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第三百零八章登楼作赋

兴唐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百零八章登楼作赋
    烙阳这段时间谈论最多的是梁金柱一案,有人说李明做樱蜘嚼,甚至说二弟不仁义,可也有人说自己小题大作,稍显刻薄。【叶*子【悠*悠另外最多的就是谈论青海。元旦时,论钦陵想乘唐军过年捞一个便宜。突然发起了进攻,可没有想到刘仁轨提前做了防备,还是有一些中小将领疏忽大意,因此双方皆吃了一些亏,论钦陵撤军回去。
    这一战刘仁轨没有输,但洛阳百姓不是这样认为的,皆说刘仁轨胆怯,让人屡次打上门来,都不敢回一下。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学了兵法,对军事更能清醒地认识。
    本来两军相持,防守与进攻是在不停地转移,防守的未必是胆怯方,进攻的未必没有色厉内径。况且刘仁轨前往兆河道本职就是防御,等待朝廷将大军与物资筹备好,才能决战。严格说起来,防御一方虽有坚城可守,可防御的范围大,兵力本来不多,更加分散,僵持到现在,论钦陵没有讨到好处,做得很不错了。
    但百姓舆论失了偏颇,甚至许多百姓将刘仁轨这种被动的防守,与自己在南诏一战相比。这无关紧要,就怕父亲动了心,再一压迫,刘仁轨被激将主动出军,那么有可能步薛仁贵后尘。
    所以走出来,人一看,认识,正是前年那个状元郭震。说道:“原来是郭君。”
    郭震也吓了一大跳,立即施礼:“郭元振见过殿下。”
    刚过了加冠之年,取的字。
    李威也愣了一下,说郭震他不知道的,但郭元振却是知道的,有人说初唐诸将是神话时代,父亲手中是星光时代,到了母亲手中则成了凡人时代。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这个郭元振,好象还有唐休景,一个叫张什么愿的。
    迟疑了一下,问道:“孤听说你调到通泉县做了县尉,怎么到了东都?”
    因为是状元,关心地问了一下。
    “是,是,职闲,到东都来看看,“郭震讪讪地答道。看小说就到叶子·悠~悠”
    留了一份情面,否则直接说他妖言惑众。
    然后指着窗外:“各位,请看。”
    看着窗户,明月高升,家家户户都吃过了晚饭,全部走上了街头,正是上元节最热闹的时候。每一户人家门口张灯结彩,甚至许多大户人家设了彩头,挂了灯谜。特别是洛河大堤上,生起了一堆堆篝火,一群一群青年人不分男女老少,拉着手,踏歌而舞。这才是盛世大唐,后来也许有这份热闹,但终是少了奔放炽烈自信。
    “如醉如梦的盛世,“李威低低地说了一声。又说道:“为什么有这种盛世繁荣的景象?开疆柘土固然光彩,可不能穷兵黜武,不计战士牺牲。不错,因为拱卫唐朝安全,边疆将士妻离子散,但只有离别的幽怨,却没有闻听恶噩的眼泪。吐蕃数次侮我大唐,此仇必报。可如何作战,还需从长计议。”
    第三百零八章登楼作赋
    郭震惭愧地低下头。
    “正好,京兆商人梁金柱为感谢朝廷,又捐助了五万氓钱物资与钱帛,后天你到户部报到一下,一道与侍卫押送到西北,到前线转一转,听一听,回来后,有什么想法,在此楼孤与你一叙。”
    因为分家,又受了损失,还要造船,没有多少钱,只能勉强拿出五万婚钱,这是为梁金柱正名的。
    说完了,立即到李敬玄府上。
    这种言论,莫名地让他开始担心起来。
    对李敬玄与刘仁轨的矛盾,李威一直不解。后来派人查访了一下,说法有很多,最接近真相的一种,就是李敬玄得以提拨,还亏得许敬宗。所以,作为最坚定的倒武派与倒许派,不但刘仁轨与李敬玄有矛盾,裴行俭与李敬玄选拨人才,皆以称名,可这二人在吏部同样不和。后来李敬玄权日益重,就是许敬宗在世,也不需要看许敬宗脸色了。这个矛盾却积累下来,无法调和。
    是不是如此,不得而知,也不好当面询问。
    主要是李敬玄,或者裴行俭,或者刘仁轨,这三人性格都是激烈之人,说激烈好听六些,不好听的就是肚量还稍小了一些。相对而言,戴至德与张文灌是一个长者,在他们身上就不会发生此种事情。
    来到李府,李敬玄也出去看花灯,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于是带着一群妻妾,抱着儿子,在街上看着花灯。甚至挑了一些灯谜猜了猜。转了一圈又回到李府,李敬玄回来了。看着李威问道:“殿下,这么晚找臣有何贵干?”
    “将相和,国家兴。”
    李敬玄立即明白,说道:“殿下,坊言与臣毫无关系。刘相公对臣一直很无礼,但臣自爱羽毛,断然不会作出这种下作的事。”
    李威相信,虽然李敬玄很让人费解,不过确实很重名声。又说道:“李相公,你与刘相公一文一武,是我大唐栋梁之材。无有坊言,孤很希望你们握手言好。看到你们争执,孤常不自安。”
    “殿下,此中个苹你不知,臣自知以大局为重,然而刘相公数次三番,折侮于我,叫臣奈何?”这句半真不假了,心中也在想,就是我放过这个老匹夫,这个老匹夫能放过我吗?太子是想当然了。
    但太子刻意问起,思索了一下,说道:“是有些不对,殿下,后天当职时,臣派相关人等查一查。”
    “不用了,“李威摇了摇头。当初放出狄惠狄好风声是时间过去的不长,就那样,动了多大风波才查出隐约的线索。这件事过去很久,怎么查也查不出来。不查还好,一查风波更大。
    叹了一口气,蚊子不叮无缝的鸡蛋,若不是将相失和,就不会有这风声放出。然后告辞,回了东宫,却在想,这个风声不象是自发出现的,究竟是谁放出来的,又有何用意?忽然就想到了裴行俭教导自己兵法,说了什么雄主。这个雄主始终没有当真,也一直怀疑裴行俭的真正用意。嗯到这里,眼睛亮了亮。
    第二天,到了裴行俭府上。
    教了一会儿兵法,李威说道:“裴侍郎,我听到坊间谣传。”
    “是何谣传?”
    “说刘相公不及孤。”
    裴行俭笑了笑,太子终于领悟,虽然迟,也不错的,能领悟此节的大臣到现在不会超过三人。说道:“殿下,莫要多疑,臣也在怀疑,但仅凭谣传不能代表什么。也许只是民间自发形成的,毕竟殿下去西南一役,让我朝扬眉吐气。”
    “自发的对刘相公也不利。”
    “未必,刘相公不会束手就擒,殿下请拭目以待,“但长叹了一声,无论刘仁轨怎么面对,对国家皆没有好处。不过就是换了自己,怎么办?主要是朝廷上下轻敌,皇上对军事又不懂。
    又说道:“殿下,此事坐观。未必是人刻意谋划的,因为臣实在想不出谋划的最终所指。”既然精心谋划此事,总得对自己有好处,皇后不会,太子对皇后有几份亲情,然而雍王对皇后只是深恶痛绝。其他的人要么没有这胆量,要么没有这智慧。不是散散谣传,就能达到目标的,想达到目标,还要有许多后进的手腕,对青海战局了如指掌。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
    “难道真是百姓无心之言?”
    “不知,但殿下不能乱,本来无人察觉。如果殿下一乱,反而楗醒了某些人,那就不美了。”
    “裴侍郎,为了预防万一,你才教我兵法。”
    “也是,也不是,殿下若是做了人主,对兵事了解一二,对社稷也有利。就是真的,此事若是处理好,对殿下同样有帮助,说不定能替殿下一举走“教…………”
    坤字倒底没有说出来。做人主可以的,若是来个兵变什么的,就不是一个臣子应当建议的。
    PS:这一章标题应当是楼上作赋,将就一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