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立志传》第三十九章意外(二)

东汉末年立志传最新章节目录
   初平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夜,是曹操准备夜袭袁绍屯扎在乌巢的储粮的日子。.
    早早地,乐进便带着麾下曲部兵马潜伏在官渡上游三十里处的林中,他是夜袭乌巢的主将,毕竟曹操一方最善于夜袭的陈蓦以及夏侯渊均不在官渡,是故,乐进便成为了此行最佳的人选,毕竟乐进勇武而不失稳重,深得曹操信任。
    为了增加乐进此行的胜算,曹操让徐晃与曹纯二人担任了此行的副将。
    徐晃这些年来都呆在长安助钟繇抵御西凉的马腾、韩遂以及汉中的白波黄巾,颇有功劳,只是在中原名声不显。
    而曹纯更是毫无名气,听说是初次踏上战场,这令身为此行主将的乐进颇有些担忧,毕竟曹纯的身份不简单,他是曹仁的亲弟弟,曹操与曹洪的堂弟,是曹家年轻一辈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要是这位一旦有个什么不测,于禁不敢想象。
    说起来,其实早在曹操行刺董卓失败,回到陈留招兵时,年仅十九岁的曹纯已继其兄曹仁之后,投入了曹操麾下,但是这些年来,由于曹操以及其兄曹仁的爱护,以至于曹纯大多时候都在陈留打理曹家家业,基本上没有出征沙场的机会,直到如今曹操甚至是曹家面临最大的危机,这位年仅二十二的曹族子弟,这才毅然抛下了家业,投笔从戎,主动请缨。
    或许曹纯的来到让乐进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但是实际上。曹纯才识不逊曹仁、武艺不逊曹洪,是曹家中最杰出的英杰,正因为如此,曹操对其颇为看重。毕竟眼下曹操已年近四旬,而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如今也已三十多岁,或许十年之后,他们便会因为年龄上的关系无法再像眼下这样突杀于战场,而曹纯,便是曹操心中接替曹仁、夏侯惇等人的最佳将领人选,毕竟他还年轻。
    什么?陈蓦?
    呵,说到底陈蓦还是外姓将领。在曹操心中自然比不得曹纯这等族中子弟,毕竟曹操之所以能打下这般地盘,所仰仗的乃是曹家与夏侯家两族年轻一辈的鼎力支持,这也是在这个时代。世家之所以经久不衰的原因。
    天色越来越暗,黄河对岸漆黑一片,不见灯火,乐进在仔细扫视了一眼黄河对岸后,朝着徐晃、曹纯二人挥了挥手。
    “上!”
    徐晃与曹纯二人点了点头。悄然带着麾下士卒趁夜摸到黄河旁,而这时,上游已徐徐放下来不少轻舟。
    趁着黑夜,乐进麾下九千步卒分作三批。乘坐轻舟缓缓渡河。
    说实话,当坐着轻舟行驶在河中央时。乐进的心简直可以说是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对岸的林中突然窜出一支伏兵来。
    但是事实证明。他的顾虑实在多余了,即便是当数百曹兵登上河对岸,附近的林中亦不曾出现。
    难道说,袁绍一方当真如此疏于防范么?
    当然不是,就在距离乐进登岸地点的不远处,便有袁军大将韩莒子带着两千士卒藏身在林中,可以说,韩莒子是亲眼看着乐进等人渡河登岸的。
    “将军……”
    韩莒子身旁的偏将见登上北岸的曹兵越来越多,咽了咽唾沫,表情显得有些紧张。
    “嘘!”韩莒子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压低声音说道,“此必是曹军先行试探兵马,休要打草惊蛇,先叫其深入我军腹地,继而一举擒杀!”说着,他转头对身旁的传令兵说道,“速速派人禀告主公,曹军已逐步渡河,按计行事,我当退离此地,免得被曹军察觉……”
    “诺!”传令闻言点头抱拳,悄悄离去。
    见此,韩莒子招呼了一下麾下的士卒,也悄悄撤出的那片林子。
    难道说,曹操当真如此自信乐进等人不会被袁军发现么,当然不是,他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知道他突袭袁军乌巢的奇兵,可不是只有乐进那一路,为了保险起见,曹操还叫曹洪、许褚、于禁等人从陈留地段黄河悄悄渡河,夜袭袁绍屯粮之处乌巢,此乃双管齐下之策,只要乐进与曹洪这两路有一路成功,这以后的仗,便要好打许多,唯一的顾虑在于,众将相继被派遣了出去,以至于曹操身旁,竟然只有典韦、张辽等寥寥几员将领,这要是袁绍趁机来攻,后果显然不是那么理想。
    说起来,曹操确实要感谢陈蓦,如果不是陈蓦将张辽这位足以独当一面的将领派遣到了曹操这边,恐怕曹操便不得不亲自督战了,毕竟像典韦这类将领,勇则勇矣,但是说到底,对于统帅兵马并不是那样精通,哪里比得过像张辽这样的猛将良帅?
    趁着黑夜,曹操的双管齐下之策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但是另外一方面,时刻警惕着黄河动静的袁绍军,多半也发现了乐进与曹洪这两路兵马,然而即便如此,战斗依然未曾打响,因为袁绍最终的目的是擒获曹操,最次也要擒杀曹操麾下担任此次夜袭之事的将领。
    是故,在得知曹军从官渡、陈留两地悄然渡河的消息后,袁绍下令监视着黄河动静的哨兵部队悄悄撤退,借以迷惑曹军,叫曹军认为他毫无防备,如此一来,曹军必然会直驱乌巢,到那时,袁绍再令众将率兵马将其团团围住,岂不是能不费吹灰之力将其一举擒获?
    而反过来说,其实作为的主将的乐进与曹洪也提防着此事,毕竟以荀攸、陈群、司马懿等谋士的才智,怎么可能会想不到袁绍会在河对岸布下重兵?
    如果说袁绍是赌他能够在不毁及乌巢的情况,顺利将曹操麾下主力引诱上钩,并且。在将其剿灭之后,迅速出兵强攻官渡,拿下官渡曹营,那么曹操所赌的。便是在袁绍目的得逞之前,不惜一切代价烧毁乌巢的存粮。
    为此,袁军与曹军双方的行事都相当谨慎,甚至于,他们多半清楚彼此的存在,只是兼于最佳的时机未到,是故装作不知罢了,如此。以至于在曹军开始渡河的大半个时辰内,两军竟然是相安无事。
    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支突如其来的骑兵。正面撞见了撤退途中的韩莒子,以至于打乱了袁绍与曹操二人的全盘布局。
    “糟糕!”
    平心而论,当陈蓦率领着黑狼骑悄然潜伏至乌巢附近时,他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在这里撞见一支袁军,而袁将韩莒子更是傻眼了。他哪里会想到,陈蓦竟然在己方重重兵马之中,直驱来到乌巢。
    怎么办?
    打还是不打?
    呼救还是不呼救?
    韩莒子额头的冷汗渗了出来。
    且不说韩莒子是否敌得过面前的陈蓦以及他麾下黑狼骑,此刻应该考虑的。应当是仍然处在渡河之中的曹兵。
    倘若这里打开,渡河中的曹兵自然会听到这边的动静。如此一来,他们必然会得知北岸有伏兵。倘若其就此撤军,自己等人岂不是白劳一场?
    想到这里,韩莒子压低声音说道,“撤!”
    其实嘛,倘若他不下令撤退,而是叫麾下士卒列成方队的话,或许陈蓦也不敢过于激进,毕竟他麾下黑狼骑也只有不到两千之数,倘若韩莒子叫士卒列成方阵,一时半会内,即便是陈蓦恐怕也不见得能够拿下韩莒子这支兵马。
    倒不是说陈蓦对自己没有自信,而是因为眼下他此刻身在袁绍大军的眼皮底下,这万一惊动了袁绍,以至于叫高览、张颌二人率领那两万乌丸骑兵前来追击,即便黑狼骑双肋生翅,恐怕也逃覆灭。
    很显然,无论是对于高览、张颌,还是对于那两万乌丸骑兵,陈蓦都是相当忌惮的。
    但是坏就坏在韩莒子下达了全军撤退的命令,要知道陈蓦并不清楚此刻曹军正在紧锣密鼓地渡河,准备袭击乌巢,他还以为韩莒子只是单纯守在此地的前哨部队罢了,倘若韩莒子下达全军列成方阵、严正以待的话,或许陈蓦会因为顾虑而主动撤退,然而如今韩莒子为了顾全大局、主动撤退,反而助长了陈蓦以及黑狼骑的气焰。
    “杀!——在袁绍援军赶到之前,将其覆灭在此!”
    终究,陈蓦还是下达了追击的命令,不明就里的他,如何会放过将背部暴露给他的敌军。
    只见那一千九百余名黑狼骑将士大呼一声,坐跨战马追了上来,韩莒子急地满头冷汗,但是事到如今,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当即呼喝麾下士卒列阵反击。
    这一打不要紧,那阵阵兵戈厮杀之声,却在寂静的深夜传到了远方,令埋伏在各地、等待着曹军上钩的众袁军将领面面相觑。
    开打了?
    不是说要将曹军引到腹地再将其围剿么?
    众袁军将领一头雾水,在细思了一下后,纷纷去掉了伪装,袭击登岸的曹军。
    而登岸的乐进与曹洪等人显然也防备着袁军的埋伏,如今见其出击,当即予以还击。
    一时间,官渡至陈留一带水域喊杀声大作,袁军与曹军,均在不明就里的情况陷入了乱战当中。
    “何……何人坏我大计?”
    听说了此事的袁绍勃然大怒,要知道,他的目的可是要将那些曹操麾下的猛将都诱到北岸,如此一来,一旦其陷入包围,远在黄河南岸的曹操,显然是之远不及的,如此,他便可轻松收割那些曹军,并将那些将领或擒或杀,而如今曹、袁两军在黄河边展开战斗,一旦曹军力有不逮,那些曹将势必会撤退。
    除恶而不能尽,这样的战斗,又有什么意义?
    但是事已发生,再说什么也是无用,见此,逢纪皱眉思忖了一下,拱手说道,“主公,事以败露,不若就此展开猛攻,强行渡河袭曹操所在官渡,想来他此刻麾下大将皆用于渡河偷袭我军,如此一来。官渡守卫必然空虚……”
    “怕是不能尽全功啊……”袁绍闻言叹了口气。
    见此,郭图轻笑地宽慰道,“事到如今,恐怕也只有尽人事。看天意了……”
    “也只有这样了……”袁绍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随即面色一变,朝着身旁传令兵说道,“传令下去,叫文丑强攻官渡,势必要将官渡给我拿下!”
    “诺!”那名传令兵紧走几步离去。
    而另外一方面,在官渡一直密切注意着河对岸动静的曹操,此刻亦是满脸惊讶。
    说实话。按照对袁绍的了解,曹操显然猜到了他会在北岸布下重重防备,但是对于战斗这么快就打响,曹操感觉很是意外。他哪里会想到,袁绍又何尝希望这样呢。
    “或许是乐进将军不慎撞见了敌军,不得已而交兵吧?”陈群谨慎地猜测道,毕竟在他看来,倘若不是出于意外。无论袁军还是己方将士,都不会选择在黄河沿岸便展开攻击,毕竟那样没有任何意义。
    “或许吧……”曹操闻言皱了皱眉,正要说话。却见荀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