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武侠之黄粱梦》第三七五章元兴元灭弹指间(一)

纵横武侠之黄粱梦最新章节目录
   元朝!
    金章宗泰和六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奉铁木真为大汗,尊号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
    其后在那年蒙哥汗意外去世后分裂为大汗之国和四大汗国,四大汗国名义上服从蒙古大汗宗主权,实际上各自为政。崖山之战之后,宋朝官方的反抗势力几乎尽数灭绝,元世祖忽必烈便定下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
    在成吉思汗时,蒙古并没有固定的首都。直到窝阔台汗建都哈尔和林,其后元世祖忽必烈又定都上都,灭宋之后年又定都燕京,称为大都,而这自然是为更加容易统治刚刚到手的宋朝的地盘。
    说起来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外蒙古、云南、东北、澎湖及南海诸岛,都在大元统治范围之内,还包括西伯利亚大部分,东到白令海、锡金、不丹、克什米尔东半部、缅甸北部、泰国北部、老挝、朝鲜东北部。
    也有记载,如“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
    元朝始兴,虽然比起历史上要晚了许久,但崖山那一战却几乎灭去了宋朝所有的反抗力量,以至于各地反抗呼声不在高亢,在各种铁血手段之下,始现太平之势!
    忽必烈又根据汉法,立中书省,其职责为上承天子,下总百司,领六部,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又有中书省下有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尚书省,主要负责财政事务,不过时置时废。枢密院: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因为四大汗国的关系,名义上虽然是听从他的命令,但实际上却是分割而据,只因忽必烈的一些政策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在刚刚才将宋朝吃下的忽必烈,此时对于他们也是有心无力,只能暂时放任一旁。又特立军队的职责宿卫军队,由皇帝或亲信大臣直接节制。担任京城大都和上都防卫的军队是侍卫亲军。有三十余卫,卫设都指挥使或率使,隶属于枢密院。镇戍军,负责镇守全国各地。军队包括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等。
    在那时候,贵族始终是处于最高统治地位的,当蒙古族侵占其他国家建立政权后,就出现了包括蒙古族贵族在内的多个民族贵族并立的情况,这产生了全国该由谁统治的问题。忽必烈有心除去,但却难如登天,除非他狠心将整个过渡在捋上一捋,但他又怎可能这样做,何况有些政策还是他的祖父,成吉思汗铁木真所颁下得!
    而贵族在全国的**统治权,依然是采用“民分四等”的政策,把全国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
    其中蒙古族自然在各等人中名列第一等。
    色目人继蒙古人之后名列第二等,主要指西域人,是最早被蒙古征服的,如钦察、唐兀、畏兀儿、回回等,另外,蒙古高原周边的一些较早归附的部族,也属于色目人,如汪古部等。
    又有汉人为第三等,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较晚被蒙古征服的、四川、大理人,东北的高丽人也是汉人。
    最后南人为第四等,特指最后被元朝征服的原南宋境内各族。
    虽然忽必烈为了缓和种族间的独立,颁布了汉法,然而,其“汉法”施行得并不彻底。而且,大元存在等级歧视制度。
    身为汉人在元朝的统治下根本就是不许结社、集会、集体拜神,更由于惧怕汉人的武林高手横行,在禁武令发布后,又禁止普通的汉人私藏兵器那时候甚至数家才可共用一把菜刀!
    又有蒙古人有一种特权,即为被汉人打死需要偿命,而蒙古人因争或乘醉打死汉人只需“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汉人如当兵则不许充宿卫,如当官也往往只能做副贰。这些法律规范对于汉族人均不平等,但因为那时候元朝大军威猛无双,各地之中即使有不满者,却也只能暗自唾骂,根本不敢起身反抗,那崖山海边十来万的浮尸,可是让他们知道反抗元朝的后果是什么!
    而且蒙古大汗可以随时把汉人视如生命的农田,连同农田上的汉人,赏赐给皇亲国戚或亲王公主或功臣之类。宋朝灭亡后所举行的一次赏赐中,少者赏赐数十户数百户,多者竟赏赐十万户。每户以五口计,一次就得到五十万个农奴。汉人忽然间失去他祖宗传留下来的农田,而自己也忽然间从自由农民沦为农奴,没有地方可以申诉。蒙古人,都可以随意侵占农田,他们经常突然间把汉人从肥沃的农田上逐走,任凭农田荒芜,生出野草,以便畜牧。
    这项政策,实际上是有第一任大汗铁木真即曾规定,杀蒙古人的偿命,杀色目人的罚黄金四十巴里失(一巴里失大概折合二两银),而杀死一个汉人,只要缴一头毛驴的价钱就可以了。遇到征伐战争,差别待遇较平时更甚。
    为了更方便的统治中原,更有一种新盛的政策,便为每二十家编为一“甲”,首长称“甲主”,由官家委派蒙古人充当。这蒙古人就是这二十家的总管,这二十家就是这蒙古总管的奴隶,衣服饮食,他可以随心索取,女子和财产,他更可以随心所欲。
    禁武令发布后,因为中原武者的恐怖,忽必烈严禁汉人打猎,禁止汉人学习拳击武术,禁止汉人持有兵器,禁止汉人集会拜神,禁止汉人赶集赶场作买卖,禁止汉人夜间走路。在他所想,一般人的话只需在家老老实实的便可,凡是做出这些的或多或少都是有些本事的,若是他们再一交流,那指不定会不会出现各种高手来危及自己的统治。
    那一段时期对于汉人来说比之五胡乱华也只是稍差一些,所幸元朝初定,忽必烈也不敢过于逼迫,他也是个明主自然知道松弛有道方为正理,倒也给汉人留了一条活路。
    不过虽然如此,各地总有汉人被无辜打杀,有人不服!在无权无势的时候,能够奋起反抗的只能是死打死拼,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自己的尊严。是以,莫看表面上一片平静,但各地经常会有高手现身杀死官员之后逃窜开去,而这却也更让忽必烈对于禁武令的颁布了。更是为此大肆的收集武学秘籍,将他们收于官府,民间的一经发现一律烧毁,私藏者入狱三年,永为奴仆!
    “如有收藏武功秘籍,一经发现立即入狱,冲入军籍!自动上交者赏饲食、猪羊!”在那白云飘渺的高山之上,有一座雄伟的宫殿,这时一个二十岁左右的英俊男子正愤愤的看着这山下收到的朝廷的文书,不由的冷哼一声。
    “尊主,听说山下有人秘密告诉那元朝,现在正有军队集结,正准备攻上山来。”一名中年美妇恭敬的说道。
    “哦?呵呵,当真有趣。”少年似笑非笑的点点头,又道:“对了,其他的门派呢?难道就任凭取拿?”
    “回尊主,各门各派虽然多有抵抗,但是因此而被灭门者不知凡几,倒是有不少只能无奈的交出了秘籍才能保全下了门派。”
    “哦?少林呢?”少年随口问道。
    “少林和我派大尊主相熟,是以我等很是关注多方打探之后,倒是探得他们早就将秘籍藏了起来,有的甚至散与佛经之中,是以并没有被搜出多少,而且,似乎元军对于少林还颇有忌惮,只是让少林允下了‘不得擅出少林’之约,更是留下了大鼎一只,若是想要出寺,必须举鼎纹身才得出,如此一来他们才肯罢休。”
    少年人冷哼一声道:“那大鼎重有两百多斤,寻常两三人都难以搬动,何况里面燃了香烛,一旦抱住必定是剧痛无比,这是元朝为了约束少林,让他们无法下山所设下的一个阳谋罢了。不过,少林用此换来了安静的发展,对于他们来说到也不差!”
    “尊主,现在山下眼见着有元兵上山,我等要如何应对?”美妇心道:此时哪里还有空去想别的,那元朝的军队可是就要冲着自己来了啊,听闻他们的军队极强,却要如何应对呢?
    少年眼睛眯起道:“元军的战力是不错,不过若是不靠火炮之物又如何能够敌得过我等。”顿了顿又道:“若是还在无锡的话倒也罢了,我等职能避其锋芒,但是此地有太师祖和师祖的精心布置,哼,他不来也罢,若是来了,他上来多少我便叫他们死上多少!”
    “尊主,若是如此岂不是违了……吕尊主的话?”
    少年看了他一眼道:“不要用我父亲来压我,他说的只是休养生息不要恣意惹事,但现在却是对方侵来,难道就放着不管?我要让他们知道,我天山派也不是好惹的!当年,陷害师祖的便有这些蒙古人,哼,我倒要瞧瞧他们有哪些本事!”
    美妇不在说什么,倒是原先站在少年身边的一女子站出道:“尊主,若是对方来势众多,万一伤到了大尊主怎办?”
    少年道:“不会,师祖虽然不清楚为什么还未醒来,但是气息稳定,龙虎护身,显然是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而且有阵法守护,只要对方不是炮轰灵鹫宫就不会影响到分毫。”说到这语气一冷道:“何况,不过是一些蒙古番子,哪里可能让他们攻上天山?天山的路本就决定了他们无法大军入山,便是那些火炮也不可能有多少被运上来,也打不到灵鹫宫。山下更有师祖当年布下的各种机关陷阱,还有奇门阵法,哼,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右手边的一名老妪此时方才说话道:“如此作为倒也有可能,大尊主布下的阵势一旦运转起来极其的恐怖,那些蒙古番子又不通阵理,进入之后必定自乱阵脚,便是人数众多,却反而更加容易被阵法引得自相残杀,最后说不得我等还无需现身,便能够尽除对方。”
    少年来了兴致道:“吴婆婆,你见过那阵法的厉害?”少年是吕仁的二子,叫做吕明。吕仁生有二子,大子吕辉在当初为了救他被蒙古的炮火炸死了。甚至吕仁自己都重伤未愈,一身本事尽去,只能如普通人一般的活了下来,唯一让他开心的是,他总算走在了他师父的前面,至少在他走的时候,他的师父丁一还能够盘膝坐在一旁,虽然被那完颜安靖送来之后就再未醒来,但这好歹还活着,只要活着便有希望!
    武馆当年下山勤王,损失极重,几乎全军覆没能够回来的寥寥无几。吕明十三岁便挑起了重担,当上了灵鹫宫的尊主,处理一切大小事物。他的性子倒是随吕仁,心细果敢,对于自己人极好,对于外人那当真可以算得上是心狠手辣!他甚至让人用秘法控制了蒙古的一些人当做死士,前去刺杀那些蒙古的大汗,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