[综]当你成为那些主角时。
    庞煌想到这里,不禁有些坐不住了,想要马上进宫,向朱元璋说明此事,但是顷刻间便制止住了自己的这份心急。因为他想起了潘云的顾忌,那就是若是被朱元璋知道,那无疑会在皇城之内掀起一阵腥风血雨,而且不可避免的为因此打乱朱元璋此时的沉静,从而迁怒于胡惟庸,甚至会由此拉开胡惟庸案的帷幕。
    这个结果,不符合庞煌的实际目的,也不符合庞煌计划的实际利益所在。
    虽然庞煌一直都和胡惟庸有些不对付,但是此时胡惟庸要是出了事情,不免会引起朱元璋废除丞相这个职务,从而实现āng的进一步集权。虽然这一直都是朱元璋心目中所想,但庞煌却不想让皇帝如愿。
    但是,这件事能瞒住朱元璋吗?
    要是换做别人,可能会有将潘云灭口的念头,可是这个念头从头到尾就没有在庞煌心中升起过。犹豫了半天,依旧是坐了下来,仔细权衡的利弊得失。
    走出书房时,已经是深夜了,chun节虽然代表着chun天的来临,但是chun寒陡峭,却也让庞煌打了一个寒噤,旁边的郑虎看见,连忙将手中准备好的翻毛皮衣给庞煌披上。
    默默的注视自己的这个老部下一眼,问道:“你守了一夜?”
    “这是属下应该做的,而且属下还有事情向大人禀报的。”郑虎后退了一步,说道:“白天大人进宫之后,刘琏刘大人丁忧期满,已经到了京师,首先来找大人,可是大人不在,所以在属下的劝说下,先行回去了。”
    “这么快!”庞煌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刚才在书房还在想着刘伯温,没有想到现在刘琏所谓的丁忧又已经期满了,为了不让这个刘琏出事,刘伯温以及其老妻子都先后假装去世,让刘琏和刘暻两兄弟白白丁忧了两次,不知道要是这兄弟二人,最后要是得知详情之后,会不会哭笑不得的怨恨自己呢?
    但是庞煌听着郑虎接下来的话,就有些想不下去了,因为郑虎接着说道:“听刘大人说,他准备这两天准备一下,准备求见皇上,说是诚意伯有一封遗书,要他们交给皇上。”
    郑虎说这句话的时候,极为不自然,因为诚意伯就是刘伯温,刘伯温在北平通州住了这么久的时间,都没有提及自己有留给刘琏、刘暻两兄弟遗书的事情。
    有两种可能,第一个可能就是刘伯温有所隐瞒。第二个可能,就是这封遗书有问题。所以郑虎站在庞煌的立场上来分析,脸sè有些不自然。
    庞煌也是一样。诧异的神sè顿时浮出脸颊,默然了一会,道:“明天一早,你亲自去找刘大人一趟,请他暂时不要进宫,约他三天后,在溧水见一面再说,就说本官有要事给他说。”
    “大人可是要告诉刘大人那件事情吗?”郑虎小心翼翼的问道。
    摇摇头,庞煌说道:“到时候看情况再说吧。有没有必要告诉他,也要看看他的态度问题。”
    郑虎默然,等于承认了庞煌的这种说道,接着庞煌继续吩咐道:“你明ri去承恩寺见过刘大人之后,然后去大宗正府找我,到时候顺便带上齐泰,我有些文书上的事情,要他忙活一阵子。”
    郑虎领命,随即护卫着庞煌去休息不提。
    接下来的几天。庞煌接连进宫,却是暂时将潘云所说的话埋在了心里,在关系到皇城内几百上千条人命的事情上,他以为还是谨慎点比较好。
    但是临安公主依旧没有醒来。按照庞煌的理解,那就等于成了植物人,至于为什么醒不来。谁也说不出所以然,就连庞煌私下的询问潘云。这个见识过那种慢xing毒药威力的蒙元老御医,也没有一点眉目。让庞煌实在是难以释怀;重生之颠峰成就(网游)。
    不过总算是见到了初五、初六两个兄弟,浑然一点感觉都没有了的双胞胎,估计是感觉到ru娘喂养的味道有些不对,只顾自己在哪里哭闹,谁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惹的马皇后更加伤心,在朱元璋面前哭了好几次。
    让皇帝在忙于政事的同时,又大发肝火了好几次,差点没有杀御医以儆效尤,但是却被马皇后阻止了。
    庞煌进宫,开始了仔细观察,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个农夫丢了一把斧子,他看隔壁邻居一个青年像是那个贼,越看越像!他数次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想要冲过去找那个青年算帐,可是苦于没有证据。
    几天后,他在自己的床底下找到了自己的斧子,才想起是自己撂在那里忘了。回头再看那个青年,就怎么也看不出来像是个贼了!他才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冲动!这是人的一种塑造心理!而此时的庞煌就处于这种状态!
    现在他在后宫之中,看见谁都觉得可疑,心里不由暗自庆幸,幸亏没有冲动着向朱元璋禀报此事,自己就已经是这么多疑了,要是朱元璋得知有人在皇宫之内要毒杀皇后,估计会马上发飙,就算是将皇宫上下的人全部都换一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两个双胞胎儿子是抱不回去了,马皇后执意要将初五、初六两兄弟在宫中抚养,庞煌那个心惊胆战啊!生怕那一次,就殃及了自己的儿子,因为庞煌怀疑,朱标的长子朱雄英,很有可能也是被这样连累死的。
    但是马皇后伤心,要留下自己的儿子在宫中,庞煌也没有办法,只好拼命的去寻找端倪了。
    好在庞煌是大宗正府的宗正,手里虽然没有太多的实权,但是却有一班书吏和手下让他调用,他找了一个借口,要调阅皇城内,所有太监和宫女的档案。
    这件事当然没有受到任何的阻力,因为今年不过是大明洪武十三年,建国满打满算的也就十二年多而已,大明所谓的二十四监,远远没有充实起来,并且除了有数的编制之外,大多数的太监都属于无组织的状态。
    大宗正府开始事务不多,反正宦官、宫女也是关于皇家的生活起居,所以在大宗正府经历司,基本上都有备案,还有一应奖罚,都在大宗正府有据可查。
    倒是没有费多大功夫,庞煌将齐泰调集进大宗正府,就是署理这件事,齐泰心细,并且正在读书,对于各个律法条文典故信手拈来,比庞煌要熟练的多,用了两天的功夫,将皇城内,一千三百余太监和九百多个宫女的档案梳理了一遍。
    按照庞煌的要求,准备了两份,一份按照各职司,分居个宫殿的位置排列。
    还有一份。就按照入宫的时间顺序,以及来历排列。好让庞煌进行甄别,在第二天的傍晚。这两份卷宗,秘密的被搬进了公主府内,放在庞煌的桌子上。
    齐泰和郑虎在旁边站着,有些提心吊胆的看着这两大堆卷宗,事关皇城之内的卷宗,被驸马都尉搬进了自己府邸之中,要是被大臣们知道,那也是一件十分犯忌讳的事情,肯定会遭人诟病。但是庞煌此时也顾不得了,他必须要整理出一点头绪。
    就算是不为了马皇后的安全,他也担心自己两个儿子的安全啊,而且临安公主现在依旧在沉睡中,还不是怪这其中潜藏的人啊。
    “全部在这里了?”庞煌问道。
    齐泰恭敬的回道:“老师,但凡在经历司有记录的,全部都在这里了,而且学生和大宗正府的司马谈过,这些卷宗。是去年祭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