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春秋》第十章流言蜚语[2]

楚氏春秋最新章节目录
   了不少,至于杨秋儿腹中那孩儿更是不用提了。长公主无论提议谁当皇上楚伯伯都不会有异议,反正这赵国的天再怎么变,楚府依旧楚府,在百官心中的地位不会有任何动摇。”
    柳轻如若有所思,道:“既是如此,方令信对何人当皇上恐怕也不会太过在意。只是如今楚方两家嫌隙已生,他不便出言相询,只好在等楚伯伯开口后再做决断。”
    “其实楚伯伯也在等待,在等长公主先行开口。其实长公主心中早有定夺,不然为何将那赵应调入京城,赵应与那储君赵庆一样都是她亲侄儿,又有何区别了。但只要她一旦开口,楚伯伯就要与她讨价还价了。”苏巧彤纤足微微一蹬,摇椅又前后摇摆起来。她最近越来越喜欢留在踏青园了,这里有很多东西如这摇椅都是楚铮按前世记忆所造,拿来享用真是惬意极了。
    柳轻如看了她一眼:“你是说琳妃娘娘之事?”
    “是啊,与何人当皇上相比,楚伯伯更为关心的是皇太后之位。当今皇后当了几十年的后宫之主,自然不甘心退隐,她的全部希望只能寄托于杨秋儿腹中孩儿,这几日韦骅进宫次数徒然增多,其中何意不言而喻。”
    柳轻如道:“皇后娘娘是韦大人的外甥女,韦大人定是支持皇后娘娘的了。”
    苏巧彤说道:“但长公主定不愿如此,国不可一日无君这话也是很有道理的,皇位若空置大半年之久,皇室尊严更是大降,要是杨秋儿生的是女孩,这半年岂不是又白等了,况且对长公主来说,侄孙还不如亲侄儿来得亲近。而且皇后若真成了皇太后……不,应该是太皇太后,小皇上懵懵无知,她定要与长公主抢夺朝政大权,垂帘听政。长公主此人先皇在位时虽默默无闻数十年,但从她执掌朝政这几月来看,精明能干,处事果断,较先皇还犹有过之。何况权势这东西既已在手,再要放弃就难舍了,唔,其实对皇室来说,如果能推举长公主为女皇,倒不失为一上上之策。”
    柳轻如吓了一跳:“巧彤,你在说什么啊,这怎么使得?”
    苏巧彤也觉失言,忙掩饰道:“小妹只是说说而已,她真若有此意,楚伯伯也决不会答应。但皇后才能如何长公主一清二楚,她决不放心将朝政交于她之手。至于琳妃娘娘,有楚伯伯在朝中,她何必争权夺势,只要楚伯伯许诺长公主,琳妃娘娘如以前一般只掌管后宫,长公主不得不同意此事,毕竟无论谁当了皇上都离不开楚家支持的。”
    柳轻如道:“倘若皇后娘娘退而求其次,同意赵应即位,而她只求皇太后之位那该如何?”
    苏巧彤笑道:“她若懂得舍弃那倒是一劲敌了,可小妹怎么看她也不象。”
    柳轻如仍有些担心,道:“皇后娘娘未必懂,但韦大人等人或许会看透此处,若以此规劝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也许会听从。”
    苏巧彤脸色阴沉下来,良久方道:“若就事论事,储君和皇上一死,皇后娘娘留在宫中对楚伯伯和长公主来说都是一大障碍,倘若她死了,那些麻烦都迎刃而解。”
    柳轻如花容失色:“巧彤你……”
    苏巧彤缓缓道:“小妹已命宫内鹰堂子弟准备妥当,此时只要一声令下,今晚便可听到皇后娘娘的死讯了。”
    柳轻如看着苏巧彤,摇了摇头说道:“巧彤你太大胆了,公公知道此事吗?”
    苏巧彤淡淡说道:“小妹尚未禀报楚伯伯。”
    柳轻如道:“那你怎可自作主张,公公若是知道了定会怪罪于你。”
    “轻如姐请放心,小妹并非冒失之人,此举只为有备无患,是否置皇后娘娘于死地自然由楚伯伯来定夺。不过依小妹所看,那皇后娘娘若不知进退,迟早会惹来杀身之祸。”
    柳轻如道:“刺杀皇后娘娘终究是件大逆不道之事,公公未必会有如此想法。”
    苏巧彤扑哧一笑:“若此乃大逆不道,公子毒杀了储君那又算什么?素闻楚家家法甚严,但楚伯伯明明已经知道此事乃公子所为,却仅是一顿训斥了事,公子连皮肉之苦都未遭受,轻如姐你说这是为何?”
    柳轻如犹豫不决的说道:“那是因为夫人坦护公子,公公才未曾重罚。”
    “楚伯伯若是一味惧内,岂会有今日之地位,又怎能让朝中百官臣服。对夫人是因爱之切而惧,但在大事上楚伯伯决不退让。小妹曾听公子提起过,楚伯伯对他训斥中有一半言下之意是因毒杀储君之事公子做得不够周密居然为他所察觉而恼怒不已,由此看来只怕楚伯伯也早已对储君心怀杀机。倘若储君尚在,以他的莽撞性子,皇室与楚家定已是剑拔弩张,楚伯伯哪还能象如今这般悠闲自在。”
    柳轻如默然不语,她出身于南齐大儒世家,自幼耳闻目睹的都是长辈谈论如何忠君爱国,以此标准来证判楚家父子,简直都是乱臣贼子。这苏巧彤几乎与那二人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根本不把君王放在眼里,连带着自己在赵国才呆了三年,就已将外公所教诲的抛于脑后,楚铮谋划刺杀储君好象自己也参与了不少吧。
    苏巧彤不知柳轻如在想些什么,继续说道:“若不是楚伯伯暗中纵容,否则以公子的所作所为早该流放至不毛之地了。何况鹰堂对楚家如此重要,楚伯伯怎会放心只让两个外姓女子打理,小妹猜想你我一举一动,楚伯伯都了如指掌,小妹调动宫内鹰堂弟子更瞒不过他老人家,但楚伯伯始终未曾召见小妹询问此事,显然已经默许。”
    柳轻如沉默良久,长叹一声说道:“巧彤,当日听闻你曾主持天机阁,姐姐还有些不敢置信,今日总算完全信了。”
    苏巧彤苦笑:“轻如姐,以前的一切已成云烟,姐姐就不要再提了。”
    柳轻如歉然道:“是不应再提了。既然公子离京前便已交待过,鹰堂之事姐姐主内你主外,这些就由你来作主吧。”
    苏巧彤道:“轻如姐,你宅心仁厚,赏罚分明,深得堂中弟子敬服。若是也做起这杀戮之事,忌不大煞风景,公子知道了亦是肯定不喜。”
    柳轻如笑骂道:“贫嘴。”
    两女嬉闹一会儿,柳轻如看向屋外,忽柔声说道:“送信之人已走了近十日,不知公子是否已经得知京城之事了。”
    “应该知道了吧,”苏巧彤撇撇嘴,“不过京中有楚伯伯主持大局,他才不会为此担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