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王者》重文轻武

天下王者最新章节目录
   [正文]重文轻武
    ------------
    上次的一个问题,这里交代一下。
    有关宋朝重文轻武的原因节度使与藩镇割据
    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置的地方军政最高长官。因受职时由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节度,意为节制调度。唐代节度使渊源於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持节都督出征时是一军统帅,屯驻时是军区首脑,对所统将领及州郡长吏都有节制以至生杀之权。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镟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 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冲天斗神。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 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至开元、天宝年间,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八个节度使区,加岭南、剑南共为十镇,成为固定军区,各有受其统属之州、军、镇、 城、守捉。节度使例兼管内调度军需之支度使及管理屯田之营田使。天宝後又兼所在道监督州县之采访使,集军、民、财三政於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二至三镇,多者达四镇,造成外 重内轻之势,酿成安史之乱。
    安史乱起,唐廷为了平叛,内地相继设置节镇,增至二十馀道。节度使僚属,都由节度使辟,所属州县长吏,实际亦听命於节镇。地方财政送使(即将中央政fu直接控制的各州赋税的一部分输送於节度使)部分常占最大份额。内地节度使辖区虽是藩卫朝廷的军镇,往往也对朝廷持不同程度的离心状态。
    唐末节度使林立,拥兵自重,互相兼并,相继出现五代十国,其境内节度使亦多跋扈。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全国後,继承周世宗柴荣政策,加强中央集权,逐步削夺节度使之军、政、财权。宋太宗赵灵又诏令所有节度使属下的支郡都直属中央,以朝臣赴本州治理政事。此後,节度使成为加授的荣誉职衔。
    辽、金分别於大州或节镇诸州置节度使,掌管军民两政。元代废。
    来源
    节度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节度使有节制调度之意。东汉安帝永初二年108,梁懂受命主持西方军事,为任命为诸军节度使,这是节度使在历史上的第一次出现。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如火如荼,朝廷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开始任命大量的持节都督,使其成为一个 军区的统帅,其後这些持节都督开始拥兵自重,逐渐脱离了朝廷的控制,成为相对独立的地方诸侯全文阅读。三国时期,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陆续在重要地区设立军镇,逐渐演化成都督 区,魏晋年间因循旧制,都在重要地区设有持节都督,使其享有较高的军政大权。所以这一 时期的持节都督,可以看成是唐、五代节度使的前身。
    唐代节度使渊源於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北周及隋改称总管。唐代称都督。贞观以後,内地都督府并多省罢,惟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尚存,以统州、县、镇戍。镇戍是经常性的防御据 点,比较分散,兵力单弱,故每遇战事发生,必须由朝廷派遣行军总管统率出征或备御。规 模较大的战役,又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诸总管。
    唐高宗、武后时期,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这类屯戍军设置愈多,并逐渐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驻地和较大兵力的军、镇、守捉,各自置使。行军大总管也逐渐演变成统率诸军、镇、守捉的大军区军事长官,於是长驻专任的节度使应时出现。节度使成为固定职衔是从睿宗景云二年(711四月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开始的。
    发展
    在显庆五年讨伐百济,总章二年平高丽,达到了颠峰状态。在这段时间,征讨是由行军总 管和大总管统领部队临时出征,事毕则解。所以杜佑说:……皆是卿相,率兵御戎,戎 平师还,并无久镇缘边都督其在边疆,唯明烽燧,审斥候,立障塞,备不虞而已(参见《通典.兵典.总序》),和後来的缘边重兵的节度使大不相同。
    但是从高宗仪凤年间开始,到景云、开元之际,边疆形势就逐渐发生变化了。唐廷的目的变成了守住开拓的疆土。从七世纪时期,唐廷对吐蕃连续两次惨败,甚至在仪凤三年时大将刘审礼葬身青海,损失掺重。从此时开始才少发兵募,且以备边,且令大将镇抚,蓄养将士。
    到了武后时期,狄仁杰更提出边兵谨守备,蓄锐以待敌。待其自至,然後击之认为当今要者,莫若令边城谨守备,远斥候,聚军实,蓄武威。定远以及东中西受降城都是在此时设防的。在东北方面,由於奚和契丹在679年受到突厥的煽动诱惑,侵袭州县,唐廷於朔方置云中守捉和大同军镇之;切换属性[快穿]。
    特别是自奚和契丹号曰两蕃之後,唐廷多次调发大军与战,却是每战皆北,於是更加紧的地方边区的军镇建设。范阳的清来军、威武军以及平卢军都是此时陆续设置的。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由於当时唐朝内部宫廷政变此起彼伏,所以对外部军事行动和外交政策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此外,就是都督府州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长足发展,使他们势力逐渐强大起来。
    到了玄宗朝设立缘边节度使,正是这一形势的延伸。开元之际,大都护府实际上已经被八节度使所代替,缘边驻扎数十万镇兵。而且由於四面受敌,唐朝开始收缩战线,对东北少数民族契丹和奚晋封为王并进行和亲,以腾出兵力对付西面北面的吐蕃和突厥。
    而从开元25年(737)到安禄山反叛,是唐朝最难堪的时期,与周边各族四面作战:北有突骑驰和阿布思,东北有契丹、奚,西有吐蕃,南有南诏。虽然在唐廷与吐蕃激烈鏖战之秋,曾企图缓和与东北两蕃的关系,并於天宝四年(745)再度和亲,但契丹、奚竟杀公主而叛,盾廷始终未能腾出东北这只拳头,相反必须在那里集结大批兵力,
    屯集巨额军费,故范阳军能冠八镇之首,清河粮仓号天下北库。其馀边疆形势也孰不乐观,因此自开元以来,边军城镇日多,这些军镇设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行军留镇,一种是派兵镇守。天宝元年时期,缘边军镇八十馀处,以八节度使统之。同时,由於募兵制的抬头,军队素质也随之变化,军队对将领有了更多的依附性。唐初以防丁、行人为主,军城镇戍 为辅的防御体系,就是这 逐渐演变,逐渐形成了节度使制度。
    最後一个原因,就是采访使制度的设立和二使归一。如果把缘边节度使与安史之乱以後的藩 镇割据等量齐观,简单地看成边疆节度使向内地的移植,就太浅薄了。
    藩镇
    地方方面长官。《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张子云﹞今虽临荒域,不能参与本 朝,亦国家之藩镇,足下之外援也。清昭连《啸亭杂录#8231;论三逆》:命吴三桂……等世 守边圉,以为藩镇。
    藩卫镇抚。《三国志#8231;吴志#8231;陆凯传》:愿陛下简文武之臣,各勤其官,州牧督将,藩镇方外,公卿尚书,务脩仁化。
    3。唐代初年在重要各州设都督府,睿宗时设节度大使,玄宗时又在边境设置十节度使,通称藩镇。各藩镇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後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掌握全部军政大权,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
    、唐初时道相当於现在的军区,长官为大都督(战时出征称大总管),又以守捉、军、城 、镇作为不同等级的边防军分区,其长官称为”使”,有时一部分都督以钦差身份持节上任,至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以节度使为固定官职取代使时仍只有统兵权;玄宗时沿边以数州为一镇设九节度使、一经略使,藩镇既指节度使及所部军队,首长由重臣出任,赐双 旌双节、揽军政大权,十镇共拥兵人:
    藩镇名所在地职责军力安西节度使今新疆库车管理西域二万四、北庭节度使今吐鲁番防御突 骑施、坚昆二万、河西节度使今甘肃武威隔离吐蕃、突厥七万三、朔方节度使今宁夏灵武防 御突厥六万七千四百、陇右节度使今青海乐都防御吐蕃七万五、剑南节度使今成都防御吐蕃 、绥靖南夷三万九、岭南五府经略使今广州绥靖南夷一万五千四、河东节度使今山西太原防 御突厥五万五千、范阳节度使今北京防御契丹、奚九万一千四百、平卢节度使今辽宁锦州招 抚室韦、靺鞨三万七千五百。
    、藩镇军中按兵源分有以前分番服役的健儿、罢诸州团练使後新组建的团结兵和地方乡兵;按构成划分有只领的外镇兵、属下州的郡兵、屯於藩镇帅府内宅的内院兵;最重要的是牙兵,又称衙兵,藩镇之最亲兵,极为精锐,负责保卫衙城和藩帅,是藩镇军的核心力量。
    、节度使权限过大,亦有身兼数镇者,终至酿成安史之乱。乱平後,以前为平叛新设的和 归附的藩镇林立,兵将久镇一处导致节度使出现世袭现象、尾大不掉,朝廷无力节制;而一 些忠於王事的藩镇因宦官监军掣肘、国家粮秣供应不及时也倍受箝制;铁血强国。噫,藩镇!军制之毒瘤也。
    灭亡
    唐朝初年,也曾设有都督,贞观十三年(639年),全国共有四十一个都督府,分统天下州 县,但後期除少数军事活动频繁地区仍然保留外,绝大多数则被省罢。贞观年间曾按名山大 川的走势,将天下分成十道,分别是河南、河北、河东、关内、岭南、剑南、江南、陇右(六盤山──陇山以西)、淮南、山南(长江以北、秦岭以南),但这十道仅为地理区域,没有行政级别,朝廷偶然会向诸道分派观风、巡察等使,但不常设。
    直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朝廷出於御边的需要,逐渐在边防一线设置了平卢、范阳、河 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剑南、岭南等十个军镇,其长官则被正式任命为节度使(实为九节度,一经略,岭南五府为经略使)。
    安史之乱後,朝廷出於平叛的目的,在内地相继设立军镇,直接增至二十馀道,重要军镇设节度使,赐旌节,领数州之地。次要军镇则设防御使或观察使,不赐旌节,多以采访使兼领。其後随著朝廷对地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