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贼吞天下》第四十四章桥葳攻城

三国之贼吞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曹军撤的如此之迅捷,当许康发现时,只余下一座空空的军营而已。
    秉着浪费可耻的念头,许康一边命人监视曹军是否真的撤退,一边派人打扫战场收缴战利品。
    至于追击这种大无畏的念头,他已经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如今的许康军,便是连上张勋的万余兵力,也不过只有三万多人,而且近半带伤,用来防御或许还能激发他们保命的斗志,追击的话,他们连跑都跑不过人家了。
    休息了半天后,许康整训军马,缓缓而退,又撤回到扬州地界。
    许昌城外,自从曹操将天子挟持至此,这座本来无人知道的小城迅速成为天下聚焦的中心。
    经过简单的修葺和整理,如今的许昌城已焕然一新。
    桥葳冲破曹军防线后,将万余伤病和俘虏以及大量的辎重留在了后方,他本人只率领三万精锐士卒,轻装简行迅速扑向了许昌城。
    在城下经过简单的休整后,立刻投入到激烈的攻城战当中。
    本来,在桥葳看来,用他的三万精兵去攻击没有任何防御力的许昌,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或者全天下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但有一人却绝对不是。
    此人便是曹操的首席文臣荀彧。
    荀彧一向以文臣自居,很少涉及兵事。但每当曹操的军事处于危谷或者摇摆不定时,却总能看到他高屋建瓴般的身影。
    当陈宫吕布肆虐兖州时,是他凭借有限的兵力为曹操守住了最后一块儿根据地,并成功说退了当时的豫州刺史郭贡,为曹操重夺兖州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当曹操打败吕布,为下一步行动迷惘时,是他说服曹操放弃攻打徐州的念头转而迎立天子,为曹操争夺天下提供了足以与袁绍媲美的声望。
    甚至在后来的官渡之战中,当曹操欲撤兵而回时,也是他提出了“十胜论”,使得曹操有了坚守下去的勇气,并在最后终于打败了袁绍。
    可以说,荀彧不仅在内政上出类拔萃,便是在军事上的才会也绝不逊于三国时的任何一位兵法大家。只是荀彧很聪明,很少参与具体的作战制定,因为他不想给曹操一个善于揽权的影响,这或许也是他的为臣之道吧。
    只是,当危机真的出现时,第一个挺身而出的往往也是他。
    如今,荀彧就站在许昌城头,单薄的身影在猎猎的战风中,仿佛不堪承受一般,但他却一步未退。
    眼神已经没有了平时的温和,充满了冷冽的肃杀,此时的荀彧已不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书生,而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
    在他面前,是无以计数的敌军,每一个都瞪着猩红的眼睛,仿佛要将他撕碎一般。
    而如今许昌城内的却只有五千守军,且大多是老弱病残。
    虽然荀彧成功说服各世家出兵作战,但也只多得了五千乌合之众而已;鬼搭肩。想要抵挡桥葳手下的三万精锐士卒,目前看来似乎是不可能的。
    但荀彧却强迫自己抛去这个念头,或者说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失败的念头都已经被他舍弃。
    如今的荀彧想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打败面前的敌人。
    桥葳举起战旗,擂响了战鼓。
    上万士兵举着临时做好的长梯,嚎叫着向城墙冲去。
    一场惨烈的厮杀不可避免的在城墙间上演,这是决定命运的一战,不仅关乎袁术和曹操二人的未来,更关乎二人手下数以十万计的将士的命运。
    因此,从一开始双方几乎就投入了所有的能力在奋斗,在拼杀。
    与此同时,在连绵不绝的豫州南部山区中,曹军大队正焦急的赶路。
    同样焦急的还有身为首领的曹操,如今的许昌城内不仅有天子,还有他曹氏满门,更有他欲经略天下的雄心。
    一旦被毁,他很难想象自己是否还有能力再一次站起来。
    这时,曹洪和曹仁分别来到他的面前。
    曹仁首先道:“三千骑兵已经集结完毕。”
    曹洪亦道:“两千虎豹骑已经集结完毕。”
    曹操强迫让自己脸上充满自信,笑道:“很好,现在我命令你们带着这五千骑兵马上赶往许昌城,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到我大军回来为止。”
    “遵命。”
    五千骑兵呼啸着远去,同时带走的还有曹操那颗紧张的心。
    袁术大帐内,又一次的攻击失败让他颜面扫地,尤其是在得到张勋败退,桥葳攻打许昌城的消息后,越发使他焦躁起来。
    “这个桥葳太不像话了,既然冲破了封锁,就应该前来中路与我汇合后再一起攻打许昌城,这样方万无一失。”
    阎象心中暗叹,袁术率领十万主力大军冲不破曹军的三万封锁,如今对能够冲破封锁的桥葳不说不表扬,反倒抱怨起来,当真是令众将心寒。
    但他也知道这正是袁术的性格,不好规劝,只得道:“桥将军也是眼见许昌城空虚,战机难得,故而自作主张,还请主公勿怪其专权之责。”
    袁术其实只是抱怨一下而已,他虽然傲慢、贪婪,但绝对不傻,知道现在情形可以说正是桥葳给他带来了最佳的战略机遇,只要拿下许昌城,这一仗他就胜了一大半了。“阎主薄不必担心,桥将军虽然专肆,但毕竟有功在先,只要他攻下了许昌,本侯不但不怪罪他,还会对他大大的褒赏。”
    “主公明察,想必桥将军知道后也会感恩涕零的。只是曹操已经回援许昌,若不赶快派出援兵,臣怕桥将军不是那曹贼的对手。”
    袁术先是得意一笑,听完阎象的话后随即苦下脸来。“面前的曹军着实可恶,待本侯亲自领兵一定要将其击败。”
    阎象吓了一跳,十万大军迁延不进就是因为这位主公乱加指挥所致,如今他不知悔改,竟然还要亲自领兵。“主公息怒。主公乃千乘之体,万不能不顾自身安危。攻打曹军之事,遣一大将即可。”
    袁术也就是做个姿态,让他率兵冲锋,他哪有那个胆子,闻言就坡下驴道:“既然如此,纪灵听命。”
    “纪灵在。”
    “命你统帅全军,务必于半天之内,攻破曹军防线;重生之狂霸天下。”
    “遵命。”
    阎象暗自松口气,主公终于看出症结所在,愿意放权了。还好,不是无可救药。
    当下,纪灵将三万大军分成三队,以不停歇的节奏连续进攻了两个时辰。
    对面的曹军早已是精疲力竭,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攻击,终于溃散。
    袁术不敢怠慢,留下万人守卫辎重后,带领五万士卒轻车简骑快速向许昌城推进。
    许昌城外,战事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呈现出胶着之态,荀彧虽然不会冲锋杀敌,但他眼光独到,每次总能找出敌人军事进攻中的薄弱环节,然后派出仅有的两千突击部队进行反击,迫使桥葳军始终不敢放手攻击。
    战事已经持续了两个时辰,桥葳军损失了近三千人,竟未曾登上城墙一步。
    桥葳的心情可想而知。
    就在他考虑是不是再开辟一处战场,好使曹军首尾不能兼顾时,一阵密集如雨点般的可怕声响传入耳膜,甚至连大地都开始震颤起来。
    熟悉军事的桥葳自然明白这是骑兵冲锋造成的现象,而且从其近乎恐怖的气势来看,绝对不是自己所属的扬州骑兵所能造成的。
    一支如黑龙般蜿蜒咆哮的骑兵队伍出现在众人的视线内,并迅速向战场靠拢。
    直到此时,桥葳的探子才来报告。“曹军骑兵从西南方赶来,数量在五千左右。”
    桥葳心中硅怒,“我都看见了,还用你报吗?”不过,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
    “鸣金收兵。”桥葳虽然不甘,但现在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曹军骑兵显然也看到了正在攻城的桥葳军,一边奔跑一边整理阵型,竟似要发动攻击一般。
    桥葳讶然,对方这么快赶来,肯定是长途奔袭。不先休息一下,恢复马力,竟然这么快就要转入进攻?
    果然,曹军骑兵离他的队伍越来越近。
    一股被轻视的愤怒瞬间充满心胸,桥威大吼道:“布阵。”
    虽然谈不上精锐,装备有些落后,士气有些低迷,但这些毕竟是自己训练多年的战士,桥葳对他们还是有些信心的,绝不允许任何人如此瞧不起自己。
    宽大的圆形阵很快布设完毕,长枪手和刀盾手间杂着位于最前方,使整个阵型看起来像缩起身子的刺猬。弓弩手藏于其后,作为火力输出单位,随时准备着给予敌人密集打击。
    阵型虽不复杂,但能这么快布设完成,也充分显示桥葳的大将之名绝不是侥幸所得。
    面对如此难啃的硬骨头,曹军毫不畏惧,义无反顾的冲了上来。
    “弓弩手射击。”密集的箭矢只发射了两轮,曹军的前锋已经冲撞在了整个阵型之上。
    长矛刺穿了奔马的身体,甚至有的连上面的骑士一块儿刺穿。但强大的冲击力,终究还是把桥葳军的阵型撕开了一个缺口。
    桥葳脸色苍白,没想到曹军的战力竟是如斯之强。
    但他虽惊不乱,令旗挥舞间,整个阵型开始移动,想要凭借人数的优势将这些曹军骑兵包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