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立志传》第七十六章营救(三)

东汉末年立志传最新章节目录
   第七十六章营救(三)
    夜,深了。《书海阁》
    在弘农东城一所民居中,刘协趴在窗户前仰望着星空,仿佛对着那轮明月无声诉说着什么。[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在民居内的桌上,摆着几盘菜肴、一碗米饭,但是看得出来,刘协似乎动都没有动,自入夜始,他便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茫然地望着星空。
    屋外,是来来往往的巡逻士卒,不下于数十人,那是郭汜派来监视并刘协的守卫。
    或许是刘协前次的逃离提醒了郭汜,因此,在劫回大汉天子后,郭汜便将其与百官隔离,单独关押起来,免得再生祸端。
    而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此刻的刘协心中倍感无助,说到底,他仅仅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而已。
    短短两年间,这位年仅十三岁的大汉天子经历了国破家亡,经历了山河破碎,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离他而去,终究只剩下了他一人,那所谓的帝王的使命,对于年仅十三岁的他而言还未免沉重了一些。
    记得初登九宝之时,刘协也曾壮志满满,他以为自己可以继承父兄的遗志,复兴大汉繁荣景象,但是随后陆续发生的事让他明白了,在人心动乱的眼下,要复兴大汉实在是太难、太难……
    他挣扎过,反抗过,甚至策反当时郭汜、李傕麾下的心腹谋士贾诩,恳请贾诩助他逃离长安,逃离郭汜、李傕二人的魔掌,但是,即便将力所能及之事都做了,他依然又被那两个贼子抓了回来。
    “难道朕命中注定无法逃离那二人的魔掌么?”刘协有些心灰意冷,叹息着走到桌案旁坐下,无意间瞥见了摆在桌上的那一双筷子。
    望着那双筷子较细的一头良久,不知为何,刘协的呼吸有些急促,他伸出颤抖的右手,将其中一只筷子握着手中,随即深深吸了一口气,将那较为尖锐的一头缓缓刺向自己的脖子。
    倘若终生受那两个贼子所迫,朕宁可死于此地
    回想起自己的誓言,年仅十三岁的刘协,他的目光变得坚定起来。
    “朕乃天子,岂能受下臣所迫……”喃喃自语一句,他缓缓闭上眼睛,右手握着那一只筷子抵在脖根,正要狠狠刺下去,忽然,他浑身一震,耳边仿佛响起了一句话。
    ……喂,小子,既然你连死都不惧,世间还有何事能令你畏惧?与其一心求死,不如抱着这份心态寻求出路……
    “王师……”刘协睁开眼睛望着手中的筷子,不知为何,之前迷茫的眼神此刻竟然变得坚定起来。
    “朕乃天子,系于天下”
    伴随着一句仿佛誓言般的喃喃自语,刘协紧紧握着那只筷子,也不知是过于激动还是过于紧张,以至于他整个人不自觉地哆嗦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深深吸了口气,平复了一下心神,默默望了一眼自己手中的竹筷,走到墙旁,在墙砖上磨了几下,将那较细的的筷子一头磨得刺般尖锐,随即深深注视着它,又转头望了一眼屋门,眼神露出几分决然。
    “朕……乃天子”
    沉声自语一句,刘协走到桌案旁,将摆在桌上的菜肴连着瓷盘逐一摔碎在地上,继而故作不满地连连大声叫道,“郭汜,李傕二人何在,朕乃天子……来人来人”
    喊完,刘协连忙跑到门后,双手紧紧握住那支被磨尖的筷子,神情紧张地盯着那扇木门。
    伴随着一阵细微的脚步声,门吱嘎一声开了,一个人影走了进来。
    而刘协心中本来就慌,如今见到有人进来,脸上更是惶惶不已,竟闭着眼睛,双手握着那只竹筷狠狠朝着那人刺去。《书海阁》
    然而,就在转眼之间,刘协便感觉到自己的双手竟然被对方握住了,虽说此事本就在他预料之中,然而当事情真正发生时,刘协依然倍感惊恐。
    完了……
    闭着眼睛的刘协一动都不敢动,他心中很是绝望,因为他不清楚郭汜在知晓这件事后究竟会如何来惩戒他,虽说不至于有性命之危,但是郭汜必然会对他做出一些有辱于大汉天子威严的事来处罚于他,而这,正是刘协所最担心的。
    就在刘协心中忐忑不安时,他忽然听到身前传来一声轻笑,他诧异地睁开眼睛,却愕然发现自己袭击的人竟然是自己的近侍贾诩……
    “贾……贾爱卿?”刘协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刘协难以置信的目光下,贾诩缓缓松开右手,伸手拿过刘协手中的竹筷,默默望着那竹筷被磨尖一头,再望向刘协时,他的眼中充斥着赞赏。
    或许是感觉到了贾诩目光中的赞赏,刘协似乎有些不好意思,面色通红地低了低头,随即好似想起了什么,一边机警地望向屋外,一边紧声说道,“贾爱卿莫不是也被郭汜那贼子所抓获?”
    见刘协探头探脑地打量四周,贾诩有些忍俊不禁,只见他微微摇了摇头,随手将手中的竹筷轻轻丢于一旁,继而伏地大拜,正色说道,“罪臣贾诩救驾来迟,望陛下恕罪”
    “救……”刘协愣了愣,望着贾诩怪异的举动半响没缓过神来,错愕说道,“贾大人是来救朕的?”
    “是”拜伏于地的贾诩,恭敬说道。
    刘协张了张嘴,愣了愣这才注意到贾诩仍然跪在地上,连忙伸手想将他扶起,连声说道,“贾爱卿快快起身……”
    然而,贾诩却并未起身,仍旧拜伏于地,低声说道,“罪臣贾诩前番有负于陛下信任,还请陛下降罪”
    刘协听罢更是不明所以,毕竟他哪里知道之前贾诩的心中所想,又哪里知道贾诩曾经欲加害于他,见此,刘协赶忙说道,“贾爱卿不避凶险前来救朕,何来降罪之词,贾爱卿速速请起……”
    贾诩默默地摇了摇头,他有心想将自己之前的异心全盘托出,但是不知为何,话到嘴边时,他竟然说不出口,隐隐地仿佛有种莫名的恐惧油然而生,然而连他自己也闹不明白那恐惧究竟从何而来。
    想来刘协也是聪慧过人,见贾诩这幅表情,他也察觉出了几分异样,但是不得不说,他很是信任眼前的贾诩,无论于公于私,是故,他想了想,故作生气地说道,“贾爱卿,朕乃天子,朕说你无罪便是无罪,速速起身,难道你要抗旨不成?”
    话音刚落,就见贾诩下意识地抬起头错愕地望向刘协,望着他眼中的真挚与以及几分调皮,心中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般,长长松了口气,轻笑说道,“臣……不敢”
    “不敢便速速起身”刘协窃笑着伸手去扶贾诩,却见贾诩摆摆手,推开了刘协搀扶的手臂,叩地正色说道,“承蒙陛下看重,臣贾诩至今日起,愿辅佐我皇匡扶汉室,倘若有丝毫异常,天人共戳”说罢,贾诩一拂衣袖,站起身来,不知怎么,他忽然感觉心中有种莫名的轻松。
    而刘协哪里会了解贾诩心中所想,不明所以地望着贾诩。
    说到底,刘协终归只是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孩童,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城府,又哪里会想到贾诩那句话中带有深意,再者,与其苦思冥想贾诩所说的话,眼下的处境更叫刘协担忧。
    “对了,贾爱卿……”
    贾诩轻笑一声,微微低下头,温和说道,“倘若陛下不弃,可唤臣表字文和……”
    “呃?”刘协愣了愣,望着贾诩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足足过了半响这才犹豫着说道,“文……文和?”
    “臣在”
    “咳,”望着贾诩那温顺的模样,刘协终于感觉到了几分身为天子的威仪,装模作样地咳嗽一声,说道,“文和方才说乃是救驾而来?”
    “正是”
    刘协听罢望了一眼贾诩,见他身上衣服沾满土尘、狼狈不堪,心中实为感动,正要说话,忽然好似想到什么,颇为紧张地张望着屋外,怯声说道,“文和此来,可曾碰到此处守卫?”
    话音刚落,就见贾诩面容古怪地望了一眼脚下的地面,摇摇头,不动声色说道,“不,不曾……”说着,他好似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犹豫一下,拱手说道,“微臣妄言了,微臣来时,此处确实有数十守卫……还请陛下恕臣欺君之罪”
    想来刘协也并不会明白贾诩中途改口的深意,一听他这么说,便下意识问道,“那……此处守卫何在?”说话间,他诧异地望了望四周,因为他发现郭汜派来守在屋外的数十名守卫,此刻竟然一人也无,仿佛凭空消失了一番,这让他有些难以理解。《书海阁》
    望着刘协探头张望的模样,贾诩会心一笑,拱手恭敬说道,“这个……微臣此前曾从友人处学地些许妖术,虽说称不上精通,但自保尚且有余……”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刘协打断了。
    “妖……妖术?”只见刘协瞪大眼睛瞅着贾诩,兴致勃勃地说道,“文和竟然精通妖术,朕且不知?文和可否在朕面前演示一番?”
    望着一脸小孩子天性的刘协,贾诩苦笑一声,为难说道,“这个……演示恐怕……”
    “哦,”刘协颇为失望地抓了抓头,继而忽然想到了眼下的处境,急声说道,“文和莫不是孤身一人前来救朕?”
    见刘协问起正事,贾诩面色一正,拱手说道,“那倒不是,得知陛下为郭汜、李傕二人所劫后,微臣与王师在崤山和骠骑将军杨奉麾下将领徐晃汇合,随后又等到了董承、张扬两位大人数千兵马,一番合谋之后,便思计前来营救陛下”说着,贾诩一指北城方向,压低声音说道,“陛下且听”
    刘协侧耳倾听,只感觉北城人声鼎沸、嘈杂不堪,期间隐隐伴随着阵阵惨叫。
    “这是?”
    只见贾诩轻笑一声,拱手说道,“此乃王师功劳——臣与王师合谋,请他在弘农北城大闹一番,以吸引郭汜叛军,如此,臣才可趁机将陛下并朝中诸位大人救出城中”
    “师傅也来了?”刘协听罢面色一愣,默默听着北城的喧闹之声,随即又回头望着贾诩,不由眼眶一红,略显梗咽说道,“朕……朕若有幸得生,皆赖文和与师傅恩情……”
    “陛下言重了”贾诩拱手深深一拜作为逊谢,随即低声说道,“不知陛下可晓得朝中诸位大人此刻在关押在何处?——微臣曾与徐晃将军约定,戌时三刻之前,定要将陛下与诸位大人安全护送至东城,眼下离约定时辰只有一刻光景,时辰紧迫,未免郭汜、李傕二人察觉不对,我等速速营救诸位大人,陛下意下如何?”
    只见刘协用袖子抹了抹眼角的眼泪,点点头说道,“文和所言极是——诸位朝官关押之处朕虽不知具体,但亦知其大概所在,文和且跟朕来”
    “是”贾诩拱手拜道。
    说完,二人朝着东门望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