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贼吞天下》第三十六章下曲阳会师

三国之贼吞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许康说的自信满满,但其实他自己也明白,兵者诡道也,如果你说你可以掌握到战场上的每一场胜利,那么恭喜你,你离败亡已经不远了。
    他现在这么说,只是为了糊弄一下老实人周仓而已。
    果然周仓没有了疑问,至于其他人也心满意足的告辞离去。
    毕竟是大胜,众人还要下去带着兄弟们好好庆贺一番呢。
    说来也讽刺,昨天好像也是在庆祝,今天又庆祝,让人感觉怪怪的;狼少枭宠呆萌妻。若是皇甫嵩再来一次偷袭的话,那乐子就大了。
    看到人已经走光,许康瘫坐在地上,神情说不出的疲惫。
    管亥轻步走了进来,看到许康疲惫的样子,有些犹豫的叫道:“大人。”
    许康摆摆手,指着地上道:“坐吧。”
    管亥也不推辞,席地而坐道:“大人真的要我回青州?”
    许康道:“不止是你,青州营的所有兄弟都要回去。”
    管亥惊讶道:“这怎么能行,我们都走了,大人怎么办?”
    许康笑道:“别把我说的跟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似的。我还用你们照顾?”
    管亥依旧固执道:“我走了谁来保护你?”
    许康道:“龚英莲的武艺可比你好多了。”
    管亥顿时涨红了脸,说不出话来。
    许康又笑道:“好了,我知道你担心我的安危,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我比你们任何人都担心。不过,我的命硬的很,老天爷不收的。”
    “这次你们都回去,剩下的人越少,我才能有更自由的选择。到时候我想走便走,想留便留,谁也奈何不了我。”
    管亥惊讶道:“难道还会有人为难大人不成?”
    “以防万一嘛。”许康道:“还有那个周仓,武艺不错,虽然笨了些,成不了大将,但也可以收过来为我们所用。至于那1万道兵你跟关大哥说一下,让他给安置一下,不能让他们再回来了。”
    管亥一一答应,直到许康吩咐完毕,才起身告辞。
    次日中午,广宗东门,一支长蛇般的队伍从城门内蜿蜒着伸向远方。
    千俩木板车一字排开,由于缺乏拉车的牲口,很多车子只能用羊做动力。
    这是广宗城所有的家当,虽然其中很多都是一些破烂。
    但它们是这8万道众目前仅有的东西了。
    所以许康并没有阻止他们,这些人抛家舍业跟着张角,本来以为可以过上太平天国一般的日子。
    谁知道如今张角两腿一伸,什么都不管了,而他们则只能继续颠沛流离,变成叛军被人追杀。
    他们现在很多人已经明白黄巾军的颓势,所以当听到要开往青州的决定时,竟然没有人反对。或许对他们来说,离开冀州这个伤心之地正是他们所希望的。
    许康对身旁依依不舍的管亥道:“好了,周仓已经走的不见人了,你这个统帅怎么还能留在这里。”
    管亥眼角有些湿润,道:“你自己要保重。”
    许康点点头,也有些动情道:“你也要小心,我虽然跟周仓说此次任务很简单,但很多东西是要随机应变的。”
    管亥点点头表示明白。然后领着剩下的3000多青州兵护送着八万道众缓缓离开。
    看到大军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杨凤道:“怎么样?送走了他们,我们怎么办?”
    许康道:“还能怎么办,让大军再休息一天,明天我们就去下曲阳。”
    “能告诉我,你真正的计划吗?”杨凤的话似乎是梦呓,让人琢磨不透;[综]我有黄金屋。
    许康愣愣道:“什么?”
    杨凤看着许康的眼睛,认真道:“为什么要带大军去下曲阳?现在最佳的方案应该是带领大军北上与黑山的张牛角汇合才是。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实力才能保存,才可以策应下曲阳的道众,才能更长久的抵抗官军的进攻。你别告诉我你没想到这些。”
    许康心中一惊,他确实没有想过要为黄巾军的长远考虑,他只是希望黄巾军能帮自己拖住官军直到明年的到来,所思所虑难免不够全面。再加上他本来就有自己的打算,只是不知现在合不合适告诉他。
    “这可是大伙一致同意的,我能有什么办法?”许康终究没有冒险,他虽然和杨凤谈话投机,但这事毕竟牵涉到自己的身家性命。
    杨凤无所谓的道:“说的也是呢?”
    突然之间两人之间似乎隔起了一道无形的高墙,不复以前的交心。
    二人再无其他话说,只好各自离开。
    官军大寨,皇甫嵩一天来忙忙碌碌,不停的安抚着溃逃回来的将士们。
    虽然在外面他表现的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给士兵们说着各种各样的希望,但回到自己的帅帐后,却神色黯然,对着烛光呆呆出神。
    虽然又有大批的士兵回营报道,大营的军力已经上升到近4万人。
    但这一次广宗惨败,损失兵力之重依旧是黄巾军叛乱以来仅见。
    即使他以前战功无数,此次恐怕也是罪责难逃。轻则丢官弃爵,重则性命难保。
    就在皇甫嵩忧心不已的时候,谋士阎忠突然闯了进来,兴奋道:“大人。贼军撤军了。”
    皇甫嵩疑惑道:“撤军?”
    “是,探子来报,今日中午数万贼众已经离开了广宗城南下了。”
    “什么?”
    “肯定是因为将军的那一把大火烧光了敌人的粮草,他们坚持不下去了。”
    皇甫嵩顿时兴奋的来回走动起来,随机又黯然道:“就算他们要撤军,我们也没办法进攻了。”
    官军现在士气低落,他比谁都清楚。
    阎忠在军事上或许不懂,但政治上的眼光却极为敏锐,道:“贼军撤军,在军事上或许我们无能为力,但大人的问题却能迎刃而解。”
    看到皇甫嵩疑惑的眼神,阎忠接着道:“只要得到广宗城,大人对朝廷的交代也就有了。”
    皇甫嵩神色一动,显然也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月的天气已经开始转冷,大中午的太阳看上去懒懒的,让人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许康组织起大军正准备离开,突然探马报说,官军的军队竟然也开始集结,并向这边赶来。
    裴元绍如今已经收编了5000人马,并自告奋勇的做起了许康的亲卫军。
    听说官军再次领兵前来,裴元绍惊讶道:“这皇甫嵩还真是难缠,这种时候竟然还敢过来。”
    由于后勤物质已经被各军将领“自觉”的瓜分了,杨凤这个后勤将军已经失业,如今的他被许康招来做了自己的军师;嫡女有毒之天娇悍妃。闻言笑道:“皇甫嵩哪是来打我们的,他们是来送我们的。”
    许康愣了一下,也明白过来。感情皇甫嵩是来抢夺广宗城好冒功领赏啊。
    霎那间,许康对皇甫嵩原来的好感消了一半,坏笑道:“哪能让他们这么容易就得到广宗城。裴元绍听令,等我大军离去后,马上放火烧了整个广宗城,我要让广宗城寸瓦不留。”
    裴元绍欢快的答应一声,领着手下就跑走了。
    等其他军队都离开,裴元绍一把大火将本来就破烂不堪的广宗城烧城了一片白地。
    皇甫嵩看着破败的广宗城,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伤感。
    阎忠却笑道:“这样也好,黄巾贼帮我们消灭了所有证据,我向朝廷呈报的这篇奏章更加无懈可击了,大人看一下吧。”说完,双手将奏章递出。
    皇甫嵩接过来,翻看了一遍。
    里面介绍了广宗之战的过程:虽然大致都没有错误,但经过文人手中妙笔的加工,一些侧重点已经不同,使的整篇文章的意思也有了极大的差别。
    这篇奏章给人的感觉就是皇甫嵩率大军强攻广宗城,虽然损失惨重,但仍奋勇杀敌。最后斩杀敌人10余万,最主要的张氏三兄弟中张角病死,张梁被杀一事被着重点出。
    皇甫嵩叹口气,道:“谢谢。”
    阎忠一愣,道:“东翁何必说这种话,我本就是你的谋士,为你解危乃是分内之事,何谢之有。”
    皇甫嵩点点头道:“命快马送进京城吧。”
    这本奏章一呈上去,灵帝顿时大喜。他才不在乎自己的士兵死了多少。
    他在乎的是张角以及他的那两个造反的弟弟死了没。
    听到张角的死讯后,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立刻颁发奖励,犒赏三军,抚慰伤亡。
    对皇甫嵩的英勇无畏也是大加赞赏。
    不过,这都是后话。
    如今的许康率领7万大军一路上趾高气扬从广宗直下下曲阳。
    袁绍和郭典根本就不敢阻拦,甚至主动撤出一段防线让许康的大军通行。
    下曲阳,张宝亲自率领众文武出城迎接。他虽然心疼于张梁的战死,但还是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招待到来的黄巾众将。
    如今,下曲阳里随着两军的会师,黄巾军有兵14万,实力大涨。
    已经有能力对官军进行反击了。
    另一边,袁绍见黄巾军实力大涨后,立刻向皇甫嵩求救。
    皇甫嵩驻军广宗本来就只是做个姿态,好让别人看到他确实打下了广宗。
    其实现在的广宗已毁,已经没有了留守的必要。
    皇甫嵩接到袁绍的求援信后,立刻率领4万大军南下,与袁绍和郭典的2万大军在下曲阳城外汇合,使得官军的兵力也增长到了6万人。
    于是,无论是黄巾军,还是官军都完成了在下曲阳的会师,双方最后的大战即将展开。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