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玄幻小说
修真小说
女生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都市小说
《朱门风流》第九百零六章心腹难寻,话曾相识
朱门风流最新章节目录
第九百零六章 心腹难寻,话曾相识
张越对于儿女的管教素来是记起的时候便雷厉风行地过问一番,记不起就全盘托给杜绾——在这一点上头,他是完全信赖自己的妻子。不单单是他,张倬和孙氏对于静官这个长孙也是十万分满意。用张倬的原话来说,想当初张越像静官这么大的时候,还远远不及他。对于这种说法,护犊子的孙氏自然会反驳上一大通,到头来一对年龄加起来已经老大不小的夫妻俩便会有一番小拌嘴,却是让家里更加热闹了起来。
所以,这天晚上张越回来,听说儿子给妻子出了这么个主意,他倒是觉得颇为可行。毕竟,他如今是文官,家里自然不能像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那样,名正言顺地招募百多个舞刀弄枪的家丁。他现在这样就已经够招惹都察院惦记了,可不想没事给自己惹麻烦。于是,他便对杜绾点了头,嘱她来日向英国公府借上几个已经荣养的人来,把家里那些年轻力壮的家人们调教一二,顺便也教小孩子练练武艺。
这不是什么大事,所以须臾就从他的脑海中过去了。如今,他最惦记的便是岳父这边的亲藩事以及自己这边的武学武举事,外加远在江南的丈量田亩事。前头两件都是近在眼前,稍有不慎就可能有天大的麻烦。而后头一件虽说是远在千里之外,但南京那边的信一封封送来,廷议上常常有针锋相对的辩论,也是让人不胜其烦。这时候他才真正知道,史书上张居正操持此事的时候,为什么会激起巨大的反弹,甚至一度到其死后一起发作了起来。
要主持这种事,首先就得自身行得正坐得直,不能有把柄落在别人手中。张家的田亩虽说是比法定多了一些,但也有限,而且全部都在府县的鱼鳞册上,每年赋税缴纳一清二楚,这是他定下的死规矩,下头管事也是经过三令五申,不但有连生盯着,父亲张倬也定期亲自查访,所以不虞有人欺上瞒下。但是,家里的农事没有问题,不代表他家里就真的一清二白。须知太祖禁令的官员经商,张家是完全违反了——不但违反了,还有一大帮子勋贵和他家合在一块倒腾生意,最大的买卖便是在海外。
所以,看完了杜绾所作的书信节略,张越不禁皱了皱眉头。哪怕是如今的信件不像日后那么快捷,但南京到北京的驿路却最是发达,论理之前几封信应当是送到了,而且也已经够时间打一个来回。可从李庆和赵羾的来信上,他却看不到丝毫的痕迹,仿佛并没有收到那几封信。那是他请他们在南京官场上观察一下诸事的反应,散布一下消息,看看那些已经前途黯淡的养老官员们是否有明眼人。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不知道是没送到还是其他缘由。
“南边那边真没有别的消息?”
“南京那边的重心如今都关注着松江府等地方的丈量田亩,恐怕没心思管亲藩和武选事。是不是再给李尚书和赵尚书写封信,毕竟他们都是兵部旧人,看信上对武选事多有微词,听听他们的建议也好。还有,张本尚书此次也调任了南京礼部尚书,你先头既然送了他程仪,如今人应当到了那儿,不如也去信一封。”
“就依你。”
这三个字虽然简单,但张越知道,回头那三封信绝对不是容易写的,毕竟,对方三个都是曾经位于尚书高位的人物,心思缜密不说,也自有自己的主张,要是稍有纰漏,别说说服了,恐怕还得让人笑话。况且,涉及的事情越要紧,知道的人就只能越少。于是,扫了一眼杜绾已经显著隆起的小腹,他讪讪地道了一声辛苦,然后只得在心里叹气。
他那两个学生如今都在专心备着科举,没法指望在这事情上帮忙;方敬管着小书院那一摊子,能经营好就不错了;如今还不是绍兴师爷大行其事的时代,可愿意往大佬门庭投靠的清客之流也不少,可这种更看重前程的用着实在是不牢靠。至于自己家里……要调教家人认字不难,可要培养有代他写信这种水平的却是极难。
“回头我一定设法找个人来替你。”
这一次张越再不是说说而已,从杜绾那儿出来,他便径直去了父母的上房。恰逢张倬和孙氏又斗了一回的嘴,张倬无可奈何地从东屋里出来,一看到他便如蒙大赦,父子俩遂到了张倬的书房逍遥居说话。当张越对张倬说出自己想物色一个能干幕僚,又提出了具体条件的时候,却发现父亲用某种极其古怪的目光看着他。
“要能够和你想到一块去,又能够模仿你的笔迹写字,还要能够出谋划策赞襄大事?有这等能力的人,肯屈居清客幕僚?”张倬如今已经致仕,心境大变,反而喜欢冷天热天没事情摇着折扇充风雅,此时便没好气地把扇子一合,在张越的肩头轻轻敲了一下,“这等人可遇不可求,你有一个媳妇就知足吧,哪里那么容易再找一个?至于寻常的幕僚,我倒可以帮你找一两个,毕竟书信有重要的也有不重要的,你认识的人多,文官武将无所不有,光是绾儿和琥珀恐怕是不够。嗯,这事情我去办,你不用担心。”
最重要的事情解决不了,还让他不要担心?张越苦笑一声,可看到自个的老子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他也只能腹谤一声而已。当然,他也知道自己要求太高,于是也不好再说什么。可就在他准备告退离开的时候,张倬却突然问了一句话。
“越儿,如今你已经官至三品京堂,你可知道,如今你的天敌在何处?”
面对这么个奇怪的问题,张越愣了一愣,随即就想到了什么,却是故作若无其事地说:“最大的大敌?如今儿子在朝中虽遭不少人排斥忌惮,但要说天敌……”
“天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就如同商场,你触动了别人的利益,那些平日与你合作最好的人,也会在一瞬间变成你的生死大敌。你如今做的事,桩桩件件都是得罪人的,转眼间便可能得罪无数人,你就是再小心也不为过。你在兵部,如今最大的天敌就是那些军官们。最近风声不太好,你在走每一步的时候,都得仔细思量一番。”
最近风声不太好。
一直到次日朝会散去回衙门的时候,张越还在琢磨着父亲的那番话。他如今是兵部最大的官,左手是过了明路的谍探司,右手是掐着暗路的张布,手底下也是袁方的老班底。所以,他的消息也灵通得很,更知道不少小军官都在频频碰头,也一直再让人盯着。只是,他也查过,这些人的背后并没有什么幕后黑手在操纵,既然如此,他就不好做出太大的反应。但父亲这么说必然有其理由,他再漠然视之就有些不妥了。
后日就是大比,索性今天就把石亨带去武学吧!
打定了这个主意,一回衙门,他便命人把石亨寻了来,随即去了许廓那儿,把兵部的事务一股脑儿都托给了这位右侍郎。面对这副情形,白发苍苍的许廓忍不住使劲揪起了下颌上的几根胡子。人家衙门里头,青壮派的官员恨不得老臣们全都去荣养,使劲地分担着要务,张越可好,最要紧的武选司是直接丢了过来,还时不时地撂挑子!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能者多劳那四个字老夫送给他还差不多,偏生他竟是直接送了给我……能者多劳,我怎么听着像是话里有话?”
张越送了许廓能者多劳四个字,自然不是单纯为了压榨这一位爽朗得有些可爱的老人,只不过某些目的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这会儿带着石亨造访了中军都督府,从朱勇那儿讨要了一些人,他便直奔了禄米仓胡同的武学。从崇文门大街拐进了胡同,他就看到那边门口仿佛有好些人,立时快马加鞭赶了过去。
“放我们进去,我们事先都已经请了假了!”
“凭什么学规那么严苛!我们可不是国子监那些读读书就能混日子的穷酸书生,我们家里还有军田要种!”
“就是,要是得在这武学中耗费那么久时间,我们的家人谁来养!”
听到那七嘴八舌的声音,张越脸色渐渐阴沉了下来。而他后头人高马大的石亨看到这乱哄哄的一幕,忍不住狠狠捏紧了手中的鞭子。这时候,奉了朱勇之命调过来护卫的那几个中军都督府军卒全都簇拥了上来,高声吆喝了两句。一时间,刚刚还险些和武学门口那些守卫冲撞起来的幼官们都散开了,让出了一条路来,只是那眼神中未免充斥着几许不善。
那种掩饰不了的不善和敌意张越看得清清楚楚。此时此刻,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父亲张倬和大堂伯张辅的话。他自认为改革的幅度已经是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但却已经是触动了很大的一块利益,而对这些利益受到损失的人来说,没人挑拨就已经具备了某种危机,一旦受到挑拨,那么事情极可能就会进入不可测的局面。
因而,略一思忖,他便没有立刻下马入武学,而是再次仔仔细细打量着这些人。武学和国子监一样,也是每月补贴廪米六斗,名义上不如武官的俸禄,但这毕竟是不用折钞计算,所以实质上并不亏。为什么即使如此,这些武学生仍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你们都是武学生?”
一问之下,众人尽皆默然,好一阵子,人群中方才响起了一个声音:“我们是武学生,大人是觉得我们违反了学规,所以要处置?若是这样,学生们领罚就是。”
“领了罚之后,你们就不会再犯?”张越冷冷问了一句,见下头再没有声音,他加重了语气又问道,“还是说,就像你们刚刚说得那样,要回去种军田,养家人?”
“我们确实要回去种军田,养家人,入了武学,这些差役没有一项是能免的!”此时此刻,刚刚那个说话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紧跟着,他就排开人群走了出来,到了张越马前直挺挺跪了下去,却是昂着头说,“学生也听说了,原本朝中定的是武学生每月廪米三斗,是大人据理力争,把这廪米调高得一如国子监的监生。学生也知道,大人看重军官的武艺,所以挑选的教授训导都很严格,可是,如今天下承平,我们练着一身武艺又有什么用?”
此话一出,张越还来不及回答,一旁就传来了一声冷笑:“差役赋税没有免,你们可以直说,要能办到的,张大人总不会坐看你们在这苦练,家里人却受累,可你们居然说武艺没用?你们拍拍胸脯问问,你们是什么人?你们不是那些军户,你们是武官,顶着一个武字还说武艺没用?廪米六斗,和国子监生一模一样,就是我底下那些血里来火里去的军汉们也得羡慕你们,你们居然还不知足!他娘的,我都替你们脸红!”
石亨年纪虽小,经历却不少,而且以
第九百零五章杀一儆百,贼心不死[2]
第九百零六章心腹难寻,话曾相识[2]
小说推荐
门阀风流
“叔宝来了“真的?叔宝,叔宝何在“叔宝,叔宝”公元312年,西晋永嘉六年,建邺城。一群群描红着绿的女子从四面八方,争相往城东门奔去。她们或是三俩闲游于街面时忽然听闻,欣然互笑,急急挽手而去;或是早已从父兄处闻知,静待此日已有多时,纷纷由小丫环引着,提着翠萝裙,捏着小团扇,钻进了青牛小车,朝着那阳光初
水煮江山
连载中
最新章:
第四百三十二章伊人玉透[2]
风流相公西门庆
一个医科大学生穿越到了风骚的西门庆身上,于是西门庆更加风骚了。有想法的骚客请加QQ群:45109881,共商风骚大计。更新时间:2012-12-30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昨夜下的小雨刚刚浇湿了地皮,带来了早晨清新的空气,整个清河县笼罩在明媚的春光中,正逢本地市集,推着独轮车来赶集做生意的,跑江湖
大道第一人
连载中
最新章:
第四百三四章节开宫大典第四44
朱门锦色
夏晚柔上辈子有两件憾事。一件是失去了女儿家的好名声,落得尸体被流民野狗分食的下场;另一件就是,为了保持好身材,她至死没有吃过一顿饱饭。重生归来,她决定保护好自己的闺誉,吃好喝好,嫁个殷实人家安度一生。至于上辈子发誓要报答帮她收敛尸骨的人的这件事,就让它随风去吧,反正又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霜时夜鲤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卷第一百六十五章我好高兴
榴绽朱门
这一世,她要糊涂平淡的享受这现世庸俗之福…可,这现世庸俗之福,也是要历经修炼之后么?风变云幻,雷霆雨露,待到风歇雪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闲听落花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卷第一三七章光阴
天龙引
正是暮春四月时节,山谷中的桃花刚刚调谢。东风袅娜,彩蝶与落红齐飞,落日余晖,闲云同烟霞并起。这片山谷位于仙霞山的深处,仙霞山脉纵横千里,这片山谷平日里更是人迹罕至,这时却有三人凌空而来,片刻间便走进这片山谷深处。为首的是一个道士,年纪不过三十出头,五官俊秀,面上更如美玉一般,自然生辉,虽是布衣芒鞋,
回首朱门外
已完本
最新章:
第五卷元婴之祸第794章阵图
朱门嫡妻
杜容芷死在了宋国公府破落的偏院。要说她这辈子最恨谁…大约是自己吧!那个蠢得追逐了宋子循一辈子,最后落得个万念俱灰的自己。今生已无可恋,来生做猪做狗,只求别再遇见。可命运弄人,再睁开眼,竟回到两人的新婚之夜
桥边芍药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卷最后说两句
寒门崛起
不知不觉,小说更新已有二十余天,非常感谢每一位书友的点击、收藏和推荐,当然还有每一位书友的评论留言,感谢各位的支持。当然尤其感谢各位慷慨解囊打赏鼓励的书友,进入六月以来打赏名单,稍加整理,非常感谢:白纸一样的娃娃,米米知音,反对的话,海边的农庄,风过境。尤为感谢反对的话,慷慨的让我有些不好意思了。非
朱郎才尽
连载中
最新章:
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本官岂贪
朱颜祸妃
自小在战场上凌厉狠辣的亲王郡主,一夜间父王失踪、亲弟昏迷,自己沦为异国质子,一切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阴谋?狼窝一般的母国、虎穴一般的敌国,艰辛险阻,幸而总有两枚身影给予温暖,最终自己的心究竟属于那在战场上渐生情愫却注定敌对的铁血将军,还是冷血无情却独有一份柔情予她的腹黑暗卫
绾绾流年
已完本
最新章:
谁念西风独自凉第四百八十六章与子相依此生不离(大结局)[2]
幻变诸天归一剑
飘然万里驱神剑,历尽千劫铸此身。一念轮回前世梦,仙风吹动镜中春。群,欢迎大家加入
回首朱门外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卷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决定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