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GL)》226龙牙华表[2]

凰涅天下(GL)最新章节目录
   笑着问范汝为:“某所闻华表者,宫前多为龙纹犼顶,而宫殿、桥梁、陵墓前面竖华表,则多是龙纹鹤顶,喻意吉祥——卫国师立的这龙凤华表却是某所未闻,不知有何典故?”
    朱倬等文官好奇心重提,目光皆看向范汝为。蓝珪拢着袖子,耳朵几乎竖了起来。
    范汝为回想道:“某听卫帅讲,华表是吾中华独有,从上古传下的王者纳言和指路之用,立在龙牙港口,含意有三:其一,‘华’指‘华夏’‘中华’,代表此地是中华之地;其二,华表指向东方,表示指海外之州心向中华。”
    众文官听得纷纷点头。
    “其三,取华表的‘广纳’之意,但不是‘纳言’,一是广纳四方商货,聚财于大宋;二是广纳海外知识文化,为大宋所用……”
    “蕃人能有甚么文化!”一位幕职官不屑插嘴道。
    范汝为嘿嘿道:“某是粗人,不懂卫帅讲的这些深奥道理,但听卫帅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大心胸者才能纳天下。”
    朱倬呵呵打圆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此为至理也。”
    蓝珪忍不住哼了声:“这三点喻意虽好,却未解释因何以凤凰立于表顶。”
    “某未说完,蓝押班急甚么!”
    范汝为冷冷睨了他一眼,接着道:“卫帅说,港口是客商往来之地,树立华表是向海外诸蕃展示中原文明,因此这华表上的图腾必须是最能代表华夏的图腾。”
    李易拍掌道:“这话有道理。”
    “卫帅说,龙和凤是神话传说中的神物,亦是华夏图腾象征之首,喻意远胜仙鹤、麒麟、大鹏等瑞兽,是以选云龙、凤凰;又说,云龙绕柱而上,表示龙腾,柱顶凤凰展翅,表示高飞,合起来就是‘龙腾凤翔’,这是对帝国腾飞的期望。”
    陈康伯等人琢磨了阵,这般倒也说得通,只是仍觉得有些怪怪的地方。
    一直未开口的司理参军袁陵笑道:“华表怎么立历来没有规制,卫国师这般解法倒让某等开了眼界。”
    “蔚谷说的是;重穿农家种好田。”李易接口道,“某等远至海外,岂非正是要远彰文明、教化蕃土?某以为,这华表的立意甚佳!”
    蓝珪暗下气恼,却不敢当众反驳,便听通判朱倬问道:“不知卫国师立龙凤为双,内中是否亦有深意?”
    范汝为摸着胡子回想了阵,苦着脸道:“卫帅说的那段话太难懂,好像是说孔圣人曾经解读《易》,说,说易有太……太……”
    “易有太极,是为两仪。”李易忍不住替他补充。
    “没错,就是这句!”范汝为一拍脑袋,道,“卫帅说孔子这句话蕴含了天地大道,嗯……那个太极甚么的,就是这天地万物的起源,共存的甚么平台……这太极的平台又有两个,一个是阴,一个是阳,合起来就是两仪……所以双就是二,一阴一阳……共生是大道。”
    他揪着胡子,嗑嗑巴巴将这段话讲完了,摇着头道:“某听得稀里糊涂,心想,卫帅那是宗师级人物,追求的是天道,不是某等凡夫俗子能理解的,既然是她老人家说出的道理,那必然是有道理了。”
    众文官前头听得还有道理,听到后面禁不住眉角直抽。陈康伯咳了声,他对易理也深有研究,笑道:“太极生两仪,两仪化阴阳,天地大道俱在其内,卫国师所言为正解。”
    “不错,这天地皆为一个‘极’字……”
    蓝珪见话题竟向易经之道扯去,忍不住咳了一声道:“小人见识不丰,却听说过龙上凤下,为何这处的华表上凤凰立在了表顶?”
    甲板上声音一静,众文官的脸色都有些严肃起来,有人暗骂这中官生事,让人想装糊涂都不成。
    范汝为翻了个白眼,奇怪道:“龙上凤下?这是谁说的?俺老范从没听说过!这龙身长,当然是盘绕大柱,在柱顶盘成一坨吓人么?凤凰有翅膀,不立在表顶难道去缠柱子?——蓝押班这见识还真够奇特的。”
    周遭的水师将领哄然大笑。
    蓝珪恼怒却不便发作,讪讪笑了下,心头记下这笔帐——回京定要禀奏官家。
    战舰缓缓靠近码桥。
    众人见各道码桥边均泊靠着悬挂宋旗和蕃旗的海船,粗粗一数,不下五六十艘。又有穿着青色官服的税官在检验公凭,属吏拿着长长的单子,上船量货。交完税的商船纲首吆喝着水手卸货。码头上人声喧阗,一派繁忙景象。
    陈康伯手指码头笑道:“这港口泊着如许商船,看来很繁盛呐!”
    范汝为随口接道:“眼下还不算最繁盛时候。要到冬月、元月时,海上正刮东北风,广州的舶商多半选在这时下南洋。年前水师打三佛齐那阵子,港口停的大宋商船不下百艘。卫帅说,等龙牙港建好了,再打通印度洋航道,由水师的战舰护送大宋商船直通大食海……嘿嘿,那时才是千船云集的盛况。”
    打通印度洋航道?陈康伯听得心头微微一跳。
    他来时拜会过先前任三佛齐和议副使的朱敦儒和叶梦得,咨问南洋诸蕃情况,想起印度半岛有个注辇国,据说拥有强大的水军,把持着印度洋的海路——那句“打通印度洋航道”只是随口的说法,还是说真如字面上所解?
    范汝为却已扯开了话,指着前方码桥——桥口竖了书着“1”到“7”的醒目标牌——道:“龙牙港在三佛齐人手里时,这里只有一座木头码桥,卫帅说这码头太小气,吩咐建成七座码桥,每座码桥均设有检验出海公凭和收税的关口,除了7号港是官船专泊外,商船可在1至6号港任选泊靠。”
    码桥多的好处很明显,可以容纳更多的海船入港,而且分道入港能减省舶商检税的等待时间,是便商之举;望族嫡妇之玉面玲珑。众文官心忖:看来卫国师不仅治军有道,从华表的树立和码头的兴建足可看出其构思远大。
    战舰徐徐驶入7号官港。
    码头上三百名鲜衣亮甲的城防军整齐列队,吸引了港内的舶商、水手们纷纷驻足,还有不少闻得消息的城中居民挤在码头后面看热闹。
    “奏乐,迎礼!”锣响鼓鸣,乐声铿锵,三百军士齐声亮嗓。
    “这是军歌!”李易动容道。
    战舰上的水师将领和水兵挺胸立正,同声吼唱。
    歌声雄壮,威武煊赫,听得文官也胸口激荡。
    陈康伯眼利,见那些看热闹的蕃民中也有张合着嘴在跟唱的,心中一动,却容不得他多作忖思,目光已被前方卓然而立的那人吸引过去。
    卫希颜率领城防军和驻港水师将领在7号码头迎候,一袭绛紫色的国师公服,负手立在百人之前,醒目显赫,又出尘不似凡俗。
    陈康伯等人望去,只觉两道清透目光如昆山之巅的雪水,霎然间被从外及里灌了个透,禁不住激凌凌打了个战。
    唯至眼前,方知其威!
    众人心头凛然,不由长吸了口气定神,神情端肃严谨,不敢稍有轻慢之色。众官以陈康伯为首,踏着舰上架好的长板登上码头,依官序上前,揖礼拜见卫希颜。
    “下官秘书省少监、知华宋州陈,参见卫国师!”
    “下官直天章阁、通判华宋州朱,参见卫国师!”
    “下官承奉郎、录事参军朱,参见卫国师!”
    ……
    一番厮见后,卫希颜扬起手臂。
    “轰轰轰——”
    突如其来的轰隆声震得众人皆作色变,蓝珪和随行的二名内侍更是嚇得“啊呀”一声,脸色煞白,张惶相顾,但见卫希颜神情淡定,方安下心来,转而张望这轰隆巨响从何处发出。
    只见龙牙港海港的南北都修了高大城楼,俯视着整个港口,黄色的烟雾腾起于城楼炮台,烟雾中恍惚能看见那黑洞洞的炮口。
    这就是火炮?!
    文官中犹能保持镇定的陈康伯、朱倬、朱松、洪兴祖、李易、袁陵几人都暗数着那轰隆炮声,便听十八响后炮止。
    “这是礼宾炮,没有杀伤力,只作迎礼之用。”卫希颜淡笑释疑。
    众人皆作恍然。陈康伯拱手道:“卫国师以重礼相迎,某等感愧之。”
    众官均心道:这难道是下马威?
    李易扫视码头,但见站在码头后观看的土民仍面带惧色,而宋人舶商、水手却带着骄傲的表情,心想卫国师这迎礼炮或许不仅仅是为了迎礼。
    作者有话要说:州府幕职曹官为:
    知录:录事参军的简称,曹官之首。
    司户:司户参军的简称。
    司法:司法参军的简称。
    司理:司理参军的简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