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回明》第二百四十一章德川家光的“深谋远虑”

猛士回明最新章节目录
   尽管国防军的方阵前面已经堆满了日本武士的尸体,但仍有不少武士如飞蛾扑火一般扑过来,这些武士的意志显然比日本士兵要强得多。
    卢渭有些不忍心看了,把身子转了过去。
    王强却是愈加兴奋,大声命令部队不停地开枪射杀着这些日本武士,在他眼里,这些武士仿佛变成了另一个时空里后来进入上海和南京的日本浪人。
    大量的日本士兵已经朝后跑去,随着人数越来越多,日本军队已经完全没有了队形,两侧的武士们也停止了前进,转身朝后面跑去。
    “命令炮兵,再打两个齐射,给他们送送行!”
    王强命令部队停了下来,转身对传令兵说道。
    几十发炮弹再次落到日军逃跑的人群中,让他们跑得越发快了。
    卢渭粗粗地计算了一下,刚才的战斗或者说一边倒的屠杀,日本军人和武士被打掉了不下二千多人。
    “走,咱们回去等着!”
    王强命令部队回到了港口的营地。
    王强他们都不知道这场短暂的战斗给幕府里的将军和官员们造成的震憾远比“天皇”被抓走来得更大,德川家光在得知陆上军队被打得大败的消息后,人几乎象傻了一般,原本有些口吃的他,跟部属们说起话来变得更加结巴了。
    德川家光这才意识到酒井忠胜汇报的大明军队将扶助“天皇”********并非恫吓之言,他们完全有能力做到这点,仅凭这点就让让德川家光彻底放弃了用武力把中**队赶出日本的念头。
    德川家光已经彻底明白这次来的军队已经不是以前大明的军队,至于如何称呼,德川家光已经顾不上考虑,现在能够考虑的只是如何同中**队讨价还价,争取少损失一些了。
    看着酒井忠胜记录在纸上中**队提出的条件,德川家光精神一阵恍惚。
    晃了一下脑袋,德川家光把酒井忠胜和下午出战的将领喊到近前,再次仔细询问起中**队的情况。
    “真的不能打了吗?”德川家光似询问,又似自言自语。
    酒井忠胜和将领都摇了摇头。
    “如果中**队真的准备扶植天皇,日本很快就陷入无尽的战乱之中,恐怕以后再无宁日了。”酒井忠胜痛苦地说道。
    “那咱们只能答应他们的条件了?”德川家光盯着酒井忠胜问道。
    “这…我觉得还可以谈一谈。”酒井忠胜犹豫着说道。
    “你是说他们的火铳特别的厉害?”德川家光没有理酒井忠胜,而是转头对将领问道。
    “是的,非常厉害,他们的火炮也非常厉害,不仅打得远,而且装弹速度极快,盔甲根本防不住。”将领低头回答道。
    德川家光闭上眼睛,良久才睁开眼睛对酒井忠胜说道:
    “明天你再去跟他们谈,他们的条件大部分我们可以答应,我们也有条件,第一点,他们必须给我们提供一些他们的大炮和火铳,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出银子买。第二点,他们必须同意我们派学生去中国学习。”
    酒井忠胜一听,低头想了一会,这才抬头对德川家光说道:
    “大将军深谋远虑,属下佩服!明天一早我就去跟他们谈。”
    “对了,你必须要求见到天皇,如果没有见到,条件一条都不能答应。另外关于天皇的称号问题,你跟他们说,这是我们幕府无法做主的,必须天皇自己做出决断。”德川家光看了酒井忠胜一眼,又补充说道。
    酒井忠胜站起来连连点头,嘴里不停“嗨!嗨!”。
    下午在陆地上打了一仗,王强几人晚上都睡得极为踏实,现在需要的就是等待了。
    仿佛上了发条的闹钟一般,酒井忠胜第二天一早准时来到了港口。
    依然在“岳飞”号的主甲板上,都坐下来以后,不等酒井说话,王强首先使劲地一拍桌子,把酒井和几个日本人吓了一大跳。
    “你们日本人不讲信用,明明是在谈判的过程中,你们为什么要派军队前来?”
    等通译把王强的话翻译过去,酒井吱唔了半天,才说了一长串,等通译翻译过来,王强才明白,他说的是这是幕府下面的将军自发的行为,大将军已经处罚过他们了。
    随后酒井提出要见天皇,王强和卢渭、郑成功商量了片刻,答应了他的要求,让人把绍仁从二层的舱里给带上来了。
    酒井忠胜曾经陪同德川家光到京都去拜见过绍仁,当然认识他,见王强没有撒谎,天皇真的在他们手上,赶紧上前拜见天皇,心里却凉到底了。
    在绍仁又被带下去之后,绝望之中的酒井依然尽职尽责地不停地讨价还价,尽管卢渭和郑成功都有些松动,但王强却坚持毫不松口。
    无奈之极的酒井忠胜提出了最后的两个条件,听到通译把两个条件翻译过来,王强三人脸上都露出了怪异的神色。
    “不行,派学生去还可以商量,把步枪卖给他们,这绝对不行!”卢渭最先说道,郑成功也是一边点头,一边附和着卢渭的话。
    酒井听到二人都不同意,脸上露出了决然的神色。
    王强却是呵呵一笑,对通译说道:“你问问他,步枪多少银子一支?”
    “小王,你要干啥?”卢渭着急地说道。
    “渭生兄,不要着急,下来我们再说。”王强拍了拍卢渭的胳膊,让他稍安勿躁。
    酒井忠胜一看有门,脸色和缓了不少,赶紧反过来问王强,步枪要卖多少。
    “你跟他说,一支少了五百两银子,谈都不要谈,数量不能超过二百支。”
    尽管酒井忠胜听不懂王强的话,但语气他还是听得出来,王强的话是非常坚决的。
    酒井忠胜知道大将军购买这些步枪,并非是想靠这些步枪来打赢中**队,他是想把技术学过去,这样一来,有二百支也就足够了,太少了又怕引起这几人的怀疑。
    卖枪王强并不抵触,他知道等刘为民的化工厂建成投产了,扬州一式很快就要被淘汰,如果不是担心日本人拿到了步枪开始算计自己,王强还想多卖一些,要知道这些步枪每支成本价最多不超过十两银子。
    王强倒是担心日本派了学生到了国内,这个可不太好安排,如果只安排一些大儒单独给他们教学,他们肯定不会干,让他们跟中国学生一起学习,却并非王强所愿,另一个时空里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王强可是记得一清二楚。
    不过如果不答应他们,恐怕谈判很难谈下来,南京现在等得着急,这里的事情得尽快解决。
    王强想了好一会,心想把这个难题干脆留给首长好了,柳兰姐主意也多,他们俩也许会处理得好。
    二百万两白银幕府一次性可是拿不出来,通过协商,幕府必须在三年内把银两付清,这个三人都同意了。
    尽管卢渭和郑成功都不太愿意,王强还是做主答应了酒井忠胜的两个条件,这样一来,谈判总算圆满达成协议。
    关于天皇的称号问题,王强也知道幕府确实做不这个主,这个也不着急,等把绍仁送回京都的路上慢慢跟他谈,这只是王强个人的喜好,并非是非解决不可的问题,三人都把这事给放下了。
    双方谈好了,明天一早就在江户港交割银两和枪支,王强知道幕府巴不得舰队早日离开日本,着急也是可以理解的。
    舰队从江户离开时,带了五十万两白银和三十个十七八岁专门挑选出来且懂汉语的日本学生。
    等舰队到了富士湾,卢渭又派了小船去联系前次派上岸联系硝石的人,舰队在富士湾停留了三天,运兵船被挪出二艘,专门装载硝石矿,就连“岳飞”号空余的船仓里也装都装满了。
    硝石矿还是花了几万两银子,这点大家都没有异议,毕竟矿藏是日本人开采出来的,如果还想他们以后继续供应,靠抢肯定是不行的。
    王强一路上找绍仁谈了很多次,绍仁虽然年幼,但其性格却极其倔强。无论王强软硬兼施,绍仁就是不答应,王强也被弄得实在没办法。
    王强虽然对日本这个民族没有一点好感,但日本对中国造成的巨大伤害却是以后发生的事,真要现在就把日本绍仁天皇怎么的了,王强当真做不出来。
    考虑了几天,王强终于在大阪把抓的天皇和他的随从几百人都给放了。
    舰队到了长崎港时还是耽搁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长崎港被日本幕府收回,现在又要重新租借过来,在同随舰队过来的幕府官员交接之后,王强仍是留下了一千人的队伍在长崎。
    算算时间,舰队出来已经不少天了,担心南京着急,等把长崎的事情处理完毕,舰队即刻出发回国了。
    十多天后,舰队终于回到了江阴的临时港口。
    刘宗周老先生终于没能熬过1647年的夏天,在舰队回来的前几天里,老先生还是离去了。
    仿佛约好了一般,就在刘老先生故去一个多月后,高宏图也因病辞世了。
    除了罗剑和史可法代表临时政府亲自去吊唁了之外,两位南明朝廷的老人故去在南京城里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现在南京城里谈论最多的是临时政府即将修建的第一条铁路。经过宋应星和方以智等人艰苦的努力,蒸汽火车机头已经制造出来,现在就等铁路修通即可试运行了。
    由广西明军改编而成的工程兵已经由福建水师从水路直接运送到了南京,经过短暂的培训之后,立即开始了铁路的修建工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