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立志传》第五十二章逼近的乌云(二)

东汉末年立志传最新章节目录
   “这么说,荆州除江陵与江夏外,其余尽归了张素素?”
    在吴侯府的偏厅,坐在主位上的孙策微微皱了皱眉,看得出来,即便是欠缺谋划的他,也不禁对目前的境况感到几分忧虑。
    在他下首,周瑜、太史慈、甘宁死死压低着头,为的就是不去看孙策那鼻青脸肿的脸,就连站在身旁的孙尚香,亦是满脸羞红,心中暗暗责怪兄长行事不分轻重,至于孙权,倒是几次偷偷打量其兄,看他眼中神色,竟隐隐有几分好笑。
    或许,孙权从来未见过他那位素来勇武的兄长会有如今这般狼狈。
    “是的,孙将军,这也是刘使君与曹公为何要一力与江东联手的原因!”陈蓦沉声说道。
    虽说被孙策揍地异常惨,但是因为拥有着不死之身,陈蓦脸上的浮肿早已消退,就仿佛根本就没有受过伤似的,对比他与孙策脸上的伤势,这让白眊军众人暗暗有些好笑,只不过碍于江东的颜面,不敢表露出来。
    “父亲也张素素麾下为将?相国董仲颖亦是?”孙策皱眉问道。
    “是!——还有吕布!”陈蓦说道。
    瞥了一眼身旁不发一语的妹妹孙尚香,孙策长长吐了口气,拄着下巴说道,“尸鬼……早前我在外面游历时,亦曾听说过此事,当时置若罔闻,只道此事乃无稽之谈,却不想竟是真的……”
    在他说话期间。堂内诸将亦是面面相觑。尤其韩当、黄盖、程普等老将。
    要知道,他们最早可是孙坚的左膀右臂,而如今看情形似乎要与旧日的主公两军对战,这对这三位老将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大哥,父亲为何要帮助那张素素?”孙权面色犹豫地问道。
    孙策缓缓摇了摇头,在停顿了半响后,喃喃说道,“父亲想来是有他自己的打算……”
    “如果……如果……那,真的要与父亲交战么?”孙权犹豫着又说道。
    转头望了一眼孙权。孙策苦笑一声,抬手揉了揉弟弟的脑袋,继而深深吸了口气,沉声说道。“倘若事情当真一发而不可收拾的话……凡与我江东为敌者,必诛之!——这件事仲谋就不必考虑了,此事为兄会处理的……”
    听孙策言中的意思,似乎有要大义灭亲的意思,只要孙坚真的助张素素挥军江东。
    或许是被孙策的话所影响,孙尚香眼中迷茫、犹豫之色渐渐退去。
    就在这时,偏厅内忽然响起一个略带哂笑的苍老声音。
    “你等真的以为,凭你们联手,就能对付得了张素素那个小丫头?真是不知死活!”
    众人闻言面色一变,下意识地转过头来。却见跟随着孙策而来的那位老者正在角落正襟而坐。
    其他人碍于老者与孙策的关系而敢怒不敢言,然而孙策自己可没什么顾虑,闻言拍案怒道,“老不死的,你胡说什么?”
    “胡说?不不,贫道只是不想伯符徒儿白白送死罢了!”
    “你!”孙策闻言大怒。
    在他身旁,孙尚香好奇地打量着那位老者,纳闷问道,“大哥,这位是?”
    只见孙策气闷地瞪了一眼那位老者。没好气说道,“姓于名吉,一个会耍弄些妖术的妖道!”
    话音刚落,江东诸将倒抽一口冷气,孙权更是瞪大眼睛惊人说道。“莫不是早些年,被称为仙人的于道人?”
    见江东诸人吃惊地望着自己。老者于吉微微一笑,点头拱手,“贫道稽首,承蒙江东百信错爱,贫道愧不敢当!”
    “嘿!”孙策哂笑一声。
    望了眼兄长孙策,又望了一眼眼前的老道于吉,孙尚香心中隐隐有些明白了兄长为何会失踪的原因,好奇问道,“于道人,听道人口气,似乎道人有传授家兄一些本事么?”
    “自然,自然!”于吉微笑点头,另外一边,孙策虽脸有愤色,但却没有反驳,显然,孙策确实从于吉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可是这位于道人,既然是传授东西于我义兄,又何必将其掳走,令我江东百般寻找?”周瑜皱眉问道。
    于吉闻言淡淡一笑,摇头说道,“也罢,贫道便将此事原原本本告知诸位……”说着,他好似想起了什么,转头望向陈蓦,微笑说道,“说起来,贫道与这位陈蓦出身相同……”
    众人闻言一愣,继而心中一惊。
    “黄巾?”陈蓦一脸愕然。
    “看来陈将军也不知此事,”见陈蓦脸上惊色,于吉便知陈蓦不知自己的来历,细细说道,“九年前,黄巾之乱,何以天下饱受战乱之苦,唯江东、荆州、西川三地幸免于难,诸人可曾想过?”
    厅中诸人面面相觑,摇了摇头。
    “实不相瞒,贫道亦属黄巾,”于吉长长叹了口气,摇头说道,“再者,贫道长年在江东布道,为的便是策应张角的起兵,除贫道外,左慈、南华那两个老家伙,亦属黄巾……”
    诸人闻言色变,尤其是赵云与诸葛亮,眼中隐隐露出几分惊骇。
    在诸人瞠目结舌的注视下,于吉眼中露出几分回忆之色,喃喃说道,“十余年前,我大汉朝朝纲崩坏,又兼天下天灾不断,致使黎民百姓饱受苦难,当时,贫道与左慈、南华几位同道谈及此事,纷纷认为此乃上天暗示我道门,乃我道家兴盛之大好时机,而此事,天象亦显示我大汉朝有一场无可避免的兵祸……”
    “黄巾之乱……”周瑜喃喃说道。
    于吉闻言苦笑一声。点头说道。“不错!黄巾之乱……然而我等当初却以为,此乃改朝换代之天兆,是故,按照天象所示,贫道与左慈、南华三人寻遍各处深山,找到三卷六册天,并由南华将其托付给一个叫做张角的人……”
    “大贤良师张角?”陈蓦闻言一惊。
    “大贤良师么?只不过当时他还只是一个屡次自荐举人不果的读人……”于吉苦笑一声,摇头说道,“两年后,张角学得天中所载仙术。并邀请天下道门同僚,当时除贫道、左慈、南华外,还有汉中五斗米道张道陵后人张鲁,我等商议一番后。相约举兵反汉一事,张角起北地,贫道起江东,南华起荆州、左慈起益州、张鲁起汉中,五路一齐并进……”
    “五路?”陈蓦闻言一愣,皱眉道,“不是只有汉中与冀州两路么?”
    “那是后事了,”于吉长叹一声,摇头说道,“本来是五路的。只是我等当时得到了警告,天道的警告,当时贫道等才明白,天象所示的兵祸,并不是要令汉朝灭亡,只是想令这个愈加腐朽的王朝重新振兴,也就是所谓的不破不立……当明白此非我道门兴盛之良机后,贫道与左慈、南华有些心灰意冷,然而那张角却一意孤行,甚至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当时我等几个老家伙万般惊恐,当即躲了起来……反天?我等本乃天下之人,何以反天?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不听天命的张角便被仙人所败。重伤身亡,冀州黄巾亦被覆灭。若不是张鲁那小子见势不妙,当即抽身,恐怕他五斗米教也要受到牵连……”
    “仙人?”孙权一脸的古怪表情。
    或许是看穿了孙权心中的想法,于吉微微一笑,自嘲说道,“吴侯误会了,贫道所说的仙人,那可是真正的仙人,受到天道庇佑,至于贫道等人,也不过是稍稍懂得一些法术的凡人罢了,凡夫俗子妄想猜测天意,实在是胆大妄为……”
    “此事与你掳走家兄一事有何关联?”孙尚香疑惑问道。
    “这正是贫道眼下要说的,”对着孙尚香点点头,示意她稍安勿躁,于吉继续说道,“张氏三兄弟死后,黄巾覆灭,贫道以为此事已告一段落,却不想到,张梁遗有一女,名叫张素素,此女明明应该死在汝南,却不想为何竟然逃脱……”说着,他转头望了一眼陈蓦,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孙尚香闻言望了一眼陈蓦,却见后者低头不发一语。
    “张素素此女活着回到青州后,便重振黄巾之气势,当时我贫道等人便知此事还没完,果然,半年后,此女派人暗杀我大汉朝天子,致使朝野震动,民心难附,继而,又占据长安……”
    听到这里,陈蓦脸上的神色更是难看,毕竟于吉所说的事,他都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
    “眼看着黄巾死灰复燃,天下又要再起兵祸,贫道等几个老家伙商议,既然黄巾因我等而起,便该由我等而终,但是,鉴于贫道等人先前已受到过天道的警告,不便主动出面,是故我等便四处寻找合适的人选……”说到这里,于吉深深望了一眼诸葛亮与赵云。
    “原来如此,”孙尚香恍然大悟,点头说道,“于道人掳走家兄,就是为了让家兄对付那个叫做张素素的女人么?”
    “并非要掳走,”于吉微微一声,望了一眼孙策,苦笑说道,“只是伯符性子太烈,任凭贫道如何述说,他都不为所动,无奈之下,贫道也只好施展妖术将其掳走……按天象所示,伯符徒儿早该命绝……”
    “什么?”江东诸人闻言一惊。
    “非是贫道信口开河,此乃千真万确之事!——本来,贫道并不赞成伯符徒儿眼下回来,而是想让他改名换姓,日后贫道在施展妖术,制造一些他身死的假象,多半也能骗过天道……”
    “既然如此,此次义兄又何以能够回来呢?莫非局势有了变化?”周瑜不愧是江东才智杰出的一辈,一语中的。
    “不错!”赞许地望了一眼周瑜,于吉沉声说道,“贫道万万没有想到,张素素那个丫头,在短短九年后。竟然有能力杀死了仙人。仙人一死,天机顿变,天道再不是当初拥护汉王室的天道,而是太平道的天道,大汉气运……已尽!”
    “什么意思?”太史慈与甘宁面面相觑。
    “就是说,即便张素素再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亦或是她想改朝换代,天道也不会再对其阻拦,相反的,甚至会助她一臂之力……”
    “这怎么可能?”陈蓦闻言面色一惊。要知道,他当初在汝南时,可是亲眼见过天雷劈黄巾大旗之事。
    望了一眼陈蓦,于吉沉声说道。“原因就在于张素素斩杀了那位仙人,改变了天下大势!”
    “她真的有那么厉害么?那个叫做张素素的女人?”虽然是问于吉的话,但是孙尚香不知为何却望了一眼陈蓦,显然,她是清楚陈蓦与张素素之间的关系的。
    “厉害不厉害……”于吉苦笑一声,摇头说道,“据说此女幼年时,张角曾将手中三卷六册天尽皆让其观阅,换而言之,张素素会天中所有记载在内的法术。更有甚者,此女吸收了其胞姐张宁体内的上古妖术青丘九尾狐全部妖力,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