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血色山河》第七百三十二章浓情蜜意

抗日之血色山河最新章节目录
   “军长,第一师已经攻到鸡公山了,你看,我们是不是也迅速的跟进,我们的三千子弟兵肯定是能够在战场上有异常优异的表现的。[燃^文^书库][][774][buy][]”阿福朗声说道,他说话之间,眉飞色舞,煞是自信。
    年轻人,张扬一些,不是坏事儿,王军海拍了拍阿福的肩膀,肃声说道:“阿福,还是缓一缓吧,让老孙在前面先打一打,实在是需要我们的援助了,咱们再跟上去。”
    人如果不怕苦,就只是苦半辈子,人若是怕苦,就会苦一辈子。打仗何尝不是如此,若是太过担心,事事都双保险,如何能锤炼出狼性的队伍。
    阿福看了一眼王军海,脸上的神情若有所思。
    在北美的每一个日夜,阿福都是要面对无穷的危机,每一次,他何尝不是在生与死一线之间徘徊,如果不是因为自身有着无比坚韧的神经,怕是早就崩塌了!
    阿福冲王军海重重的点了点头。
    李哪吒小跑步的进来帐内,脸上神情显得略微有些慌张,他的声音如同是蚊子叫一般的说道:“军长,夫人来了!”
    “什么!”王军海的声音立马是飙高了八度。
    王军海整个人的表情都是有些僵硬,这婆娘也真是,就没有一天能够让他稍微的省省心的,随后他还是慢慢的坐了下去,沉声问道:“是大夫人?”
    “嗯!”李哪吒苦笑着点了点头。
    “少爷,少夫人来了也是好事儿,说不定她带来了红军方面好消息呢。”阿福呵呵大笑着说道。
    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也是被阿福的笑声给掩盖了过去,王军海心道既来之则安之,这时候自己哪怕是发火,也是无济于事。
    一团火红色的衣裳,如同是一团火焰飘进了指挥部,孔巧儿一进来,便是笑的像是百灵鸟似的清脆响亮,她眼中尽是剩下王军海一个人,仿佛天地之间,能够让她关注,便只是王军海了。
    “你呀……”原本还想骂孔巧儿几句,这话到了嘴边,却又是不由的咽了回去,王军海还真心是狠不下心来对孔巧儿多加责骂。
    孔巧儿嬉笑着,对于王军海的黑脸显得浑然不在意,她也是好心脏,压根就不怕王军海会勃然大怒。
    孔巧儿的眼睛在阿福和李哪吒之间来回的打转,阿福马上醒悟过来,呵呵笑着说:“哎呀,少爷,我正好要去看一下后勤部的弹药保管是否得当,哪吒,你也过去帮我一把。”
    “可是我还还要……”李哪吒的话还没有说完呢,就是被阿福硬扯着跑出去了,后知后觉的李哪吒也是明白现在还真心是想要给军长和大夫人留一点儿私人空间,看大夫人那眼睛里,都能掐出水来了。
    待李哪吒和阿福走开之后,孔巧儿再无顾虑,她迅速的扑了过去,像是个无尾熊一般的挂在王军海身上,脸上娇嗔的表情,像是个浑圆熟透了的水蜜桃一般,能掐出水来。
    “冤家,有没有想我!”孔巧儿像是个女王一般的质问道。
    耸了耸肩,王军海嘿嘿笑道:“这个必须有。”
    孔巧儿咯咯娇笑着,像是个得逞的小狐狸似的,脸上满满的是得意的神色。
    “怎么突然过来了?”王军海的神色突然显得有些严肃。
    孔巧儿十分不满的剜了王军海一眼,她嘟着嘴,对王军海的不解风情很是不满,这家伙,越是打仗,人都是显得糊涂些了。
    孔巧儿满是少妇风情的捋了捋自己的秀发,她打了个哈欠,娇嗔的说道:“还不是你这个负心的男人,都出走一个多月了,音信全无,我们这些女人家在家里等的心里交际,这才是让我这个做大姐的出来看一看,到底你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广告)”
    王军海龇牙大笑着,只要不是家里出事儿了,他这心里就是长出了一口气。[就爱读书]
    看到王军海的表情,孔巧儿自然是明白王军海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她有些埋怨的瞪了王军海一眼,孔巧儿娇声说道:“看你在瞎操心什么呢,家里头有组织上照顾着,怎么可能出得了岔子,倒是你们,上回让小井师团撵着跑,你还负了重伤,却是瞒着我么不说……”
    说着说着,孔巧儿的眼眶就是红彤彤的,泪珠子像是要掉落下来了一般。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这话可是一点儿都不假,王军海无奈将孔巧儿给搂在怀里,细声的安慰着,只是孔巧儿还是默默的哭泣着。
    这时候,哪怕是王军海有再多的不满和埋怨,都是没有办法向着一个默默流泪的女人发泄了,他只能是扶着孔巧儿的双肩,此刻,陪伴或许是唯一能够慰藉这个显然是经受了不小惊吓的女人的心灵。
    作为军人的女人,孔巧儿现在的表现并不是王军海所愿意不看到的,但是他也是个人,也是有心软的时候,这一刻,一切言语都是苍白无力的,他只是愿意静静的陪在孔巧儿的身旁。
    ……
    最高指挥官本繁庄非常头痛,作为一个军事家他明白一个异国他乡的占领军在别人国内作战最大的困难就是任何的军事行动都非常难以做到绝对的保密,城市或者是乡村之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得到消息之后将这个消息传递给作战目标,让他们提前预防,或者是先一步撤退。这种情况是任何一个外国占领军都无法避免的,既然避免不了,干脆就不去避免。
    本繁庄想出了一个非常残忍的办法,那就是将城镇内的村民举村向山区迁移,让他们在21军的必经之路上建造村落,一旦哪个地方的日军受到了21军的攻击,当地的日军最高指挥官就下令杀死整个村子里面的人。
    黄仁贵穿着一身绸子布料的大衣,头上戴着地主帽,跟在松田康义的身后一边点头哈腰,一边对被强行驱赶到这里的老百姓指指点点。那对小眼睛种洋洋得意的流露出幸灾乐祸的身材。
    几个与黄仁贵有深仇大恨的佃户,看着黄仁贵眼睛中那种仿佛看死人一样目光,心中忍不住一身慌乱。都是老百姓,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光是麦场四周那些黑洞洞的机关枪的枪口就已经把他们吓破了胆。
    随着黄仁贵对松田康义讲完话,松田康义用手拍了拍黄仁贵的肩头,对身边的日本士兵轻轻讲述了几句。
    一对日本士兵蛮不讲理的冲到人群之间,将黄仁贵在村庄中的对头,那几个稍微有心反抗他的佃户从人群中分离出来。
    几个佃户被分离出来之后,人们都忍不住闭上了眼睛,在心中为他们祈祷,千万不要出事情。
    事情往往不会按照善良的人所想象的那样,几个佃户刚刚被从人群中分离出来,日本兵就下了死手。
    雪亮的刺刀刺进了佃户的身体,随着刺刀从这些人的身体中拔出,鲜血飞溅到地面上,在地上形成了红色的冰。
    “爸爸”
    “孩子他爹”
    ……
    “射击”
    松田康义看着奋不顾身冲出人群,冲向奄奄一息的那些佃户家里的亲人,狞笑着下达了射击的命令。
    机枪上在李家庄的上空响起,子弹射击在人们的身上带起一串串的血雾,二十多条人命就这样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被日本人从这个世界上抹掉……
    大山内被积雪覆盖着,但是山外面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这些人一个个被日本鬼子用刺刀顶在身后,驱赶着离开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家,泪水从脸颊上飘落,一次次求情与反抗被日本人残酷的镇压,鲜血伴随着他们的脚步,一直延伸到日本鬼子给他们划定的居住地。
    关东山周围也和其他的地方一样,一群群的老百姓被日本鬼子用武力驱赶到了这里,比起其他地方生活在关东山的老百姓还算不错,至少青山屯因为被日本鬼子屠杀所有的房屋都是无主房屋,这些房屋他们可以直接入住,而不用冒着严寒搭建临时的住处。
    这一次被驱赶到青山屯的人中,有一对母子,母亲七十六岁高龄,面色红润,虽然身上的衣服布满了补丁,但是身子骨看上去还是非常的硬朗;儿子今年正直而立之年。他一边走一边搀扶的老母亲,遇见风大的时候,还会将自己的棉帽子取下来,戴在母亲的头上。
    他们两个人走在最前面,在两人身后跟着五六十人,这五六十人用身体挡住了日本鬼子的刺刀,宁愿自己死去也绝不容日本鬼子靠近母子二人。
    在这种危机的时候,这些老百姓的举动都是发自内心的,绝不可能存在任何的做作。这两个人到底是什么人,竟然在老百姓心中有如此高的地位?让他们心甘情愿的用生命去捍卫他们的安全?
    老太太名叫刘张氏,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她并不是姜孝义的亲生母亲,她原本是一个四处流浪的乞丐,在乞讨的时候与姜孝义相遇。
    而姜孝义是一个一心求道之人,年轻的时候做了一个梦,于是就抛下老母一个人前往终南山准备拜师学艺,不再理会时间杂事。可是他费尽千辛万苦到了终南山之后,却被中南上的老道拒之门外。
    姜孝义长跪三天,依然无法感动老道,最后无奈之下准备离去。就在他将要离开终南山的时候,老道却出现在他的面前,对他说道:“父母为天,孝敬父母就是顺天意,顺天意方可修道心,存道心则可成道法。”
    姜孝义听到了老道的话之后,恍然大悟,急急忙忙放回家乡,但是等他到家的时候,他的老母亲已经死去三年。从此姜孝义才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了无生机的他痛心疾首的时候,刘张氏出现在他的面前。
    这个刘张氏酷似他的母亲,于是姜孝义认了刘张氏为干娘,在身边用心侍奉。有一天刘张氏对她说:“姜孝义啊,你要认为当娘,那你以后做事就都得听我的。”
    姜孝义点头答应,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面,姜孝义事事按照刘张氏的意思去办,家境变得越来越好。
    如果仅仅是凭这一点,老百姓根本不会用自己的生命去保卫这对母子。真正让他们发自内心要保护母子的原因是“天意”,随后的连续三年,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发生了灾害,几乎差不多所有人家都颗粒无收,唯独姜孝义的家里,麦生双穗,马下双驹。这种情况就算放眼整个东北整个中国都是非常少见的,老百姓在羡慕和嫉妒的同时,却突然接到了姜孝义送来的救命粮。
    姜孝义开始的时候也不愿意,这毕竟是自己家的东西,眼下的年景不好,而需要粮食人却那么多。后来刘张氏坚持自己的意见,姜孝义回忆起自己已经死去多年的老母亲,也就按照刘张氏的意思去办了。
    结果连续三年下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