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贼吞天下》第二十八章卢植的危机

三国之贼吞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许康成为后军统帅自然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严政,尤其是他从张宝口中得知关于整改的方案也是出自许康之手时,许康能明显的感觉到他看自己的目光都是绿色的,像狼的眼睛一样。
    但毕竟这是张宝亲自任命的,他还没有胆量敢公开反对。
    在许康接到任命的当天,他就立刻开始着手工作。
    招募人手,接手仓储。对于后勤的管理,也算是许康的老本行了。毕竟在幽州时,他首先接触的就是这些东西。
    冀州属于华北平原,一直是最主要的粮食产区。
    而粮食在古代拥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
    黄巾军每到一地,第一抢的就是粮食。
    因此当许康查看库存时,着实为下曲阳的储粮而震惊。这可是足够让10万人吃上一年的储备粮啊。
    虽然下曲阳的人口超过了10万人,但吃上7。8个月还是没问题的。
    怪不得严政敢抢来这么多人,原来他这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啊。
    其他抢来的后勤物质也不少,这些可是黄巾军抢了大半个冀州得来的,不过浪费严重。
    而且很多物质无法有效利用。
    比如铠甲,本来许康以为黄巾军中并没有铠甲,因为很少有人穿;俏皮甜妻,首席一见很倾心。
    谁知一查库藏才发现,竟然有整整五千具皮甲无人认领。
    经过查问,竟然是因为很多军队对分配铠甲的方案不满意。嚷嚷着不让分。
    许康得知这个结果后,简直是苦笑不得。
    一恼之下立刻强令全部铠甲都给了廖化的前锋营。
    毕竟前锋营承担着战争中最危险的突袭任务。
    在这一点上,严政非常不满。以前分不分他都不在意,因为所有军队都归他指挥,分给谁,对他都无所谓。
    但现在前锋营是他的老对头廖化管理的。
    下曲阳这么多铠甲全分给他了,自己控制的左中右三个大营竟然连一套都没捞着,这让他在一众手下面前如何交代。
    所以他特意找到许康,希望重新分配这些铠甲。
    但许康早料到会有将领来索要,所以一得到张宝的同意,立刻命人将所有铠甲秘密送到前锋营中。
    所以面对严政只有很抱歉的说,已经没有办法追回来了。
    严政如何看不明白,当下便拂袖而去。
    紧接着后军营的大门就被数千太平军士兵团团围住。
    许康大吃一惊,后军虽然也有兵万人,但大多是各军挑剩下的老弱,没有什么战斗力。
    幸好许康的5000青州兵依旧归他指挥,毕竟这后军有大量仓库需要看守。
    许康立刻命人去召集5000青州兵,一旦齐备,立刻组成10个方阵,跑出营外。将正在营门口大声喧哗的乱兵包围了起来。
    这群乱兵眼见大队步兵手执兵刃赶来,也很心慌,立刻缩成一团。
    许康策马走到大军前面,道:“扰乱军心,聚众闹事,你们可知按军法当斩。”
    有一个乱兵叫道:“我们才没有闹事,我们只是要求公平对待。凭什么前锋营的人都有铠甲,我们其他三营却一件也没有。”
    许康一点都不想和这些人废话,因为他们明显是被人教唆着来的,无论怎么解释,他们都不可能接受。
    于是许康冷冷道:“后勤分派,乃是经过人公将军同意的,不需要向你们任何人解释。你们是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该给你们的一定会给你们,现在不给你们自然有将军们的理由,你们没资格问。”
    众士兵面面相觑,竟不知该怎么反驳他,有几个还要喧哗。
    许康已经接着道:“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一个是念你们是初犯,放下武器,各回军营,此次事件我不再追究任何人的责任。第二个就是拿起你们的武器和我的这些士兵拼个你死我活。”
    “那结果就是要嘛我们现在就杀光你们;要嘛你们杀光我们,离开这里,然后等着人公将军派兵再杀光你们。”
    “你们要选择哪一个?”
    这还用选择吗?第二个选择可是无论怎样都是死。
    许康接着又道:“我现在给你们10个数的时间,快点给我考虑。开始数数。”
    “是;隐婚前妻疼你入骨。10。9。8——3。2。1”
    随着最后一个数字响起,许康的手慢慢举起,而周围士兵也随着许康的手慢慢举起了手中的武器。
    “嘡啷”,兵器掉落地面的撞击声,顿时不断响起。
    数千大军最终选择了投降,这个结果在许康意料之中,这些人只是兵痞无赖,绝对没有慨然赴死的决心。
    这边,许康刚遣散了这几千乱兵,张宝就已经打马赶过来了,身后还跟着上百人,副帅严政也赫然在列。
    “人呢,乱兵呢?”张宝急道。
    许康上前见礼道:“乱兵已退,将军不必担心。”
    张宝松了口气道:“好好,你能兵不血刃说退乱兵,足可见真本领。”
    严政脸色数变,连忙道:“许将军的本领确实有目共睹,但乱兵也不可不慎重对待。乱兵起因皆是辎重分配不均所致,不如改之以顺军心。”
    许康心中冷笑,没想到这个严政到有些本事。竟然在这里等着自己呢,便道:“不可,若是因乱兵作乱而随意改军令,那以后军令一旦被士兵不喜,必然群起仿之。到时候兵若再乱,我们是改还是不改。若不改,乱兵又起,若改之则军威何在。”
    张宝也是点头称是,这军令终究还是没改。
    张宝道:“那对这些乱兵如何处置?”
    要是以许康的心思,这些兵痞全杀了最好,想当年他在颍川可是一口气杀了1000多军官呢。
    在这里杀个2。3千士兵也影响不了什么战力。
    而且若是能因此提高军队的凝聚力,那么反而有益无害。
    但也知道这个决定不要说严政,就连张宝也不会同意,只好道:“属下已经跟他们约好,此次一概不追究,如若再犯,定斩不饶。”
    “说的好。”张宝也喜道。
    在许康的建议下,廖化对前锋营加紧了操练,使前锋营的战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而其他三营,由于前锋营的刺激,严政也不敢像以前那样放任他们,开始加紧训练。
    如今,整个下曲阳的军事面貌竟然因此焕然一新,战力也在稳步提升中。
    与此同时,豫州刺史府内。王允对着一封书信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他剿灭彭脱后,从黄巾贼那里无意中找到的他们与张让门客来往的信件。
    这可是罪证,是扳倒十常侍的最大武器。
    从拿到这封信的那一刻,王允就被一种幸福和冲动控制着。
    士大夫们上百年来与宦官的斗争从来没有占据过上风,可是这次不一样了。
    这次证据确凿,而且宦官触犯的也是令当今皇上最痛恨的黄巾贼。
    想想封谞、徐奉。王允几乎看到了自己打败十常侍,成为国家英雄后接受民众欢呼的场景。
    他又忍不住想起了皇甫嵩临走时的话,“国家正处于内乱之际,朝廷应以稳定为主。不可以党争而废国事。”
    真是武夫之见,王允对皇甫嵩的话很是不屑;狼少枭宠呆萌妻。
    皇甫嵩始终是武夫出身的士大夫,纵然熟读诗书,在道德上也无法与他们这些文人士大夫相提并论。
    国家内乱的根源是什么,是黄巾贼吗?不是,是十常侍。
    只有除掉了十常侍,国家才能真正的安定起来。否则,就算杀了张角,只要宦官还当政,那么动乱就永不会停息。
    所以王允绝不会放弃这次难道的机会,他立刻起草奏折,像灵帝告发张让与黄巾贼的关系。
    灵帝接到奏章后,果然大怒,立刻召问张让。
    但是王允太小看张让了,更小看了张让和灵帝之间的关系。
    当灵帝看到张让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赌咒发誓说没有与黄巾贼有任何关系的时候,他相信了。
    是啊,这可是自己的阿母啊。怎么会做伤害自己的事情呢?
    这世上只有不孝顺的子孙,哪有不疼自己孩儿的母亲呢。
    于是此事不了了之。
    但怎么可能就这么算了呢?
    张让很快召集齐了其他几位老伙计一块商量对策。
    张让直言,王允的这次告御状,绝不是单纯的个人行动,很可能是士大夫对宦官打击的开始。
    自从黄巾贼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扩张起来后,宦官已经与士大夫达成了一种默契。
    宦官收敛了许多,不再对朝政尤其是军事指手画脚,任由士大夫们去决策。
    可现在眼看军事节节胜利,平定黄巾军指日可待,士大夫们开始不安稳了。
    更主要的是,以前宦官牢牢控制着皇权和中央军,所以无论士大夫们怎么闹,宦官总能压他们一头。
    可如今士大夫掌握了朝政和中央军,那么宦官的安全保障就彻底没有了。
    若是到时候士大夫平定了黄巾之乱,然后勒兵进京,用武力威胁皇帝除掉他们这些宦官的话,他们就真的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而且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就在前几年,司徒刘郃、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步兵校尉刘纳等就共谋要诛杀他们,若不是他们的消息灵通,提前下手,恐怕现在早就不知死在何处了?
    既然觉得士大夫们可能动手,那张让几个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张让道:“皇甫嵩,朱骏二人虽然与咱们的关系不好。但他们是武人出身,那些文人士大夫一向也瞧不起他们。所以暂时以安抚为主。”
    赵忠道:“其实最难办的是卢植。他是当世大儒,世家出身,为人清高,做了十几年的尚书,深得士大夫们的尊崇。”
    “而且这次领兵出战统领军队最多,地位最高的也是他。”
    “此人现在已经俨然是世家的领袖。”
    “若是让他再打败张角而回,凭此军功将再无人能制。”
    “没错,到时候连皇上都要对他礼让三分,他要对付咱们还不是手到擒来。”
    “所以绝不能让他成此大功。”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