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春秋》第四十章离家出走

楚氏春秋最新章节目录
   这少年正是楚家三公子楚原是也。
    见梁临渊这么不客气,楚原脸也板了起来:“梁大人,你是礼部侍郎而非兵部侍郎,我楚原身上有没有军令关你何事了。”
    梁临渊一窒,这一月来他在北疆大营耳濡目染,言谈中不自觉亦带了丝杀伐之气,可楚原说得没错,自己的确是无权过问他。
    孟德起见梁临渊受窘,便道:“本人孟德起,这位可是楚参将?”他一听楚原二字,便知道眼前是何人了,心想难怪看他有几分眼熟,原来是楚铮的兄长。
    楚原吓了一跳,没想到这身着便服之人就是北疆大营统领,忙行以军中之礼:“禁卫军参将楚原参见统领大人。”
    “不必多礼。”孟德起将他扶起,“不知楚参将来我北疆所为何事?”
    楚原瞟了眼梁临渊,小声道:“统领大人,可否容末将稍后私下禀报?”
    孟德起见梁临渊面色铁青,犹豫道:“这个……”
    孟德起满脸的迟疑,“这个”了老半天,梁临渊再笨也明白了,强捺心头怒火,道:“统领大人,下官告辞了。”
    孟德起立马拱手道:“恕不远送,梁大人一路顺风。”
    看着梁临渊一行渐渐走远,孟德起忽道:“楚将军与梁大人似有芥蒂?”
    “也没什么。只是末将有次一拳将他打得昏迷数日。”楚原颇有些丧气,“不过未曾料到这拳竟打出个礼部侍郎来。”
    孟德起一愣,不由摇头苦笑。
    到了统领大帐,王明泰已得亲兵通报在此等候。当年王明泰回京探亲,楚原也见过这舅舅几面,不待他开口抢前一步施礼道:“甥儿拜见舅舅。”
    王明泰面沉似水:“你来北疆作什么。可曾得你父亲许可?”
    “请舅舅放心。”楚原笑道:“孩儿身边有皇上地密旨,否则哪敢私出京城。”
    王明泰心中一凛:“此话当真?”
    楚原从怀中取出张皱巴巴的绢纸:“请统领大人和舅舅过目。”
    王明泰和孟德起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道:“着禁卫军参将楚原出京考察民情,各地官员见谕便宜行事。”
    王明泰看了半天,轻轻对孟德起说道:“看似不假,至少所盖玉玺是真的。”
    孟德起点了点头,王明泰又问楚原:“皇上是让你考察民情,你为何跑到北疆大营来了?”
    楚原笑道:“孩儿来到北疆附近。想起舅舅也在此地,特前来拜见。”
    “既已见过,你还是快些离开吧。”王明泰冷声道,“大战即起,在此多有不便。”
    “别啊舅舅。”楚原急道,“孩儿与小五亦许久未见了,等他回来再说不迟。”
    王明泰此时已是心中雪亮,毋论这密旨是真是假,楚原身边居然没有一个随从。何况他还满身尘土,倒似日夜兼程而来,其中肯定有蹊跷。
    王明泰看了孟德起一眼。孟德起却视若未见。反正这楚原有密旨在身,即使日后追究起来也可交待了,世家之事就是世家的人去操心吧。
    “也罢,你就暂且留下。”孟德起的心思王明泰也明白,考虑再三后还是决定不赶楚原走了,他孤身一人万一在路上出什么差池可就麻烦了。稍后派人回京禀报太尉大人就是了,由他来做定夺吧。
    “多谢舅舅。”楚原偷偷抹了把汗。
    “谢就不必了。”王明泰哼了一声,语气忽转严厉,“原儿。你毕竟不是我北疆大营的人,凡事都需避嫌,平日就呆在铮儿帐中,不可随意走动。若惹出什么事端来,不必等统领大人治罪,舅舅便饶不了你。”
    孟德起在一旁听着,忽然觉得有些奇怪,王明泰平日里对楚铮十分和气,未语先笑,自己还以为是他畏惧楚太尉不敢得罪其子,可今日看来,同样是外甥在这楚原面前却端足了长辈地架子,真是耐人寻味。
    王明泰把该交待的都当着孟德起的面对楚原交待了。孟德起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场面话,借口巡营便离开了。
    “先到舅舅那边吧。”王明泰道,“铮儿营内还有你在禁卫军和南线大营时的旧部,看你灰头土脸的,哪还有一丝为将者的风范,也不怕丢了颜面,待清理整齐了舅舅再送你过去。”
    “此事稍后再说,舅舅。”楚原苦着脸道,“能不能叫人先给孩儿准备点吃的,我都快饿晕了。”
    楚原直吃得肚皮溜圆,又舒舒服服地泡了个澡,梳洗完毕跟在王明泰身后向楚铮营帐走去。一路上王明泰仍不时出言试探,楚原却只提京城趣事,半点口风也不露。
    “咦,那两丫头呢?”王明泰四下看了看,只见楚铮帐中空无一人。
    “丫头?”楚原奇道,“小五帐中还有女子服侍?”
    “北疆不同于南疆大营。”王明泰瞪了楚原一眼,“此事你心里知道便是,回京不得乱嚼口舌。”
    “孩儿明白。”楚原却想到歪处去了,心里正琢磨着日后回京是对先对柳轻如说呢还是先告诉敏公主。
    内帐门帘忽一掀,采云捧着几件衣物走了出来,见王明泰在此,忙行礼道:“奴婢参见王将军。”
    王明泰还答话,又一人赤裸着上身从内帐走出。
    “舅舅来了……三哥?!”突厥大营距此不足百里。楚铮与程浩然道别后连夜起程,刚刚回到自己营帐王明泰就来了,可万没想到楚原也在此,着实大吃一惊。
    “原来铮儿已回来了。”王明泰顿时放下心来,“正巧,哼哼。原儿说他途经北疆,特意来看你了。”
    “小五啊。”楚原摸着下巴,眼神在楚铮身上瞄来瞄去,口中啧啧有声,“你可真是风流成性,居然在军中也敢白昼宣淫。”
    “去你地。”楚铮笑着一拳捶了过去,“小弟出塞一月有余,只用雪水冲洗了几次身子,衣衫都有些发臭了。便先回帐换了……三哥是受父亲之命而来?”
    王明泰冷冷说道:“铮儿此番可猜错了,你三哥是奉了皇上密旨而来。”
    “皇上?”楚铮脸上笑意顿时僵住。
    “不过那密旨上虽盖有玉玺,可连年月都未曾填写,也不知是何人所拟。舅舅若是知道了定参他一本不可。”王明泰哼了一声,“原儿,将密旨给铮儿看看,他在京中时日之远多于你,正可分辩下真伪。”
    “舅舅。三哥再胆大妄为也不会伪造圣旨,给我楚家带来灾祸。”楚铮盯着楚原,道“不过三哥。小弟在此问一句,你来北疆,父亲他老人家可否知道?”
    楚原犹豫了半天:“自然……不知。”
    果然是离家出走。楚铮苦笑,自己早该想到三哥要来北疆就算父亲许可,娘亲那边也是决计不准的。
    “三哥私自来北疆想必亦是情非得已,此地并无外人,可否坦承相告?”
    楚轩摇摇头:“小五你就别问了,我是不会说地。三哥只想在此呆一段时日,回头再向父亲请罪。”
    楚铮道:“三哥此时不说。可你既是来到了北疆,小弟不得不向父亲禀报,父亲他人家总该知道你是为何离家出走吧?”
    “父亲也未必……”楚原叹了口气,“总之,小五,哥哥我算是给你身边的女人害苦了。”
    楚铮大奇,忙追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楚原怎么也不肯说了。
    而王明泰却更在意新皇赵应为何会给楚原密旨,此事可大可小,他毕竟是王家子弟,不问清楚总觉心里不安。
    楚原被逼得没去,两害较其轻,便将密旨的来历招了。原来赵应登基后,牢记父亲之言韬光养晦,并不过多过问政事,因此闲暇之时颇多。他方到京城不久身边也没有什么熟悉之人,只有楚原是和他从小玩耍到大,虽有些过节,但大都是两人年幼时意气之争,并无深仇大恨,而楚原平日也帮不了父亲什么,在京中亦是百无聊赖,两人不自觉便凑到了一起,喝喝小酒,谈谈童年趣事,倒也不亦快哉。因此楚原有了离家出走之心后,就把主意打到赵应头上,把他灌得晕晕呼呼后骗来一张出京体察民情的密旨,和禁卫军统领赵无忌交待一声后出京直奔北疆大营而来。
    “楚名棠,此事不给我个交待,我郭怀与你没完!”
    楚府内院,郭怀正对着楚名棠。戟指大骂。由于太长公主介入,加上自己女儿确实不小了,郭怀勉为其难同意了她与楚原地婚事。他自己感觉已经够委屈地了,没想到订亲之日楚原这小子居然踪影全无,郭怀胸气怒气如火山爆发,一发不可收拾。
    楚名棠亦是脸色铁青,小心翼翼地避开郭怀的唾液星子,道:“我已派人四处查找,若抓到这小畜生,定绑至郭府任由郭兄处置。”
    “还是这番套话,听得我耳朵都生茧了,有个屁用!”
    你这老小子每天到我府上翻来覆去也不就那几句话,什么抽筋剥皮高悬城门三日,我也听得耳朵起茧了。楚名棠腹中暗谤,可此事终究错在已家,只得陪笑道:“郭兄说的是,不过请郭兄看在你我多年兄弟之情的份上,再宽限那么几日。”
    “也罢,楚老伯对我有大恩,我也不过分紧逼于你。幸好此事朝中百官所知者不多,否则郭某哪还有脸面见人。唉,告辞!”
    郭怀感到与楚家结亲实是愧对先皇。订亲之事定要竭力从简,楚名棠拗不过他,想到反正只是订亲,日后大婚再操办也不迟,便连新任礼部尚书楚名南等族人都未邀请。如今看来反倒是件好事了,不然非闹得满城风雨不可。
    楚名棠亲自将郭怀送至府门外。郭怀上了马车。脸色顿时由阴转晴,直感心旷神怡,能让楚名棠低声下气实在是件大快人心之事,没听他都称自己为郭兄了,哈哈,哈哈!
    楚名棠回到内院,只见夫人坐在屋内,柳轻如和苏巧彤不知何时也来了。
    “这郭石头每天到我楚府发癫,比上朝还准时,依妾身看来他是故意羞辱夫君。”楚夫人不想看郭怀这张老脸。一听他来了就躲到内室到去了,直到此时才出来。
    “为夫何尝不知,可那又如何?”楚名棠长叹一声,对苏巧彤问道,“可有原儿消息了?”
    苏巧彤轻施一礼:“经派出去地人打探。已可确定三公子是向北而去了。”
    楚名棠点点头,对楚夫人道:“原儿自幼生富贵之家,应不会长久在外流浪,为夫除了家母和琳妹外并无其他亲人,只有夫人几个堂弟在边疆大营。原儿又喜兵戈之道。想必去北疆找铮儿了。”
    “轻如,你速命人赶往北疆大营转告铮儿,若原儿真到了北疆。让他替为父执行家法把这小畜生拿下,决不可再跑了,否则唯他是问。”
    柳轻如应道:“轻如遵命。”
    楚夫人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