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探案之九连环》第三十二章:重生(2)

狄仁杰探案之九连环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十二章:重生 (2)
    屋子里,何淑贞也看呆了。良久,她才想起来问:“周大人,这是什么?”周梁昆顾自抚摸』着丝绢,面露』诡异的笑容,沉声道:“淑贞啊,这是件关乎本朝许多人生死存亡的物件,它叫做‘生死簿’。”屋外,周靖媛听得心儿狂跳,好不容易才压下一声惊呼。
    “生死簿?”何淑贞又惧又疑,喃喃重复。周梁昆终于从丝绢上抬起头来,一字一顿地道:“是的。生死簿,有人不惜一切代价要得到它,其实得到它的滋味,我最清楚,那才叫做日夜不宁、生不如死!如今我周梁昆的身家性』命便系于它一身,失它,必死;保有它,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因此淑贞,我要把它藏在一个最好的地方,你知道是哪里吧?”
    “我?!”何淑贞目瞪口呆,她终于明白了周梁昆要自己做什么,但是……天哪,何淑贞心中骤然升起的恐惧几乎令她窒息。她晃了好几晃,才稳住身形,有气无力地道:“周大人,做这件事需要一天一夜,难道我就在您的书房里做吗?”周梁昆此刻倒变得胸有成竹:“这我早计划好了。淑贞,这间书房后面有间暗室,我即刻放你进去做活,把你锁在里头,是绝对安全的。隔段时间我会亲自入内查看,并给你送些食水。等你做完,便放你出来。”
    何淑贞沉默了,书房里一片寂静,周靖媛站在窗外,仿佛都能听到屋内两人的心跳声。许久,老妇』人轻捋了下垂落的白发,凄然一笑,问:“周大人,您……真的这么信得过淑贞吗?”周梁昆怔了怔,走过去将手搭在何淑贞的肩上:“淑贞,你我当然是信得过的。你也尽管放心,生死簿一旦藏好了,今后再见天日的时候,还仍然要仰仗你的。”
    周梁昆和何淑贞进了书房后面的暗室。周靖媛悄然离开窗边,匆匆往院外而去。她的头脑一片空白,自己也不知怎么地走回了闺房,这才扑倒在锦被上,任凭泪水肆意地流淌。
    七月十五日,孟兰盆节。
    从一早开始,洛阳的大街小巷就已热闹非凡。卯时刚过,狄仁杰就入宫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孟兰盆会去了。这个规矩自太宗大历元年起至今,随着尚佛风气在本朝的盛行可谓年盛一年。每年的孟兰盆会在宫中都要设立内道场,巨幅的旗幡上书高祖以下的各帝圣位,由百官在梵乐声中迎拜入内。殿前的孟兰盆更是镏金镀彩,周围遍置蜡花果树,气派非凡。
    狄春牵着韩斌的小手,正沿着洛水往天津桥前走来。韩斌的左手挽着缰绳,小神马“炎风”溜溜达达也一路随行。出发前,狄春好说歹说劝韩斌不要带上“炎风”。因为今天过节,洛阳所有的主要街巷都会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诸家佛寺前要供奉起孟兰盆和装饰繁盛的花树,并大做法事,官家更是在沿洛水的大街上每隔百步设下香案,由百姓布施新鲜果品和糕点,因此这一天连店铺都关门歇业,将街道出让给鬼。狄春费了好些唾沫,想让韩斌明白,今天的大街上人潮』涌动、拥挤不堪,根本没可能骑马,带上“炎风”也是累赘,可韩斌现在的脾气变得十分倔强,压根不理狄春那一套。狄春无奈,也着实心疼这孤苦伶仃的孩子,只好任他牵上“炎风”一起出门,只是不许他骑行。
    就这样两人边行边看,起初韩斌还闷闷不乐,但到底小孩心性』,渐渐地就被眼前纷繁热闹的市景吸引住了,双眼活泛起来,脸上的愁云淡了不少。狄春看在眼里,心中且怜且喜。游过了几家大寺院的孟兰盆会,又给韩斌买好了晚上要放的荷花灯,在人群的簇拥之下他们不知不觉地来到洛水南岸,天津桥的西侧,耳边响起一阵叮咚的悦耳铃声,抬头望去,前方矗立着一座六层的砖石宝塔。狄春挠头道:“哦,这都到了天觉寺了,斌儿,那座塔叫天音塔,上头可是跌死过人的呢。”
    韩斌好奇地眨了眨眼睛,不由分说拖着狄春便往天觉寺方向去。今日这天觉寺门前的法会更甚于它处,高高搭起的施孤台层层叠叠,足足有好几丈。施孤台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色』糕点、瓜果已经摆了个盆满钵满,仍有大批的百姓排着队送上布施的食物。身披袈裟的僧侣依次在每件祭品上插』上红、蓝、绿三角纸旗,整座施孤台被打扮得五彩缤纷。
    二人正看得起劲,耳边又是一阵敲锣打鼓,这才发现面对着施孤台的空地上,还搭了座临时的戏台,一出“目连救母”的杂剧刚刚开演。戏台上,身形矫健的小生“目连”粉墨登场,甫一亮相便博得众人的齐声喝彩,看客越聚越多,很快就把戏台前挤了个水泄不通。韩斌牵着“炎风”过不去,只好由狄春扶着站在“炎风”的身上,伸长脖子远远地张望。
    戏入高潮』,佛祖指点“目连”,从今后要敬设孟兰盆供,奉养十方众僧,才能帮助母亲洗脱罪孽,脱离苦海。“目连”感激涕零,几个精彩的唱段后手指着对面的施孤台,高声呐喊:“抢孤啦!”
    犹如听到一声令下,看热闹的民众争前恐后地向施孤台拥去,若干身强力壮的棒小伙子更是突围而出,手忙脚乱』地往施孤台上爬。韩斌看得有趣,呵呵笑起来,狄春也很开心,大声解释道:“这是要吓走孤魂野鬼,怕他们在阳间流连,不肯回阴间去呢。哦,谁若是抢到了最上面那个红色』的大面果,便可以求得天觉寺的了尘大师给自己亡故的亲人做法事,是极大的功德哦!”
    正说着,施孤台拥上越来越多的人,整座台子都开始左右摇摆,眼看着就要摇摇欲坠。正对面戏台上那个宣布抢孤开始的小生“目连”,一直叉着双手饶有兴致地观赏游戏,这时眼看那最上面的红面果被晃得就要落下,他突然从身边抽出一张硬弓,搭箭便射』。箭如流星,带着哨音飞过众人的头顶,牢牢地插』在红色』面果上,小生大喝一声:“它是我的!”便纵身跃下戏台。
    他的身势自有种恢弘洒脱的气概,众人不自觉地听令让开,小生几步就来到施孤台下,恰好施孤台蓄势倾倒,那个红色』面果自上坠落,小生稳稳地站着,只待囊中取物,却万没料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刚被众人让开的小道上飞奔过来一匹火红色』的小马,小生突觉一片眼花缭乱』,定睛再看时,马上少年已将落下的面果牢牢抓在手中,打马朝天津桥南飞奔而去。
    “嘿!”那小生气地直跺脚,大喊道:“我的马呢?!”“王爷,在这儿!”立即有差人牵过一匹威风凛凛的宝马良驹,小生翻身上马,紧跟着前面的小红马追下去,倏忽间就跑得不见了踪影。天觉寺前,乱』哄哄的人群中狄春急得满头大汗,拼命喊着:“斌儿,斌儿,快回来啊!”他的叫声立即就被周围的喧闹彻底淹没了。
    同一天在庭州,从早上开始就自南方的天山山麓上升起浓雾,直到午后仍历久不散,渐渐在整个庭州的上空罩起一层厚厚的雾霾,周遭变得极其闷热、浊气郁积,五步之外连人影都看不清,如此阴湿诡异的天气在盛夏的庭州实在是绝无仅有,还真配得上“鬼节”这个日子。
    正如裴素云所说的,庭州地属西北边陲,佛教并不兴盛,因此没有过孟兰盆节的习俗。虽然也有七月十五“鬼节”的说法,但百姓不过是在家中烧些纸钱、给祖宗牌位上点儿供品而已。庭州仅有的几个佛寺香火稀落,搞不了大规模的孟兰盆会,也就是寺内做做法事、摆点儿祭品应景。
    然而今天,这个孟兰盆节的下午,在庭州城中最大的萨满神庙里,却意外地聚集了大批的庭州百姓,浓雾透过敞开的镀金大门涌入神庙,弥漫在他们的周围。高高筑起的圣坛顶上,那颗硕大的黄金五星神符,在白色』的浓雾之后若隐若现。在这些往日里笃信萨满神教的百姓眼中,这辉煌灿烂的纯金五星,头一次失却了那神秘、高超的力量,代之以难以言传的晦暗和压抑。
    这些神色』悲愤、面容憔悴的百姓们,有胡有汉,有男有女,此刻都全神贯注地在倾听圣坛前一个黄袍僧人的讲话。他们的脸上泪痕未干,丧儿的创痛正如利刃撕扯着他们的心,但如今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被黄袍人吸引住了,他们现在已经顾不上悲痛,因为复仇的渴望燃烧了他们的全部身心,恨呐,从来没有过的巨大仇恨,需要一个发泄的对象!
    他们,都是庭州城近些日子来走失小儿的百姓。连续多日的寻找毫无结果,庭州官府又百般推诿,不肯负责,早已令这些百姓心急如焚。再加市井流言纷纷,谣传孩子们被妖孽惑』去做了牺牲、献了祭,如此恐怖的说法更是令这些百姓惶恐至极,却又无计可施。就这样度日如年地熬到今天早上,几乎又是彻夜难眠的人们刚刚打开自家的房门,就被门口的景象惊呆了!
    门口的地上躺着他们丢失多日的孩子,在浓雾的遮掩下一时看不清楚状况,他们喊叫着扑上去抱起孩子,这才发现孩子的面孔如纸般苍白,纤细的睫毛』垂落,原来鲜艳的小嘴唇抿紧着,但已不见一丝血色』。大人们的心猛地冰凉,感觉怀里的小身体出奇地轻,解开包裹着孩子的奇怪服饰,他们终于悲痛欲绝地看到,离家时还活蹦乱』跳的孩子已流尽鲜血,成了一具干尸!
    女人们恸哭、悲号直至晕厥。男人们圆睁着血红的眼睛,咬牙切齿,满腔的悲愤如沸水翻腾,而当他们发现孩子身体下的地面上描画的五星神符时,更是震惊到了极点!庭州百姓对这萨满的神圣象征再熟悉不过,难道、难道这一切恐怖、残忍、令人发指的罪行,真的是他们笃信了多年的萨满神教所为?!
    很快,有人在这些痛失幼儿的百姓中串联,说是孩子们被杀的真相必须去城中最大的萨满神庙中找寻。已经被悲痛和仇恨冲昏了头脑的人们二话没说就集结起来,流着泪捏紧拳头,纷纷赶往神庙。果然,此地已有人在恭候了。
    假如放在平时,稍微有些理智的人都会觉得,这整件事情太过蹊跷。当黄袍人站在圣坛前信誓旦旦地指控裴素云就是这一系列杀童案的元凶时,如果有人站出来,质问黄袍人是如何发现这个秘密的;裴素云又为何要在抽光孩子的鲜血做了祭祀以后,还要把他们的尸体送回到家门口,甚而画上个暴露』自己身份的神符图案?对这些问题,黄袍人恐怕很难自圆其说。
    但是,虽然整个过程策划得多有破绽,幕后之人却牢牢抓住了失子百姓的切肤之痛,此刻的人们哪里需要什么严密、合理的解释,他们所要的只是一个说法,一个悲痛的宣泄口,一个复仇的对象!于是就在这座萨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