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春秋》第一百一十四章得寸进尺[2]

楚氏春秋最新章节目录
   。
    楚天放缓缓说道:“但世上恐怕已没有几人知晓,后汉太宗并非史书所载地暴病而亡,而是被臣子所杀。主谋之人便是那位名传千古的诸葛相国。”
    楚名棠夫妇与楚铮均不由啊了一声。惊异之极。楚名棠道:“竟有这等事?简直骇人听闻,可……这史书从未记载,民间亦没有类似传闻。我楚家从何而知?”
    楚天放道:“这说来就话长了。我楚家先祖楚问天与侄女先祖王长松均出自魔门,时任魔门门主的乃是一代天骄宁大先生,楚王两家先祖与宁大先生年纪相仿。但得其指点良多。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宁大先生对二位先祖亦是十分器重,三人时常秉烛夜谈。纵论史话。当时胡蛮败局已定,将其逐出中原指日可待。可义军内部却乱象渐生,各大世家豪强与魔门为首地平民子弟之间冲突日益增多,已非人力可调解。宁大先生对此忧虑难安。与我楚王两位先祖商讨此事时,偶尔透露出魔门史上一件秘辛。后汉太宗刘禅原来是魔门第三十四代门主!”
    楚名棠愣了半晌,长吁一口气:“原来如此。那魔门历来不容于世,想必诸葛相国亦是因此而弑主吧。”
    “名棠你错了。”楚天放道,“后汉初年是自秦代以来,魔门仅有一次跃居朝堂之上。不过亦只有短短数十年吧。刘禅为魔门之主。诸葛相国早有所知,而且令人费解的是。围攻刘禅地众多高手内,魔门中人占据近半。”
    楚名棠奇道:“这是为何?”
    “几百年前的事了,其中真相还有谁说得明白。”楚天放淡淡说道,“正因刘禅死在自己书房密室中,门口那两块千斤巨石被一些知情者称为断龙台。”
    楚名棠有些不明白:“大伯。这后汉太宗之事与我楚家祖训有何关系了?”
    楚天放道:“当年宁大先生突然失踪,但最后一次现身就是在太平宫附近,曾与一侍侯过后汉末代小皇帝地老太监说了几句话。当时上京城已被胡蛮抢掠一空。后汉皇宫亦几成一片废墟,只有太平宫勉强幸存,一些老无所依地太监宫女就居住于此。而那老太监见着宁大先生地当晚感染风寒,在京城一间药铺内住了一宿,第二天便听说太平宫内所住数十同伴均离奇被杀。老太监不敢再回去,就将随身一块玉佩换了些银两,到京城郊外住了下来,几年后。我楚王两家先祖率赵军攻入上京城,听人说起太平宫数年前那桩几十人离奇暴毙地命案。不禁想起刘禅之事,而此案案发时间又正与宁大先生突然失踪相符,顿时起了疑心。阴差阳错地找到了这个老太监。”
    “至于我们楚王两家为何脱离魔门。转投赵国廑下。名棠你早已知晓,老夫就不再复述。两位先祖从那老太监口中得知宁大先生果然曾来过太平宫,便在太平宫内仔细搜寻,刚找到铮儿所说那条密道,叶雨却突然出现……”
    楚天放摇了摇头:“之后地事也不用多说了,两位先祖败在了叶雨手下。被迫立誓效忠大赵,并不得将自身武功传于子孙。但一直对太平宫密室念念不忘。并留下遗训。楚王两家子孙定要设法弄清其中隐秘,可那太平宫位于皇宫深处,一直被叶门所占据。而楚王两家子孙不再修习高深武学。除非将大赵取而代之。否则根本无法进入其中,如今已是过了百余年了,这条遗训在楚王两家子孙心中也渐渐淡漠,连老夫都忘了与名棠交待。没想到铮儿竟能见着这条秘道……真是有些奇了,叶门历来对我楚王两家极具戒心,老夫为官几十年都未靠近太平宫半步,这位大长公主怎会轻易让铮儿入内。”
    楚夫人瞟了眼楚名棠。一语双关,轻笑道:“恐怕是因爱屋及鸟之故吧。”
    见楚名棠看向自己。楚夫人道:“不是么?大长公主对敏儿很是疼爱啊。”
    楚天放呵呵笑道:“你这丫头,都已当祖母了。还这么牙尖嘴利从不饶人。”
    楚夫人对楚天放心中已无隔阂,闻言嘻嘻一笑:“大伯。妾身所说的可是实言。并无夸大之辞……对了。铮儿,你既是武功高强。若与你师父合力。能否打开那秘道之门?”
    楚铮见三位长辈都满含期望地看着自己,不由苦笑道:“娘,就算能打开又如何,大长公主已有言在先。那密室里只要少了一物,不管何人所为。她都拿孩儿是问。”
    楚夫人怒道:“她此言何意?你若不在京城。密室内丢了东西也怪到你头上?”
    楚铮解释道:“娘。那秘道只可容两人并肩而立,而开启密室圆盘重愈千斤,大长公主认为大赵武林中唯有孩儿方有可能与人合力打开此门。”
    楚名棠夫妇相互看了眼。彼此心头同时想到一人:刑无肪!
    楚名棠轻咳一声。此事还是莫要让大伯操心了,便转开话题:“铮儿,你既是见着了大长公主。她可曾问起你今日早朝之事?”
    楚铮道:“问了。孩儿也已将父亲之意告知于大长公主,可她道明日还请父亲进宫对此详加解释。”
    楚夫人听了一声冷笑。楚名棠亦面带愠色。对楚铮道:“你明日再去太平宫。告知大长公主,此箫若要顺利实施先要瞒过方家。为父与她私下相见定瞒不过方家耳目,况且……算了。你就如此说吧。”楚名棠对赵茗那天将楚铮整夜留在太平宫里就已很不满。一听还要自己私下去见她。若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知道了。不知会传出什么流言蜚语来。
    楚天放道:“名棠,据老夫所看。大长公主虽对政事不甚精通。但亦颇为精明,或许会看出此策对我楚家最为有利。她明日邀你去太平宫,会不会提出什么要挟我楚家之事来?”
    楚名棠点头道:“侄儿已想到了此处……唔。从明日起侄儿便告病在家。不再上朝。无论大长公主如何一概不理,我楚家已将为郭怀化解之第献于她,若再得寸进尺,休怪我楚王两家偏向方令信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