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春秋》第一百三十八章楚家宗祠

楚氏春秋最新章节目录
   庭晓带着柔然诸部可汗来到皇家别院。图穆尔等人拘谨。即便在这个时代,上京城(洛阳)亦可誉为千年古都,虽然数次遭受战火摧残,但经过大赵百余年的重建,已基本恢复了后汉年间的盛况。这一路走来柔然众可汗早已看得眼花缭乱,心中无不震撼,天下竟有如此雄伟繁华之城!匈奴王庭即便在极盛时期也不及此地十成中的一成。
    梁临渊率一干礼部官员已在门口等候,毕竟来者都是些可汗,即便其中有不少水份,但他身为礼部侍郎,礼不可疏。
    “此乃我大赵国礼部右侍郎,梁临渊梁大人。”
    许庭晓向图穆尔等众可汗引见梁临渊,一旁的齐伍忙用柔然语复述了一遍。图穆尔待齐伍说完了,才对梁临渊揖礼道:“梁大人,赤勒族图穆尔有礼了。”
    梁临渊见眼前这身披皮裘满脸虬髯的胡蛮一口中原语说得字腔正圆,不禁暗暗称奇,当下不敢怠慢,还礼道:“外臣拜见可汗。”
    先前许庭晓已解释过“外臣”此词的含义,图穆尔明白赵国是将可汗作为一国之君对待,而其余可汗对中原话根本一窍不通,这番礼节几乎等同于为图穆尔一人而设。图穆尔心中高兴,道:“梁大人免礼。”
    许庭晓在一旁道:“图穆尔汗,此次各位大汗在上京城期间衣食住行,均由梁右侍郎主管。如有何所需,亦尽可与梁右侍郎商议。”
    梁临渊轻哼一声。并不作声。这本是许庭晓这位左侍郎职责范围之内的事,如今却推到了他头上,可现礼部乃楚家地天下,楚名南若不在就是许庭晓的一言堂,自己纵使拒绝亦不过自取其辱罢了。
    图穆尔向梁临渊介绍柔然诸部可汗。哈娅站在图穆尔身后,有些心不在焉。此次临行前父亲犹豫再三才说出让她为赤勒族的质子留在上京城,哈娅毫不迟疑便答应了,她自小就对富庶繁华的中原向往不已,最大的心愿就是到上京城或咸阳一游。又怎会拒绝?何况在这里还可以见着……
    “楚将军!”哈娅以手掩口,低声轻呼道。
    图穆尔这才发现楚铮亦站在不远处,暗暗自责,不过这也怪不得他。楚铮在北疆时都是一身戎装,哪象今天这般穿得花团锦簇似一风流倜傥的俊公子,若不是哈娅心有所思,恐怕也一时难以认出来。
    图穆尔忙上前见过楚铮。众可汗也跟了过来,将楚铮围住,如见了亲人一般,纷纷施礼。这也难怪。赵人从心底来说终究对这些北方的蛮族没什么好感,王老侯爷对众可汗根本不闻不问。虽说有成奉之照应,可成奉之毕竟当朝吏部尚书。不可能事必亲躬。而作为翻译的齐伍在旁人眼中只是一个马贼出身。人微言轻,这一路上众可汗不时感受到受人冷落的滋味。
    许庭晓心里却有些不安。他方才亦未曾看到楚铮,急着就将皇家别院这吃力又不讨好地事推给梁临渊了。可如今看来,太尉大人对这些胡蛮可可汗甚为重视,自己此举或许有些冒失了。
    楚铮很快觉察出众可汗的怨气,不由有些无奈。如果赵敏没有突然离奇昏迷,他在北疆定能妥善处置此事,如果不是父亲突然召武媚娘进京,以她的手段也不会出现这等状况,可事已至此,只能在今后的几日里想什么办法来补救了。
    众可汗都围到楚铮身边,顿时把礼部地人都抛在了一旁。许庭晓和梁临渊相视苦笑,早知这些蛮人不懂礼数,却没想到竟是这般荒唐,那个柔然少女更是粘着楚公子寸步不离。许庭晓有些不怀好意地想道,太尉大人若知此事,恐怕又要头疼了。
    梁临渊皱着眉,上前打断了楚铮与众可汗的谈话。礼部的官员见这些胡蛮根本不知礼为何物,索性也就一切从简,由楚铮与许庭晓一同陪着众可汗走进皇家别院。
    当晚,楚铮将左家巷子那家烤肉铺掌柜刘无奇和所有伙计都召至别院,设宴款待柔然诸部可汗。除了图穆尔和哈娅等少数几人,其余人等何时尝过这等美味,几乎将舌头都吞了下去。
    几位大部落可汗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会儿,最后还是伏罗族可汗苏麻腆着老脸走到楚铮身前,叽哩咕噜说了一通。楚铮对柔然语其实不过略知皮毛,不得已看向齐伍,齐伍犹豫了下道:“禀公子,苏麻可汗方才问……可否将这几个烤肉仆役赠于他,他愿以重金酬谢。”
    刘无奇和这些伙计听了齐伍的翻译,吓得魂都没了,谁会愿意跑到北疆给这些胡蛮当厨子?当下一个个眼巴巴看着楚铮,唯恐自家公子一时兴起答应下来。
    幸好楚铮也没有把人当货物送地习惯,笑道:“苏麻汗有所不知,其实这烤肉没有过多秘诀,虽说烤制手法亦有独到之处,但之所以如此美味,主要是因配上了特制的调料,刘掌柜……”
    楚铮让刘无奇将各种调料端了过来,辣椒、香油、孜然等尽在其中,楚铮统称为香料向苏麻一一介绍,将这些调味品吹得天上罕见世间只有赵国仅有,苏麻、那日松等听得心痒难熬,当既表示愿以重金相购。
    楚铮此时却拒绝了,道:“各位可汗不必心急,我大赵与柔然诸部之间开通商贸已成定局,各位可汗若有喜爱之物,届时自会有朝廷官员前来详谈。”柔然诸部虽尚未开化,但这些可汗们却都富得很,匈奴王庭衰败,数百年来积攒的财富大半都被这柔然人抢夺走了,据说漠北还有几块大金矿,因此痛宰这些
    楚铮还是很乐意的。
    宾主尽欢,楚铮起身告辞。采和映雪随武媚娘在赤勒部虽待了没多久。但与哈娅颇为熟悉,便留在别院与她为伴。
    楚铮回到踏青园,却发现柳轻如苏巧彤武媚娘一个都不在,大感奇怪。鹰堂四剑侍倒是在,楚铮便问楚芳华:“少夫人她们几个去哪了?”
    楚芳华答道:“回公子,老爷在客厅宴请吏部、礼部两位尚书大人及北疆宣抚使团一干官员,原本只唤紫娟过去下厨,可少夫人听说客人较多,担心紫娟忙不过来。便与苏姑娘和陆姑娘一同去了。”
    楚铮心中奇怪,今晨离府时父亲没有说过要为成奉之和四叔接风啊,难道是临时起意?
    楚铮向外走去,忽转身道:“芳华。陆鸣过几日就回京了。”
    楚芳华惊喜说道:“真地?”话出口方知不妥,果然三个妹妹无不掩嘴而笑,她与陆鸣情素暗生,两人自以为掩饰的很好。可惜几个亲近之人早已看破,只是无人说穿而已。。
    “自然是真。”楚铮哈哈一笑,“芳华,你这几日命人将外院东南角的两间屋子清扫一下。陆鸣回来后就住到楚府了。”
    楚铮走了,楚芳馨三姐妹娇笑着向楚芳华贺喜。陆鸣住进楚府,从此自然是楚家地家臣了。更重要地是。公子方才既是如此所说。显然已经默许了二人之事。
    ————————————————————————————————————
    ————————————————————————————————————
    楚铮来到客厅前,府内管事李成迎上前来:
    “小人拜见五公子。”
    楚铮微微颔首。向厅内看去,不由咦了一声,只见父亲高坐正首,堂下成奉之和楚名南分坐两侧,再往外就是吏部和礼部官员,可在客厅中央却有二十余位妙龄女子在翩翩起舞。
    “哪来地这些歌女?”楚铮问道。朝中重臣府中唯有楚府无歌女,其中原因……也算众所周知了,当年楚名棠初任楚家宗主,上京楚府本留有近百名歌女,却被楚夫人全部遣散,一个不留。楚名棠对此倒并不在乎,他心胸大志,原本就无意在府中欣赏这些莺歌燕舞,倒是楚铮和楚原两兄弟暗地里捶胸顿足,对母亲的决策不满之极。
    “回公子,”李成答得很是谨慎,“这些歌女是王老侯爷府上地。”
    楚铮有些明白了,父亲极少在府中宴客,若今晚来的只是成奉之和四叔倒也罢了,但一干吏部和礼部地官员亦随之前来,母亲也要维护父亲的颜面,否则堂堂楚府连饮酒助兴的歌女亦无,成何体统?
    楚铮突然发现一个久违的人不在席中:“李管事,怎么没见三哥?”
    “三公子一回府,老爷便责令他去宗祠反省。”
    这个老三哪,楚铮摇了摇头,脑子直到现在还没转过弯来,听说外公也被他气得够呛,这一路是将他捆着扔在马车后面带回来地。
    见楚铮站在那里若有所思,李成屏声息气不敢有扰。几年前他不得已背叛了大公子楚轩,起初还有些惶然,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公子失势已成定局,李成这才安下心来。虽说五公子并没有将他当心腹看待,但李成已经无所谓了,老爷身体康健,五公子又非器量狭小之人,只要自己对楚家忠心,安享晚年应无大碍。
    楚铮暗想父亲毫无预兆的宴请成奉之和楚名南,定有他的用意,自己还是不要进去打扰了。问了下李成,得知柳轻如等在偏厅就离开了。
    柳轻如几女正在偏厅用饭,见楚铮来了,柳轻如便让紫娟另取一副碗筷来。楚铮连连摆手:“免了免了,方才至少塞了数斤烤肉,就算山珍海味也吃不下了。”
    “什么就算,这席上摆地哪一样不是山珍海味,”苏巧彤将面前碟中的三只一头鲍鱼给柳轻如武媚娘和自己分完,轻哼一声,“不吃正好,否则还不够分呢。”
    楚铮这才注意到桌案上有这等稀罕之物,不由一声惊呼:“老头子今日宴客真是大手笔啊,给我留一只。”
    话音未落,苏巧彤和武媚娘已将各自鲍鱼咬了一口。苏巧彤闭上眼睛品味片刻。感叹道:“真是世间美味啊。”后世莫说是一头鲍,就是四头鲍鱼都要卖出十几万的天价,一般饭店供应通常是十六头或二十头地鲍鱼,苏巧彤前世家境不过小康,活了二十余年也只是吃过数次。因此鲍鱼地做法苏巧彤并不擅长,今晚这些鲍鱼是楚名棠特意请宫内御膳房的闵副总管来掌勺的,不过闵副总管对苏巧彤和紫娟地那些小菜却更是赞叹。
    武媚娘鼓着小嘴亦是连连点头,眼前此物较黄金贵重十倍,自己在皇宫三年都未吃过这么大地一头鲍。此番回京当真不虚此行。
    只有柳轻如未曾动筷,嫣然一笑,将自己面前那只鲍鱼端了过来:“公子请慢用。”
    “不必了。”楚铮对一旁紫娟道,“用食盒装起来吧。”
    武媚娘顿时呛了一口。鄙夷地说道:“居然还捎带回去当宵夜?轻如姐今日够辛苦地了,你怎不体谅些?”
    “你知道什么,”楚铮没好气的说道,“快些吃完。稍后随我走一趟。”
    武媚娘筷子一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