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权》190所谓传国玉玺[2]

臣权最新章节目录
   楼内,郑虎等人也被安排在外面吃喝。在二楼的雅间内,只有他们五个人而已。
    这毛骧。应该带的有朱元璋的密令之类的东西吧。这次来的目的,终于要揭晓了。
    “庞大人。本官前来,也提前通知了你,现在庞大人应该还不知道我们此行的来意吧。”
    酒过三巡,毛骧放下酒杯,珍重的说道,虽然对庞煌不满,但他也不敢拿着圣意开玩笑,毕竟大家都是为朝廷效力,所谓的大局为重,在大局没有明确之前,还是要和气一团的。但是大局一旦确定,那么就要考虑自身的利益了。
    “正要向大人请教!”庞煌一稽首,做出请教的模样,但是毛骧脸sè一正,站起说道:“皇上密旨!”
    包括庞煌剩下的四人,马上站了起来,做出一副要下跪接旨的模样,却被毛骧制止住,轻声道:“不用跪下接旨了,是皇上的口谕。”
    四人躬身领命,做出倾听状。
    “皇上密旨:大战一触即发,约在明年发动总攻,仪銮司所属,以毛骧为主,巡抚庞煌副之,明确一下几条,第一,发动一切力量,支持买的里八剌登基,但是要尽量消耗其元气,特别对于阿速特部和斡亦剌惕部的力量,尽量进行削弱,给你们一切权力,破坏其三者之间的结盟;重生之“傻阿呆”。”
    庞煌心里叹了口气,怪不得要送买的里八剌回蒙古,朱元璋也不是那种滥好人啊,原来买的里八剌,竟然是被洗脑的一个蒙jiān,老朱的手笔很大啊。
    听毛骧继续传达旨意,道:“第二,尽量劝降纳哈出,消除一切隐患,利用细作挑拨金山部和高丽的关系,使其不能结盟,有必要,可以直接由巡抚庞煌派遣使节,出使高丽,使其不敢支援金山部。”
    点点头,庞煌心想还不错,老朱毕竟还是给了自己一些权力,全权高丽事宜,甚至可以代替皇帝派遣使节,这对很多人来说,绝对是一种殊荣了。
    “第三条,倾尽一切可用之力,请回传国玉玺。无论何人寻回,封伯,世袭。”
    “传国玉玺?”
    不但是庞煌,就连唐门和那两个千户,不由也愣在那里。大明竟然没有得到传国玉玺吗?看着他们的表情,毛骧yin森森的说道:“第三条,乃是绝对忌讳,只限于你们几人知道,对于麾下,小心吩咐就是,但是万万不可外传,否则以谋反论处。”
    说罢,从怀中拿出一块类似于圣旨,但是又像是羊皮卷之类的东西,摊放在桌子上,说道:“此乃蒙元圣旨,上面的大印,经过多位大臣、学士甄别,确定就是传国玉玺的真迹,证明传国玉玺,就在蒙元哪里,现在大明立国十一年了,该是回到中原的时候了。大家小心切记就是。”
    庞煌仔细的看着传国玉玺的印鉴之处,反正羊皮卷上都是蒙古文字,他也不认识,索xing排除了一切,仔细观察传国玉玺的真迹是什么样子的。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篆字,庞煌还是认识的,穿越这么多年,要是不认识这几个篆字,估计真的是个笑话了,然后看着印章上的缺口,是王莽篡权时索要此物,被王莽姑母汉孝元太后摔在地上缺了一角,虽然后来经黄金镶补,但终难天衣无缝,天下至宝,从此留下瑕痕。
    庞煌努力的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历史知识,回想着传国玉玺的整个过程,试图找出一点端倪。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表示前无古人的功绩,特别规定“玺”作为皇帝大印的专称,文武百官和老百姓的图章只能称“印”。
    还把那块著名的“和氏璧”琢为一枚四寸见方、以螭虎为纽的玺,命御史大夫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由咸阳玉工孙寿刻到玺上,这就是所谓的“传国玉玺”。秦朝二世而亡,传国玺作为“天命”的象征却历代相传。
    秦之后,传国玉玺就逐渐被神化,成了证实政权是否正统是否合法的标志,有了玉玺就是正统的天子、合法的皇帝,没有玉玺就称帝有违礼制,是僭越行为,得不到上天护佑。为此,各种有志于面南背北驾登九五的野心家们无不挖空心思不惜一切代价,以能占有传国玉玺为其终极目标,围绕着传国玉玺上演了一幕幕传奇故事。
    最著名的有王莽篡汉,汉孝元皇太后用玉玺怒打讨玺大臣王舜,崩玺一角,王莽以金镶之,传国玉玺遂有了“金镶玉玺”的别名。
    庞煌的记忆到此为止,别的就不知道了,至于怎么会落在蒙元的手里,那就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
    问题是,估计这第三个任务,才是庞煌和毛骧角逐的目标,分出高下的目标,只是庞煌自己也不知道,他距离传国玉玺,可能又近一点,因为去年放出的种子,今年终于要发芽了。未完待续。
    :坚定不移的求各种票票,虽然很可能求不到,但是还在努力着,为害虫的努力不断更加点油,好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