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权》169洪武十年末

臣权最新章节目录
  
    把柳苏留在了房山军营时,庞煌和常茂打了个赌,如果常茂能让柳苏开口说话,庞煌就会答应常茂的三个要求,任何要求都可以,只要和大明律不冲突的要求,庞煌都会尽力的帮他做到。
    为了能实现这个承诺,柳苏开始了他的痛苦之旅;[犯罪心理]贝丝的世界。
    房山军营中,庞煌不在时,就是常茂级别最高,堂堂一个郑国公加上巡抚副使的身份,再加上他和亲卫们又素来亲近,没有一点上官的架子,所以很得人心。
    为了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可能是为了想让庞煌知道自己的厉害,所以柳苏就陷入了常茂的魔爪之中。
    在常茂心里看来,长得清清秀秀,就想一个白面书生的柳苏,哪里能像自己那样经得起盘弄,所以心急了一些,上来就开始以势压人,用超强度的训练,想要让柳苏开口求饶。
    殊不知,却让自己陷入到了一个漩涡之中,常茂没有想到,这个差不多只有一半重量,腰还没有自己大腿粗的柳苏,韧xing竟然是那么强。
    早上的二十里路,没有问题;上午的队列训练,柳苏姿势标准的可以当教官;也没有想象柳苏是几年前就已经接触了保安团的训练,有很多东西都是庞煌口述,他书写而成的,哪里能难得了他呢?
    投弹四十步,不多不少,而且奇准无比,说砸到那里就砸到哪里。
    拆卸枪支,人家柳苏是闭着眼睛干的活,根本都不带看一眼的,晚上的房山、北平往返六十里路,连常茂都要吐舌头的长跑,柳苏甚至都不出汗,也不出声,甚至眼神都平静的怕人。
    常茂心里想,这还让人活不让人活了,最变态的是三种姿势的举枪练习,这本来应该是常茂他们这些亲卫的强项,因为他们心里唯一还感到自豪的,可能就是还有那么一点力气。
    十三斤的火枪,他们从开始能举枪一个沙漏的时间,锻炼到可以立姿举枪一个时辰左右,自信这大明能做到的也不多了。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柳苏这个变态,从十五岁时,就被庞煌作为狙击手培养的,练习举枪,没有庞煌的发话,都不带放下来的,有时候庞煌一时事务繁忙忘记了,柳苏可以举枪到全身麻木失去知觉,有时候甚至会昏倒。
    在那种条件之下锻炼出的各种举枪效果,哪能是刚刚训练了不到一个月的五百亲卫能比得上的。
    又一次常茂和几个膀大腰圆的亲卫,和柳苏暗地里较上了劲,对于柳苏的底细心知肚明的郑虎等人,也乐得看笑话,于是默然不出声,就是不下令放下枪。
    就这样,七个人立姿举枪四个时辰,把常茂累的大冬天汗流满面,直挺挺的倒在沙地上昏了过去,但是柳苏像个没有事的人一般,只是放下枪之后,甩甩胳膊了事。
    从那天开始,五百名亲卫,包括常茂在内,对柳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面对着这么一个整天不说话的怪胎,心里佩服之余,还带着一点点的畏惧。
    这也是庞煌为什么把柳苏留在房山军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庞煌平时肯定不可能整天呆在军营里面和亲卫们打成一片。
    长久的训练以后,作为教官的郑虎等人肯定也要淡出亲卫队伍,但是自己的亲卫队伍,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灵魂人物吧。
    常茂,不可能,常茂可能对大明忠心,可能对朱元璋忠心,甚至可能对蓝玉、冯胜等人献出自己的忠心,偏偏对于自己这个驸马都尉,献出忠心的可能xing几乎没有。
    那只有自己安排一个,柳苏这个怪才就浮出了水面,当初在怀柔保安团就跟着一起训练,经过郑岩、郑虎、刘彪和唐门这些曾经的职业军人多重磨砺,现在也是该到了发挥其长处的时候了。
    可能以柳苏的xing格,就适合在军中,因为军营里就是崇尚实力,兵卒们可是不在乎你平时说不说话,只要你能超过他们,能让他们感到由衷的佩服,你就可以得到拥戴。
    而柳苏,就是庞煌安插在自己亲卫队伍中的一个棋子;林清传之红楼篇。
    同样的道理,以柳苏的韧xing,也可以带动其他亲卫的刻苦训练,万里长征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而已,刚刚开始训练的亲卫队伍,距离特种兵的标准还是太远,不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那是不行的。
    柳苏的存在大大的挫伤了常茂的自尊心,无论他使出什么手段,甚至连让柳苏说梦话的本事都没有。
    加强训练强度,柳苏能做到,再加强一些强度,柳苏做不到,但是没有过几天,又可以做到了。反而让他们这些自认为有经验的老兵,感到有些跟不上柳苏的脚步。
    太伤自尊心了!
    第二次庞煌亲临房山军营,问常茂和柳苏沟通的进度怎么样了,常茂还是自信满满的,把胸脯拍的梆梆响,说进度很大,很快就可以赢了。
    第三次考核,常茂的脸sè有些发白,但是依旧有信心。说快了,快了!
    第四次考核;第五次考核。
    一直到了年底,新兵三个月的集训快要结束的时候,常茂才哭丧着脸,说:“快了,茂太爷我快失去信心了!”
    但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洪武十年的最后几个月,庞煌除了每十五天去一趟房山军营,剩下的时间,都在筹建海关的过程中。
    筹建海关,第一件事不是要招募人,也不是要找衙门的办公地点,更不是制定详尽的条例让大家熟悉。
    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巡检司联合北平都司、辽东都司,开始严厉的打击走私。
    十一月初八,北平府七县四州六十八处巡检司的巡检,一起集合在北平,在临时的海关衙门开会,按照便宜行事的圣旨意思,庞煌正式确定了大明北平海关成立。
    原有的巡检司编制不变,但是每个巡检司jing简人员,限制在十五人之内,多余的人全部遣散,有意向者,可仿造当初被下岗的捕快一样,来北平府集中培训后,酌情使用。
    这样以来,在北平府的地界上,巡检司的人员锐减,然后和北平都司协商,在蓝玉的牵头下,每个巡检司派出一个百户所跟随,在冬季十一月中旬开始起,到次年的二月中旬,三个月期间,对于北平的走私活动给予严厉的打击。
    不要以为冬季是边境贸易的淡季,经过庞煌数年以来的观察和总结,往往冬季是走私最猖獗的时间。
    不错,北平是冷,辽东更冷,整个东北在冬季就陷入了一片冰天雪地之中。
    但是商贾的嗅觉是最灵敏的,他们心里十分明白,高丽和倭国还好点,冬季是女真和蒙古这些游牧人最需要货物的时候,无论是粮食、酒水、棉衣,那些不知道储备的游牧人在冬季是最缺乏的。
    如果在冬季能够拉一些货物比如粮食和烈酒到了蒙古、女真的地界,可以用来交换,所得的利润要比chun、夏、秋三季平均高四成左右。
    虽然路难走,但是却不担心收到马贼的袭扰,因为马贼大都是蒙古人的残兵组成,或者一些被击溃的小部落私下做的勾当,但是他们也需要过冬,一般这个季节很少在外面在抢掠。所以在这个季节,只要找一两个好的向导,熟悉辽东诸部落分布,那就可以赚大钱了。
    真正的官方互市要在明年三月之后,才能正式开始,再此之前,肯定是要打击由于朝廷连年禁止互市,所造成的猖獗走私活动。
    同时,庞煌经过勘查,决定在居庸关、北城口、将军石、喜峰口和山海关,设立海关署理所,专门用于出口的位置,除了在上述的五个地方出关的货物,在有路引的情况下,视为合法,在其余地方上出关的货物,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视为非法走私;[来自星星的你]得教授者得天下。
    对于非法走私,庞煌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除了没收货物之外,再追究货物价值的三倍罚款,并取消一年的互市资格。
    协调过关于联合军方打击走私的活动之后,庞煌又直接以钦差巡抚的身份,向北平布政司、山东布政司、山西布政司发出照会,预备跳过布政司,直接召见这三省的府、州、县各级主官。
    为什么要这么做,很简单,人家布政使的品级也不小,自己虽然是钦差巡抚,但是还是使唤不动啊,别说人家陕西、山东布政使大老远的跑过来开会有点与情理不合。
    就说身边的这个北平布政使刘忠,除了自己刚回来时,例行的拜见之外,其他的时候,也是躲着自己,根本不给庞煌见面的机会。
    这不由让庞煌想起某些剿匪记中的特派员,自己的身份和那种特派员一样的尴尬,强就强在自己有一个岳父大人是皇帝,但是就这身份,你让一个布政使天天围着你跑来跑去,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布政使也毕竟是封疆大吏,一省的主官,不给你穿小鞋已经够好的了,还要鼎力配合,你让布政使在下面的官员面前怎么摆威风呢?
    这个好像是刘忠传出来的话,对于这一点,虽然不耻刘忠的为人,但庞煌依然觉得有道理,就是有些奇怪,胡惟庸到底用了什么招数,让老朱现在还没有动刘忠,难道老朱就能容忍刘忠肆意糟践自己满怀期望的大明宝钞吗?
    但是不该管的事情,就不要问,这是临走时,朱元璋意味深长的告诉庞煌的,对于这一点,庞煌也懒得管,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怎么虎口夺食,是庞煌应该想的,至于其他,在自己能力不足的时候冒然插手,那不叫热血,叫找死!
    就是这种想法,庞煌直接向三省的布政司发出照会,礼貌的打声招呼,意思就是我要召集你属下的官员过来开会了,是以钦差巡抚的身份,是公事。
    三个布政司回函之后,庞煌马上用快马召集三省各级官员分别开会,在会议中,再次确立了大明海关的建立初衷,言道,想要出关互市的货物,必须在每个府、州、县所在的衙门备案。
    海关衙门会印制好登记表格、路引样式,编号发给每一个衙门,用完以后,凭借存根,每个衙门再来北平海关总署换领就是。
    不许弄虚作假,路引上有骑缝章,而且是钢印压制的骑缝章,很难伪造,存根和路引,还有登记薄上面,三账要合一,一条一条的清楚明白,而且海关总署还制定了一个培训的计划,每个府、州、县,派书吏前来学习。
    做完这一切,庞煌累的够呛,连续在北平各地跑,又去了大同、济南、辽阳一带盘桓了一段时间,才将事情弄得个七七八八。
    幸亏山西、陕西哪里他暂时不用管,现在海关的主要目标就是对准了蒙古、女真、高丽和倭国的互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