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立志传》第二十八章第三日:袁军强袭[3]

东汉末年立志传最新章节目录
   敌军作战。
    只见万军之中,陈蓦身穿黑狼骑那墨色甲胄,披着唐馨儿所缝制的赤红色战袍,左手握着马缰,右手握着马鞭,着实有一军主帅的气势,比起当初长社城下统帅八万颍川黄巾的渠帅波才毫不逊色。
    在他的左手边,是坐跨白马的张素素,而在他的右手边,是骑着枣红色马匹的张宁,说实话,陈蓦并不想带上她们,毕竟以他的观念,战场,就应该让女人走开。
    只可惜,他并没能说服张素素,而见张素素与陈蓦一同出战,原本听从陈蓦的话打算乖乖留在营内的张宁也改变了主意,说到底,即便是对陈蓦的好感升级了,但是她对于破坏张素素与陈蓦两人关系的想法,可始终未曾打消过呢。
    鉴于以上原因,司马懿这个名正言顺的帐下谋士、参军,可怜兮兮被张素素夺走了原本应该属于他的位置,无奈之下只好骑着一匹消瘦的战马呆在张素素左侧。
    “那个就是袁绍么?”隔着黄河,陈蓦暗自打量着河对岸那位策马在万军之前的君主,出乎陈蓦的意料,袁绍长得很是威武,无论是身高八尺有余的体魄,还是那堂堂儒雅的外表,亦或是那作为人主的气质,都丝毫不逊色曹操,甚至于,单论外表还要在曹操之上。
    而与此同时,袁绍也暗暗在打量着陈蓦。
    “那就是陈蓦么……不是说此人重伤么?”
    见袁绍满是疑虑地望向自己,作为参军一同随行的逢纪毫不在意,闻言拱手笑道,“主公明鉴,那陈蓦猛则猛矣,不过依在下看来,也不过是强弩之末,此刻,想必是为了稳定军心,不得已勉强苦撑罢了!——主公且看,待会厮杀之时,此人必定不会轻离帅旗之下!”
    袁绍闻言这才释然,在暗自打量了河对岸的陈蓦几眼后,眼中隐隐露出了几分惊色,喃喃说道,“听闻此人出身黄巾,又做下过不少刺杀的下作勾当,且不想竟是这般威风凛凛……端得是一员猛将!”
    也难怪袁绍惊讶于陈蓦的仪容,毕竟陈蓦虽说也称不上貌若潘安,只不过常人外貌,但是他的气质,却要超过寻常将领,要知道他之前所无意识间模仿的对象,那可是天下独一无二的、被世人称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绝世悍将,吕布、吕奉先。
    那睥睨天下、视天下英雄为草芥的霸气,或许就是陈蓦除了武艺之外,从吕布身上唯一所学到的。
    “对岸那将,可是陈奋威?”
    在对峙了一刻后,袁绍首先向陈蓦喊话了。
    不得不说,这是古代两军作战的礼数之一,除了偷袭,但凡这种大规模的战局,从来没有一上来便进入两军厮杀阶段的,一般都是两军主帅交谈一番,说一些自己一方占大义、而将对方贬低为乱军的话,为的无非就是振奋己方士卒的士气,消磨敌军的战意,所谓的阵前斗将,也是出于这个目的,毕竟在这种大规模的冷兵器战场,士卒的士气高低往往能够决定这一场战斗的胜败走向。
    “不错,正是陈某,阁下可是袁本初?”陈蓦的话说不上无礼,但也不是很客气。
    “呵,这厮好是大胆!”轻笑一声,袁绍一扬手中马缰,大声喊道,“陈将军,袁某与足下素无恩怨,此次我率百万大军南下,一为匡扶汉室,二为扫平不臣,你可是要阻我麾下正义之师?”
    陈蓦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他本来不善于言辞,如今袁绍将自己说出正义之师,陈蓦即便想反驳,却也无从说起。
    而这时,就显出司马懿的能耐来了,只见他仰天大笑三声,严正言辞地说道,“袁使君莫要混淆是非,曹公遵汉王为君,尽人臣本分,上应天命,下顺礼法,境内百姓无辜歌颂曹公之德,反倒是袁使君,巧取豪夺、攻伐一殿之臣,谋刘馥冀州于先,夺公孙幽州在后,今日坐拥四州尚不知足,纠集一众无君无父之辈,行此不义之师,莫不是欲取当今天子而自代乎?!”
    袁绍闻言面色猛变,不得不说,司马懿所言实在是毒辣,一口道破了袁绍有不臣之心。
    说实话,虽然袁绍心中或许多少也想过类似的事,但是想与被别人说穿,那完全就是两码事,尤其是在眼下这个尊炎刘汉室为君的大汉朝,一旦放任司马懿的言论,即便出身四门三公的袁绍,恐怕也会被世人视为不臣叛逆,众叛亲离。
    “你……放肆!”勃然大怒的袁绍扬鞭一指司马懿,怒声喝道,“莫要道天下人不知,你主曹孟德表面奉汉王为君,实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你等相助于他,无疑是助纣为虐……你等岂不知,天子已暗中发求援诏书于我,要我率军许昌,倘若你等心中还有君臣之念,便速速弃甲而降,他日我面见圣上,对尔等既往不咎!”
    说实话,袁绍也没天真到单凭几句话便能叫陈蓦等人弃甲投降,说到底,他的话只是说给那些曹兵听的,毕竟天下的军队中,有绝大部分士卒的想法都很简单,鉴于汉朝统治了四百余年,尊炎刘为君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都是打着汉室的名义才坐到如今这个位置,只要他们敢说句反对大汉天子的话,其下场,不会比张角好上多少。
    而袁绍的本意,正是借此瓦解曹兵的斗志,只可惜,司马懿显然不会叫其得逞。
    “奉天子之诏?”司马懿闻言哈哈大笑,讥笑说道,“袁使君啊袁使君,捏造皇命,这可是欺君之罪啊!——你言你手中有天子诏书,可敢明示?!”
    “此行不曾带来,乃藏于一锦盒中,置于我大营之内,你等若是不信,不如随我往大营一行,不知你等敢不敢?”
    陈蓦闻言愣了愣,他万万没有想到袁绍竟然有这份说辞,毕竟在这种情况下,陈蓦等人是决然不敢踏足袁军大营的,退一步说,就算是袁绍,也没想过陈蓦会乖乖中计,不过虽然话是这么说,至少袁绍占据了主动。
    就在陈蓦暗自替司马懿担忧时,却见司马懿嗤笑一声,带着几分讥笑说道,“在下信,在下当然信,袁使君帐下人才济济,私造一圣旨,不过区区之事罢了……倘若袁使君定要说你手中圣旨为真,便请暂停交战,随小可一同前往许昌,朝见天子,一辩真伪,不知袁使君敢是不敢?”
    见司马懿几句话就将难题甩给了自己,袁绍顿时哑口无言,在深深皱了皱眉后,扬鞭怒声说道,“我乃堂堂冀州刺史,你何许人物,言语间竟敢于袁某平起平坐,好生放肆!”
    见袁绍发怒,司马懿丝毫不怵,正色说道,“袁使君虽高居太尉、兼领冀州刺史一职,然说到底,属汉臣,小可虽居参军微薄之职,然亦属汉臣,如何不能与袁使君同台言道?莫非袁使君不满足于汉臣,欲再前一步?”
    很显然,司马懿故意曲解了袁绍的意思,将天下人只划分为汉君、汉臣、汉民三类,这样说来,他与袁绍确实是在相同的高度上,除了袁绍像司马懿最后一句所说的那样,再前一步,登上人君之位。
    “放肆!放肆!”袁绍气地无以复加,他原想借此打击一下曹军士卒的士气,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却被司马懿连棍带棒奚落了一番,这如何能叫他咽下心中这口恶气。
    “渡河!”
    随着袁绍一声令下,上游顺流而下冲下来不少巨木,在袁军士卒拉动铁索的期间,缓缓构成浮桥形状,而与此同时,河岸边亦有不少早已准备好的舟船,只见那些袁军士卒跳入其中,划动船桨开始强行渡河。
    “弓弩手准备!”因为变成尸鬼的吕布等人无法在白昼出面,是故王思暂时成为了那五千青州兵的主将,只见他右手一挥,列队整齐的青州兵纷纷搭弓射箭,而与此同时,对岸那五万于袁军弓弩手亦开始放箭。
    一时间,黄河之上箭如雨下,几乎每一个瞬间都有两军士卒中箭身亡,不得不说,虽说这只是开场,但是这份紧迫,却要远超陈蓦以往所遭遇的任何战事。
    “哈!”
    伴随着一声大喝,作为袁绍军先锋将领张颌,率先强行登岸,而紧跟其后的,便是辛明、韩猛、吕威璜、韩莒子、吕旷、吕翔等诸多袁军部将,要知道这些都是扬名于北地的赫赫豪杰。
    而反观白马曹营,却只有曹性、张辽、高顺三人的实力在万人敌上下……唔?陈蓦?
    要知道这种规模的战斗不用于其他,作为一军统帅的他,显然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冲锋陷阵,再者,单单是他那尚未痊愈的身体,张素素与张宁便不会放任他离开帅旗之下。
    劣势……
    策马站在帅旗之下,陈蓦不禁捏紧了手中的马鞭。
    一定要挡住……
    这才第三日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