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阀1909》274华盛顿会议

新军阀1909最新章节目录
   华飞在蒙古的问题最终选择一种折中的方案,并不是因为有更好的办法,只是,以当前的局势来说,这是最稳妥,最合适的办法。在国家
    依旧没有完成事实上的统一,在日本还是个巨大的威胁,并屯兵东北的时候,在社会基建,民生,教育,科技,工业等等领域都需要大力
    建设发展的时期,华飞委实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经营蒙古。
    对现在的中央政府来说,出兵蒙古是为了国家的主权核心利益,而采取刚柔并济的折中政策,同样也是为了国家的核心利益。只要可以维
    持国家的统一,蒙古目前还是以自行发展为主,中央不仅没有财力,也没有太多的经历去发展建设蒙古。所以,与其一开始就大刀阔斧地
    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从而激起蒙古上层的反抗,让蒙古成为一个麻烦的集中营,还不如暂时退一步,以待在合适的时机,再开始渐进的改
    革。温水煮青蛙,总比钝刀割肉,成果收获要大。
    蒙古的风波刚刚平定,远在欧洲的战事却进入关键**的决战。自从国防军在付出一定代价后拿下秋明及叶卡捷琳堡后,尼古拉二世也回到
    了俄国国内,全面指挥境内的白军,展开对红军的大反抗。而驻扎在叶卡捷琳堡和下塔吉尔及秋明三城的国防军,在得到十三军的补充后
    ,加上后勤人员,兵力约有十万左右。实力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得到一定的加强。
    并且协约国干涉军和白军联军在西部北部两线同时发动的大规模,也对苏联红军的实力造成莫大的损失。只是这一切不是苏联红军面对的
    最大的危机。对于现在的苏联政府来说,他们最大的挑战还是尼古拉二世的回国。
    众所周知,当初俄国内战打了几年,白军的失败因素有很多种。然而俄国因为皇室的被杀,失去了正统上的统治者,导致反抗努力四分五
    裂,最后以失败而结尾。
    在俄国内战时期,俄军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强,正一战时期与德国人的战斗中,几乎没啥大的作为。不过经过几年的内战,许多原本还是贫
    民工人的平民百姓,如今已逐步成长为合格的战士,这也是为啥秋明和叶卡捷琳堡的二场战斗,给国防军带来不小的损失的原因。
    尼古拉二世的回国,不仅让苏联政权的合法**遭到完全的颠覆,对于普通士兵的士气打击,也是致命**的。双方士气的此消彼长,直接就
    在战场上表现出来。
    尼古拉二世回到俄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布重新登基,开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政治改革法案。某些法案,还是尼古拉二世在中国期间学习的
    经验。但是这些改革并不是如中国那样,是为了深层次的发展。尼古拉的改革法案,更像是宣示一种新政的气象。至少对于目前的沙皇来
    说,他是不可能模仿中国新中央政府,对于官商的严格分离,对于官僚资产阶级的严厉杜绝。
    这次的改革,既回避了对利益阶层的损害,又让普通民众看到了新的希望。作为俄国皇帝,皇权在俄国民众中的影响还是深远的。所以尼
    古拉二世的重新登基,就意味着红军武装为叛军武装,对于普通士兵的抵抗意志,造成了毁灭**的打击。
    十月,金秋时节,而对整个欧洲和俄国境内来说就将进入漫长的冬季,有些地方已经下了第一场雪,预示着今年的冬天,恐怕又是一个难
    熬的寒冬。
    自从俄国干涉军初次反击对红军造成重大伤亡,开初步扭转之前的不利态势,在俄国南部地区立稳脚步后,联军司令部筹划已久的新一轮
    反攻计划发到各军指挥部,要求在大降雪来临前,对红军展开新一轮的攻势,以求在来年春天后,可以彻底完成俄国的战争,开从俄国撤
    兵。
    而此时的中国国内,在完成对蒙古的收复后,举国文人学时们都情不自禁地沉浸在自辛亥年后,国家终于处于一种事实上的和平安定的局
    面。而新的南京中央政府把原先在自治区普及的一系列利商促农的政策向全国的普及,更是得到了大部分民众的支持。
    而在新的中央政府重点打击几名官僚资本企图干预**纵地方征服后,一部分官僚资本悄然准备向国外转移资本,而更多的人,则是持静望
    观察的态度。国家军力的发展,尤其是对外用兵上,先后战胜日本,俄国等世界**强国,一扫几十年积弱的自卑和屈辱,展现着一个新兴
    崛起的大国国际形象。而这一切,不正是当年无数先人志士们为之奋斗,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最终追求和理想嘛。
    虽然国家离真正的强大和崛起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去走,但至少在许多的青年看来,如今的国家,已和昔日的那个贫弱,落后的国家完全
    不一样了。在政府积极进取,整个社会也呈现着一种全新的发展景象。
    不过,反对者却并没有因此偃旗息鼓。尤其是在东北还被日军占据的情况下,国防军却被派遣往俄国干涉人家的内战,更是被人攻击的重
    点。那些尖锐的不知出于何种目的的评论家们直言不讳地道,华总统所谓国家核心利益的观点,实在是非常可笑的幼稚举动。在东北事实
    上的国土被人占据的时候,他却惦记着那些已经分割出来几十年的江东土地。这些人肆无忌惮地嘲笑着,华总统这是做梦啊,真是一个爱
    做梦的总统。
    做梦?当在一次公开的场合下听见这种评论时,华飞却实实在在懵了下。半晌,他才端着酒杯自嘲地笑着道,是啊,或许,我们还真是一
    群爱做梦的笨蛋吧。可如果没有我们这些依然存在和那些在国家复兴历程中死去的梦想者的话,我们的国家现在会在哪里?我们的民族,
    何时才能在沉沦中重生?
    华飞的这句话类似于自言自语的话被在场的记者记下来,随后发在次日的报纸上,令媒体上的批评者鸦雀无声。许多人站出来说,那些指
    责总统是个爱做梦的笨蛋的话,那至少无数为国家未来的梦想者们,他们付出了许多许多,并换来今天的成就。而你们,这些只会动动嘴
    皮子的文人们,你们做了什么?用你们的骂声,来维持你们个人的生计吗?
    这些只不过是一些**曲,远在俄国的国防军收到国内的电报后,对于冬季大反攻计划不是很积极。对于联军司令部和尼古拉特使要求国防
    军攻打比尔姆,基洛夫,伊热夫斯克,客山等四座城市的协议,国防军临时统一指挥部借口物资补充不足,弹药不足为借口,只愿承担比
    尔姆和基洛夫二座城市的攻击任务。至于伊热夫斯克和客山一线,国防军则声称无能为力。
    在联军司令部多方协调无果下,眼看冬季的步伐越来越近,攻势时间势必不能再拖延下去。于是联军开始调兵遣将,必要的话,伊热夫斯
    克和客山可以暂时不取,而仅做防守即可。那样,等伊热夫斯克的红军为了救援比尔姆等地的友军,而出兵叶卡捷琳堡时,看你们国防军
    回不回兵防守。
    但是国防军在攻占叶卡捷琳堡等城市后,对于向江东输送本地的物资矿产等非常积极外,对于攻打比尔姆似乎并不十分热衷。在接受了干
    涉军司令协调部的命令后,三个军的国防军仅仅派出二个师的部队前去比尔姆方向,做好与联军同时发动大反攻的阵仗。
    在顿河即将迎来冬季的第二场大雪时,俄国国内全部爆发自内战爆发以来的最大规模战役,红白双方的一共投入多达一百五十万左右的战
    斗兵力,在长达上千公里的战线上,全部爆发决定生死的大战。
    然而,在这场无比猛烈的战斗中,比尔姆一线的状况却有些迥异于他地。二个师的中国国防军虽然也和各地的干涉军一样在同样的时间内
    发动攻击,但是别看这样的枪炮声打的无比火热,但是却几乎很少看见他们对比尔姆发动攻城冲锋。偶尔的攻势,也令人困惑不解,通常
    都似作秀一般,雷声大,雨点稀,就更别提有啥战果了。
    而国防军阵地上,国防军的那些底层军官们却把嗓子都喊哑了。弟兄们啊,枪声给我打响一点,子弹给我打的密集一点。反正都是俄国友
    军提供的军火,攻城咱们不卖力点,打枪却不能省着这点力气啊。让友军知道了,还说我们的攻城力度不够呢!
    这些话,用半严肃半玩笑的语气喊出来,常令国防军阵地上笑声一片。令那些不懂汉语的联军观察员心中是困惑不已啊。这就是传说中传
    奇的东方百战百胜的**啊?仗打的如此轻松随意,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但问题是,你们何时曾能把阵地推进一来,何时才能拿下比尔姆
    。照联军观察员的计算,他对于拿下比尔姆完全不抱任何乐观的态度。
    真是不懂之前的战斗,这些东方的**,为何能那般迅速地拿下叶卡捷琳堡等城市,难道是那几座城市的红军全部主动撤退了?
    这边的干涉军观察员纳闷不已,那边的红军指挥官也叫困惑非常啊。这些从中国派过来**上一腿的中国军人到底想干什么,你要攻城就抓
    紧时间来,早点分出胜负。胜了,分点战利品赶紧回家去过你们的年。败了,也能卷起铺盖回老家了,他们还要去西线支援友军。
    如此几天下来,红军指挥官实在忍受不住了。你说国防军战斗力不行吧,可是在前几次战斗败退下来的军官,谈起这支**的战斗力,那
    是到现在都心有余悸。非要用话来概括他们的作战特点,那简直可以说是,打起仗来,完全是不要命啊!
    可你看现在的国防军的现状,让人实在无法把他们的表现与从别人那里听到的印象对应起来。最后,红军指挥官实在忍不住了,放弃坚守
    城市的战略指导方针,派兵主动攻打国防军的阵地。
    很快,红军指挥官就发现他的决定是多么的错误,多么的不可挽回了。对面的阵地上虽然只有2个师的部队,但是红军在派出三个师的兵力
    进行反击时,却遭到了他们难以想象的强大精准火力扫**,在连续几波猛攻付出惨重的代价后,红军指挥官急令撤兵。
    太诡异了,这支看似散漫的**,就在那一刻爆发出的强大战斗力,不仅让比尔姆的红军指挥官震惊非常,也让国防军这边的联军观察员
    膛目结舌。这样战斗力令人肃然起敬的**,为何对于攻打比尔姆是那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