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全球攻略》【第二章红狐部,游击之道】

大汉之全球攻略最新章节目录
  
    沈云了解到,飞骑卫中师第一镇第二旅第一部在公冶刑担任部帅之前,其实并不以“红狐”名之,而是叫“鬼部”。
    为何会叫“鬼部”呢?因为这一部在战斗中总是冲锋在前,经常战到十不存一,素以阵亡率高居飞骑卫之首闻名,人死了成鬼,故而名为“鬼部”。
    在公冶刑来到之前,“鬼部”秉承的是飞骑卫一贯的作战模式,那就是恨不得将所有骑兵都打造成重骑兵,面对敌人时勇猛无前,不死不休。
    事实上,包括飞骑卫在内的所有大汉帝国骑兵,秉承的都是“步兵压缩,骑兵会战”的战术思想,在这套传承了五百年的战术思想里,骑兵的作用是在会战中正面对决,或者从侧翼突入敌阵,又或者是在步兵方阵中担任两翼掩护的角色而存在。
    当然,也不能说大汉的将领们都是白痴,愣是要那骑兵去撞严正以待的步兵方阵。以最近的这场厄特冈战役来说,胡公的指挥其实就已经初步发挥了骑兵的机动性,那就是让飞骑卫穿插到月氏大军的背面,从而牵制甚至压垮月氏人的战斗意志。但这种打法,其实还是将骑兵当作速度快点的步兵使用罢了。
    像胡公这种打法,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将领的指挥思路。他们完全不能想象,没有步兵配合的骑兵,如何攻城拔寨,如何克敌制胜。
    扯远了,回到原来的话题。
    在公冶刑担任部帅之后。“鬼部”作战风格完全改变。不再是以“猛打猛冲”而著名,而是以“狐狸”般的狡诈成名在飞骑卫中。
    以汉元1000年。飞骑卫在北海州贝加尔湖反击匈奴为例。参战的有“红狐部”,和刘桢当时所处的“魅影部”。当时匈奴人有六千人左右,而汉军只有三千出头。若按照正常的打法,如果匈奴人逃跑的话,飞骑卫的战术目的就是拖住他们,等到北海州乙等军团赶到,然后逼迫匈奴人进行会战。如果匈奴人没有逃跑,而是选择直接决战的话。那更合飞骑卫的作战精神,三千打六千,以一敌二,汉军完全不惧!
    在这场战役中,匈奴人选择的是一路往西北方的中西伯利亚平原撤退。一般来说,匈奴人撤退,飞骑卫在后面拖住他们是很正常的。但这一次飞骑卫却发现匈奴人比以往的都要难缠---事后证明。这次匈奴入侵,是为后来月匈联军进攻坚昆城做准备---飞骑卫“魅影部”根本无法拖住它所追击的三千匈奴人,但“红狐部”却不仅拖住了匈奴人,还在没有多少自身伤亡,又没有步兵逼迫的情况下,全歼了匈奴军队!
    当然。在这之前,公冶刑带领的“红狐部”就创造过无数次这样的先例,那就是不管是追他的敌人,还是被他追的敌人,都会在奔跑过程中被无形消耗。最后壮烈倒下;重生——再嫁军门。
    每次“红狐部”的打法都近乎无赖,甚至算是狡猾。所以才被冠以“狐”之名。而说到“红”,则是公冶刑带领的“红狐部”在担任大军前锋时,却会以不计伤亡的代价,誓要扫清一切当面的阻碍。
    以这次坚昆城作战为例,匈奴人虽然无法在萨彦岭布置太多的防御工事,但借助类似千鸟谷这样的险地布防抵挡一阵还是可以的。就在攻取千鸟谷时,公冶刑居然下令骑兵下马,以步战姿态强攻千鸟谷……
    这一战虽然打下了萨彦岭千鸟谷这一险地,但“红狐部”也以阵亡八百四十三人,重伤一千四百人的惨重代价,退出了接下来的战斗,直接被派到千鸟谷驻防兼休整。
    像公冶刑这种另类,在飞骑卫中绝对算是异类。既狡猾如狐,又凶狠如狼---不但对敌人狠,对自己人显然心也不软---所以在这次发生如此大的伤亡之后,飞骑卫军团长李雾实在无法继续容忍公冶刑继续统帅“红狐部”,于是想胡公申请军官来掌管“红狐部”。
    一番参考下来,沈云发现这个公冶刑的打法其实很像侯鉴的战术,但他凶狠的气息又不像是理解了“游击战”这种战术的样子,实在有点矛盾。不过因为公冶刑只是一个部帅,并没有像侯鉴那样坐上将军的位子,所以他才没有成为众矢之的,顶多就在飞骑卫内部不太受同袍欢迎罢了。
    至于公冶刑的打法为何会有侯鉴的影子,这点沈云一开始也不太明白,直到他要离开定边府前往坚昆城时,诸葛允忽然交给他一封书信,并让他转交给公冶刑时,沈云才总算明白过来。
    原来公冶刑也是诸葛元帅的门徒!按照辈分来讲,侯鉴还要尊称公冶刑为“学长”!当然,侯鉴本人是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个师兄的。但诸葛允却是明白,为了让沈云顺利交接,所以写了封信给公冶刑,希望他能配合沈云接管“红狐部”!
    直到此刻,沈云才对这个远在益州养老,已经快百岁高龄,不再干预政事军务的老元帅感到由衷的钦佩与尊敬!
    这是个眼光超越了时代的老人!是值得沈云这个穿越后进付出全部尊重的帝国元帅!如果有机会,沈云一定会去拜访他老人家的!
    ※※※※※※※※※※※※※※※※※※※
    “侯爷,你可在为如何收服‘红狐部’上下而苦恼?”
    就在沈云骑在马上,静静思考时,旁边忽然上前低声道。
    、章暨、欧阳复和时迁,都在淄木之战后赶到了飞云堡,然后又护送沈云回到元帅行营。这次来接管“红狐部”,沈云也希望身边多几个忠心耿耿的属下,便向胡公开口。将他们三人要了过来。
    年纪比较大,所以沈云直接让他当了一个参谋。在方誊麾下任事。章暨进了警卫曲,在赵信麾下。欧阳复和时迁却不喜欢赵信那冷冰冰的模样,硬是要当亲卫,于是当了钟离泗的兵。
    和方誊是旧识,不用提相处的也不错。章暨是个憨厚的人,跟赵信这个闷葫芦倒也搭配。关键还是时迁和欧阳复,这两个一个偷男人钱包,一个偷女人荷包的家伙。居然在这短短数日里,跟钟离泗这个大嘴巴相处的像是要同穿一条裤子似的。后来沈云才知道,原来是欧阳复这个采花贼不断向钟离泗介绍追女人的方法,而时迁则手脚灵活,时不时能帮忙传个情书啥的,正所谓“一起泡妞就是兄弟”,本着这个思想。他们三人倒是打的火热至极。
    沈云起初还担心欧阳复这个家伙会教钟离泗用*香之类的下三滥手段,后来听说钟离泗只是偷偷摸摸向欧阳复学习各种花言巧语后,这才笑着作罢。也是,这里可是军队,欧阳复有这心也得有这个胆啊!
    再说了,眼前这些女兵。个个都是从淄木之战中杀出来的,身手什么的暂且不提,就以这份一起浴血沙场的情义,钟离泗也不敢做太过份的事情。
    的声音虽小,不过骑在马上;穿越红楼之周姨娘。无遮无挡,另一边的周蕙也是听见了的。
    没等沈云接话。周蕙一挑秀眉,抬着下巴道:“还用想什么呀,咱们有元帅的军令,又有殿帅的调令,他们敢不服么?!”
    朝周蕙尴尬一笑,倒也不敢跟她顶嘴。
    沈云冲她宠溺的一笑,道:“话也不能这么说。毕竟这次公冶校尉也是犯错被勒令调职,人都会有不满情绪的。好好安抚便是!”
    公冶刑从军三十年,已经获得两转军勋,所以称为校尉。
    周蕙嘟着嘴,倒也没有反驳沈云的话,只是道:“没事,实在不行我让李叔叔过来一趟,哼,我就不信了,他公冶刑再老的资格,还能扭得过军团长么?”
    对于周蕙这样政治智商几乎为零的傻大妞来说,讲什么以已服人方能长远,靠权势压人终究不妥之类的道理都是屁话。
    沈云也不打算跟她继续探讨,拍了拍她的后背,对她说:“你去看看文曲长那里还要不要准备点别的东西吧,也不知道这次带的洁巾够不够。”
    周蕙俏脸一红,拉过马缰就朝文萃那里奔去。
    洁巾,就是卫生巾。再强的女人,也逃不过生理周期。特别像是女兵这种身体素质强硬的女人,一般月事来的时候量都比较大。帝*中的后勤安排上,对于女兵这方面考虑的比较少,毕竟帝国女兵直接参战的事情不多见。在定边府时,她们才去采买了一批,沈云故意提起,只是为了支开她罢了。
    见周蕙走远,沈云才回过头对道:“老白,你有什么想法?”
    摸着下颚不多的几缕胡须,一副狗头军师的模样道:“卑职以为侯爷此去执掌‘红狐部’,最大的困难并非收服部下诸将,而是如何让公冶校尉走的放心。”
    沈云眼前一亮,问道:“哦?此话怎讲?”
    每支军队都有自己的小团体,有自己的团体利益。这种体系在连排伍这种基层的单位里还不是表现的那么明显,但对于一部人马来说,这种团体利益就显现出来了。在汉军的作战序列中,一部和一曲人马都可以算作是一个单独的作战单位,在大汉历史上,还从未有过曲级以下的单独作战情况。
    这里说的单独,是指单独担任一方的作战任务。不是指战斗中的战斗序列。
    一曲人马大约就有一千八百人,这么多人肯定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不管这个利益诉求是对金钱还是对名利,总会有自己所想要得到的东西。公冶刑能够完全掌控“红狐部”,最重要的一点,肯定是满足了这些利益诉求。
    虽然不懂得“利益诉求”这个名词,但他懂得“天下熙熙皆为利往”的道理,小到一个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举一动。总是有自己目的性存在。
    沈云之前担心的就是无法满足“红狐部”这个异类中所有人的利益,所以颇为忐忑。但说的,似乎不需要顾忌这些利益诉求,这就让他颇为好奇了。
    道:“侯爷身负大汉侯爵之尊,这本身就占了大义之名,‘红狐部’在飞骑卫中是个异类不假,但归根结底‘红狐部’是大汉的‘红狐部’,是大汉羽林军中的一份子。他们效忠的吾皇陛下,而不是某个人。更何况。侯爷在淄木一战重创罗马皇储,打出了我汉军的威风,试问如今北疆方面军中,又有何人不佩服侯爷?有此两点,只需侯爷虚怀接纳,‘红狐部’麾下诸将必然欣然服从。”
    顿了顿,继续道:“唯一可虑者。便是公冶校尉。其执掌‘红狐部’已逾十年,十年间‘红狐部’在他的率领下才闯下如今的名号,不管别人如何看待,但‘红狐部’麾下众人定是认同这个部帅的。侯爷有大义名分,又有敢战威名,倒是不虞收服不了部下诸将;随身山河图。但如果公冶校尉心怀怨怼,那才是真正的大患。所以卑职以为,只要侯爷能够让公冶校尉放心地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