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立志传》第二十五章黄巾之名[2]

东汉末年立志传最新章节目录
   号!”
    刘辟下意识地站直了身子,随即他感觉有点不太对劲,望着陈蓦诧异问道,“你……你莫不是也是黄巾的弟兄?”
    陈蓦并不回答,指着昏迷在不远处的荀家儿媳并她两名侍女道,“你那些弟兄没事,只是被我打晕了而已,待他们醒来,你们将这三位女子送还颍川,不得有误!”
    陈蓦的意思是让刘辟趁那三名女子昏迷的期间将她们送至颍川城外,毕竟他此次不过是陪唐姬返回祖籍修缮祖坟,并不想过多地插手不相干的事,只要将这三位女子送还颍川荀家,也算是还了荀彧的人情。
    只可惜刘辟这浑人实在是个硬骨头,即便是打不过陈蓦,气势却不输半分,哼声道,“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就凭我饶你们一命!”
    刘辟顿时哑口无言,沮丧地耷拉着脑袋,忽然间,他好似又想到了什么,摇头说道,“不行!我要用她换十万石粮谷!”
    陈蓦听到这话哑然失笑,摇头说道,“你们真道天下无能人?就你们这样的,恐怕就连陈留那关也过不去,何谈远去长安?”
    “那也不行!我要用那娘们换十万粮谷去投奔陈统领,说什么也不放,要杀你就杀!”
    “我叫你放!”
    “除非你杀了我们,不然,就算你放了她们,我也要再她们劫回来换十万石粮谷!”
    望着气呼呼的刘辟,陈蓦又好气又好笑,说实话,他对眼前这家伙的印象不错,因为从刚才他们的对话中陈蓦得知,这些人虽说自称葛陂黄巾,并且也杀过一些人,但是却并未伤及无辜的百姓,他们所抢掠的对象,都是各地的世家豪门,甚至说他们还取出了一些钱财粮谷分给极寒交迫的人,比起当初假冒颍川黄巾之名祸害百姓的强盗、山贼一流不知要好上多少。
    再者,单凭区区两百人便将汝南数处郡县唬地闻风丧胆,陈蓦觉得这些家伙确实有点意思。
    想了想,陈蓦问道,“要怎么样你才愿意放呢?”
    只见刘辟一昂脑袋,斩钉截铁地说道,“谁说也不放!世上我刘辟只服陈统领一人,他说放我就放,其他人谁说都不放!”
    陈蓦不禁摇了摇头,随即沉声说道,“好吧,那么……你口中的陈统领发话了,放了她们!”
    “呸!你说我就放……放……”说了半截,刘辟忽然感觉对方的话有点不太对劲,愣愣地望着陈蓦看了半响,忽然小声问道,“你……你方才说什么?你是……”
    “颍川黄巾,陈蓦!”
    “你……您就是陈统领?”刘辟傻眼了,连连摇头说道,“陈统领乃是我黄巾豪杰,怎得会……会如此年幼?”
    陈蓦轻哼一声,说道,“想来一个反贼还总不至于有人冒名顶替吧?放了她们!”
    “……是!”
    其实陈蓦也搞不懂自己为何要向刘辟自报身份,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他需要的做的仅仅是将刘辟也打晕,哪里需要几转周折地说服那莽夫。
    或许,是陈蓦不想看到这些家伙死在前往长安的途中吧,毕竟要抵达长安,就必须经过陈留、、宛城、汜水、雒阳等地,而那里早已经成为关东诸侯们的地盘,只要刘辟等人敢以葛陂黄巾的身份踏足,那么等待他们的,无疑是被成千上万的士卒围剿,九死一生。
    至于陈蓦为何对刘辟等人心存好感,或许是因为他们也自称黄巾,而且不曾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吧,自从张素素在青州放出好言后,天下黄巾龙蛇混杂,有不计其数的强盗、盗贼假借黄巾之名杀人越货,以至于黄巾在百姓中的口碑一落千丈,竟从当初的义军沦落到贼子一流。
    张素素虽然号称有百万黄巾,但是其中可堪一用的、抱着甲子年信念的黄巾,却是少之又少,几乎仅仅是十之一二,其余的无非是一些假借黄巾名义作恶的强盗、山贼。
    而刘辟,便是时下那极少数仍然抱着甲子年信念、还牢记着黄巾最初的起义目的,单纯地是为推翻暴汉的黄巾之一。
    为此,虽说陈蓦并不想像刘辟说的那样在颍川高举旗帜,号召颍川、汝南黄巾信徒,但是也不想这些傻地可爱、一心想投奔自己的莽夫就这么死去。
    于是,陈蓦便只好将这些家伙留在身边,免得他们又出去惹事生非,幸运的是,或许是的名号实在是太过响亮,以至于刘辟与他的那些弟兄都会陈蓦言听计从。
    而另外一方面,荀家儿媳归到家中,果然像唐馨儿所想的那样发布告贴于城门,幸亏刘辟等人提早一步扮作百姓混入了城中。
    毕竟自家儿媳已经回来了,荀家也不想将事情闹大,多不事不如少一事,这是世家豪门的处事原则,再者,毕竟葛陂黄巾的名号实在是响地可以,谁能想到赫赫有名的葛陂黄巾其实只有两百来个人呢?
    如此一来,葛陂黄巾掳走荀家儿媳的事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了,荀家也不敢派人上山搜寻,只是招募了一些兵勇帮忙守城。
    而与此同时,因为董卓被杀,他麾下部将人人自危,尤其是牛辅麾下的郭汜、李傕二人。
    其实张素素也曾派人招揽他们,奈何这二人原本就与吕布有些间隙,如今见吕布身居高位,把持长安,如何敢孤身入长安受封?
    毕竟这一进去,可就不知道还能不能出来了……
    想来想去,唯恐朝廷追究的二人决定先下手为强,联合牛辅、董越两位中郎将,以为相国董卓报仇的名义举十余万兵马反攻长安。
    而张素素自然不舍得将好不容易得到的长安拱手相让,遂日夜兼程召集雒阳、荥阳等地黄巾信徒赶赴长安。
    只可惜兵力实在太过于悬殊,张素素非但未能守住长安,更将她麾下所剩无几的精锐也消耗殆尽,以至于稍稍有了一些起色的黄巾,再一次步入了低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