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立志传》第五十五章偶遇(二)[2]

东汉末年立志传最新章节目录
   来,眼前这位沉默寡言的男子,虽说看似令人心生惧意,却似乎并非穷凶极恶之人……
    尤其是望见唐馨儿牵着自家幼弟诸葛均的小手,两人说说笑笑走着,诸葛亮想了想,终于下了决心,低声对身旁那位叫自己有些心生惧意的男子说道,“足下……可是征战沙场的将军?”
    陈蓦闻言,皱眉望了一眼诸葛亮,说道,“看出来了?”
    诸葛亮显然是明白陈蓦话中含义,自嘲一声,歉意说道,“并非我等兄弟诋毁黄巾,只是当今天下,黄巾之名实在是……”
    陈蓦默然不语,其实他也清楚,当今天下,黄巾之名就如同是强盗、山贼那般令人不齿。
    见陈蓦没有搭话,诸葛亮想了想,低声说道,“学生自幼学过一些相面、占卜之术,虽说皮毛,亦知粗略,如今观将军面相,便知将军背负血债不少,长此以往,恐怕不妥……”
    “唔?”陈蓦疑惑地望向诸葛亮。
    见陈蓦似乎没有听明白,诸葛亮想了想,解释道,“道家有言,人凭气存于世间,诞时清纯,后乃浑浊,死时留一道怨气,依附于仇敌,用以日后索命……”
    “鬼神之说,无稽之谈!”陈蓦轻哼一声,嗤之以鼻。
    诸葛亮挠挠头,略微有些尴尬,苦笑说道,“确实是无凭无据之事,不过道家亦有言,杀戮过多,恐损心神……方才见将军举杯筹措,目露骇色,且不知究竟为何?私闻背负杀戮之人,终时饭不不能食、夜不能寐,每每受幻觉困扰,杂书所言,此乃怨鬼索命,亮却以为此乃心神受损之兆,正所谓物由心生,心不安则人难安,是故幻象丛生,伤人心神……观将军面相,实非短命之人,然阳寿却止于二十四,亮以为,或乃杀戮过多所致!”
    “二十四?”陈蓦闻言深深望了一眼诸葛亮,他猛然间记起,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听别人这么说。
    第一次是在后世,听一个摆摊算卦的老头提及;第二次是在颍川,是由一位看似年轻的算卦的先生说起,这是第三次……
    陈蓦低头沉思、默然不语,甚至没有注意到他们已经来到了下蔡城下。
    往日这个时候,城门早已关闭,但是今日却仍然开启,要问其中究竟,单单看城门底下站着的那位女子就可以看出,那便是天下黄巾之首,张素素。
    “就知道……”远远望着陈蓦与唐馨儿并肩走来,张素素有些吃味地跺了跺脚,随即正要奔向陈蓦,却好似察觉到了什么,猛然间停下脚步,眼中露出几分异样。
    顺着她的目光望去,不远处诸葛亮已经领着幼弟诸葛均走到长兄诸葛谨身旁,待向长兄告罪之后,正要与陈蓦、唐馨儿二人告辞,却忽然察觉到有一束目光死死盯着自己,转头一看,却见城门底下站着一位貌美如花的年轻女子。
    “……”
    不知为何,诸葛亮莫名地感觉到了几分不安,不断催促诸葛瑾赶紧动身。
    因为担心这兄弟三人如此深夜赶路有些不妥,唐馨儿本想留他们在城中歇息一晚,但是却被诸葛亮连声婉言拒绝了,无奈之下,她只好连声嘱咐三人路上小心行事。
    而这时,回过神来的陈蓦也瞧见了张素素,见被她堵个正着,陈蓦不免有些尴尬。
    “素素……”
    但是此刻的张素素似乎并没有向陈蓦撒娇的心思,只见她死死盯着那三兄弟其中一人,低声说道,“小蓦,他们是谁?”
    陈蓦愣了愣,见张素素问起,遂解释道,“是方才遇到的,兄弟三人,前些日子因为曹操攻打徐州,是故欲往豫章投奔其叔父……怎么了?”
    只见张素素抬起手,指着骑马渐渐远处的诸葛亮,迟疑说道,“那个小子,身上好似有我道家仙气……”
    “仙气?”陈蓦听罢一脸古怪,难以理解,正要询问,却见张素素好似察觉到了什么,惊声说道,“此子必定身怀我张氏六册天书之其一!”
    望着张素素懊悔的表情,陈蓦这才想起,张素素曾经对他说起过三卷六册天书,那天卷上册,正是方才诸葛亮不慎掉落脚下的那本书,《六丁六甲》!
    再加上当年在颍川算卦时,在那位算卦先生手中看到的那本《奇门遁甲》,三卷六册天书,已有两册问世,而且,是威力极大的天卷上下册!
    脑海中浮现中张素素讲解天书威力时的一幕,陈蓦的脸上浮现出几抹恍然。
    怪不得历史中诸葛亮真的可以借来东南风,原来他手中有能够驱使天象的《六丁六甲》,这么说来……
    那个小子真的就是诸葛亮?
    陈蓦满脸错愕,失望之余,亦有些难以释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