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楼异志》第三卷:该想的人去想第124章:进步

朱楼异志最新章节目录
   国工大人提出的要求,这些事对于国工而言应该都不算太困难,否则人家也不能答应;但对于城廓中的民众而言,都是自己平时很难办到的。
    但是能获得国君赐予的信物、成为国之共工者,无一不地位超然、要么位高权重要么隐世清修,平时所获的供养也很丰厚,谁也不会没事跑到别处去蹭吃蹭喝、让人家的仆从来伺候。所以很多国工虽然偶尔也游走各地,但若无必要,其实也用不着求助于人。
    青山身为山水城城主,也是一位五境九转圆满修士,而且愿意为山水城之共工。西岭便上报国君,给了青山一个更高的荣誉——国之共工,并且派人将信物送到了山水城。这也是一种笼络的手段,青山名义上成了为相室国服务的国共,但平时也用不着他跑到国都去做什么,还是在山水城当城主,不就是发个牌子嘛。
    青山的这件信物根本没什么用处,就算他到巴原去做什么事情,以山水城城主的身份就足够了,谁也不会验看他那件国工大人的信物,带不带在身上都没有区别,这个身份对他这种人并不重要。但是他将此物交给宝玉,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相室国并没有规定,拥有国工身份的各位高人不得将信物交给他人,但实际上也没人这么做。没有哪位高人会愿意别人拿着自己的信物去外面招摇,况且没有真本事的话,拿着这种信物也没用,他人看重的不是这块牌子而是国工大人的手段;要是真有那个本事。则更没有必要了。
    宝玉却恰恰属于既有本事又有必要的人,只要他亮出国工大人的信物,相室国中没有哪个关卡会盘查为难他,人们只会恭迎礼送,主动询问他是否需要什么帮助?这种信物以特殊的炼器之法制作。亮明身份时也亦须用特殊的御器手法展示,几乎不可能假冒,而且它上面也没有拥有者的名字,只有相室国的图腾,因为当时还没有文字。
    国工的称号通常只赐予五境以上的高手,但凡事也有例外。特别重要的部族世家的尊贵人物、出自特别重要的门派传承、拥有人所不能的技艺者,未至五境也可能获得。所以宝玉虽只有四境修为,拿出这种信物也未尝不可。
    唯一的问题,就是宝玉的年纪太小了。但有不少世间高人,往往不能从表面的形容判断其年岁,高深莫测嘛!谁也不会吃饱了撑的去追查得罪这种人。
    山神的一句点拨。便解决了青山族长和水姑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宝玉身份完成了从“流氓”,到“国工”的转变。但是山神却有自己的担忧,他郑重地叮嘱了青山两件事——
    一个月后,山神将会启动祭坛、运转其中的法力,用一件神器将青山族长和水姑给宝玉准备的东西都装进去,让他可以带走。在其后的至少十年内。山神就等于完全隐寂了,无论再发生什么事,都得靠青山族长和水姑自己去判断与应对。
    更重要的是,这最后一次启动祭坛,也要让宝玉得到某件神器的传承,这个动静山神是控制不住的,必然会被屠灭清水氏一族的凶徒察觉。但万幸的是,因为笼罩太昊遗迹的法阵存在,对方只能察觉山神与外界联系做了某件事情,却不清楚究竟发生在蛮荒中的何处。
    所以青山族长和水姑要立即带着宝玉离开这里。隐匿行踪不被任何人发现。不久之后,必然会有高人来到这一片蛮荒中四处搜寻,以青山如今的修为或许能有所察觉。但不论青山察觉到什么,都不要流露出任何异状,也不要去暗中调查对方的身份来历。就当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发生。
    就算有人在蛮荒中四处搜寻,也很难发现这太昊遗迹;但假如万一被他们发现了此处,青山也不要有任何动作,那么就永远不要再来这个地方。
    当然了,太昊遗迹被那些凶徒发现的可能性很小,否则他们早就找到了。今后青山和水姑也要小心,若无万分必要则不要再来这里。就算一定要来,也绝对不能暴露行迹。
    山神所叮嘱的另一件事,则与青山本人的修炼有关。青山已突破六境,接下来应该可以将菁华诀修炼大成,这曾经是朱明一直期待的事情。但他做了一个早年可能做梦也想不到的决定——让青山暂时不要再修炼菁华诀。
    因为菁华诀大成,闭关之时会引发周围一带的天地异象,万物生机异常。比如有些地方的草木会莫名大片焦枯,而有些地方的杂草野树又可能莫名其妙的疯长。这很容易让人察觉,连青山本人都会有危险。
    菁华诀是修炼中极大的助益,理论上甚至能使人保持永远青春的生机,蕴含着超脱长生的秘密。假如能迈出登天之径长生成仙,它也是前往太昊帝乡神土的指引。但山神告诉青山,就算不修炼菁华诀,也能突破更高的修为境界。
    菁华诀是修炼中极佳的助益,但并非修炼所必须。朱明身为太昊天帝的秘法传人,在指引传人时当然会教授菁华诀,在十几年前他根本就没有想过,会让谁在突破六境之后暂时不要将菁华诀修炼大成。
    朱明感慨之余,又不禁想到了他与白煞当年的谈话。太昊留下的菁华诀也罢,少昊留下的吞形诀也好,都是帮助修炼的一种手段,也是前往帝乡神土的一种指引。但它们未必就是修炼所必须,而真正的超脱玄妙,在于是否谙合那先天地而存的大道。
    当然了,山神只是提了这个建议,他也无法阻止青山做出怎样的选择。假如青山一定要将菁华诀修炼大成,那么最好就在太昊遗迹中闭关,并借助琅玕果的帮助,或许能掩饰天地异象,山神也教了他方法。从修炼的角度,最好的时机是六境九转圆满将要突破七境之时。
    但山神也没有把握,这么做能否不被外界察觉?到那时就算发生什么意外状况,他也无法再提醒青山了。且山神还有另一个担忧,菁华诀修炼大成之后,无形中给人的感觉也会有所不同,难免会被有心的高手察觉。
    青山水姑听到这里,也颇觉骇然,看来当年屠灭清水氏一族的凶徒,其强大超乎想象,以至于山神认为青山根本就不是其对手,哪怕突破了六境、当了山水城城主也不行!假如被对方察觉到他修成了菁华诀,反而带来极大的凶险,也难怪山神要宝玉带着盘瓠远离此地了。
    青山答道:“山神,您不必担忧,我行事自有分寸。”
    水姑却问道:“山神,这最后的一个月,我们还能再教这孩子什么吗?”她总认为山神什么修炼秘法都没教过宝玉,有种很不靠谱很不放心的感觉,总想让宝玉再多学些神通手段,自己心里才感觉更踏实。
    山神沉吟道:“宝玉是在路村长大的,也算是你们路族人,如果你们想教他什么秘法传承,那就教祖先所传的开山劲罢。”
    水姑诧异道:“开山劲?宝玉已有四境修为,还用得着修炼开山劲吗?”
    山神笑道:“就因为他已有四境修为,修炼开山劲才没什么坏处,也知道该怎么掌握和运用这种力量、并不伤及己身。有时候人们以什么身份出现,便最好去用什么手段行事,这对于他来说也能多一种选择。”
    ……
    接下来的这一个月,宝玉就在路村中和族人们生活在一起,在他的童蒙时代、在他长大的家乡,享受着难得的时光。他并没有闭关清修,甚至也没有再辟谷,每天中午都和族人们一起吃饭。
    清晨时他在后山找一片僻静的地方修炼开山劲,午后则走出村口外,用一柄巨斧开山凿路。他在修炼开山劲,修炼的同时也在运用其功。路村人的祖先路武丁,曾是为巴原开国之君逢山开路的勇士,而宝玉今天则从路村向外开路。
    一个月时间,他将原先崎岖险阻的山道开凿成一丈来宽,沿着地势尽量选择平缓之处通过,向前开辟了三百步。迈出一脚的距离称为跬,左右脚各向前迈出一跬的距离称为步。成年男子的一步约为六尺,三百步则称为一里。
    宝玉手中那柄斧头是路村世代相传之物,也是一件上品宝器,名为开山斧,就是路武丁所留。他并未动用其他的神通,就是运用开山劲,在一个月内开出了一里之路,在他离开之前,已掌握了武丁功的极致境界。
    宝玉开山辟路也另有目的,他和盘瓠一直在搜集各种东西,采出石料切割齐整,砍伐树木加工成板材与料方,软草适当以法力炼化编织为不腐不朽的草帘。这些东西每天运回来,就堆放在他的小屋后面。
    族人们并不知道宝玉将要离开,只知青山族长让他修炼祖传的开山劲,见宝玉运回来这么多东西,分明是要建房子嘛!他这是要造多大的房子啊?有人就和宝玉开玩笑,说他现在长大了,个子也高了、身子也壮了,已经开始想女人了,这么早就想造大房子为娶亲做准备,还问他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姑娘、是不是已经有看上的?
    宝玉只是笑,却不解释,他确实早就说过,要扩建自己的小屋。当一切都准备妥当,在一天深夜里,宝玉终于动手了。
    青山族长和水姑这天都不在路村,青山族长身为城主当然有很多事情,而水姑自上次从太昊遗迹回来后性子就变了,居然和青山族长一起去了中央谷地。水姑找来工师大人辛束,说是要选址丈量规划,设计将来山水城。
    虽然青山族长这几年不打算建造城廓,但水姑认为山水城迟早是要建成的,应事先把一切都准备好。城墙有多宽、多高,城垣有多大、城门开在哪里,建成后是什么形状,怎样定址、引水、划分城中区域,这些都要计划妥当,才好测算大概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能在多长时间内修成,她甚至还在几张经炼制的羊皮上画了很多图样。
    对于水姑做的事,青山族长只是笑、很幸福的笑,这才是他想要的山水城。但水姑却不知道,她在中央谷地中琢磨如何建造山水城时,宝玉也在路村中琢磨给她和青山族长建造怎样一座新居?
    这天后半夜,村寨中寂静无声,宝玉在小屋中定坐,他的小屋就连着青山族长的屋子。周围突然无声无息发生了各种变化。地表泥土涌动出现了沟渠,屋后的石料飞起落在这些沟渠之中,依次砌成地基和墙壁。
    每一块石料都经过切磨,彼此拼接得非常齐整,还以经过了简单法力炼化的黏土粘合。不留缝隙。墙建好了便是屋顶,先铺上两端带子槽的木板,接缝处则用带母槽的木方榫合封口,然后再铺上编织好的草帘,草帘上再压着一些石块,一座建筑便造好了。
    这座建筑与村寨中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