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扬传》第二百四十九章玉门[2]

大唐李扬传最新章节目录
   能说了,他说让你去一个地方,还说你知道,还说不能带别人不然就不要见了,还说你肯定有手下要去,还说让他们都滚蛋。”扑哧一声笑道,“还说你肯定会愁死,肯定不敢去!因为你是个惜命的胆小鬼。”摇头晃脑有些滑稽。
    李扬有脸sè很难看,摆手让刘一带下去说道:“去让家人好好的管教。”
    刘一出去拍着孩童的后脑笑道:“真是童言无忌。”便将他抱起低笑了几声朝街坊而去。
    “苍头,备马。”李扬的心里气极喝道。
    李苍头朝他拱手道:“是,老朽这便去。一并说与脱不也花小心的跟着。”
    “算了,还是我不人去的好,可不能真让那人耻笑了。”李扬摇头。
    “这?”
    “快去!本官倒要看看是何人。”一句胆小鬼将李扬的内心燃成了火,自是不与人话柄。
    “是”李苍头退下准备。
    北道玉门,至寿昌西北一百一十七里。又道旧关。后汉定远候班仲升(名超)在西域上疏曰:“臣幸得护西域,如自以寿终屯部,诚无所恨,恐后代谓臣没西域,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域!臣不敢望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此玉门关就是北道玉门。
    现已残破,失去了往rì的车马碌碌、人声啸啸,只留了一道高高的关口挡着半墙高的黄沙,向世人叙说着人间的苍桑。
    一匹钝马放任自随,不住的用蹄刨着地面,想从里面找出可食的草根,听得有动静,将头抬起,双耳耸立朝来声方向,嘶叫数声以示自己的存在。
    断垣之上,一人盘坐于上,啸声长呜,引正在奔往这里的李扬注意。
    加急一鞭,来到竟前,指了喝道:“你是何人?”
    那人笑而答道:“来者皆是缘,随意找个地方坐下;论我和土著的二三事。”见李扬将马放开走到一处yīn影下,纵身一跳便从上而下落来,走到近前拱手道,“李寿昌别来无恙?”
    “是你?”李扬看的惊住,这不是那rì的乞丐么,但看如今白袍净面,腰悬宝剑,好一个浊世的佳公子,风度之雅,让众多儿郎折腰,不免些有自愧起来。
    “是我,在下河东柳思成!”潇洒的回道,“如鄙人猜的不错的话,你便是河东云州李扬了。”
    “正是本官”有些自卑,便用身份来搬回少许。
    柳思成很满意自己给李扬的压迫感,不由的小看了李扬,又道:“那rì是迫不得已,请李寿昌见谅。”
    “哪里,本官还得谢过柳侠士,若不是你提前示jǐng,怕是我与娘子都会遭了毒手,李扬有礼了。”李扬退后一步堪堪躲过那逼人的气势,施礼道。
    柳思成见此微笑:“无他,只是举手之劳罢了。”
    “那么,本官问你,那些死去的马贼也是你所为了?”李扬轻声的又问。
    “呵呵,好大的官威”柳思成淡淡的一句就将李扬营造的官场击溃,紧迫一步笑道,“难不成还要将我这个救命的恩公绳之以法么?那么尽请来吧,柳某甘心就擒。”
    李扬哑然,处处落于下风,随笑着摆手道:“恩公说笑了,只不过是在下随意问问而已。”
    “哦”柳思成转身背过道,“君看这苍茫的天地如何?”
    李扬深吸气,前一步站于柳思成之左道:“天之幽,无边无际。地之阔,浩浩荡荡。斯人为尘土,随波逐流而已。苍茫何来?不外乎心之境也。”
    柳思成回看了李扬一眼,有些惊异的道:“君是入世的佛陀?”
    李扬抓住这难得的机会,高声说道:“哪一人不是佛陀,那一佛陀不在世间!”
    “好,好的很。那老子有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又是为何?(摘自道德经二章)”柳思成赞赏而道,又提一问道。
    李扬朝天一拜,回道:“南云真人(庄子)云,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摘自庄子,齐物论)一切皆是因果,物即是我,我即是物。”
    “善!朋党比周之誉,君子不听;残贼加累之谮,君子不用;隐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货财禽犊之请,君子不许。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闻听而明誉之,定其当而当,然后士其刑赏而还与之;如是则jiān言、jiān说、jiān事、jiān谋、jiān誉、jiān愬,莫之试也;忠言、忠说、忠事、忠谋、忠誉、忠愬、莫不明通,方起以尚尽矣。(摘自荀子,致士篇)又做何为?”柳思成点头言道。
    李扬想了想道:“此之谓君待士之道,衡听、显幽、重明、退jiān、进良之术也。扬为一方县令,只求导扬风化,抚字黎氓,敦四人之业,崇五土之利,养鳏寡,恤孤穷,审察冤屈,躬亲狱讼,知百姓之疾苦。(摘自唐六典卷三十)保境安民,合其安居乐业,替圣上分忧,替大唐守土足亦!”
    柳思成注视李扬许久,缓缓而道:“那娶妻当为爱护,为何又接二连三的再纳好人家之女数人。君不见寿昌境内饥者企天而食,无妻者辗转难寝,你一人独霸天之娇女若干,这难道也是士之所为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