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阀1909》184停战谈判?免谈!

新军阀1909最新章节目录
   一重炮团下设三个炮兵营,共计九个炮兵连。每个门1火炮,二门1火炮,共计三十六门重型火炮。第一军的重炮团,算是整个国防军陆军中装备火力最强的的一个军,这样的配备,也只有第一重炮团才满额编配,第二团,第三团都没有实额配备。更别提正在山东前线战场作战的第二军和第三军了,他们大配备的是迫击炮和,75mm野炮,至于类似第一军的军属重炮团,还未组建。
    为了加强重炮团的火力,参谋作战处又把装备军需处那里原本准备配给第二军第三军重炮团的一批1m的加农炮,给每个团临时加配了18门此口径火炮,补充增加火力。这样第一军下属重炮团的标准一次性火力,就达到了54门火炮的数量。这样强大的火力输出,即使在目前的欧洲战场上,也是极为少见的。要知道法军在一战开始之初,全军口径以上的重炮,也才300门重炮而已。
    此时已是深夜十一点,十二月中旬的上海,已经进入深冬季节。今晚虽是晴天,但天空一片漆黑,加上如刀的寒风,使人倍不好受。可海面上的日军,却似乎打出瘾来,眼见长兴岛炮台似乎哑了火,而吴炮台又够不着他们,炮击打的更加猛烈,就跟那些炮弹是泥土做的,不需花费银两一般。
    外面虽是寒风如刀,但长兴岛海防炮塔下的炮兵们可不好受,虽说有着坚固的掩体防护,但在日军重炮密集的轰炸下,那冲击波带来的震动,还是使人五脏六腑都在跳舞,人也恶心的直欲呕吐。至于耳朵,早就嗡嗡嗡耳鸣不断,根本听不清对面的人.u些什么了。
    随着夏松一连串的射击诸元下达,五四十门火炮齐齐排列,炮弹上膛,对准江面上的日本军舰。
    “一连,三连,六连,连照明弹准备,放!五连基准四炮一发放,放!”
    随着夏松口令的连续下,多发照明弹弹迅速打出。
    照明弹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摇曳曳地下坠,把整个江面照地如同白昼,所有敌舰尽收眼底。
    基准试炮炮弹随后打出,在面上炸出几个高高冒水柱。
    “穿甲触.:.延迟引信,四号装药,表尺,基准射向-12……”
    “校正,表尺1,向向右,五发急促射!”
    “五发急射……”
    “放!”
    “放!”
    “开炮!”
    “嘭!嘭!嘭!嘭!嘭……”
    在照明弹照亮江面后,各炮连连长根据目测迅速做出射击诸元调整。在基准弹打下后,一系列射击诸元数据调整命令迅速下达,随后发射命令就纷纷自主发出。时间紧张,就不能追求太精确的射击计算方法了。
    几十门火炮几乎同时开,炮弹出膛冒出的火光,让整个沿江岸边瞬间如白昼一般。日本联合舰队不停歇的炮击,充分地暴露了他们的位置,却极大地方便了夏松等人事先的位置测量计算。让几发测量弹发射后,得以最快速度进行精度改进。
    此次炮击因为是夜射,所以大都瞄准的是排水量巨大地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在照明弹在天空亮起时,日军战舰上的观察兵就发现了这边的情况。他们的反应也算迅速,警报声迅速拉响。然而不等他们地舰长发布反击的命令,第一轮炮雨覆盖打击已经来临。
    轰!轰!轰!
    虽然是夜间模糊射击,但因为长江口就这么大点面积上,却聚集了敌人好几艘主力战舰。几十发炮弹打出去,还是有几发穿甲高爆弹击中了敌,瞬间产生地爆炸,在敌舰上燃起熊熊大火。
    借助敌人战舰上燃起的火光,可以看见无数的水兵正在全力救火。而有了火光作为目标定点,随后的射击将会更加精确。又是一轮炮火覆盖,猛烈的炮击和轰炸,连躲在海防炮塔掩体下的炮兵们都有所觉。因为外面的炮火似乎更加猛烈,但却感觉不到那种令人心翻作呕的振动波了。
    这个时候,本就惴惴不安,难以入眠的许多上海市民,惊奇地推开窗户,向长江口方向望去。听惯了日本海军炮音地他们,听出了这些炮声的区别。有人激动的就想走出去寻个高地一睹实况,总奈外面军事戒严,巡查的更是严密。当下只好兴奋不已地回床,抱着妻子猛亲热,压抑着冲动喊道,“我们的炮兵反击了,终于开始打炮了,打的再凶猛点吧!”
    也有彻夜未眠的各报社记者,怀中抱着照相机,犹豫不决。有人还是下不了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前去一线拍摄照片。有人在听见我军炮团开始还击后,咬了咬牙,迅速顶着寒风,没入黑夜之中。
    “!放!放!”
    即使炮声震耳欲聋,但指挥员的口令声,似乎可以穿透这些噪音,再次传达到每个炮手耳中。
    嘭嘭
    这个冬夜注定不会宁静,反应过来的日本海军迅速一边撤退,一边调转炮口,开始还击。然而等他们转过炮口,炮弹上膛开始全面炮火报复时,那里的炮兵阵地,已经撤走了七七八八。
    所有火炮地牵引车几乎都没有熄火,以五发急促射的速度打完三发炮弹。炮手们迅速搬起驻锄,把火炮放到载重汽车地后牵引架上。然后拉着火炮,迅速地撤离。
    在研制火炮设计时,华飞非常注重火炮的机动设计。如果不是条件地限制,他都想直接上马自行火炮。因为关注点的焦聚,芜湖兵工厂仿制地克虏伯火炮虽然在性能上比之欧洲的先进火炮还稍微有些欠缺,但在机动性方面,比他们绝对高上不止一个档次。
    在他们的轻型火炮还普遍采用钢箍式轮圈时,华飞就提前用上了橡胶充气轮胎。而且还对现有的汽车轮胎加宽加厚,变得更加适用于重炮拖行。这个方法之所以如愿实现,和赵念乡的大哥赵念国
    洋几个商家,联合投资五百万新币,组建新南洋橡.,并且生产出性能优异的~.轮胎不无关系。
    自重达1.33的152mm加农炮行使速度最慢,然而也在三发炮弹结束后的五分钟内撤离。在日本舰炮密集覆盖现有炮兵阵地时,炮团各炮已经赶往下个阵地部署。这样地速度,这样井然有序的撤退,看似简简单单,可却不知道花费了炮兵们多少的汗水训练啊!
    突然遭受这样的炮击,对于日军来说极为意外。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国防军陆军重炮团,竟然有着这样一支新组建的炮军。尤其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支重炮团竟然还具备如此机动性。等他们开始还击炮兵阵地时,国防军重炮已经撤离。
    不过联合舰队的司令官加藤友三郎显然极富作战经验,对于炮兵更是行家中的行家。
    在日本海军一边撤退一边还击后,日本海军主力战舰避开长兴岛南航道,再次推到长江口外海。在他们地极限射程外炮轰长兴岛,却让海岸上的陆军重炮团鞭长莫及。
    只是这一轮炮后,重炮团就失去了继续炮战的机会,这让第一军上至军长,下至炮手的所有人不仅愕然嗟叹。根据江上地火光,那一轮的战果也非常有限。除了几发炮弹击中敌舰,竟然连一艘军舰也没有击沉。
    如此这般,一直拉锯到黎.。只要对方地主力舰队一靠近,进入岸防重炮团的射程范围,就会遭到岸防重炮团不知哪个方位突然的打击。可是远离长江口,在他们的主炮射程极限内对长兴岛炮塔进行炮,精确度和威力都大为下降。
    当年辛革命时,北洋海军的与吴淞炮台曾经炮战一天一夜不分胜负。在华飞进入上海后,不仅吴炮台进行了扩建修改。长兴岛的海防炮塔,更是按照非常高等级的规格修建。按照华飞的设想,这样的炮塔即使在遭受原子弹攻击时,也可以安然无恙地生存下来。可见炮塔地隐蔽性及坚固度。
    所以天亮时分,长兴岛炮塔.围的地面上坑坑洼洼,少部分炮塔遭受一定的损伤,但是没有一个炮塔遭到摧毁。及至后半夜,有的炮手甚至鼓起被絮,耳朵塞上棉花,就在炮塔下的掩体中呼呼大睡起来。
    天亮后,江口附近难得地寂静起来,战况得到了暂时的停歇。长兴岛海防基地的士兵们趁此机会,纷纷装包沙土,加固现有炮塔掩体的防护。一部分民船被紧急调用,向长兴岛运送炮弹食品等物资。
    借助清晨薄雾,众多各种吨位的江轮为紧急征调。第一重炮团地18门1mmm口径加农炮被秘密运上长兴岛,随同加农炮运上长兴岛的,还有一个加强营地炮兵战士及大量的炮弹。另外警卫军地一部分马匹也被运上长兴岛,作为这些火炮的临时牵引动力。
    早上地不久后,日本海军几艘巡洋舰又开始逼近,并且不断打出炮弹,测量火炮相关射击数据。长兴岛炮台接到命令后,果断地给予了强烈的反击。积攒了一肚子闷气的炮兵们,都恨不得一炮打出两发炮弹,炸沉他娘的小日本军舰。
    如此你打我退,你停我扰,间间断断一直~续到午后。午时过后,日军又集中军舰火力,再次发动新一轮的猛攻。不过白天华飞的还击手段就多了许多,大量的h-1bb轰炸机被调来上海,加挂航弹对敌联合舰队进行轰炸。虽然准确度不高,但总会有几枚炸弹击中目标,对敌造成不小的困扰。而且随着执行任务的次数越来越多,那些年轻飞行员们的技术越来越精湛,轰炸准确度也随之精进不少。
    H-1四发鱼雷攻击机也起飞执行攻击任务,不过因为此型机种固有的缺陷,导致飞行高度极低,飞行速度极慢,机动性和防护性更是弱的不行。因为受过自治区空军的亏,所以日军对军舰上的许多小口径速射炮都进行了部分的改进,使其具备了对空射击的能力,并且储备了许多高射爆破弹。
    如此一来,h-1不仅没有取得丝毫战果,而且还被击落二架,两名飞行员不幸阵亡。如此之后,剩下的几架鱼雷攻击机暂时停止了鱼雷攻击任务,被推进厂房内,进行简单改装,加挂航弹炸药。
    战态呈胶着状态,日军白天不定时对各处进行炮击轰炸,炮击的目标也从炮台的单一目标转向上海市内。常常有人被日军地炮弹炸伤或炸死,从而激起更大的仇日情绪。
    也有炮弹会偏离目标,落在公共租界或者法租界内。如此一来,在民的多次抗议声中,各国包括日本的盟国英国,也加强了外交的力度。各国公使代表积极游走在日本政府和自治区政府之间,协调停战谈判。
    洋人们也非常清楚,只要华飞愿意停,北洋中央政府,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不是他们情感倾向可以左右,而是客观事实存在,难以违背。
    日本政府对于停战也不排斥,要求也非常简单,要求华飞的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