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网时代》·13[2]

魔网时代最新章节目录
   三年左右的时间建设一座大型钢铁厂是很长的时间了,这样的建设时间即使是另一个时空二十一世纪任何一个国家都已经非常快的速度了。
    像是包钢集团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设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1954年开始建设,1959年投产,从建厂到投产花费了五年将近六年的时间,只是规模和产量都要比王夏准备建设的这个钢铁厂小很多了。
    同时在黄河南岸的鄂尔多斯地区,一系列的大煤田和百万千瓦级火电厂也投入到了建设中。
    在工业建设在蒙古绥远地区开展的同时,王夏也抽调了大量的匪军人员开始了统一蒙古地区的步伐。
    除了最早被他派人干掉的哲布尊丹巴之外,他还把那些反抗的蒙古贵族们也都抓了起来,进行洗脑改造。
    在鲜卑利亚他派出了匪军对沙俄在远东那些农场城镇发动袭击,打击沙俄势力在远东扩张,让沙俄军队根本不能从远东获得粮食物资的支持,还要从欧洲不断将各种物资运送到鲜卑利亚来维持沙俄在远东的统治。
    同时他还让匪军加大对于蒙古、东北等地土匪的清剿和收编,这些土匪们多数绝对不是那些小说里面写的什么被朝廷逼迫上山的义匪,都是一些在当地作恶多端杀人无数的恶棍,当地人对于这些土匪们是恨之入骨。
    即便是这些人打着抗俄义勇军的口号,可是根本没有几个人相信他们这些土匪会真的去打老毛子,趁机祸害人还差不多。
    而王夏则不管他们是真心抗俄还是假抗俄,统统把这些土匪们给收编了起来,听话的让他们融入到了匪军体系内,不听话的则弄到库伦那里搞劳动改造建设城市去。
    只是在王夏这么做同时,并没有让匪军们把他们在北京那套行头弄出来,而且也不允许匪军去摧毁沙俄建设在鲜卑利亚大铁路附近的城市,他还指望着沙俄把铁路修好了之后方便他以后率领军队沿着铁路杀到欧洲去。
    经过王夏这么一折腾,整个匪军都忙了起来,同时那些已经算是投靠他的晋商们也跟着忙了起来。
    虽然城市、工厂建设所需的钢材、水泥等许多物资都是从基地里面免费弄到的,就连进行建设的人工也都被基地洗脑改造过后的那些义和团成员以及从北京招来的难民和从草原上招来的牧民成本很低,可是这么大规模的城市、工厂建设还是在草原上掀起了一个经济发展的热潮。
    那些商人们自然不会放过这其中的商机,各种物资从草原外运进来,然后将草原上的东西运出去。
    只是在王夏搞起了经济建设热潮的时候,满清朝廷和八国联军之间的谈判却因为王夏及手下匪军的出现被延迟了下去。
    按照另一个时空里面的发展,在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之后,李鸿章一行人就开始了和洋人们的谈判,只是因为满清朝廷处于劣势,在谈判中就是任人宰割,并且由于西太后担心自己被列强清算,所以就命令谈判人员只要是为了保全她,什么条件都可以让列强提。
    而在这个时空里面,因为王夏的出现,占领了北京的八国联军被消灭了不说,各个列强在远东的势力也被削弱到了极点,就连在东北有着几十万大军的沙俄也因为王夏的一系列行动,只能乖乖的所在城市内,根本不敢出城。
    至于西太后一行人依然躲在西安,甚至还有想要继续向南躲到四川的想法,只是后来知道匪军在清剿了在北京的八国联军之后就离开了,而且把北京城交在了大学士徐桐的管理下之后,西太后也就不再准备南逃了,同时也不追究徐桐他们这些在北京从贼官员们的责任,只是要求他们看护好京城,不过也不敢回京,只好继续在西安待着。
    而和各国列强谈判的李鸿章一行人再次知道那支神秘武装力量把各国列强在长江以北的舰队都给消灭了之后,他们也就不急着和各国列强进行谈判了。
    同时各国列强也不在逼着满清朝廷谈判了,因为他们知道谈了没用,现在那支神秘武装力量一直在打击各国在远东的海军势力,只要这支武装力量不愿意停战的话,他们和满清政府签订了合约也没有用,更何况现在处于弱势地位的还是各国列强,所以现在各国列强想要做的就是和王夏的匪军联系起来,寻求停战和解。
    只是王夏怎么会按照列强的想法去做呢?他现在正想要用列强们磨练自己的手下,再说了战斗还是停战对他来说根本没有太大的影响,收到影响最大的恐怕也就是满清政府和列强了。
    对于满清政府来说,现在列强被人打疼了就是一件好事,当然这么一支不受满清朝廷控制的军队对于满清朝廷也是一件坏事,虽然满清朝廷有心和列强们一起镇压那支武装力量,可是就看着列强们连一艘战舰都不能行驶在海上的情况,还是不要招惹那支武装力量的好。
    对于一直从中国掠夺各种资源利益的列强们,现在已经傻眼了,侵华战争打了这么长时间,没有获得赔款不说,各国还损失了大量的军队和战舰,而且战争已经不受他们控制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活动。
    鉴于此列强们就有了从满清朝廷身上把他们的损失补回来的想法,于是就想要逼迫满清朝廷签订合约,赔偿他们的损失。
    只是这次无论是西太后还是负责谈判的李鸿章,脑子好像一下开窍了。
    西太后对于洋人要求谈判,她就要求洋人协助满清朝廷剿灭那支不明武装力量,而李鸿章则要求各国列强不追究满清朝廷的责任和拒绝赔款割地。
    而列强们侵华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想要获得利益吗?所以对于李鸿章的要求他们根本不会答应。
    至于西太后的要求,看起来很是慷慨,算的上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可是关键是这个老娘们的条件是让列强们消灭了那支不受朝廷控制的军队,那这就不是坑爹吗?
    各国列强要是有能力消灭了那支军队的话,还需要走曲线救国的路线从满清朝廷这里转弯了吗?
    再说了现在那支武装力量也就是在长江以南的渤海、黄海、东海北部活动,如果列强们对他们下手的话,打不赢是小事,万一惹得那些人向南发动战争的话,那么各国列强们就会损失更大,特别是对控制着长江航道的英国来说更是一场灾难。
    于是谈判就此被搁置了下来,而各国列强则各自想办法想要和王夏的匪军联系起来,至于联系上之后再什么做就看情况了。
    王夏并不知道那个革命祥瑞孙大炮已经有了打上了他手下匪军的主意,要是知道的话,绝对会把这个祥瑞给好好的收拾一下子,然后把某人喜欢萝莉的事迹大肆宣扬,让他再也泡不到萝莉。
    对于孙某人的祥瑞事迹,王夏虽然知道的并不是很详细,但是在知道了一些之后,已经让他只能用奇葩来形容了某人。
    在另一个历史时空里面,反正只要是和他沾边的起义也好或者运动也好,基本上就没有不失败的。
    从最早的1895年兴中会组织的广州起义失败,陆皓东被杀,而作为起义领袖的兴中会首领孙某人则从广州逃亡了日本,完成了战略转进。
    而后在1900年惠州起义中,作为最高领导人的孙某人则再次因为某些原因不能身临一线,遂后起义军就再次失败了。
    接下来的十几年内凡是有孙某人参与的起义基本上不是泄密,就是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最后导致起义失败,直到没有了孙某人所在团体参与的武昌起义才取得了成功占领了武昌为民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王夏并不知道日本人已经准备通过孙某人和他联系,他在将匪军大部转移到了外蒙开始征战之后,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对外星人底线的测试,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打那些列强们的脸,让他们知道有些地方是他们不能横行的。
    他命令基地内除了维持匪军在外蒙、鲜卑利亚行动的两艘运输舰之外所有的运输舰都升空在渤海、黄海巡逻,将所有海面行驶的拥有武装力量的舰船全部击沉,不管它们是各国列强的战舰还是满清朝廷的战舰,即便是没有参与入侵中国的外国战舰也都被击沉了。
    而王夏自己则让一艘运输舰运载他的一具生化人身体飞往了英国人在威海卫的军港。
    威海卫最早是北洋水师的驻地,而后在甲午战争中,被日军攻陷,北洋水师在港内的战舰也成为了日本军队的战利品。
    而后在签订了《马关条约》之后,日军在各国列强的逼迫下退出了威海卫。
    满清政府为了对抗在东北、朝鲜日益增强的日本人,在俄罗斯的逼迫下,就有了联俄抗日的策略,把旅顺、大连湾租借给了俄罗斯。
    面对在华势力大涨的俄罗斯,一直把中国当做是后花园的英国人很是不满,在看到沙俄租借旅大已势不可免,英国政府决定强占威海卫,作为“补偿”,来与沙俄抗衡。
    当时威海卫还在日军的占领下,为了达成强占威海卫的目的,英国和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易,而当时把山东当做是势力范围的德国,也希望借助英国势力来对抗在华势力日益强大的沙俄,在英国政府保证“无意侵犯或争夺德国在山东省的权益”,德国认可了英国对威海卫的要求。
    至于满清政府根本不敢拒绝英国的要求,只能拖延、妥协,最后还在1898年7月1日,由庆亲王奕劻和总理衙门大臣、刑部尚书廖寿恒代表清政府,与英国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了《订租威海卫专条》,威海卫成了英国在远东一个重要的海军基地。
    而在八国联军侵华行动开始之后,威海卫军港就成了各国列强战舰主要锚地之一。
    后来在八国联军占领了天津之后,威海卫就成了各国转运从天津掠夺到的财物的一个集散地,而在北京八国联军被不明力量消灭之后,这里更是成为各国联军在远东的一个聚集地。
    很快时速超过六百公里以上的运输舰就把王夏的生化人身体运送到了威海卫的上空,然后打开了位于运输舰底层的甲板,王夏就操纵着穿着一身动力装甲的生化人身体从一万米的高空跳了下来。
    只是不同于上次从北京城上面空降的时候,动力装甲开动着等离子引擎降速,这次动力装甲的引擎就没有点火,直接以自由落体的形式向着威海卫军港外面的海面落了下去。
    一万米的高度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话,动力装甲需要约四十多秒的时间从空中落到海面上,而现实是动力装甲下落的速度越快那么阻力越大,在重力和阻力达到了一个平衡时,动力装甲下落的速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