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阀1909》168对日全面战争[2]

新军阀1909最新章节目录
   机型的保密生产。
    华飞警卫军二个团进驻租界内的两家工厂,当晚就在租界内再次引起轩然大波。虽说租界内各国也是不少军事力量,但此刻在上海的国防军兵力,不仅有国防军第二军大部,精锐警卫师,还有前不久刚刚阅兵完的第一军数部。
    你说洋人们虽然反应激烈,但还是没有勇气公然武力对抗,只是加强了租界边区的警戒级别。如果与华飞彻底决裂,华飞说不定就会借机接管租界。而如果华飞真这么做了,英法等国还真抽不出兵力,前来示威抗议。
    各国都下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自治政府与日本的对抗中,只要军事上一失败,各国外交上一加压,所有人都相信华飞一定会屈服。或许还可以借此机会,扳倒这个铁血的中国将军。
    没有让他们失望,二日后,九月十二日,日本占领即墨的当天,南京内阁政府表一封强悍的公告。鉴于日本对山东等地的入侵,自治政府即日起断绝与日本的一切外交商贸所有联系。并经议会表决,以百分之八十二的绝对投票率,正式对日宣战。授权国防军司令部,全权指挥一切战争事宜。
    苏沪自治政府对日正式宣战的消息,不仅迅速传遍国内,更是极快速度地传到其他国家,登上了诸多报纸的头版头条。无论是政府高级分析人士,还是法德战线的高级军事指挥官,都在判断着远东这个即将爆的新战场,将会对欧战产生何种影响。
    英法等当事国,更是一面急派领事,身在北京的公使也急速南下。他们需要明白,自治区对日宣战,是否表明自治区已和德国结成同盟,加入同盟国阵线?
    国防军司令部的声明,在宣战
    布的次日下午,正式以新闻布会的形势宣布。司将对日本动全面军事战争,战争不仅涉及陆军,还将出动海军和空军。并自战争之日起,封锁东海,黄海,南海等所有航线,一切日本国籍的军舰,商船,皆为攻击目标。其他国家的商船,也不得向敌对国日本输送任何物资。否则依旧捕获法则,将没收船上所有货物和商船。
    宣布冻结自治区内的一切日本公有资产,所有日本人不得擅自离境,所有日本私人资本不得输送回国,不得以任何方式援助本国的非正义侵略战争。否则一经查实,将以战时特别法严加论处。
    宣布自治区接管青岛和胶济线等所有权益,所有德国武装力量,将由自治区临时监管,待战争结束后,放其归国。
    警告各国,不要破坏与中国及自治区的关系,国防军不想扩大战争态势,也不愿卷入其他任何战争之中。将会采用最克制的努力,用武力,捍卫和平。
    宣布以国防军的名义,售一千万元新币的战争债券,债券将以战争所得及战后赔款偿付,利率是建设债券的三到五倍。
    宣布实行义务兵役制,紧急招募自治区内十八岁到二十三岁的所有相关适合青年入伍,进行新兵训练,增加储备兵员。
    ……
    国防军司令部的正式宣战声明非常详细,让各方都能从中解读出相关信息。很明显的一条,自治区并未与德国人结成同盟关系,而且还不准在远东的德**人回国参加战争,可以说还是华飞一贯的立场,中立!这样的话,就放松了不少国家的忧虑,美法等国甚至派出代表,开始协谈调停。
    国防军司令声明在民间获得巨大的支持,尤其是那比建设债券还高达三到五倍的利率,甚至都引起不少大财阀的兴趣。不仅自治区内热血人士广泛购买,一些小地主和商人,也纷纷加入抢购的行列。
    此时的华飞,几乎整天泡在上海郊外军事基地的临时司令部内。国防军所有师以上高级军官参谋全部列座,虽然有少数人依旧揣揣,但却没有一个人反对作战。第一次会议上,有人反对对日宣战,华飞现场当即撤除了他的职务。并说了一句,即使必败,我们也必战!
    随后所有反对声集体沉默,主战派更是得到了莫大的鼓励,所有参谋部门全力运转起来,制定详细的作战方案。
    初步计划决定,调集国防军第二军,第三军共计七万多军队,分两路自津浦线转胶济线,沿铁路北上胶州。另一路分为二个梯队,第一梯队由驻扎在苏北北的第三军所部沿陆路,快速支援青岛。另一梯队在海军军舰的护卫下,乘运输舰,从海上登陆山东,增援山东战场。
    第二军几乎完全由新兵组成,是支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军队。第三军则有原革命军残部和部分俘虏军改编扩充而来,军纪军风相对较差,但战斗经验很是丰富。
    最精锐的,罕有败绩的嫡系第一军,却被华飞留在自治区,一个连队也没有派出,这惹得第一军各级军官怨声载道。华飞一气之下,说了声,谁想去山东,就申请调离第一军。然后所有埋怨,集体失声。
    第一军已是精锐,无需再用更多的胜利,去提高他们的经验。而无论是崭新的第二军,还是混杂的第三军,都需要战斗和血的洗礼,锻炼出自己的军魂,完成脱胎换骨的转变。这是必须经历的锤炼,这是不可回避的过程。
    另外第一军的战斗力和忠诚度,在自治区内坐镇,也会震慑宵小的妄动,起威慑作用。当初第一军只是几千人,就创下种种传奇的战果。现在整整三万多人,除非有人可以调集十几万大军,否则对自治区应该不会动出妄念。
    而且在义务兵役制的号召下,崭新的国防军第四军,第五军,第六军也开始组建。一旦新兵训练结束,这可也是不小的战斗力。
    届时,整个国防军的兵力,将整整扩充一倍。
    第二军和第三军虽然刚刚完成步枪的换装,但在轻机枪和重机枪,以及火炮等重火力武器的配备上,还远远没有达到建设目标的标准配备。不过对付日本人,却丝毫不落下风。根据情报显示,日本人出动五十多艘运输舰和近四十艘军舰,陆军三万多人,重机枪只有四十多挺,火炮不过一百多门而已。
    除了集体反对华飞担任总指挥,亲自上前线外,其他计划得到一致通过。众多军官,尤其是第一军的军官,反对的更是无比强烈。华忠,郭通,曹原,李乾玉,甚至希伯和巴特等人,也跟着凑热闹。他们只是略带无赖地道,司令要去亲自指挥作战也可以,不过得让我们第一军担任前锋。
    华飞冷静下来,最终也放弃了亲自北上的决定。不仅因为需要他统筹全局的事情很多,也因为假如他受伤昏迷,乃至生意外,这个重大的契机将会完全失去。
    于是最终任命蒋方震为北抗军总指挥,国防军第二军临时军长,授大校军衔。任命张孝准为北抗军副总指挥,国防军第三军临时军长,授大校军衔。命令下达后,即日出征!
    华飞对蒋方震和张孝准的看重,诸人早已了解。但火线把第二军第三军的兼职军长撤销,让两位没有丝毫战功的军人担任如此重担,还是让许多人大吃一惊。大家倒不是怕他们会率部叛变,毕竟所有军官,不是从第一军分出去的,就是铁血军校毕业的,忠诚度还是可控的!他们担心的是,如此重要的作战,把指挥权交给两个毫无指挥经验的人身上,总是不保险。
    华飞一是想锻炼两人,二是根本没有合适的统帅人选。嫡系属下虽然不少人都非常善战,但让他们指挥军团作战,他们也毫无经验。相对来说,交给知名的蒋百里,不仅可以他的实战指挥才能,也能让人看出华飞用人的魄力。
    即使他们只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军部的参谋部也不会让他们做出致命性的决定。
    :累的不行,依然坚持上交任务,祝大家国庆节快乐,可怜的我,阅兵式和晚会都没看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com,章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