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阀1909》138风云再起

新军阀1909最新章节目录
   “中华革命军第一军占领上海,新上海王诞生!”
    “上海滩风云激荡,革命战斗形势逆转!”
    “海军七艘军舰易帜,革命军海军实力得以壮大!”
    “革命党领袖孙文表声明,恭贺华飞占领上海!并声称不日将重回国内,组建新的革命政府!”
    “江南各省都督纷纷通电,支持革命军第一军的军事行动,呼吁北京中央政府停止一切反革命行为!”
    “上海租界各国代表纷纷表声明,对中国国内的内战保持中立,同时要求北京政府和南方的革命党地方政府保障各国的在华权益!”
    几乎就在第二天,各大报纸的相关报道铺天盖地地袭来。>所有人都明白,第一军成功占领上海,对于北洋军意味着什么。上海,这个民初最富裕工业最集中的地区,一直是革命战争的后勤支援保障基地。大量的军晌在这里募集,大量的武器在这里集中支援各省。华飞成功占领上海,别的不说,单论其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会生一次大的
    如果说华飞原先还是一地小小的军阀,但在这次讨袁二次革命中,华飞以一次又一次的军事胜利,稳健的政治攻势,平衡的外交策略,使他迅速走到中国这个大的历史变革舞台前。
    麾下精兵数万,控制二省,与革命党人结成临时联盟,洋人的默认不干涉,更是得到苏沪一带无数工商企业家的大力支持。至于饱受兵灾。渴望安定生活的南京等地普通百姓们地拥戴,更是比比皆是。受民情商团的影响,整个江南地区的舆情也极为倾向于华飞。尤其华飞进军江苏前的公开宣言,那种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为了和平而不得不以战止战的无奈。尤其是他进入南京后,对祸乱南京地兵匪的严惩,对于乱军领徐宝珍,张勋等几十名军官的通缉,更是得到无数纯真热血学生们的赞赏和附应。
    所有这些变化,华飞的感受并不是很深刻。他只是兴奋地知道,占领江南制造局后,缴获了无数的库存枪支弹药。尤其是子弹和炮弹,更是不计其数,足够第一军再连续战斗一年之久了。江南制造局虽然制造科学技术可能还不及洋人们最先进的水平。但这子弹和炮弹的科技含量并不大,这些年来的储量的确有够丰富。
    最难得地还是制造局内大量现成的技术工人啊,虽然生了战争,但大多数人的家都在上海,很少有人逃离。华飞接管制造局后。在第二天就颁布了整顿秩序,加强安全防卫。恢复生产的通告。先期主要还是生产和直径的子弹。华飞军队地制式标准步枪子弹为,但缴获的许多毛瑟步枪和手枪,加上一些机枪及江南制造局内地许多枪支使用的子弹都为,所以两种子弹都需生产!
    上海一战。歼灭北军二千余人,俘获达上万人的俘虏。其中张勋所部近三千人全体易帜反水。对攻打制造局立有一定的功劳!华飞所部阵亡近一千人,其中百分之八十折损在攻打制造局地战斗中。
    海军方面除了缴获肇和应瑞两艘巡洋舰。正在江南造船厂修理的巡洋舰队主力战舰海天号,更是排水量达四千三百吨。装有口径地重型火炮。除了海天号巡洋舰,其他四艘军舰都是驻守在上海的长江舰队炮艇。海军得到七艘军舰地加入,总舰艇数量已经达到二十二艘,在数量上已经比中央政府的海军多上不少。尤其是海天,肇和,应瑞三艘大型军舰地加入,使得海军的整体作战实力,有了质的飞跃。
    一连三天,华飞几乎没有片刻空闲。不断地参加上海各界举行的招待会,与上海的革命党人,商界代表,洋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会晤与密探!达成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承诺!这些承诺大都是形式上的存在,无非是一些保证各个益不受侵害,而作为交换代价,他们将支持华飞对上海和江苏的自治倡议!
    洋人们找上门也在情理之中,尤其是美国人和德国人。华飞身为安徽督军时,他们就在与华飞的合作中,得到许多好处。两国都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影响力和利益要弱于英法等国。但通过于华飞的合作,他们的利益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这也是两国政府和议会决定继续支持华飞并对二次革命保持一定程度上默认的根本原因!
    英法等国虽然不支持革命党政府,那是因为革命党虽然极力避免触及洋人的利益,但对于关税权等许多涉及主权的方面,还是极力坚持的!而且革命党政府没有事实上集中的领导力量,并不是袁世凯的对手。这就是他们当初在辛亥革命后排斥革命党政府,支持袁世凯的一个很大原因。
    不管他们站在哪方面,毋庸置疑的是,那方一定是可以获取利益的一方!华飞早就明白这个道理,虽然不敢肯定英法等国会全力支持他,但通过一系列的合作,华飞已经让他们明白,自己是一个可以合作的势力!对于敏感的关税等主权权益,华飞一直避而不谈。不是放弃,只是时机未对!
    这也是他之所以一直紧握军权,而不进入政界的原因之的政治素养缺乏,另一方面就是一旦他掌握政权,事关主权方面的问题,就必须面对,不可回避!这是华飞目前所不愿面对的!交给革命党人,那他就既可回避这个敏感的问题,又可居中调解,从而在合适的时机。逼迫洋人主动交出这些权利,也并非不可能!
    这个机会华飞明白,那就是不久将会爆地第一次世界大战!
    随后几天,从各地返回来的革命党人相继来访,商谈组建新的革命政府事宜和继续北伐的决定!对于新的革命政府。华飞避而不谈,提出苏皖沪依旧承认北京中央政府,华飞谋求地只不过是自治权!至于地方自治政府的组建,华飞决定在合适的时期举行公选,现在暂时由军政府接管。军政府只要掌控警察权和财税权,至于交通,教育,民政,建设,工商。农业等行政方面的事情,基本维持原有政府不变!仿照庐州府当初的情形,设立军政府监督办公室,接受所有对政府行为的投诉和控告!
    革命党人对华飞的行为当然不满,不过几乎所有的军权都掌握在华飞的手中。而且华飞和袁世凯又处于对立状态。想要讨袁,就必须依仗华飞的军事实力。加上革命党人一贯地软弱。很快他们就对华飞的政策进行了妥协,只谋求华飞可以设立地方公选快组建新的地方政府。
    处理完这些事情,华飞接下来又与上海的地方商团谈判。商议取消商团的武装。至于市场区地安全,则由地方警察和华飞的军队联合保护。商贾们对于取消商团武装极为敏感。谈判很是困难。华飞也没有时间亲力亲为,把具体事务交给莫海宇等人外。他又和军部所有高级军官商谈起新地军力部属以及对浙的军事问题。
    众所周知,浙江都督朱瑞自二次革命开始后。一直维持表面上的中立,却在革命形势变坏后,倾向于袁世凯,并最终派兵援助上海的北洋军。给北京地停战自治谈判一直没有回音,所以华飞和参谋部等人考虑,是否继续采取军事行动,对北京北洋政府施加压力。
    德国美国等代表也在华飞的暗示下,对北洋施加压力,呼吁停止内战,尽快加入谈判调解地桌上。就在所有人意气风,踌躇满志时,一封电报令对浙军事计划顷刻间作废。
    “皖北急电,袁世凯调集重兵约五万人,向徐州集结。原来驻守萧县的第二师已经动对淮北地战斗!”
    听见这个消息,华飞脸色极为严峻。本以为一连损兵折将后,袁世凯必然会对他们妥协,可不知是哪里刺激到他,令他反应如此激烈。要道整个北洋军在二次革命前也不过仅有二十万兵力,历经战损阵亡后,其目前仅有十五万兵力。其中还要驻防京畿要地,用兵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可以抽调出五万继续进攻淮北,几乎已经是袁世凯的最大能力了!
    这不正常啊!袁世凯绝非如此冲动之人,为何要孤注一掷,下此赌注呢?
    既然选择战争,那么便战斗吧!华飞地反应极为迅速,当天就派兵占领了上海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并以讨袁军总司令的名义,命令各省接管这两家银行在各地的分行。中国银行的前身为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同为民国政府的二大主要银行。接管这两家银行,将会对袁世凯的北洋政府财政,造成严重的打击。
    同时以私人的名义,写信给上海各领事馆,申明自己对于和平的渴望,对于中央政府强行违反民意,施以独裁的军事统治表达了个人的愤慨!并表示一定会以军事力量回击北洋政府对于民权的践踏,并请求各国暂时停止对北洋政府支付各自关税。
    不等各领事馆回应,华飞又以个人的名义通电全国,极其愤怒地指责北洋政府不顾民生展,不顾国家民族危难,穷兵黩武,把中华大地陷入水生火热的战争泥沼之中,这是裸的战争罪犯,这是裸的犯罪!在南京刚刚组建的民党临时委员会立即表声明支持华飞的通电,并呼吁北京的总检察厅通缉以袁世凯为的一干战争罪犯,羁押逮捕送交最高法庭审判!
    这些不见血光的政治攻势丝毫不亚于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北洋政府虽然很快做出反击,但在民党和华飞的联合下,加上各地舆情的普遍倾向和失去大多数国家地支持。北洋政府明显处于下风。
    此时身在北京的袁世凯何尝不知道继续用兵乃是孤注一掷!但杨士琦对他说了一句话,如果不能在此时机彻底消灭华飞,假日时日,待其羽翼丰满,必为大敌!就是这句话。让袁世凯下定决心,继续一战!战争,往往比拼的就是一种决心!袁世凯快撑不下去了,华飞同样也快难以支撑员,无论是战士的疲惫还是兵力地分散,此时此刻都不适合继续进行一场大的战斗!然后没有办法,政治上再占上风,结果却必须靠军事力量去达成。
    无线电波从上海快速飞出,一封封加密的命令往苏皖沪各地。第一封命令是要求驻守淮北的各团坚守阵地。挡住北洋军的进攻,不虞有失。同时命令阜阳亳州等地的军团,加强警戒,严防河南湖北等地的北洋军趁火打劫。守军,要求合肥军部迅速抽调一切可以抽调的力量。全部北上支援淮北的战斗,另外立即派遣二个团地民军。(民团和建设兵团一团人数约为二千五百人)前来上海运送制造局的武器弹药。
    第四封命令是给芜湖,铜陵,安庆等地的守军,命令他们除了留下必备的警戒力量外。全部支援安庆,防止江西湖南的北洋军。同时伺机协助李烈钧。反攻江西地北洋军!
    第五封命令是给江苏境内南京等地的所有军队,命令他们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