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红色攻略》第378章无尽落寞

1989红色攻略最新章节目录
   看最快更新
    喀山飞机厂和喀山直升机制造厂是两处地方,一般来说,人们说喀山飞机厂,指的是喀山飞机制造厂,而非喀山直升机制造厂。凤舞后者大家都知道,苏联时代生产了苏联红军三分之二的直升机,后苏联时代成为毛子的创汇大户——主要为华夏提供大量的米-17系列直升机。
    说起这个喀山飞机厂,也许很多人没有什么直观的印象,但是说起图-160战略轰炸机,估计没几个人不认识。
    这款非常像美帝b-1“枪骑兵”战略轰炸机的毛子造战略轰炸机被称为“海盗旗”,因为白色的无光泽涂装,而被驾驶它的毛子们称为白天鹅。从外形上看,的确非常的像。
    只是,这个由著名的图波列夫设计局设计的有史以来最重的轰炸机,是毛子为了轰炸白宫而研制的,可不是温顺的白天鹅;墨法。
    李路盯上这个图-160不是一天两天了。
    如果简单地按照三军头等装备来划分的话,航母算是海军中的一号,而主战坦克则是陆军的王牌装备,那么战略轰炸机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判别一支空军的档次的东西了。
    华夏武备库中无战略轰炸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李路重生时,而且极有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这对于华夏来说,对于国防军来说,都是必须要补上的短板。
    在各国裁军的情况下,华夏一直在扩充军备,根本原因就在于——华夏的军力从来就没有和国家的地位相称过!
    一款h-6用了几十年改了又改,还时不时地拿出来放在新闻上说改进之后具备了什么什么能力,那都是扯闲淡。而境外的那些媒体还特么的挺会演戏,不断发表文章说国防军的h-6k又能干嘛干嘛的,还突破防线轰炸什么的,操蛋至极。
    据说若不是没有别的轰炸机,那破玩意儿早特么的扔熔炉里面去了。华夏的军工也不是显得蛋疼的改来改去,空军也不是贱骨头,花费大量的金钱养着一两百架油老虎——h-6那货相当的耗油。
    当时,安东诺夫设计局拿下之后,李路因事回国,就把图波列夫设计局交给了胡震天全权负责。胡震天不负众望,调动所有能够用上的资源,在军刀团的配合下,软硬兼施,洗劫了图波列夫设计局。最为关键的图-22m“逆火”和图-160“海盗旗”的技术图纸、资料以及一批科研人员,都给他搜罗了过去。
    技术到手了,设计人员也到手了,这还不行。
    李路需要一批马上能够投入使用的轰炸机,乌克兰那边的十几架图-160和西部集群的图-22m,他是早就伙同当局偷偷摸摸地拆解掉连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运回了国内的。
    但是,这些还不够。李路需要图-22m和图-160的生产线,尤其是图-160的。而生产制造图-160的就是这个喀山飞机厂,同时它还生产图-22m,甚至图-204运输机。
    所有生产图-160需要的生产线、技术工人等等,全都能在喀山飞机厂找到。
    问题是,三哥屡试不爽的美元加暴力的洗劫方式,到了喀山飞机厂这边,却不奏效了。根源在喀山飞机厂厂长加利利夫斯基和喀山守备团团长谢尔盖。前者是五十多的半老头,后者是四十多的中年人。这俩货个人之间没啥交集,主要是因为职位。
    守备团实际上的任务是保护喀山的喀山飞机厂,你来我往的,就有了交集。
    关键在于,加利利夫斯基和谢尔盖这两人,是典型的死硬派。
    给美金不要,找上级来吓唬不管用。现在的俄罗斯,上面根本管不了下面。连克格勃出马都没威慑力——人家谢尔盖手里的守备团说是守备部队,实际上是能和近卫军相比的精锐部队,而且这个谢尔盖还是特种部队出身,手里有一支上百人的侦察连,那可是妥妥的特种兵。
    养兵是要钱的,大量的钱的。多少拥兵重将无不是因为上面断了军费,而最终屈服在李路的美元攻势下。独独这个谢尔盖,他不缺钱,他爹有个油田……
    加利利夫斯基和谢尔盖都是那种“信仰坚定”的战士,他们认为喀山飞机厂的每一颗螺丝钉都是属于国家的,不能私下进行买卖。
    刘小光实际上是早就到了这边,不仅是他,军刀团过来了一半的人,包括前不久已经确定进入军刀团的谢东流。
    之前考虑到军刀团里面缺少一个擅长外交的人,谢东流就进入了李路的视线。他是情报部的外派特工,以华新社记者的掩护身份工作,又是在本港那边,接触面广,形形色色的人都见过,经验丰富;诸皇武经。后来进入101大队,又丰富了他的特种部队经验。来充当这个军刀团外交官的角色是再适合不过了。
    以至于谢东流被李路带到苏联之后,不久后101大队就宣布他执行任务过程中牺牲了。和军刀团里的每一位成员一样,他的档案也被列入了a级国家机密。
    谢东流是驶出了浑身解数,都搞不定加利利夫斯基。后来去找谢尔盖的时候,被挡在兵营门外,还差点遭到了射击。如果早早的拿下了当地的克格勃,有他们在,搞不好谢尔盖下令射击也会把谢东流给抓起来。
    情况汇报到李路这,他才决定亲自过来一趟。否则就单单一个验收喀山直升机制造厂的工作,随便派个心腹过来就行了。
    镜头回到李路和刘小光、胡震天交谈的现场。
    刘小光简单地汇报了一下情况后,补充说道:“队长,加利利夫斯基和谢尔盖,最大的障碍是这个谢尔盖。加利利夫斯基那老头不配合,直接给他灌成水泥柱。但是这个谢尔盖手里握着千百号人,战斗力很强悍,把喀山飞机厂严严实实地看了起来。”
    李路沉吟着,胡震天皱了皱眉头,奇怪地问道:“既然他是负责保护飞机厂的,为什么这个直升机厂他不管呢?”
    刘小光点点头,习惯性地扫了周围一眼,“我查了一下,据说是因为喀山飞机厂生产过战略轰炸机,所以谢尔盖最看重。不过我查到,谢尔盖的老爹以前在喀山飞机厂干过厂长,是搞行政的。也许这里面有别的原因。”
    胡震天转了转脑子,扬了扬眉头,“肯定有猫腻,纯洁的苏共早就不存在了。”
    李路却是摇摇头,说道,“也许谢尔盖是一个。”
    刘小光和胡震天看向他,刘小光问道:“队长,咱们怎么做?”
    微微一笑,李路说道:“谢尔盖纯洁,不代表他的部下不喜欢钱。安排一下,晚上我亲自出马。”
    二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刘小光说道:“明白了,我去准备。”
    目送刘小光离开,李路转向胡震天,说道:“你的任务是安排好专列的护送工作。”他抬起手表看了看时间,“我带了101大队一个加强排的人过来,带队的是沈涛,你好好安排一下。”
    胡震天重重地点头,“明白,我先去盯着那边的装车。”
    突然,李路的脑中飞快地闪过两款直升机的形象,顿时狠狠地拍了一下脑袋,喊住了胡震天。
    胡震天返身回来,看见李路一脸的懊悔,连忙问道:“头儿,有什么问题?”
    “我居然忘了,喀山这里也生产雌鹿和浩劫!”
    李路吐出一句话。
    胡震天好一阵才反应过来,马上说道:“头儿,你说的是米-24直升机和米-28直升机?”
    “没错。”
    “米-28的生产线一定在这里!”李路挥了挥手,“把负责人叫过来。”
    胡震天小跑着过去把工厂负责人喊了过来,李路走上去,搂着负责人的肩膀,露出亲切的笑容,说道:“你这里一定有为数不少的米-24吧?”
    负责人点点头,说道:“先生您了解的情况真全面,的确有十几架准备交付军队使用的米-24,不过……”
    “不过什么?”
    “那是武装直升机,是不允许出口的;守望黎明号。”
    李路两眼一瞪,“谁说是武装直升机了,短翼一拆,它就是民用的运输直升机。”
    “可是……”
    “别可是了,带我去看看。”
    “好吧。”
    巨大的铁门缓缓拉开,光线撒进去,黑暗的仓库一下子亮了一部分,一个穿着工作服的小伙子飞奔进去,打开了灯光总开关,顿时整个仓库亮堂起来。
    李路站在门口,看着里面的存货眼睛冒着光。足足12架米-24武装直升机成两列纵队排列在里面,上好的涂装表明着这些都是已经完成了最后一道交付前的程序,只得用户接收的獠牙狰狞的雌鹿。
    李路知道雌鹿,是在一次观看内部教育影片的时候。那是一些关于苏军特种部队在阿富汗战争中的典型战例的真实影片。于是,当时的李路就记住了那些几乎伴随着特种兵的丑陋身影——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
    这个雌鹿,还有一个世界史上第一个使用机载武器击落敌方直升机的名头。那是发生在两伊战争中的事情,伊拉克的米-24d武装直升机击落了伊朗的ah-1j眼镜蛇武装直升机,被称为首次直升机空战。
    再一仔细看,仓库里的米-24居然全都是终极改进型米-24vp!
    这个型号的米-24是三年前才投产的,彼时苏联已经病入膏肓了,各大兵工厂都失去了经费支持。导致米-24vp仅仅生产了25架,整个生产线就宣告了停产。
    喀山直升机制造厂的这12架米-24vp还没来得及交付,就发生了八月政变,苏军陷入混乱状态,这些直升机就变成了被遗忘的已经完成的订单。
    缓步走进去,李路的目光从未离开过这些雌鹿。陆军太需要这些丑陋的直升机了,现在的陆航武备库中,只有黑鹰一款通用型号的直升机挑大梁。在应付激烈的冲突或者复杂的战场环境时,黑鹰直升机是有些吃力的。而要害部位都有装甲的雌鹿,则是最擅长在恶劣战场环境中存活的。
    有人说阿富汗战场是雌鹿的滑铁卢,但是在李路看来,如果没有雌鹿,苏军的战争进程将会被大大地拖延,苏军地面部队的伤亡将会更加的惨重。换个角度看,如果当时苏军使用的是黑鹰直升机,恐怕伤亡会更大损失会更加的惨重。
    不止一次发生过雌鹿遭到了攻击损伤严重依旧能返回机场的事例。
    而为世人所诟病的雌鹿上面的那个只能搭载五名全副武装士兵的载员舱,李路不认识那是鸡肋。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雌鹿拥有强大的火力和装甲,那么就必须牺牲掉其他性能,比如它那个狭小的载员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