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第二百七十七章善后[3]

北宋仕途最新章节目录
   感动。
    “这两个学生,倒收得不错。”沈欢轻笑一声。
    他身上寄托了太多的希望,不能让希望破灭。
    是该好好想想该怎么化解这一次的风波了。
    ,,
    沈欢、苏轼、范一农、周季四人围坐在书房内。
    几人脸色严肃,还带着几丝沉重。
    沉默的气氛极其压抑,闷得人心疼。
    苏轼与欧阳匆匆赶来,听到周季的汇报,反应与沈欢差不多,铁青着脸。特别是苏轼。就算坐在一起。看周季的目光也恨不得杀了他。
    热茶变凉的时候,苏轼缓缓把头转向沈欢,苦涩地道:“子贤,你”打算怎么做?”
    除了沈欢,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海贸对大宋的重要性。他与沈欢一样。一眼就看出此事对于海州商贸模式的冲击!
    沈欢苦笑说道:“弟现在倒是希望官家不要来海州了,可是,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今天是六月十八,天子封禅之日,很特殊,海州这边倒出了事。
    如果要追究起来,给人的口实就多了。
    苏轼想到这一点,脸色更是严峻。如果目光可以杀人,周季已经给他盯死无数次。
    苏轼冷笑一声:“周大老板,你打算怎么善后?”
    周季苦笑不已:“周某若有法子,就不用苦恼了。”
    苏轼哼道:“你这次惹的祸倒是会害死我们!你现在两手一拍说没有法子?”
    周季笑得更苦了。
    范一农现在着急地想该怎么解决。而不是吵闹,闻言生硬地说道:“两位,还是想想怎么把此事的影响降到最低吧。”
    看两人不语,范一农又对沈欢说道:“子贤,你的想法是”
    沈欢长叹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拜海民冒着天大的危险出海,也不过是为了家致富、养家糊口罢了。
    现在他们不在了,留下一大家子”当然也只能补偿他们!”
    说完目光紧盯在周季身上。
    周季浑身不舒服,坐立不安,举手说道:“对,补偿,要补偿他们!不过,子贤,要怎么补偿?”
    沈欢说道:“那就要视情况而定了。区分开来。死难家庭,只剩孤儿寡母的,一概孤儿如果没有领养。全部送入孤儿之所,出钱抚养他们,直到他们成*人。云飞兄,你说该不该这样?”
    “该!该!”周日o8姗旬书晒讥口芥伞
    沈欢又道:“至于死难者没有兄弟,家里只剩老弱父母的,一概予钱一千贯!如何?”
    “一千贯?”其他几人都吃了一惊。大宋社会水平,一般的一家五口一年花费三十贯钱也足够活下去了。一千贯,就算海州如今展得极快,也足够撑二三十年了。
    这几乎就是帮他们养老送终了。
    苏轼与范一农点点头,认可这个方案。
    周季脸色比苦瓜还要难看,隐隐觉得不妙,虽然说死难者没有兄弟姐妹的情况比较少,但是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另外,还有其他死难
    呢!
    果然,沈欢看了周季一眼,一反狠说道:“至于其他死难者,不论老幼,一律给予抚恤五百贯钱。”
    “什么,五百贯!”周季跳了起来;海州方面有八十三人遇难,除去刚才所说的没有兄弟姐妹的情况。大概也会有七十多人属于这个五百贯抚恤的范畴,单是这一项就要花费三四十万贯,再加上养育孤儿赡养老人,怎么说也要五十万贯钱的费用。
    这几乎是他身家的三分之一,何况这次出海,他也丢了几十万贯,算起来几乎要去掉一半的身家了。
    这简直比割他血肉还要令他心痛!
    沈欢见他不愿意,大是不悦。横他一眼:“怎么,不乐意?你是要命还是要钱?”
    周季讷讷不知所言,讪讪坐下。
    沈欢这才说道:“云飞兄,我沈家在你的帐面上还有多少钱?”
    周季答道:“除了划出去给海州大学的钱,还有三十多万贯吧。”
    沈欢点头说道:“那就从中拿出二十五万贯的钱来作为这些抚恤之用吧。你也拿出二十五万贯,如何?”
    周季又是感动又是惭愧:“那怎么使得?祸是我闯的,自该由我承担。”
    沈欢叹道:“沈某也有有任,这事就这么说定了!”
    一旁的苏轼、范一农不由也佩服沈欢的豪气,这事与他本没多少责任。而且以周季的财力,也足以支付这笔钱,沈欢却依然还是掏出腰包。这份情义,倒是难得!
    沈欢苦笑叹道:“再多的钱,也比不上人命啊!”
    苏轼脸色沉重,道:“子贤。海州这边这样处置倒是可以减少一些民愤,那杭州苏州方面呢?我等海州管不到那边呀!”
    沈欢哼了一声:“管不到也得管,而且还得有更严厉的霹雳手段!云飞兄,你用几天时间安排好海州处置事宜后,立刻赶到杭州苏州,召集你那些合作伙伴,把我等海州的处置方案说给他们听,让他们也照办?”
    “照办?”周季疑道,“他们肯么?”
    沈欢怒气勃:“不肯你就问他们是要钱还是要命!你带上沈某的公文,找到杭州苏州的知州,让他们出面帮忙处理。再和他们说明情况。就说官家也快到海州,知道了这件事。如果不按这咋。十足做好,有他们好看!抄家那是小事,若是满门抄斩,嘿嘿”
    周季打了个冷战,道:“周某一定办好,一定办好!”
    苏轼点头说道:“若他们还算聪明,不敢不照办。子贤,这样虽然可以最大可能消除死难者家属的怨言。可是若给有心人利用,只怕还是会对海贸今后的展不利。如果官家听信他们,把海关封了,不许再进行海贸,那对大宋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了!”
    沈欢也是点头,道:“还得做点其他之事。”
    说完沈欢转头问范一农:“介古兄。你对海州日报那边的掌控能力怎么样?小弟记得你应欧阳伯和之邀。在那边也算一个编辑顾问之类的。而伯和兄去泰山之前,不是让你照看着海州日报吗?”
    范一农点点头,神色一凝:“子贤的意思是”
    “对对!”周季抢着说道,“不能让日报把这事刊登上去,否则闹的整个天下都知道就不妙了。
    要封锁消息,控制好消息的散播!”
    “闭嘴!”沈欢瞪他一眼,见周季缩了一下脖子后,继续说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悠悠众口小堵不如疏。不单不能封锁,还要主动宣之于众!”
    “啊?”三人更愣了。
    沈欢嘴角终于有了一丝笑意:“当然,宣传的时候要把他们的意义上升到一个高度。介古兄,你要注意了,要把海贸对于朝廷与民间的益处摆明,再宣扬这些利益都是普通的海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为此他们不惜牺牲性命。他们用他们的性命给我们创造财富,还留下宝贵的财产,那就是海图。他们是先驱,用血淋淋的身体一步步摸索广阔无边的大海,为后辈留下便利。他们是英雄,是国之栋梁。甚至是丰碑!总之,有多高大就把他们写得多高大,突出他们对后人的贡献。而不是普通的海民!我等悼念他们,宏扬他们,还要继承他们的遗志,直至征服整个大海为止!”
    三人都傻了。
    沈欢见他们没有反应,问了一句:“怎么,不明白?”
    好半晌苏轼才反应过来,竖起大拇指,笑道:“高!真是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