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GL)》287经略东洋(一)[2]

凰涅天下(GL)最新章节目录
   最近,是首要防护地,然后命令平忠盛率领关西武士清剿九州和西海岸的海盗,又命令源为义率领关东武士团清剿关东和东海岸的海盗。
    但是,被天皇朝廷视为武士精锐的关东关西武士团并不擅长海战,平安朝立朝以来所有的变乱和平叛都是在平原和山地争锋,没有海战经验,平安朝甚至没有一支像样的水军,平氏、源氏的清剿军队遇上这些海盗就像鱼一样滑溜,船一离岸,就是鱼入大海,清剿军队望之兴叹,虽然一时惊走海寇,却没有剿杀多少人。
    这种剿匪的景况让大宋枢密院很是不满,卫希颜奏朝堂道:“倭国既无力清寇,大宋商民当由大宋护之。”
    政事堂议后,同意枢府之议。
    建炎三年十二月,朝廷以枢密院兵房从事吕祉为正使、沿海制置司房从事冯康国为副使,率队出使平安京,谴责并通告天皇朝廷——大宋商民将由大宋水师保护。
    当两位使臣还在前往平安京的路上时,刚刚结束三佛齐战争的南洋水师已经开进对马国。
    这个属国是一个海岛,狭长地带横于日本和高丽之间,处于海峡要冲之道,常常有来自日本和高丽的海盗上岸游掠,而地理上孤悬海外,远离京都,白河天皇在位时都懒得往这里封国司,之前的对马守也是藤原氏把政时从京都罢出去的对立派贵族,总之两边不受待见,对马守无力平灭海患,也等不来朝廷的兵援,只得被动防守,使得这里的海盗最是猖狂。
    大宋舰队的到来无疑解了对马守的燃眉之急。
    对马国近几年才因为海贸日盛而有了繁荣的样子,他可不想毁在这帮该死的海贼手里,这会哪管宋军还是什么军,能保护他财产的就是阿弥陀佛军。
    出师清剿海寇的是南洋第二舰队,统制张公裕吩咐对马守在两个贸易港口安排哨探,遭遇海盗袭岸就放烟花箭,两支舰队分别隐匿在附近海面,看见烟花箭便全速开往港口,冲着海盗船就是一轮炮射,如雷公霹雳般的隆隆炮声震嚇住了所有人。
    海盗哇哇大叫着窜上船只逃跑,宋舰不慌不忙地炮射,中炮的船上海盗纷纷跳海,捞上来的就成了水师的俘虏,审讯出他们的藏匿窝点。
    事不宜迟,张公裕立即命令俘虏带路,战舰开向海盗岛,近岛就是几轮炮轰,岛上的海盗嚇得哇哇乱窜,并没有死伤多少人,但被这种从未听说过的雷鸣武器吓得投了降。
    第二舰队在高丽海峡和对马海峡游弋了三五日,清剿了有可能匿匪的小岛,但搜寻并不仔细——按卫希颜的说法,“你们都清剿干净了,后面的人做什么?”
    于是,张公裕带着几分遗憾的神色告诉对马守,附近的海寇大体清灭,但大海茫茫万里,恐怕还有漏匪逃逸在外;蛮荒生存手册。
    对马守一听,脸色都变了,心里盘算着怎么办。
    跟着,第二舰队以对马岛为补给基地,扫荡壹岐国海峡的倭寇,再巡航博多湾,沿着九州海岸线往南,从大隅海峡开进日本国东海岸,一路游弋往北,有港口就靠岸补给,一路巡航到关东最北面的陆奥国。
    陆奥守是藤原氏,而国司是源氏,两家都争相欢迎这支强大的舰队,张公裕率领舰队扫荡了附近的海域,又在陆奥湾经办了几桩卫希颜交待的“私事”,然后率领舰队从津轻海峡回航西海岸,经过越前、若狭、但马、伯耆、长门时均进港先后补给,最后又回到对马岛,前后历时三个月。
    这次巡航既是剿灭海盗,更重要的是向日本国展示大宋水师的武力,震慑海盗的同时,也要用震慑日本朝廷。
    “大宋是狼,倭国就会是羊;大宋如果是羊,倭国就会翻脸变成更加凶狠的狼!”
    张公裕牢中记着卫希颜这番训诫,不折不扣地执行了枢相的谕令。
    而这番武力展示也很快见到了效果。
    首先体现在称呼上,对马守很是恭敬地称呼“天朝上国水师”,并恳请天朝水师驻守对马国,忧心忡忡地道:“天朝水师若是离去,海盗卷土重来怎么办?”恳请张公裕留下部分水师,由对马国雇佣,所需一应吃喝都由国守府供给,并支付雇佣的饷酬。
    张公裕摸着对马守赠送的礼物,面带难色地道:“……按大宋令,军队不得为他国效力。”
    对马守失望而去,过了两天,又送来的一批更丰厚的礼物。
    张公裕盛情难却,这才勉强出了个点子,“若是贵国有田地是我大宋国民的庄园,再租借两处港口方便驻兵,留些战舰和兵员在此保护宋民,倒勉强说得过去……”
    对马守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天朝上国的将军嫌送礼太薄,想要一座庄园啊!又暗笑他不知国中景况,山多林多但田地少,农田本就出产不丰,这位将军想要一块地就给他呗,舍十几町不值钱的田,却换得天朝水师驻兵维护领国安全,想想这交易都划算。
    至于租借港口驻兵,这和他之前想的“雇佣”有所出入,稍稍有些麻烦,转念一想,是租借又不是卖,就算朝廷问起他也有话说。
    便见张公裕又摇头说:“不过,这事还是令人作难啊……”对马守唯恐他反悔,赶紧叫来文书起草租借条约,就着地图商榷地点,大笔一挥,签下租借三十年,至少他这代不用发愁了,再之后他已闭眼,谁爱管谁管去。
    一切手续办理妥当后,张公裕留下二百水师官兵驻守对马岛,按照条约上约定的地点在高丽海峡和对马海峡两边海岸的良湾处分别修建军港,筑起石墙防线,又招募当地武士和山民入伍……到卫希颜率舰访日时,对马岛水师所辖的日籍服役兵已超过八百人。
    随着第二舰队的武威展示,日本朝廷对宋朝的态度也起了变化。
    建炎四年,日本雇用宋商的船队,先后两次派出“遣宋使”出使大宋,正式确立外交关系,在以前半官方的贸易上,确立稳定的“朝廷采购”,宋朝用锦缎绫罗、瓷器、茶叶、香料、蔗糖换取日本的硫磺、水银、日本刀、关东马——宋日双方都很满意。
    日方遣宋使团满载而归,除了用优惠的价格购买的宋朝奢侈品外,最醒目的是一抬抬的樟木箱子,里面是精工雕版印刷的汉文书籍,有《诗经》、《礼记》、《周礼》、《孝经》、《论语》和《孟子》,其中《礼记》的《中庸》单独成书,同时还有精心编选的大宋诗词集,有名家合集,也有个人专集,如《柳屯田词选》《苏学士词选》《淮海公词选》《易安词选》,等等——都是用上等的药潢纸印刷,不虫不蛀,足以保障百年不腐;[综]阿飘穿越记。
    礼部侍郎宋藻给使臣赠书时,说:“这些圣贤经著,乃是天朝上国千年文明的精髓,吾朝士大夫无不通晓,以为修身、齐家、治国之道;这些诗词集作,乃是大宋最负盛名的大家之作,吾朝士大夫无不流传吟诵,以为雅致……。今宋日两国已书契立约为友好之国,吾朝陛下仁德,愿将天朝上国最精髓的文化赠予贵国,以作交流。”
    日本使臣匍匐拜地,感激不已,大呼“天朝仁德!陛下仁德!”
    宋藻半眯着眼,想起早前朝殿上争议的一幕。
    卫希颜奏议赠书,道:“……大宋既为天朝文明上国,当使这些邻国番邦知礼仪,懂廉耻,温文尔雅,此为大宋教化之任。”
    反对的朝臣道:“儒家经集是治国精要,怎能为倭夷所学?”
    事实上,宋朝的君臣一直在办一件蠢事——当年辽国和高丽的使臣都求取经著书籍,被宋廷谨慎拒绝,然而却任由《武经总要》这样的军事器械专著流入辽国,因为这是“末技”。
    直到名可秀和卫希颜掌持南廷,才改变了朝廷忽视“末技”外流的思想,凡是军工技术、造船和航海技术、冶铁冶钢技术等都被列为国家之秘,不得外传,相关著作也把控得很严格,兵法书籍倒是在书坊能看到,卫希颜对此倒不禁止,所谓防敌不如强己,除了涉及国防的技术外,其他的都要禁那就是因噎废食了,不利于民间的汲取创造。
    总之,卫希颜是要用圣贤经著去影响邻邦。
    为什么汉人谦和讲礼仪,而胡人却野蛮好斗?这跟生存环境当然有关,但不可置疑的是,中原千年以来的儒家文化是要教养出温文尔雅的君子,而君子“动口不动手”。
    问题是,周围的邻居很爱动手,只有宋人读经书讲礼仪,那就只有被打脸的份。
    所以,既要拿经书,也要拿板砖,遇上好斗的,先用板砖敲老实了,再上诗书谈礼仪,培养谦谦儒雅的君子,即使本性是狼,也要磨掉他们的狼性。
    日本使臣回国后,对天皇朝廷大大渲染天朝见闻,天朝的京师是多么的繁荣,人烟密集,百舸争流,酒楼茶肆店铺林立,士大夫的生活是多么雅致,他们都通读圣贤经书,吟诗作词,品茶斗茶,绘画书字,围棋投壶……
    又特别说明,在天朝上国做官,只有通晓经书并会诗词的士大夫才能做到高官,他们在天朝最受尊敬,他们的生活最雅致,引领了上国风尚。
    这个时代的日本公卿贵族,追求的就是“雅致”,上国士大夫的雅致如同当年的大唐风尚一般,成为风靡了平安京,并影响到各个属国。
    在平安京内刮起了一股“学经”风,涂着白脸出席宴会的公卿贵族们,左手《论语》,右手折扇,宴会上不讲几句“之乎者也”那就是落后风尚,不雅致了。
    就在公卿贵族们高声吟诵《论语》《中庸》时,民间交流也在积极发展着。
    宋日贸易高扬后,就有很多日本国的商人搭乘宋船前往大宋贸易,有些倭商被明州和华亭的繁华迷了眼,使出浑身解数想留在大宋,拿到“宋民户贯”,成为大宋人。
    另一厢,也有越来越多的宋商在日本国居住。
    起先是国内大商会在经常贸易的港口留驻亲信仆从,渐渐形成了群体;有些随纲首搭货的散商,货物没有售完便在当地临时租屋住下,随着贸易发展,商品越来越多,暂时停留的宋商便也越来越多;有些宋商因为往返频繁,索性在当地买地建屋,既方便居住又能安全储货;又有些宋商接受当地贵族的雇佣,成为他们往宋贸易的代理纲首;毒爱之弃后重生。
    日本朝廷并没有禁止本国商人外出贸易,但受限于造船技术,倭商很少能够组船到大宋,即使组船出行,也没有宋人的远航技术,海上遭难的危险高,一般都是先到高丽,再到大宋,如此繁琐花费反而更高,于是便有国司、大寺院和庄园主找到有信誉的宋商作为代理纲首,许以商货减税、便利置田、授封领主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