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楼异志》第三卷:该想的人去想第118章:部族结盟[2]

朱楼异志最新章节目录
   ,但祭坛还能运转最后一次,将这些东西都装进去带走是没问题的。而如今看来,那件空间神器恐怕只能用来装宝玉那些石头蛋了。
    山神不言。宝玉也在定境中感悟体会着什么。过了很久,朱明的声音才重新响起道:“孩子,你在干什么呢?”
    宝玉:“我在体会形神中五色神莲的妙用,但是太多太杂了,有莲花、莲叶、莲子、莲茎、莲蓬。”
    朱明:“它们就是你的神器,在形神中就是身心一部分。只是有些妙用以你如今的境界还施展不出来。但你已能施展的妙用,难道还感应不清晰吗?”
    宝玉解释道:“不是这样的,我在想另一件事。琅玕树是不死神药,可以从中体悟出菁华诀。那么五色神莲也是不死神药,它也应该蕴含着另一种辅助修炼的法诀。我好像有所体会,感觉却不是很清晰。”
    朱明:“孩子,你今后再慢慢体会吧。我也期待着你有更多的发现。但现在就不要太勉强了,你应该也累了,去和小天玩一会儿吧。”
    宝玉方才分明是在一种悟道的状态中,上次他将琅玕枝融入形神,体悟到太昊天帝是如何创出菁华诀的,今后又将五色神莲融入形神,自然也有类似的想法。或许这其中真有什么玄机,但宝玉还无法总结清晰,朱明则劝他先去和小天玩耍罢。
    宝玉还是一个孩子,行事符合其天性也许更好。至于督促其勤加修炼,朱明认为好像没这个必要了。
    宝玉跳下祭坛,朝莲池中喊道:“小天,你过来,给你看样好玩的东西。”
    小天从莲叶覆盖的水底悄然潜了过来。突然跃出水面想吓宝玉一跳。宝玉一挥手,手中凭空出现了一根翠绿色的长棍,反倒将小天吓了一跳。这条狗的动作极为灵活,在空中一扭腰竟闪开了迎面打来的棍子。不料这根长棍却会变化,而且还带有弹性,脱手飞去在空中拐了个弯,还是将小天打落在莲池,激起了一片水花。
    他们经常这么玩,小天倒也没生气,反而觉得很有意思,又一次蹦上岸冲着宝玉汪汪叫。它已经看清了宝玉手里拿的是一根莲茎,那是上端的莲蓬自然成熟脱落后宝玉及时从莲池中摘取的。小天感应的很清楚,宝玉手中方才分明无物,这根莲茎是突然出现的。
    它在汪汪叫,宝玉却好像自然就能听懂,他笑着说道:“这根莲茎,你现在可吃不下去了,它已经是我炼成的神器。”
    小天有点不服气,宝玉能变出一根莲茎就了不起吗?拿这种东西当武器,小心被它吃下去!普通的莲花只有莲子和藕茎才可以服用,可是小天并没有这个概念,它只见过五色神莲,就连根节上的须和莲子上的青皮都吃了,不论味道好不好,反正入口即化没有任何残渣,那么这青茎也是可以嚼着吃的。
    听见宝玉的话,它有点不信邪,跑过去咬住这节茎杆吭哧吭哧啃了半天。说来也怪,这东西的质地和口感仍然是植物的茎杆,柔软带有弹性,也没有把它的牙崩着,但它啃了半天就是嚼不碎,松口之后连一个牙印都没留下。
    宝玉哈哈笑道:“已经炼成的神器,怎么可能让你给咬坏了?你想吃它也可以,但除非是我让你吃,可这东西又不好吃,而且吃掉太可惜了!”
    小天露出很羡慕的样子又叫了几声,意思是自己能不能拿去玩玩?宝玉倒也不小气,顺手就丢给它了。小天将之叼在口中跳入莲池,用这根茎杆当棍子去拨弄淤泥中的那些石头蛋,过了一会儿又将整个身子都潜在水里仰面躺着,口中叼着茎杆伸出水面。茎杆中空有九孔贯穿,它拿来当水下通气的吸管玩。
    朱明坐在树得丘上,看着太昊遗迹中胡闹的孩子和狗,微微在叹气,他能让他们就这个样子远去巴原吗?接下来他要教宝玉的并非是修炼秘法,而是人世间几乎无穷无尽的见知,让宝玉明白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又将迎来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也许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一切太过复杂,比那些玄妙的修炼秘法还要难解,时间也来得太早了,但朱明认为时间已经很紧迫。
    ……
    青山族长这段时间也没闲着,筑关修路是蛮荒中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幸亏经过这些年的经营,各部结盟之后,已经可以调集人力物力去做这样的事情。结盟后的各部族也不再独自称族,而是统称为山水氏一族,那么原先的各族则称为“部”或“村”,比如角荣部、花海村,而不再继续使用角荣族、花海族的名称。
    一起修关筑路,也是将各部族人更加紧密的联合在一起、加速彼此融合的过程。从中央谷地到山水关的道路扩建完成之后,青山族长仍然没有修山水城,而是派人往山下走,将一些过于艰险的路段开凿平整,或干脆修一段新路绕过去,重点是在沿途修了十处可供人投宿的驿站。
    前往巴原的山路太长了,青山族长也清楚短时间内不可能全部开凿扩建,所以他首先解决最主要的问题,尽快打通与巴原间的商道联系。
    所以这条路绝大部分地方都没变,今后来往的人多了,自会被渐渐踩平踩宽,只是最难通行的一些节点被打通了,更重要的是来往的人有固定的地点可以休整与过夜。山爷计算了一下,普通商队以牛马驮送货物,从巴原走到山水关大概需要十来天,那么他就在这条路旁依次开辟了十片空地,修筑了石墙、石屋和竹棚。
    这些地点都选择在暴雨时山洪冲不到的地方,既可以避雨也可以过夜,比露宿山野当然安全与舒服多了,但平时并没有人值守,主要就是方便过路者。这件事完成之后,山水城至巴原的商路就等于打通了,此时距青山族长正式受封城主已经过去了半年。
    接下来青山族长仍然没有下令筑城,因为集合各部的壮劳力已经操劳了半年多,是时候该休养生息了,紧接着巴原上就有不少商队来到了山水城。
    中央谷地中早就建有集市,青山族长命人搭建了不少竹木棚屋,围绕一片狭长的空地分布。从高城方向来的商队,带来了巴原上的各种物产,与各部族人交换成山中的物产,又带回巴原贩卖。这座没有城墙的山水城,渐渐出现繁荣之象。
    为什么还不开始筑城?工师大人辛束也问过青山族长城主。青山族长看着那热热闹闹的集市笑道:“不急不急,先让这里发展一会,再过几年我们将拥有更多的人力、物力、修建山水城,彻底开凿扩建道路,可能比我的预计更容易,所以不必着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